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5 定风波 教案(人教版必修 4)【教学目的】:1、了解苏轼,理解作品思想内容,把握词中抒发作者的豁达胸襟。2、体会词中包含的人性哲理。【教学重点】:理解作品思想内容及词中所抒发的旷达胸襟。【教学难点】:领会词中抒情特点及从生活小事去领悟人生哲理及隐喻手法运用。【教学课时】:二课时【教学过程】:一、 (播放课件)标题定风波苏轼苏轼生平简历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土,四川眉山人,是宋代文学家,书画家。嘉祐元年(1056) ,苏轼首次赴京应举,次年与弟苏辙同榜进士。嘉祐六年应中制科入第三等,授大理评事、签书凤翔府判官。其间因与王安石变法主张有许多不同,请求外调,自熙宁四年至元丰初期,他先后被派往
2、杭州、密州、徐州、湖州等地任地方官,革新除弊,颇有政绩。元丰二年(1079)因所谓以诗文诽谤朝廷罪,即“乌台诗案”下狱,被释后,谪贬黄州。 (一起一落)元祐元年(1086)旧党执政,苏轼调回京都任中书舍人、翰林学士、知制诰等职,但在罢废免役法问题上与旧党发生分歧,元祐四年,出知杭州。 ( 二起二落) ,六年召回,贾易等人寻隙诬告,苏轼请求外任,先后被派颖州、扬州、定州。这期间,他仍然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不断革新。绍圣元年、哲宗亲政,新党得势,苏轼这次一贬再贬,由英州、惠州,一直远放到儋州(三起三落) 。直到宋徽宗继位,他才遇赦北归,建中靖国元年(1101 )七月死于常州。苏轼坎坷的一生有这样两句
3、诗形容“问汝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 。文学成就:苏轼是有多方面的创作才能的大家,他在诗、词、散文等方面有独到的成就。在文学创作方面:他倾注了毕业精力,重视文学的社会功能,反对“贵华而贱实” ,强调作者要有充实的生活感受。重视文艺创作技巧的探讨,他用“求物之妙如系风捕影,能使是物了然于心”进一步“了然于 口与手”来解释“辞达” (答谢民师书 ) 。在写作方面:今存有他的诗 2700 多首,题材广泛,内容丰富多彩。在北宋词坛上,他一改词坛婉约之风,把游仙、咏史、宴赏、登临、悼亡、哲理探讨等写进诗词里。扩大词境,对词起到开疆拓土的作用。对散文也有很大贡献,他发展了欧阳修平易舒缓的文风,为散文创
4、作开拓了新天地,有谈史议政的论文,包括奏议、进策、史论,如进策 、 思治论等,尤其是叙事记游的散文艺术价值最高,有不少是广为传诵的名作,如石钟山记 、前后赤壁赋是他留给后人的珍贵遗产。除诗词文赋而 外,他对书画也很擅长,书法同蔡襄、黄庭坚、米芾并 称“宋四家” ,他善长画竹石,自成风格 。总之,苏轼学识广博、 才华横溢。文、诗、词、书、画,无所不通,他是一位罕见的通才人物。我国古代文学史上一颗灿烂的明珠。不过,苏轼的人生经历了许多波折,但并没因此而否定人生,而是力求自我超脱,始终保持顽强乐观的信念和超然自适的人生态度。如定风波二、教师范读这首词提醒:1、读出节奏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
5、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料峭春风 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 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2、学生朗读(读准字音)同行(xng) 吟(yn) 啸(xio) 一蓑(su)三、整体讲解这首词作于宋神宗元丰五年,此时苏轼因“乌台诗案”被贬谪黄州,在遭受严重政治迫害后的这几年,他内心当然有痛苦的一面,但他能以超人的旷达心态泰然处之, 定风波这首词是借“道中遇雨”一事来抒写作者的心境。上片 :(“莫听”“任平生” )开篇连用“莫听” “何妨” “且”三个词,使一个在雨中长啸,从容闲雅,且有几分倔强,几分抗争的自我形象跃然纸上。从“莫听徐行”意思是:再大的穿林打叶声都打不乱主
6、人公既有的步伐, “我”依然一边吟诗长啸,一边缓步前行,视风雨为无物,表现得镇静、潇洒。“竹杖芒鞋”“一蓑烟雨任平生”意思是竹杖芒鞋不可怕,只要你以此为乐,一样可以轻松胜过骑马,表现出几分倔强,几分抗争。当然这里的“轻”字另有含义,有“无官一身轻”的意思也未可知。“一蓑烟雨任平生”这不是写眼前景,而是写心中事。披着蓑衣在风雨里过一辈子(这里表示能够顶得住辛苦) ,意思是不怕自然风雨,听任自然的生活态度,同时也暗含能顶得住人生风雨,说明他自然、旷达。下片:表现作者心境恬静,听任自然,旷达乐观的胸襟。“料峭却相迎”:料峭的春风几丝寒冷,山头斜照、气候不定,隐隐地透露出作者这几年的劫后余生中,余悸尚
7、未完全消尽,政治风雨令人寒冷。但不管天气是阴是晴,政治风雨是寒是冷都听任自然勇敢面对。“回首向来萧瑟处也无风雨也无晴”回 头看看刚刚遇雨之处,现在一切都归于平静(这里应该说是指自己平生经历过的宦海风波)用什么样的态度对待呢?只有坦然面对。一个字“归”此时的主人公只想着“归去” ,这里也许表现的是苏轼的忧乐两忘,祸福不惊的旷达,但也许表现了他身上的道家意向:退隐和逃离。因在苏轼的思想体系中,儒、佛、道是兼容并蓄的,他崇尚老庄哲学、颂扬陶渊明的人生态度 ,因而在仕途上屡遭挫折后产生隐逸思想是很自然的事,然而苏轼一生始终没有真的归隐过,这说明即使严遭挫折,他的基本思想还是儒家的思想观念,他的归隐,只
8、能看作是一种自我心理调节,自我心里宽慰,表达他旷达通脱的人生态度。“也无风雨也无晴 ”一语双关,表面是说自然气侯,实则说,人生风雨不 定,政治风雨不测,但他淡化了甚至无视所有风雨,无视处境好坏,无视官职升降,地位得失等,表现了他随缘自适、心境恬静、超凡脱俗的心态。综上所述:这首词记叙的是主人公出游时途中遇雨的一件小事,表述了他对人生的独特体验和感悟,表达了作者洒脱,旷达的性格和胸襟。 需要提醒的是:全词从表面上好像是写自然风雨,但仔细体味,这里写的己经不是自然界的风雨,而是人生旅途中的风雨,怎样对待这旅途中的风雨人生,应该说我们从这首词里找到了答案。当然,苏轼的旷达胸怀,隐含着诗人 历经政治磨
9、难而终于醒悟的意味,他在临江仙中写的“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这一名句,在这首定风波之前,可见在被贬黄州这段时期内,归隐的思想在他思想中占据着很重要的地位。四、重读这首词五、这首词在写作上的特点是:1、写眼前景,想心中事,情景交融,隐喻寄托。眼前的遇雨:可在雨中“吟啸” ,竹杖、芒鞋、寒风、酒醒、斜阳这是眼前景,但都隐喻着苏轼的经历,眼前的雨,喻人生的政治风雨;竹杖、芒鞋、喻苏轼被贬渔樵杂处,放荡出水;“酒醒”隐喻作者经历坎坷后对世事更加清醒。2、以小寓大,言外无穷。道中遇雨本是生活中常事,但道出人生哲理:人世哪个不遇风雨,遇风雨怎样面对,应该是在自然风雨中镇定自若,在仕途风雨中泰然处之,在痛
10、苦中旷达自解,在醒悟中超脱旷达。这些都渗透出他放开眼量, 洞达事理,自我调节、旷达通脱一系列的人生哲理。六、作业1、联系苏轼的一生探究他的旷达胸襟及超脱性格的由来,并讨论从他身上我们应该学习的是什么(和学生互动) 。苏轼宦海沉浮一辈子,他从没抛弃过世俗生活和仕途生活,他的“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鬓微霜,又何妨”说明他是多以的渴望建功立业。 江城子 ;“大江东去,浪淘尽一尊还酹江月”表现了他在壮志难酬时还有许多感概。但宦海的风波,仕途的坎坷使他不得不希望获得精神解脱, “归去”,可见也是自我慰藉的最好方式,“旷达” “超脱”的性格来自于“政治风雨”来自于对人生空漠的看透和体验。从他身上应该学习他对待人生的旷达胸襟,即使遇到再大的困难,也要乐观自信,不能沮丧沉沦。2、 “一蓑烟雨任平生”表现了他怎样的品质?表现词人无惧苦难,听任自然勇往直前的意志品质。3、背诵这首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