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西部贫困地区农民合作社发展的特点及问题研究.doc

上传人:无敌 文档编号:166866 上传时间:2018-03-22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46.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西部贫困地区农民合作社发展的特点及问题研究.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西部贫困地区农民合作社发展的特点及问题研究.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西部贫困地区农民合作社发展的特点及问题研究.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西部贫困地区农民合作社发展的特点及问题研究.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西部贫困地区农民合作社发展的特点及问题研究 刘丽 贵州财经大学 摘 要: 农民合作社是农村经济发展, 国家扶贫开发的重要载体, 为了解当前农民合作社发展现状及对当地经济发展带动情况, 通过实地调研的方式, 对西部贫困地区的 3 市 20 个县 60 多个合作社进行了调查。本文总结出了其发展的共性特点:一是由农村能人带动为主要组织模式;二是发展态势呈现出两极分化;三是发展过程缓慢, 以及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宣传动员难;专业人员缺乏;管理规范化程度不高;资金缺乏, 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关键词: 西部贫困地区; 农民合作社; 发展; 特点; 问题; 作者简介:刘丽 (1984) , 女,

2、汉族, 贵州贵阳市人, 研究生, 贵州财经大学行政管理专业, 研究方向为地方政府管理。一、引言当前, 农民合作社已经成为推动农村发展、促进农业转型升级、带动农民增收致富的重要途径。农民合作社是由弱势群体联合成立的互助性经济组织, 其具有天然的“益贫性”, 因此也被视为西部贫困地区扶贫开发的理想载体。那么, 在大扶贫背景下, 西部贫困地区农民合作社发展现状如何?其发展过程中呈现出什么样的特点?存在哪些问题及困难?其原因是什么?本文试图回答以上问题。二、西部贫困地区农民合作社发展的特点(一) 能人带动作用明显合作社中的能人是指在农村中既有一定的经济实力, 又有人力资本 (主要是经营能力、管理能力、

3、专业技术水平等) , 还有社会资本 (主要是在农产品销售领域或与政府部门有良好的社会关系) , 从事农产品的生产或者提供农业生产经营服务, 具有一定的合作意识的人, 主要是指种养殖大户、农民经纪人、技术能人等。西部贫困地区农村中的能人在合作社发展过程中发挥了强有力的推动作用。(二) 发展两极分化企业带动型合作社利用企业的资金、信息、技术等优势, 形成了完整的产业链, 开拓了自己的市场, 前景乐观, 政府扶持的合作社具有产业优势和良好的发展基础, 再加上项目支持等, 所谓锦上添花。而大多没有得到外力支持的合作社的发展呈现出一副“空壳”的景象。(三) 发展过程缓慢西部贫困地区农民普遍经济基础较差,

4、 其多采取土地入股的形式, 造成合作社前期运营资金不足, 另外, 贫困偏远的农村地区, 交通很不便利, 西部贫困地区的喀斯特等地形地貌, 使农作物种植及农业规模化发展受限, 致使合作社发展缓慢。三、西部贫困地区农民合作社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困难(一) 宣传动员难由于西部贫困地区农民文化水平普遍较低, 小农意识较强, 信息闭塞, 不愿接受新的技术和知识, 且家中青壮年劳动力大多外出打工, 留下老人、一部分妇女和小孩, 缺乏打破现有经营模式的勇气和意识, 以及对农民合作社信任的缺失等, 这些都造成合作社成立的宣传动员工作难度加大。(二) 专业人员缺乏西部贫困地区合作社普遍存在管理人员和专业技术人

5、员缺乏。合作社理事和监事会成员普遍文化水平较低, 其在新技术的应用、市场信息获取、品牌开发和维护等方面能力不足, 更谈不上利用物联网、电子商务等信息化手段来进一步壮大合作社发展。对于财务、营销等专业人员多以外聘为主, 人员流动性较大, 工作开展缓慢。(三) 管理规范化程度不高虽然大多合作社都有章程, 但是形同虚设且“千篇一律”, 多数合作社没有建立规范的财务制度和会计账簿, 没有盈余返还, 有的虽然进行返还但返还比例达不到法律要求。虽然大部分合作社设有成员代表大会、理事会、监事会, 但普通成员参与积极性不高, 合作社发展决策主要靠理事长。合作社领头人利用其“能人优势”, 使合作社成为“精英俘获

6、”的对象。(四) 资金缺乏在资金来源上, 除少数政府扶持和龙头企业带动的合作社外, 绝大多数合作社都来自于自筹资金, 再加上农作物生产周期长, 见效慢, 以及自然灾害和市场风险等, 合作社发展往往举步维艰。由于资金的缺乏, 使合作社无力引进新品种、新技术, 致使农户收入受到影响, 合作社发展陷入“恶性循环”之中。四、促进西部贫困地区农民合作社发展的对策建议(一) 提高思想认识, 转变农民观念农民的参与是合作社发展的基础, 因此, 要加强对农户的教育培训和宣传力度, 采取宣传栏、宣传资料、集中讲座等方式, 使其充分认识到合作社的益贫性等特点, 是最终促进其增收的新兴农业经营主体。同时利用农村“熟

7、人社会”关系, 发挥关键人物在乡土中“熟人”作用, 带动其他农户转变思想。(二) 构建人才培养和激励机制, 农民合作社组建最直接的目标是带动贫困户脱贫致富, 在这个过程中, 大力构建人才培养和激励机制, 吸引更多农村青壮年劳动力返乡工作, 既能获得劳动收入, 又能守护家庭, 照顾好老人和小孩, 这是比增加农民收入更大的贡献。同时, 利用现有培训资源网络、服务平台等, 加强新型职业农民、农村实用人才等的培训。(三) 加强合作社规范管理, 理顺体制机制政府加大对合作社的监管, 完善合作社社员代表大会、理事会、监事会制度, 构建科学合理的盈余分配机制, 进一步完善农民合作社与成员利益联结机制, 探索

8、农户土地入股、资金入股、技术入股和农机具入股等收益分配模式。同时, 加强合作社信息公开制度, 使合作社发展公开化、透明化。(四) 多措并举解决资金难题首先, 政府加大金融扶持力度, 增加贷款额度, 降低合作社贷款利率等。其次, 政府合理利用各项扶贫资金, 将其转化为农民股金, “注入”到合作社发展过程中, 发挥增值效用。同时, 依靠合作社自身发展, 通过延长产业链, 品牌打造等增加合作社收入。总体来看, 西部贫困地区农民合作社还未成为农村发展的强有力载体, 还未成为农民收入的主要来源, 农业产业化发展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本研究也只是抛砖引玉, 为深入的研究提供一些思考。参考文献1费孝通.乡土中国M.北京大学出版社, 2012, (10) . 2赵晓峰, 邢成举.农民合作社与精准扶贫协同发展机制构建:理论逻辑与实践路径J.农业经济问题, 2016, (4) . 3吴斌, 徐旭初.农民专业合作社的益贫性及其机制J.农村经济, 2009, (3) . 4孔祥智, 史冰清.当前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的运行机制、基本作用及影响因素分析J.农村经济, 2009, (1) . 5杨灿君.“能人治社”中的关系治理研究基于 35 家能人领办型合作社的实证研究J.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16.16 (2)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期刊/会议论文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