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从“纪录片创作”课程看实践类教学中的“技”与“理” 付斌 四川传媒学院摄影系 摘 要: 纪录片相关课程的教学工作应当如何处理教学中“技”与“理”的问题, 是摆在高校教师面前的一个争议较大的话题。不同高校、不同教师对此看法不一。本文从“纪录片创作”课程入手, 探讨该课程中对技术部分和原理部分教学的看法, 重点阐述理论教学与技能教学的比重问题, 强调对相关原理讲述的重视。关键词: 纪录片; 创作; 实践; 技能; 理论; “纪录片创作”是影视传媒类专业的一门必修课。之所以要有这样一门课程, 同纪录片的功能与价值息息相关。纪录片的存在, 极大地丰富了文献资料的承载形式, 为后世研究先人的文化遗存提供
2、了厚重的影音素材, 也满足了人们不可或缺的对美的渴求。例如话说长江舌尖上的中国, 既让我们领略了山川之美, 又让我们深切地感悟到劳动人民的朴实和伟大。纪录片就是这般雅俗均沾, 既是一种艺术门类, 又是社会文化形态中极为重要的组成部分。一、纪录片教学之难其一, “纪录片创作”课程的核心是“创作”二字, 而创作必然牵涉到创作者丰富的人生经历和创作经验。对此, 笔者虽从事多年一线媒体工作, 略有所成, 无奈年纪尚轻, 人生积累还是稍显单薄。其二, 课程相关教材呈现出“理论化”和“实践化”教学模式的显著区分。纵观“纪录片创作”课程的高校教材, 主要包括两种类型:一是理论讲述型, 即主要讲述纪录片发展史
3、、基本流派、主要特点、营销模式、争议问题等, 偏重于原则、规律的讲述;二是实践操作型, 即主要讲述纪录片的创作方法, 包括前期准备、中期拍摄、后期制作营销的方式方法, 偏重于技能、技巧的传授。应当说, 这两种类型都是必要的, 单从一个层面讲授“纪录片创作”课程显然是不科学的。那么, 我们应当如何平衡这里存在的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比重问题呢?是以理论教学为主, 还是以实践教学为主呢?问题是客观存在的, 解决的过程是极具挑战的。其三, 从“作业”到“作品”的转化。“纪录片创作”课程的期末考核是以每组学生完成的一部纪录片来判分的。完成一个作业并非是目的, 真正的目的是促使学生理解并掌握纪录片的创作规
4、律, 熟练运用相关技术, 最终向优质纪录片作品转化。而在这个“转化”过程中, 任课教师要让学生完成对纪录片从“陌生”到“精通”的转变, 显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二、应对措施首先, 我们应当怎样摸清纪录片的脉搏?中医讲究“望”“闻”“问”“切”, 对纪录片而言也有自己的“望”“闻”“问”“切”:所谓纪录片的“望”就是欣赏与观察, 看创作者叙事的风格, 看讲故事的方式方法, 看拍摄、剪辑的技艺, 看内容安排、逻辑结构;所谓纪录片的“闻”就是听, 听同期声、配乐、配音, 把握其中的美和技术;所谓纪录片的“问”就是多问句为什么, 问纪录片的创作意图、创作风格、创作思路、创作挑战;所谓纪录片的“切”就是以
5、纪录片基本规律、基本原则去解析纪录片创作的各个环节, 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其次, 关于如何平衡实践类课程中的“理论”与“实践”教学的比重问题。回答这个问题之前, 我们不妨来看一看“纪录片创作”这五个字。从逻辑学上看, 在“纪录片创作”这个词项中, “纪录片”是内涵, “创作”是外延, 也就是说“纪录片创作”这一词项的核心在于“创作”, 关于什么的创作呢?关于“纪录片”的创作。既然是“创作”, 必然离不开对前人经验、教训的总结, 对历史佳作的赏析, 对规律、规范的学习, 对争议问题的讨论, 以及对未来发展的展望。这些都是“机理”层面的内容, 也是我们从事纪录片拍摄工作的重要准备和保障。具体到创作层
6、面, 如何做、怎样做是最为核心的话题, 也是我们学习纪录片创作的最终目的。要达到这一目的, 深入了解纪录片的“前世今生”, 学习并掌握纪录片拍摄过程中的规律和原则就显得尤为重要。所以, “理论”学习和“实践”操作是相辅相成的, 在高校“应用型”教学改革的浪潮中, 我们必然要以“实践”教学为主。但请注意, 这里的实践教学并非完全“去理论化”。所谓的“应用型教学”指的是在高校教学中, 教学计划、教学大纲、教案的设定与撰写需要考虑到实践化的问题, 也就是说要将“怎么做”有机融入到理论教学中, 进一步扩大实践教学环节的比重, 而并不是说在相关课程的讲授中完全“去理论化”, 或者淡化理论。这不是高校教学
7、的模式, 而是职业教育的方法。通过大量的教学实践, 笔者认为, 理论与实践的比重应当在三七到四六的比例上较为科学。三、如何实现“纪录片创作”课程作业到作品的转化前文谈的是“实践”与“理论”的比重问题, 顺着这个问题, 我们进一步谈谈学生“作业”到“作品”的转化问题。由“作业”到“作品”的转化是一个十分艰难的历程。学生所处的环境是大学教育的环境, 他们可以参考, 可以模仿, 有指导老师, 有过硬的设备, 却又不怕出问题, 不怕周期长, 不担心销路, 不担心“票房”。教学这个前提屏蔽了很多问题, 而要成为作品, 甚至成为产品, 创作者所要面对的问题就更为复杂了。如何进一步提升质量, 如何参赛, 如
8、何营销?这都是摆在学生面前的棘手问题。要解决这些问题, 光靠学习技能、技巧是远远不够的, 还需要我们在课堂讲述中多传递一些“理”的东西, 也就是“原理”“规律”方面的内容。例如, 驾校教练员在教授教学员倒车的时候, 强调的不是“理”的东西, 即道理方面的问题, 而是再三强调倒车的时候要看某个“点位”, 只要到某个点位、某个位置就应当做某一项操作。按照这样的“技巧”, 学员可以很轻松地完成侧方位或者倒车入库。但这里缺少了“理”的讲述, 学员并不知道为什么要看这个点位, 为什么在这个位置做这项操作就能达到目的, 他们只知道这样做就可以完成某项考核。如此教学是典型的“应试型”教学模式, 对实际生活或
9、工作是无益的。例如, 不同的轿车有不同的宽度和长度, 所谓的“点位”也是不同的, 那么学员毕业后该如何操作呢, 还是按以前的“点位”吗?显然, 这种单纯的技能、技巧学习是不科学的。假如我们知道“点位”背后存在的机理那就完全不同了。同理, 我们在课堂上讲述纪录片的发展历程, 教给学生纪录片各流派的风格和特点, 目的不在于知识点本身, 而在于拓宽学生思路, 促使学生能在今后的创作生涯中举一反三。这也是“作业”到“作品”转化的必由之路。四、如何处理“纪录片创作”课程中的“理”与“技”问题第一, 多看。这里的“多看”包括两个方面:首先是多看片, 包括中外知名纪录片、自媒体纪录片、获奖作品和同学们的习作
10、, 明确纪录片的发展方向和趋势, 知道什么是特色、什么是缺陷;其次, 我们还要多看相关学术文章和专著, 看看别人是如何剖析一部纪录片的, 是如何阐释某种纪录片的创作机理的。第二, 多写。“写”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多写评论性文章, 评价一部纪录片的艺术风格、叙事方法、摄制技巧;二是多创作纪录片文字脚本, 为后期的纪录片创作打下坚实的基础。第三, 多创作。多创作当然是指多创作一些优质的纪录片, 这也是“纪录片创作”课程的核心内容, 我们在创作中可能会遇到很多方面的问题, 这些问题可能是普遍性的, 也可能是特殊性的。普遍性问题可以作为我们今后创作中的宝贵经验, 特殊性问题也可以成为提升我们解决问题
11、能力的重要积累。只要付诸行动, 问题总是会不断出现, 创作者也会在处理问题的道路上不断地有所收获。这些收获是理论付诸实践的产物, 是学生从“理”到“技”学习过程中应当获取的财富。“纪录片创作”课程的教学工作是一个系统性的工程, 需要任课教师坚持应用型教学理念, 把课程中包含的纪录片概念、特征、价值、类型等问题融入到影片拍摄中, 让学生在学习相关知识的同时, 熟练掌握纪录片拍摄、制作等方面的技能、技巧, 科学应对“技”与“理”的平衡问题, 做一名优秀的纪录片工作者, 创作出风格独特、角度新颖、发人深省的优秀纪录片作品。参考文献1.石屹.认识纪录片M.北京: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 2017. 2 .林旭东.影视纪录片创作M.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 2002. 3 .黎小锋, 贾恺.纪录片创作M.北京: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 2017. 4 .张同道.中国纪录片发展研究报告M.北京:中国广播影视出版社, 2016. 5 .何苏六, 丰瑞.纪录片创作M.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 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