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中太建设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企业工程质量管理统一标准二一年十二月十日目 录第一章、质量管理原则及质量要素1第二章、建立质量管理体系1第一节、建立健全质量体系1第二节、质量管理责任制3第三章、质量保证体系运行有效性核查4第四章、建立健全施工质量管理制度5第一节、施组、方案交底制度5第二节、定期质量分析会制度6第三节、工程质量检查评比、奖惩制度6第四节、全员质量教育制度7第五节、样板引路制度7第六节、工序检查验收程序、制度8第七节、原材料、构配件、成品、半成品质量验收制度8第八节、成品保护制度9第五章、施工管理控制9第一节、严格施工过程控制9第二节、施工过程控制流程9第三节、工程质量过程控制要点10第
2、四节、不合格品的处理办法11第五节、优化施工方案,做好施工预控12第一章、质量管理原则及质量要素一、质量管理原则:体系制度控制。体系:健全、有效运行的质量管理体系。制度:严格的施工质量管理、验收制度。控制:科学的施工预控和过程控制。二、质量保证要素:人、机、料、法、环第二章、建立质量管理体系第一节、建立健全质量体系一、建立质量管理体系开工前按公司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要求,编制项目质量计划,制定工程质量目标,建立项目组织机构,明确各类人员的职责,做好质量检验计划。二、质量管理组织机构1、业主、监理检查验收:业主、监理对总包和分包施工单位进行施工方案审查,材料、设备等进场验收,分项、分部工程
3、等检查、验收、指导。2、公司质量部、技术部检查、指导:根据公司管理体系要求,对项目经理部的质量管理体系、质量目标设计、方案进行审批,现场检查指导,使施工质量得到有效保证。3、项目经理:项目经理是工程质量第一责任人,代表企业实现项目的质量目标。在经理部内部建立健全质量管理体系,建立质量管理责任制和施工管理制度,进行全面质量管理。4、项目主任工程师:在项目经理领导下,在公司技术部、质量部具体指导下,组织制定质量目标设计及管理方案,编制科学、先进的施工方案;组织对施工班组进行详细、有针对性的技术交底。质量保证体系如图: 第二节、质量管理责任制一、项目经理1、认真执行国家和上级颁发的各类技术规范、规程
4、、工艺标准、质量验收规范及各项规章制度。2、对所承担的工程项目的质量负全面责任,主持编制项目质量计划,明确质量职能分工,保证质量计划的实施。3、组织实施公司质量体系文件,组织项目质量的定期检查、评审和改进,实施质量否决权,定期召开质量分析会,对出现的问题、缺陷或不合格组织制定整改措施,对影响工程质量潜在原因采取预防措施。4、加强项目质量成本预测、控制、分析和考核,降低消耗,节约开支,提高效益。二、项目总工程师1、认真执行国家和上级颁发的各类技术规范、规程、工艺标准、质量验收规范的和质量管理制度。2、组织项目各专业人员进行施工图纸自审,参加顾客及其代表组织的施工图纸会审及设计交底,做好图纸会审及
5、设计交底记录。 3、组织编制本项目部施工质量计划、项目施工组织设计,分别报公司质量管理部、技术管理部审批后实施。4、单位工程、分部工程和分项工程开工前,应向承担施工的负责人或分包人进行书面技术交底,技术交底资料应办理签字手续并归档。5、定期组织质量检查人员验证质量计划的实施效果,当项目质量控制中存在问题或隐患时,应提出解决措施。6、施工过程中,对发包人或监理工程师提出的有关施工方案、技术措施及设计变更的要求,应在执行前向执行人员进行书面技术交底。7、监督有关人员做好进货和过程的质量自检、专检和交接检,保证进货和过程质量符合标准要求。8、组织有关专业人员按最终检验和试验规定,根据合同要求进行全面
6、验证。9、组织重要部位和特殊过程的隐蔽工程验收,对发现的工程质量问题或不合格报告提及的问题组织有关人员判定不合格程度,制定纠正措施。10、组织对实施纠正措施的结果进行验证,对严重不合格或等级质量事故的纠正措施和实施效果验证后应上报到公司质量管理部。三、质量工程师1、认真贯彻国家和北京市关于质量工作的方针、政策、法规、规范、标准以及集团公司制定的各项质量管理制度和措施。2、组织制定工程的质量管理办法、质量目标总设计、创优工程的组织和申报工作。3、督促检查各施工单位建立完善质量保证体系,定期组织质量大检查,召开质量情况分析会。负责质量竞赛的评比工作,通报质量好坏典型。4、参加图纸会审,掌握设计意图
7、,熟悉施工方案。5、参加分项工程的质量验收,及时向监理申报工程验收资料。6、按时整理质量验评资料,建立隐患通知书、质量奖罚、质量事故台帐。7、及时做好工程质量记录,按时上报年、季、月工程质量统计报表和工程质量分析总结。8、参加样板间、样板工序的验收工作。9、组织参加质量事故的调查处理工作。10、控制工程质量,纠正违章施工。对由于粗制滥造,偷工减料造成工程质量低劣的单位及个人及时下发整改通知书,责令其整改,并按奖罚规定给予处罚。四、栋号工程师1、努力学习、掌握施工规范、规程及相关标准,以及上级制定的各项技术管理制度和措施。2、认真熟悉施工图,做好图纸会审,掌握设计意图,编制施工方案组织设计、施工
8、方案和质量保证措施,做好各级技术交底。3、对施工过程进行检查、指导,纠正施工中出现的技术、质量问题。 4、做好全部技术资料的收集、整理、归档,参加分项工程的质量验收。5、制定样板间、样板工序的方案,做样板的验收工作。6、组织参加质量事故的调查处理工作,并做好质量问题(事故)的整改措施和整改报告。第三章、质量保证体系运行有效性核查1、公司设有企业管理部,负责组织制定公司管理体系,检查公司管理体系的运行状况,对公司的管理体系运行的有效性、适宜性、充分性定期实施管理评审活动。2、项目经理部设兼职的内审员,作为项目管理体系的的有效推动者;内审员每月对经理部的体系运行情况进行检查,填写体系运行检查记录,
9、对不合格的项目填报不合格报告单和纠正和预防措施记录表,并上报公司企业管理部。3、经理部的各项工作完成后,由相关人员组织内部评审,并将评审内容,填定相应的内部评审表,保证管理的可追溯性。4、公司企业管理部每年或特殊情况下,组织对全公司的管理体系运行情况进行评审,保证公司的管理体系有效运行。第四章、建立健全施工质量管理制度第一节、施组、方案交底制度掌握各种施工规范是提高工程质量的保证,为此,在工程施工前,和施工过程中,都要组织工程技术人员和操作骨干,对该工程所执行的规范、标准进行学习,并总结出相关的规范要点,重点学习,熟练掌握。为此来编制相应的施工方案。1、施工组织设计:开工前由项目总工程师负责,
10、组织生产、技术、安全、质量等人员,编制项目施工组织设计;主要设计项目工程的施工总体部署、总工期、劳动力、施工机械的安排,现场布置、主要项目施工方案和管理措施的选定。并报公司技术部、总工程师审批后,报监理工程审批后,认真组织实施。2、施工方案:在符合施工组织设计、规范、标准和设计的要求的条件下,针对分部分、分项重点工程、关键施工工艺和季节性施工等,施工方法、施工组织、工艺标准、质量标准、细部做法、重点、难点及相应措施及各种指标、详图、安全事项等进行细致的描述,并对方案进行优化,选择科学的施工方案。所有施工方案实施前均报业主和监理审批后实施。3、技术交底:是将施组、方案中工艺流程、施工要点等,以通
11、俗、可操作的文字方式,具体落实到操作者,使操作者明白工序地正确做法、质量标准、安全措施等。 使操作者熟练掌握操作要点,做到心中有数,有利与控制施工质量。同时方便界定质量问题的责任,和质量问题的可追朔性。第二节、定期质量分析会制度1、公司质量分析会:公司每季度召开一次质量分析会,由公司总经理或总工程师主持召开,质量管理部、技术管理部、物资管理部、施工管理部、标准化管理部的领导和项目经理部的经理或总工程师参加;认真总结本季度施工质量存在的问题,制定相应的解决办法。2、公司质量系统分析会:公司质量系统质量分析会每季召开一次,由质量管理部部长主持召开,质量管理部各专业质量工程师,项目经理部质检员参加;
12、经理部如实汇报存在的质量问题,上报质量报表;质量管理部做好汇总,并做好本月的质量小结,。3、项目经理部质量分析会:经理部每周召开一次质量分析会,由项目经理或总工程师主持召开,工程、技术、质量、材料等相关人员参加。项目经理部质检员对在施工程质量情况进行总结,项目总工程师、栋号工程师根据发生的质量问题,分析产生的原因和可能继续出现的潜在趋势,做出整改方案措施。质检员做好质量分析会记录。4、班前质量警示会:利用每天的班前教育,工、班长或质量员,对前一天出现的质量问题进行警示,提出预防措施,防止类似问题重复出现。第三节、工程质量检查评比、奖惩制度1、公司建立工程质量奖罚制度,由质量部牵头,技术部参加,
13、由各经理部的主任工程师、质量工程师组织质量检查组,每季度对全公司的工程质量进行一次联合检查。对参与检查的工程质量情况进行考核评分,根据考核评比得分,评出前一、二、三名,对优胜者给予,质量流动红旗和10005000元的奖励;对质量问题较多且不及时整改的给予罚款。2、在经理部项目经理、总工程师领导下,由专职质量工程师、栋号工程师、作业队工长组成质量检查评比小组,负责质量检查评比工作。可根据各经理部的实际情况,建立健全质量奖罚制度。第四节、全员质量教育制度一、开工前管理人员教育 开工前组织经理部所有管理人员,对本工程的工程概况、质量目标、工期要求进行教育,使每个人都清楚了解本工程的特点和各项要求,把
14、创优质工程作为每个人的自觉行为;同时要求各级管理人员,根据自己的职责编写自己的工作计划和工作目标,并和相关人员签订责任状。二、施工人员入场前教育 工人入场后先组织学习,由项目经理、项目总工、质量工程师、栋号工程师进行讲课,内容包括:本工程的概况、质量目标、质量管理办法、质量奖罚办法;提高全体施工人员的质量意识,提高全体施工人员创优质工序、优质工程的自觉性和积极性。三、作业队生产、技术、质量等管理人员教育 施工队入场后,及时完善施工队的质量管理体系,并将其纳入经理部的质量管理体系之中。组织生产、技术、质量等管理人员进行专项培训,协助施工队制定相应的质量管理、质量奖罚办法。四、重要工序施工前交底教
15、育在每道工序开始施工前,由栋号工程师和质量工程师,对从事本道工序施工的班组长、技术骨干进行专门的交底教育,使上述人员明确施工要点、质量要求;做到施工时心中有数,并指导作业人员做好各项质量工作。第五节、样板引路制度1、所有工序施工前、新进场工人进行操作前都必须先进行样板工序、样板间、样板套施工,经有关人员检查验收后,方可大面积组织施工。2、开工前根据工程特点,由项目总工程师制定样板计划和实施方案,报公司质量部备案。3、样板工序由项目总工程师组织、技术、质量及监理共同验收,并填写样板验收记录,作为该工序的施工标准。重要样板工序、装修施工的样板间、样板套除设计验收外,由公司质量部组织验收,并据此制定
16、相应的装修质量标准(高于国家规范标准)。4、对于质量达不到样板标准的不得验收。第六节、工序检查验收程序、制度1、组织施工前,必须有技术方案、措施交底,明确施工方法、质量标准;施工时严格按交底要求实施。2、技术、质量人员随时对作业现场进行检查、指导,发现问题及时纠正。3、工序完成后,由负责施工的工、班长或质量检查员,按施工标准进行自检,填报自检记录表报项目质量部,组织内部检查、验收。4、内部验收合格后,由经理部质量工程师填报检验批质量验收记录,报监理工程师或业主组织工序验收。5、对验收合格的工序,下道工序进行交接验收,合格后上、下工序签订交接检查记录,进入下道工序施工。6、检查、验收技术资料、验
17、收记录、隐(预)检记录、检验报告等资料,及时移交资料员进行收集、整理、编目、归档。第七节、原材料、构配件、成品、半成品质量验收制度1、做好材料的选样、认样工作:主要物资采购前,应在公司确定的合格供应商内选取厂家,进行比较,并报甲方和监理审查、批准,有条件的、重要的材料,要对厂家进行实地考察。2、进场时做好材料复试和报验:材料进场时立即组织甲方和监理人员对材料进行验收;对需进行复试的材料(如钢材、水泥、防水材料等),及时按规定取样复试和有见证取样,合格后连同其它材质证明资料,报送监理审验,批复后方可使用。3、对进场的材料、半成品做好妥善保管:材料验收合格后,由材料科按不同类别进行入库、现场存放保
18、管;做好标识,做好防火、防水等保护。4、对使用中出现问题材料,立即停止使用,并及时上报有关部门,严禁隐瞒不报,违章使用。5、验收不合格的材料,按公司物资管理程序进行处置;由项目总工程师签述降级使用、退场等处理意见。6、验收合格材料的产品合格、检测报告,复试报告及使用说明等相关资料,交资料员收集、整理、编目、归档。第八节、成品保护制度1、成立成品保护领导小组,施工后期成立成品保护小队,负责楼层封闭和成品保护。2、项目总工、栋号工程师根据施工进展情况,及时制订成品保护措施,并组织相关人员进行教育、培训,保证成品保护措施得到落实。3、制定成品保护奖罚制度,凡发生成品损坏、破坏,视情节对当事人除赔偿损
19、失外,另处以100500元罚款;并对所在的单位处以10005000元罚款。4、对成品保护有贡献的人员、单位,将给予1005000元不等的奖励。第五章、施工管理控制第一节、严格施工过程控制过程控制是通过一系列检查、监控、验收、指导等手段,对施工人员的行为进行规范,并及时发现质量问题,制定解决方案,使施工全过程一直处于受控状态,达到提高工程质量的最终目的。第二节、施工过程控制流程一道工序从开始施工,到验收结束,转入下道工序施工,形成一个完整的施工流程,对流程中的每一个环节进行合理地控制,是施工管理的重要步骤。控制流程如下:第三节、工程质量过程控制要点1、项目经理部技术部、质检部对施工项目实施全过程
20、进行质量控制;施工作业队设专职质检员负责全队施工质量检查,班组设旁站员作为工序控制。2、开工前项目经理部组织有关人员编制项目质量计划,建立健全质量保证体系,落实各类人员的职责,确保项目施工的各个环节有人管。3、在整个施工操作过程中,贯穿工前有交底、工中有检查、工后有验收的“一条龙”操作管理方法。工程技术人员、质量人员做好技术指导,做到施工操作程序化、标准化、规范化,确保施工质量。4、施工用材料采用红、黄、白三种颜色的标识牌标明“合格”、“不合格”、“未经检验”三种状态。一般材料用红、黄标识牌区别其有无合格证明。5、预制加工的成品、半成品经质量验收合格后方可出厂。预制构件除用二色标牌标明其质量检
21、验情况为“合格”、“未经检验”,并在标牌上注明成品、半成品的规格、尺寸、工程部位、制作及出厂时间、试件编号等有关内容;加工人员、施工负责人及验收人员签字,以便实现其可追溯性。6、机械设备的标识通过管理编号、记录表格的形式加以实现。质量管理委员会每季度对施工现场的机械设备进行检查和抽查。现场设备操作人员必须持有相应的操作合格证,定人、定机,持证上岗。7、施工过程的标识通过质量验评记录和施工试验记录来实现。8、施工过程的事前控制:在组织编制施工组织设计时,确定工程的过程质量管理点,编制管理点明细表,根据质量管理关键部位和关键工序制定质量控制措施。施工前对操作班组进行详细的技术交底,并做好书面记录,
22、履行签字手续。9、施工过程中的控制:坚持我公司多年来行之有效的“三检制”和“样板制”,严格控制隐蔽工程验收,基础和主体结构工程的关键部位组织三方联合验收,并以监理验收结论为准。施工中抓质量通病的防治,实行质量否决权。第四节、不合格品的处理办法1、不合格品的处置原则执行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2001:2、质量通病的防治措施:项目经理部总工程师对工程中易出质量通病,工程中的质量管理难点以及过去的或在其他工程中已多次出现不合格,制定纠正和预防措施,编入施工组织设计、施工方案及技术交底中。3、不合格品的防治措施:、不合格品的分类:不合格品分:轻微不合格、一般不合格、严重不合格及质量
23、事故。、轻微不合格:由项目经理部质检员向栋号生产负责人、分包单位负责人提出限期整改的要求,在没有整改的前提下,不允许进行检验批或分项工程的验收;,质检员根据施工组织设计、施工方案、技术交底中的纠正和预防措施跟踪检查,并在施工日志上做不合格处置及验收记录。、一般不合格:由项目经理部质检员向栋号生产、技术负责人发出不合格产品报告单,项目经理部总工程师组织相关人员,进行产生原因的评审、调查活动,并用“5W1H”的方法,制定整改措施,内容包括:产生问题的原因采取的对策预期目标整改措施责任人完成的时间、地点,填写纠正(预防)措施实施记录表由栋号生产负责人组织实施,项目质检员检查验收,在整改措施“验收负责
24、人”栏内填写检查验收意见。纠正和预防措施由项目经理部总工程师审批,报质量管理部备案。、严重不合格:公司质量管理部组织严重不合格过程(成品)产生原因的评审、调查活动,由项目经理部总工程师按“5W1H”方法组织填写纠正(预防)措施实施记录表报公司质量管理部审批备案。由质量管理部负责整改过程的监督、检查,验收合格后,在整改措施“验收负责人”栏内填写检查意见并签字。项目经理部总工程师编制严重不合格的纠正和预防措施,报公司质量管理部,由公司总工程师审批。、质量事故:由项目经理向公司总经理、总工程师书面汇报,依据事故的严重程度,按照建设部、北京市关于对质量事故处理的管理办法执行。、对于结构工程、单位工程创优过程中,专家组提出的问题,由项目总工程师负责填写整改报告,并在整改结束汇报材料当中附整改前后的照片。送公司质量管理部审批备案,整改全过程由公司质量管理部负责监督实施。第五节、优化施工方案,做好施工预控施工组织设计根据国家规范、标准,设计图纸,企业的管理体系及企业标准,编制了相应的施工方案,制定了各工序的施工工艺、质量标准,详见重点项目施工方案和主要项目施工方案。开工后将根据现场实际情况,对本方案进行细化和优化,使施工方案更具有科学性、先进性和可操作性,科学指导施工生产,达到施工预控的目的。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