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018 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模拟卷地理试题图 1 示意大陆上某地区某时刻的气压形势分布。图 2 是图 1 中 40纬线穿过的河流的剖面图。读图完成 13 题。1图 1 中两地A地的自转线速度比地小 B地的年降水量比地小C地的冬雨率比地小 D七月份都吹西南风2在图示天气系统控制下,下列关于四地的天气情况,叙述正确的是A地天气晴朗 B地风速比地大C地有冷锋移来,云层较薄 D地吹偏北风,降水较多3关于河流剖面图的说法,正确的是A岩层戊形成年代比岩层丁晚 B岩层甲比岩层乙易受侵蚀C岩浆侵入活动发生在岩层乙形成之后 D河流出现于岩层丙形成之前随着三峡水库蓄水位的逐步上升和水库运用方式的不断
2、优化,三峡水库的实际排沙比和淤积量相对于论证阶段出现了明显减小。右表是某水利工程部依据实测资料求得的三峡水库 2003 年-2013 年入库及出库沙量、淤积量和排沙比。结合所学知识回答 4-6 题。4.三峡水库实际排沙比相对论证阶段较低,但淤积量却大幅减小的原因最可能是2A.汛期坝前水位抬高 B.入库流量加大 C.来沙量减少 D.河床坡度变缓5. 结合材料,判读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排沙比越大,水库淤积强度越大 B.水库累积淤积量呈稳步增长趋势C.库区年度淤积量变化幅度较小 D.坝前水位抬升当年的排沙比均比上一年明显降低6.结合所学的知识,推测影响排沙比的因素有河道输沙能力; 水库蓄水位高低;
3、入库流量大小水质富营养化程度;入库泥沙颗粒的大小A. B. C. D. 下表为我国甲、乙两个省级行政区及全国的人口数据。读表,回答 7-8 题。72002 年至 2014 年A.人口政策调整,全国少年儿童人口比重下降 B.甲地就业吸引力强,劳动人口比重提升C.乙地迁入人口多,老年人口比重下降D.两地自然增长率均低,劳动人口抚养负担加重8据表中信息推断,为促进产业转型升级,甲地可重点发展有色金属冶炼业 信息服务产业 大型建材生产产业生物医疗产业 商务会展产业A. B. C. D.机井是利用动力机械驱动水泵提水的水井,对农业生产意义重大。我国多数地区按照“谁投资、谁管理、谁受益”的原则,鼓励社会投
4、资打井,灌区机井普遍以水泵装机容量按时计费,机井开机时间越长,效益越高,导致节水动力不足。右图为某地机井景观图。据此完成 911 题。9图示机井普遍分布于3A珠江三角洲 B华北平原 C青藏高原 D塔里木盆地10图示机井灌溉方式A需修筑明渠 B占用耕地多 C易引发地面沉降 D可减少水资源浪费11针对机井灌区节水动力不足的问题,可采取的有效措施是A大幅度增加该地区的机井数量 B限制农田灌溉的用水量C推行机井水源开采完全市场化 D限制超量开采36.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2 分)材料一 漂浮房屋的创意是在环境气候变迁的背景下产生的。对于四分之一国土面积位于海平面以下的荷兰来说,以现今的智慧
5、与科技设法提出解决之道,从“围海造田”到学习“与水共存” ,反映了他们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新想法。漂浮房屋是建立在河流两岸,洪水时可以随水上浮但不影响使用的新型建筑。材料二 图 a 漂浮房屋景观图,图 b 为荷兰区域略图。(1)分析该区域建造漂浮房屋的原因。 (8 分)(2)分析该区域适宜建造漂浮房屋的自然地理条件。 (8 分)(3)如果在该区域大规模建造漂浮房屋,你是否赞同?并说明理由。 (6 分)37.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24 分)植被指数是对地表植被状况的度量,反映天然植被覆盖或农作物长势情况。植被指数随植被覆盖程度增大而增大。4(1)说出内蒙古自治区七月植被指数总体分布特点,
6、并分别说明甲、乙两地植被指数较高的主要原因。 (6 分)(2)读下图,描述河套灌区地下水埋藏深度的季节变化规律;3 月份是该地区实施农田灌溉的主要时段,说明其原因。 (6 分)河套灌区是我国的大型灌区之一,该地区排水渠多与灌水配套建设,形成独具特色的引水、排水相结合的灌溉系统。(3)说明河套灌区独特灌溉系统形成的地理条件。 (6 分)543.【旅游地理】 (10 分)皖南山区西部的黟县有大量的明清民居、祠堂、牌坊、园林,当地古建筑均为粉墙青瓦,掩映在青山绿水之中,素有“东方古代建筑艺术宝库”的美誉。以大学生为主的写生游客定期来此,每次平均 10 天左右。下图为写生游客满意度重要性示意图。请说明
7、黟县吸引写生游客最主要的原因,并写出进一步发展黟县写生旅游的措施。44.【环境保护】 (10 分)2017 年 11 月 21 日,青海省气象科研所主管领导在接受采访时表示:根据数据对比,在世人眼中“少雨、干旱”的柴达木盆地 2017 年除位于茫崖地区的尕斯库勒湖之外,柴达木盆地内的哈拉湖、托素湖、小柴旦湖、大柴旦湖、可鲁克湖、都兰湖、黑海、阿拉克湖等湖泊面积均有增加。哈拉湖面积增加到近 52 年来的最大值,小柴旦湖面积增加值近 42 年来的最大值推测造成柴达木盆地内大多数湖泊面积增加的原因,并说明其面积扩大带来的生态影响。61-11:BACCA BBDBC D36.(1)全球变暖,海平面上升
8、;(2 分)人口稠密,土地面积小,用地紧张;(2 分)区域发展思想由“围海造陆”变为“与水共存” ;(2 分)先进技术的支持。 (2 分)(2)温带海洋性气候,冬季河流不结冰;(2 分)降水季节变化小;(2 分)地势低平;(2 分)流速缓慢,河流水量平稳(2 分)(3)赞同。建设条件适宜;缓解用地不足;带动相关产业发展;有利于生态恢复等。 (任答三点得6 分) 或不赞同。可能对生态环境造成影响;建设成本较高;技术要求高等。 (6 分)37. (1)分布特点:自东向西(或自东北向西南)植被指数减小(2 分)原因:甲地降水量较大,森林、草原覆盖率高。 (2 分)乙地灌溉水源丰富,农作物覆盖率高。
9、(2 分)(2)季节变化规律:冬末初春和初秋季节地下水埋深大,春末夏初和秋末初冬季节地下水埋深小(2 分)原因:气温较高,蒸发量加大,降水少,地下水埋藏深度大;进入作物播种期,需水量大(4 分)(3)降水量较少;临近黄河,灌溉水源丰富;地势低平,易积水,易发生土壤盐碱化等(6 分)(4)特点:生产规模大,商品率高,技术水平高等(2 分)措施:加大政策支持;提高资金,技术投入;发展科技,提高农业生产技术水平(提高劳动力素质);加强市场营销,拓展市场;加大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等(任答 2 点得 4 分)43.【旅游地理】原因:东方古代建筑的形象美、色彩美;古建筑数量多,种类丰富。 (4 分)措施:加强食宿接待设施建设;做好写生环保工作;完善公共服务体系。 (6 分)44.【环境保护】原因:全球变暖,气温升高,高山冰雪融水补给量增多;气象部门在柴达木盆地持续有力开展人工增雨作业,降水量增加,湖泊补给量增加;该地区在生态环境综合治理方面做了大量工作,植被覆盖率提升,地表水下渗量增大,通过地下径流补给湖泊量增多等。 (6 分)影响:增加了湖泊周围的大气湿润度,降低了气温日较差和年较差;降低了春秋季风沙天气出现的频率,减轻了沙尘天气对人类的危害;改善湖泊周边野生动植物和鸟类的栖息环境,增加了生物多样性(任答其中两点即可,4 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