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课时跟踪检测(二十四) 青玉案(东风夜放花千树)丑奴儿(少年不识愁滋味)一、基础巩固1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案牍(d) 蓦然(m) 削弱(xu)B阑珊(ln) 桎梏() 脚踝(hui)C果脯(p) 远岫(xi) 诗赋(f)D狙击(j) 压轴(zhu) 栖息(x)2下列选项中加点的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千百度(千百遍、千百次)B笑语盈盈(仪态美好的样子)C蓦然回首(很惊愕的样子)D灯火阑珊(零落稀少)3下列各诗句所描写的传统节日,依次对应正确的一项是(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柔情似水,佳期如梦,
2、忍顾鹊桥归路。堪笑楚江空渺渺,不能洗得直臣冤。A重阳节/春节/元宵节/七夕/冬至B重阳节/元宵节/春节/冬至/端午C重阳节/元宵节/春节/七夕/端午D元宵节/春节/端午/重阳节/七夕4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1)_。更吹落,星如雨。(2)_,蓦然回首,_,_。(3)_,欲说还休。欲说还休,_!(4)爱上层楼,_。二、拓展阅读5阅读下面这首词,按要求作答。鹧鸪天 送廓之秋试 宋 辛弃疾白苎 新袍入嫩凉。春蚕食叶响回廊。禹门 已准桃花浪,月殿先收桂子香。 鹏北海,凤朝阳。又携书剑路茫茫。明年此日青云去,却笑人间举子忙。注 秋试:科举时代秋季举行的考试。白苎(zh):用白色苎麻织成的布。禹
3、门:即龙门,古时以“鱼跃龙门”喻指考试得中。(1)“白苎新袍入嫩凉”句中的“嫩”字带给你怎样的感觉?答:_(2)“鹏北海,凤朝阳。又携书剑路茫茫”怎样体现了辛词的豪放特点?答:_(3)请举一例分析本词虚实相生的艺术手法。答:_6阅读下面一首词,回答后面的问题。西江月 遣兴辛弃疾醉里且贪欢笑,要愁那得工夫。近来始觉古人书,信着全无是处。昨夜松边醉倒,问松“我醉何如” 。只疑松动要来扶,以手推松曰:“去!”(1)首句“醉里且贪欢笑”中的“欢笑”前加一“且”字,这样写有何作用?答:_(2)全词为什么三次写到“醉” ,这“醉”中隐含了词人怎样的情怀?答:_三、语言表达7在下面的空白处填上恰当的句子,使
4、上下文句式一致,语意连贯,句意完整。辛弃疾一代英豪,也曾“叹人生,不如意事,十常八九” 。是的,人生总是苦乐相伴。楚霸王破釜沉舟时也曾英气勃发,霸王别姬时却也凄惨悲凉;_,_;李清照有“兴尽晚回舟”的欢畅,也有“物是人非事事休”的哀叹;_,_。8在诗歌朗诵会上,朗诵辛弃疾的词破阵子将是其中的一个节目。假如你是主持人,请你为这个节目设计一段主持词。(字数 150 字左右)破 阵 子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答:_答 案1选 B A 项, “蓦”读 m;C 项, “脯”读 f;D
5、项, “栖”读 q。2选 C 蓦然:突然。3选 C 根据语言标志与提示:出自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故为重阳节;为元宵节;有“一岁除”词,故为春节;“鹊桥”可知为“七夕” ;“楚江” “直臣”则知为端午。4(1)东风夜放花千树(2)众里寻他千百度 那人却在 灯火阑珊处(3)而今识尽愁滋味 却道“天凉好个秋”(4)为赋新词强说愁5解析:本题考查古诗词炼字、风格和虚实手法。(1)“嫩”字,是诗人穿上了用白苎织成的布做成的新袍时对初秋天气凉意总结的一个形容词。这个字形象可感地表现出初秋的轻微、新鲜和清爽。(2)词在风格上分为婉约和豪放二派。辛词是豪放派的代表。大体是创作视野较为广阔,气象恢弘雄放,
6、喜用诗文的手法、句法写词,语词宏博,用典较多,不拘守音律。这里选用的大鹏、丹凤,意象豪迈;北海、太阳、路茫茫,意境开阔;携书佩剑,显示出主人公既儒雅又刚健的气概。(3)词中的“实”:客观世界中存在的实象、实事、实境,可以通过各种感官捕捉到的部分。词中的“虚”:看不见、摸不着的虚象,是词人主观意识中存在的,是通过词人主观想象或回忆得到的。例如词中第一句和第二句是写词人看到的和感到的,是写实;最后两句是词人想象的,属于写虚。答案:(1)轻微、新鲜、清爽等。(2)大鹏、丹凤,意象豪迈;北海、太阳、路茫茫,意境开阔;携书佩剑,显示出既儒雅又刚健的气概。(3)例:“白苎新袍入嫩凉” “春蚕食叶响回廊”是
7、实写,点明时令和环境;“明年此日青云去,却笑人间举子忙”是虚写,想象金榜题名后轻松愉悦的心情。虚实相生,表达对应考者的良好祝愿。6(1)“且”是“暂且、姑且”之意,流露出暂时欢笑后所隐藏的更大的愁苦。(首先了解“且”在文中之意,再结合词人所要抒发的感情揭示其更深层次的意义。)(2)文中多次写到“醉” ,是因为词人报国无门、壮志难酬,以借酒浇愁。 “醉”中隐含了词人太多的悲愤、辛酸和无奈。7解析:注意事例的两面性。答案:(示例一)关云长过五关斩六将时也曾意气风发 败走麦城时却也狼狈不堪 李太白有“我辈岂是蓬蒿人”的自信 也有“高堂明镜悲白发”的叹息(示例二)曹孟德官渡大捷时也曾踌躇满志 赤壁惨败时却也举步维艰 苏东坡有“老夫聊发少年狂”的豪情 也有“十年生死两茫茫”的悲吟。8(示例)一曲破阵子 ,一股英雄气。辛弃疾以他掷地有声的笔触,简洁而雄健地勾勒出一幅豪杰长啸的素描。矢志报国而又壮志难酬,是诗人内心世界的最大冲突。一柄寒光四射的利剑,在灯下看了又看;催征的鼓角,嘶鸣的战马,夜夜进入难圆的英雄梦。腐朽的王朝无情地粉碎了他的英雄畅想,在空荡荡的历史长廊,只留下诗人“赢得生前身后名”的苍白呐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