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互联网+时代产业转型升级路径探索 安岩 李清晨 赵经华 河北行政学院 摘 要: 互联网+时代的来临不可抗拒, 我国三大产业的转型升级都将与互联网产生千丝万缕的联系。本文认为想要与互联网融合首先是思维的转变, 其次是技术的支持, 并在这个基础上, 依次对服务业、工业、农业的“互联网+”之路进行了思考并提出建议。关键词: 互联网+; 转型升级; 互联网思维; 基金:河北行政学院年度科研项目 (编号:2016XYKT001) 研究成果产业转型升级是我国一直以来推行的产业发展政策, 并在不同的时代背景下赋予了其不同的内涵。但以前都是传统思维方式与方法, 进展缓慢, 缺乏变革性的突破, 而互联网时代的到
2、来提供了这一契机, 从时间、空间上都带来了过去不能想象的颠覆。2015 年 3 月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互联网+行动计划”, 从国家层面正式进入到了互联网+时代。也正因如此, 在互联网+时代下讨论产业转型升级变得更加迫切也更具意义, 只有顺应了这个时代背景的产业才能更具生命力的活下去。推动产业的转型升级固然离不开互联网的大环境, 但并非利用了互联网就可以实现“互联网+”。术不是道, 在互联网+时代, 产业发展的趋势更加多变、多元, 如果照旧按工业时代的思路来指导信息时代的产业转型升级那就已经落伍, 只有把握住互联网+时代的特征与思维方式才能更好地指导产业转型升级, 尤其是传统产业转型
3、升级的新思路、新道路。一、思维的转变互联网思维互联网思维是对整个商业世界的一种全新认识, 是互联网+的精髓所在。互联网思维与互联网技术是互联网+的道与术, 但在实践中更多的企业将术误认为了是道, 以为无论什么只要搭上了互联网平台, 应用了互联网技术, 就可以称之为“互联网+”了, 殊不知, 术非道也, 知其然必先知其所以然。所谓互联网思维就是互联网时代下人们思考问题的方式并遵循其规律, 它不是互联网企业专有的思维方式, 而是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渗透, 所有企业都成为“互联网+企业”, 都需要用互联网思维来思考、解决问题, 是互联网时代背景下的思维方式。互联网精神包括开放、平等、协作、共享, 这是
4、在目前互联网技术下所能达到的一种理想状态。由此很多人概括出了互联网思维, 大致包括简约思维、极致思维、迭代思维、流量思维、社会化思维、大数据思维、平台思维、跨界思维等方面。这些都是传统产业中较少接触到的, 不管一个企业是否应用互联网平台与技术, 都应该试着学会用这些思维来解决问题。二、技术的保证互联网技术与平台产业借助互联网转型升级, 除了思维模式的改变, 还要依靠互联网技术这个基础, 同时还要有统一的互联网标准与系统安全保障。一是大数据, 这是互联网得以施展的基础, 在广袤的数据资源中进行专业化处理, 得到需要的关键性信息。二是云计算, 这是一种基于互联网的计算方式, 通过它共享的软硬件资源
5、和信息可以按需求提供给计算机和其他设备。三是移动互联网, 这是高速度的移动通信网络, 具有智能感应能力的智能终端、新业务、业务管理和计费平台、客户服务支撑平台共同构成一个新的业务体系, 随着我国移动互联网井喷式发展, 可以说人们步入了一个互联网+社会。四是物联网, 是将用户端扩展到了任何物品与物品之间进行信息交换与通信的互联网, 使人们的生活与生产可以与互联网连接。五是万联网, 这是“物联网+人联网”的再升级, 让万人、万物、万事互联, 这将是未来的大势, 最终实现真正的“世界是平的”由此可见, 未来所有的产业都将或多或少与互联网融合, 否则就面临淘汰, 而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又在大力推动这种融合
6、的进程, 我国农业、工业、服务业的转型升级都必然与互联网密不可分。三、互联网+背景下三个产业转型升级的路径互联网对三次产业的渗透是自后向前发展的, 呈现出从“服务业工业农业”逆向渗透的特点。(一) 互联网+服务业。就服务业来说, 其特点是面向终端消费者、产品差异化, 互联网的普及使得人们个性化、多样化的需求可以传递到企业层面, 这恰与服务业的特点相吻合, 因此最先受到影响的是靠近下游和最终消费者的行业, 相对于工业和农业来说, 服务业是与每个人联系最为紧密的行业, 互联网技术引发了零售、餐饮、娱乐等传统服务业的深刻变革。互联网+服务业的一大趋势是信息的共享变得非常重要, 主要是指在服务提供者与
7、客户之间。信息的畅达提升了响应时间与客户满意度, 比如在线选座、网约车等等都是信息与客户共享从而提升相应速度。第二个趋势是能在线上解决的事绝不拖到线下。线下的服务能力有限, 并容易产生疏漏与拥堵, 如果所有对服务的要求都能在线上清楚明白地形成订单并支付, 那么线下只需要按需提供准确的服务即可。随着早餐摊都可以提前预定专属早点并线上支付, 人们可以预见未来一定是这样。第三个趋势就是大数据的应用。服务业多面临的是个体客户, 数量庞大需求纷杂, 需要从大数据中进行分析, 对客户进行分类并有针对性地提供服务。数据收集的越广泛、全面, 分析范式越科学, 其结果越具备指导性意义。(二) 互联网+工业。将工
8、业与互联网融合就意味着应该是整个产业链的“互联网+”, 要将互联网融入到全产业链中去。一是研发与创新。在互联网时代, 一方面与客户的沟通变得更加及时、顺畅, 这就有助于与客户共创, 比如小米、海尔等企业都更加重视客户的反馈, 将客户需求融入到新的产品设计中, 另一方面由于市场的变化加快, 产品也快速迭代, 工业时代研发思路似乎已经不能适应互联网时代, 当客户的需要不断变化时, 企业要做的就是先聚焦一点快速推出产品, 再通过科学试错去不断完善, 而不是等全部做好再推向市场, 那样太慢了。二是在生产环节, 为了满足多样化需要, 产品一定是可以细化到很多模块来进行模块化生产的。产品的整体或者是各个细
9、分模块都是可以被标识、被追踪、被管理的, 在这个基础上建立起产品的设计库、数据库, 人们才能进入工业互联网的全流程管理, 达到生产的高度柔性化。三是销售与服务。在销售方面, 利用互联网的各种营销已经层出不穷, 也不乏有些企业认为在线上销售就是“互联网+”了。未来的模式不会再是基于设备与产品的盈利模式而应该是基于服务的模式。一个方向是为原有产品附加新的服务价值, 另一个方向是帮助用户提升其系统价值, 借助产业与服务帮助客户获得更多收益。(三) 互联网+农业。农业作为互联网最后渗透到的领域, 现在也已经迎来了新的商机, 农产品的在线宣传与销售在大中城市已被认可。通过电子商务, 农产品可以迅速建立起
10、品牌并促进其销售, 缩短了市场与原产地的距离, 更好地连接了生产与销售。但是其中也面临着两个瓶颈, 一是农产品并非标准化的工业产品, 其品质存在差异容易造成顾客不满;另外一个是物流的限制导致农产品在运输上存在时间与质量上的不可控因素。照目前发展来看, 农业生产上是可以有互联网技术支撑的, 将物联网技术应用于农业生产中, 可通过各种成熟的无线传感技术随时采集农作物现场的各种参数及农产品生长状况等信息, 并将采集的参数信息汇总整合, 然后通过智能系统进行定时、定量、定位处理, 及时精确地遥控指定农业设备的开启或者关闭, 实现智能化的农业生产, 力求农产品生产的标准化。在物流环节, 一方面可以对农产品的产地与质量参数进行记录与追溯, 另一方面可以对配送中的农产品进行定位与调配, 在这两方面保证的前提下, 就能先进行预估, 从而精确地控制品质, 保证标准化。参考文献1许正.工业互联网互联网+时代的产业转型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2015, 5 2刘唯.“互联网+”时代中国产业转型升级的路径研究J.工业经济论坛, 2016, 7 3刘玉忠.“互联网+农业”现代农业发展研究J.创新科技, 2015,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