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从翻译美学视角分析狼图腾英译本 张良 天津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 翻译美学理论具有一定的系统性, 优秀的译文作品必然有着较高的美学价值。姜戎的狼图腾具有很高的文学与审美价值, 以狼图腾为线索, 整合梳理了蒙古族几千年的文明发展史, 可谓一部文化主题的经典作品。小说连续多年蝉联文学图书畅销榜, 自 2007 年在英语国家发行以来, 曾创下我国文学作品海外版权的最高价, 引起了海内外学者的关注, 对其的研究与论著越来越多, 这很大程度上归功于很多优秀的翻译者对这部作品进行的翻译。综合汉语功底、个人见解、翻译经验等多方面考量, 笔者选择了葛浩文的翻译作品, 从审美学角度研究、赏析其译本。一、翻译审美必
2、备要素1. 理解原作特性理解是翻译一部优秀作品的基本要素, 是其他要素的前提, 是对译本自由度的协调。在对原作的理解中, 译者应关注作品中包含哪些形式美, 同时要深入研究作品本身隐藏的深刻含义。理解对翻译的审美评价是最重要的, 译者如果无法真正体会原作的审美精髓所在, 便不能将其体现于译作中, 因此译者应不断地斟酌与体会原作。2. 转化及内模仿这里的转化是指翻译的主体有意识地进行角色转变, 进入原作中体会作品精髓, 找到源文本与目标文本的契合点, 找到原作者想要表达的思想或观点, 并与之产生共鸣。如果译者无法完成这种内模仿, 便无法使原作中的审美体验得以有效转化, 更无法提高译本的审美价值。因
3、而译者在翻译过程中, 需要克服诸多障碍, 使自身尽量融入源文本中。3. 审美加工译者在对原作加以理解与转化的过程中, 难免出现一些感受不一或处理粗糙之处, 不可能做到百分之百地重现译作特性。此时, 译者要对译文进行加工, 以使其译文更加完善。实现审美价值的基础是忠于源文本, 译文内容应当与原作一样。此外, 审美价值应体现在重现原作的表达力, 这通常以译文的语言形式来体现, 同时反映出译者的语言功底, 因而对译文的审美加工要表现出同原作相似的美学效果。4. 审美再现审美再现是翻译美学的最终目标, 也是翻译过程中最难的一环。审美再现是指译文自然转化原作外在形式, 且不改变原作内涵。外在形式的自然转
4、换非常重要, 若译者无法找到合适的表达形式, 即使对源文本有深入的理解, 也无法实现审美的再现。对此, 译者应首先保证译文保持源文本的内容, 其次要关注原文语言特色, 如韵律感、节奏感, 还要注意保留原文的写作技巧及写作风格。二、葛浩文英译本的翻译审美1. 文化之美著名学者孙致礼曾提到, 翻译应当尽可能地追求文化传真, 确保翻译语言流畅自然, 这是创造一部好译作的基本前提。葛浩文的作品就完美地体现出这一点, 在确保译文语言流畅的同时, 尽可能地传达蒙古族文化, 尽管其中难免出现一些生涩。狼图腾中有很多文化词语, 翻译为英文, 难免会让读者不理解。为此, 葛浩文采用不同翻译方法表现原作中的这些词
5、语。比如对原作中的很多人名, 葛浩文在翻译时并未作特殊处理, 而是以直译法表达, 并在下方加上注释, 这样能让读者更好地理解, 同时保留了原作文化。在内蒙古民间宗教的信仰中, 人们尊“腾格里”为至高无上的神, 视为他们的信仰, 在狼图腾中有“长生天, 腾格里”这样的说法。这是蒙文化中很常见的词语, 对于西方读者来说却难以理解。葛浩文在翻译过程中沿用蒙语的语音特点, 将之翻译为“Tengger”, 并进一步译为“Mongol heaven”, 让英文读者在阅读文章时感受到蒙古族人对“腾格尔”的崇拜。这样既在很大程度上保留了蒙古文化的特点, 又能让读者理解文章内容。此外, 译者是两种不同文化的交接
6、纽带与桥梁。如不能很好地使两种文化互相交流与交接, 则无法使译本更好地传递文化信息。译者应更多地关注读者的接受情况, 翻译过程中要做好文化渗透, 将原作中的文化信息如实地反映到译文中建立文化交流纽带, 以保证读者最大限度地感受原文的魅力与精髓。例如, 在狼图腾原作中有这样的描写:“这里天高皇帝远, 红卫兵破四旧的狂潮还没有”原文中“天高皇帝远”“红卫兵”这样的词语, 对于很多中国人来说并不陌生, 但在西方文化中比较陌生, 葛浩文是这样翻译的:“In this remote area, where heaven is high and the emperor far away, the red
7、Guards fervent desireto destroy the Four Olds-old ideas.”可见, 葛浩文在这里运用了直译的方式, 在文后加以注释, 帮助读者理解, 并在文中补充说明了“In this remote area”, 这样就较好地传递了原文文化信息, 同时确保了译文的完整性。2. 平衡之美我们从上文的分析中可以看出, 葛浩文非常注重读者的感受。在狼图腾的英译过程中, 为迎合西方读者的阅读审美, 让其在阅读过程中感受到原作的魅力, 葛先生征求原作者同意后, 删减了原作中诸多汉语文学典故, 并在西方读者难以顺利理解的地方注释信息与背景信息。比如原作中作者穿插了一些
8、表达自我思想的内容, 这会让西方读者觉得读来不连贯, 葛浩文便在翻译过程中摒弃这种写作手法, 采用直接叙述的方式, 删减一些不影响文章整体内容的议论, 使读者读起来更觉流畅。另外, 我国作家在写作中多倾向于使用描述性语言, 这点并不符合西方读者的阅读习惯, 相比之下, 他们更看重故事的情节性。葛浩文指出, 诸多国外出版商最为关心的就是读者的阅读习惯问题, 译者应让作品更符合西方读者的阅读审美, 为此, 编辑最常用的方式就是删减原文。这样的做法虽然在一定程度上迎合了西方读者的阅读习惯, 但无法实现中国文化与译文可读性的平衡。打破了这种平衡, 原作对于历史与现实的文化描写和批判价值便无从体现, 译
9、文的审美性也会大打折扣。葛浩文在翻译中确实使用了大量的删减手法, 但很明显, 考虑到译文读者与文化等综合因素, 其在删减的同时也对译作进行了大量补充, 尽可能保留原作的说法, 使用了诸多与之相近的英语表达方法, 这是在很多译文中难以看到的。这种减少议论与描述的方式, 使译作更符合西方读者的阅读审美与习惯, 同时保留了原作的整体性, 实现了译文的可读性、审美性与中国历史文化间的平衡。我国著名学者郭沫若曾说, 一部好的译作等于再创作, 真正优秀的译文甚至可以超越原作。翻译是一个创造性的过程, 必须考虑多方面因素。在葛浩文的翻译中, 译文用语流畅自然, 读来朗朗上口, 在了解原文文化内涵的基础上做到了文化保真, 既保证了原作整体性, 又考虑到目的语读者的阅读习惯与审美特点, 力求保持中国历史文化与译文可读性的平衡, 令整个译文具有很高的美学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