1、常考透视,第2课时 二氧化碳的制法 碳循环,常考1 能根据制取气体的一般思路解决制取气体的装置、检验和收集等问题。,【出题角度】 根据反应原理和气体的性质能选择合适的制取和收集气体的装置,能正确检验、收集和验满氧气和二氧化碳气体。,第2课时 二氧化碳的制法 碳循环,典例 利用如图 5-3-15 所示装置进行气体的制取实验,请回答下列问题。(提示:浓硫酸具有吸水性,可用作干燥剂),图 5-3-15,第2课时 二氧化碳的制法 碳循环,(1)写出标号 a 仪器的名称:_ 。 (2)用氯酸钾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为_ ,选择装置收集氧气,气体从_(填字母)端进入。若改用排水法收集,实验结束后先撤导气管后
2、熄灭酒精灯,目的是防止_。,酒精灯,b,水倒流入试管,使试管炸裂,第2课时 二氧化碳的制法 碳循环,解析 (2)氧气密度比空气大,用装置收集氧气时,气体“长进短出”,即进气口为b;加热制取气体,用排水法收集,实验完毕先将导管从水槽中取出,目的是防止水倒流入试管,使试管炸裂。(3)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利用大理石和稀盐酸,使用发生装置可通过开关弹簧夹达到随制随停的目的;浓硫酸可用作干燥剂。,第2课时 二氧化碳的制法 碳循环,方法透视 根据反应物的状态和反应条件确定反应的发生装置,初中学习的有两套,加热固体制取气体、固体和液体常温接触反应制取气体;根据气体的性质确定气体的收集方法;根据气体的特性检验气
3、体,氧气利用带火星的木条检验,二氧化碳利用澄清石灰水检验;验满则分别利用带火星的木条和燃着的木条,都是放到集气瓶口。 【试题链接】小试身手 1、3,直击中考 7、8,第2课时 二氧化碳的制法 碳循环,常考2 能利用合适的试剂和仪器制取二氧化碳气体。,【出题角度】 综合考查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装置、检验、验满等,选择合适的试剂和仪器组装装置制取二氧化碳。,第2课时 二氧化碳的制法 碳循环,(1)写出标号仪器的名称:b_;e_。 (2)上述仪器中,能在酒精灯火焰上直接加热的有_(填序号)。,锥形瓶,量筒,c,第2课时 二氧化碳的制法 碳循环,(3)选择图中的_ (填序号)可组合成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
4、的发生装置,在不添加其他仪器的情况下,检查该发生装置气密性的方法为_;收集二氧化碳气体,可选择图中的_ (填序号)装置;若要检验二氧化碳气体,则需将气体通过盛有_的 i 装置。,ab或ac,关闭弹簧夹,向长颈漏斗中注水,若能形成稳定的水柱,则装置气密性良好,g,澄清石灰水,第2课时 二氧化碳的制法 碳循环,解析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是固体和液体不加热的反应,可用 ab 或 ac 组合;二氧化碳的密度大于空气的密度,所以可用 g 装置,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气体;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所以要检验二氧化碳气体,则需将气体通过盛有澄清石灰水的 i 装置。,第2课时 二氧化碳的制法 碳循环,方法透视
5、制取二氧化碳属于常温下固体和液体接触即反应的反应。检验二氧化碳利用与之反应产生明显现象的澄清石灰水,吸收除去二氧化碳往往利用氢氧化钠溶液。 【试题链接】直击中考 5,第2课时 二氧化碳的制法 碳循环,常考3 能说出自然界消耗和产生二氧化碳的主要途径。,【出题角度】 结合减缓温室效应的措施考查减少空气中二氧化碳排放的措施,对维持大气中的碳循环能提出建议。,第2课时 二氧化碳的制法 碳循环,(1)该图反映的环境问题是_。 (2)请你提出一条合理化建议:_。,温室效应,减少化石燃料的使用(或植树造林,或开发新能源等,合理即可),第2课时 二氧化碳的制法 碳循环,解析 (1)从图片中可看出,由于二氧化碳增多,地球出汗了,因此造成了全球变暖。(2)要阻止全球变暖,有效的措施是实行低碳经济,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如减少化石燃料的燃烧、合理开发新能源、植树造林等。,第2课时 二氧化碳的制法 碳循环,方法透视 减缓温室效应,主要是减少空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一方面需要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 减少含碳燃料的燃烧,开发利用新能源;另一方面应增加对二氧化碳的吸收 多植树造林,禁止乱砍滥伐等。 【试题链接】小试身手,直击中考 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