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教师招聘考试复习资料-教师招聘中学教育心理学通关试题每日练(2020年04月06日-9461)教师招聘考试复习资料-教师招聘中学教育心理学通关试题每日练(2020年04月06日-9461)1:我国古代思想家王充所说的“施用累能”是指()。单项选择题A、学校教育对智力的影响B、社会实践对智力的影响C、遗传对智力的影响D、家庭环境对智力的影响 2:影响问题解决的主观因素主要是()。单项选择题A、问题的呈现方式B、问题的具体性C、问题中信息的多少D、知识结构 3:抑郁症主要表现为()。多项选择题A、情绪消极B、食欲不振C、失眠D、失去满足感E、疲劳 4:心理学家安德森认为,心智技能的形成需要三个阶段
2、,即()。多项选择题A、动作的定向阶段B、认知阶段C、出声的外部言语动作阶段D、联结阶段E、自动化阶段 5:测验项目对所测量属性或品质的鉴别能力称为()。单项选择题A、信度B、效度C、难度D、区分度 6:形式训练说是以行为主义心理学位依据的。()判断题对错 7:学习策略是学习者为了提高学习效果和效率,有目的、有意识地制定的有关学习过程的()。单项选择题A、复杂方案B、学习计划C、可行方案D、思维程序 8:认同是在思想、情感、态度和行为上主动接受他人的影响,使自己的态度和行为()。单项选择题A、与他人基本相同B、与大家保持一致C、被他人认可D、与他人相接近 9:影响课堂管理的因素有()。多项选择
3、题A、教师的领导风格B、班级规模C、班级的性质D、对教师的期望 10:奥苏贝尔认为,学生学习的实质是()单项选择题A、有意义接受学习B、有意义发现学习C、发现学习D、探究学习 11:心智技能与操作技能相比,具有()特点。多项选择题A、对象的观念性B、动作的外显性C、执行的内潜性D、运用的闭合性E、结构的简缩性 12:一个集体中多数的道德情感可以形成道德气氛,成为一种心理环境,对生活在其中的人起潜移默化的作用,这主要表明道德情感的()。单项选择题A、选择功能B、鉴别功能C、动力功能D、陶冶功能 13:心智技能表现在认知活动中,主要是指思维活动的操作方式。()判断题对错 14:动机是激发和维持有机
4、体的行动,并使该行动朝向一定目标的心理倾向或内部驱力。()判断题对错 15:先行组织者教学技术的提出者是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单项选择题A、斯金纳B、布鲁纳C、奥苏伯尔D、桑代克 16:如果儿童处于具体运算阶段,那么他的年龄是()。单项选择题A、02岁B、27岁C、711岁D、1116岁 17:学生中常见的焦虑反应是_焦虑。单项选择题A、学习B、行为C、考试D、适应 18:苛勒在研究黑猩猩的学习时采用的实验是()。单项选择题A、迷箱实验B、迷津实验C、叠箱实验D、“三座山”实验 19:课堂上人际关系出现双方相互亲近,认知协调,情感和谐,行动一致。这是一种()。单项选择题A、吸引的人际关系B、合
5、作的人际关系C、沟通的人际关系D、平等的人际关系 20:_是最基本的心理过程,它是人对客观事物的属性及规律的认识。()单项选择题A、情绪B、认知C、人格D、道德 21:由于看到鸟能飞翔而发明了飞机,这类创造活动的主要心理机制是()单项选择题A、原型启发B、负向迁移C、功能固着D、定势思维 22:在有几种可能解答的问题情境中,小红倾向于深思熟虑且错误较少,则她的认知方式是()。单项选择题A、场依存型B、发散型C、冲动型D、沉思型 23:技能的活动方式是()单项选择题A、合乎法则的B、不随意运动的C、遗传获得的D、知识经验的 24:下列属于教师促成纪律中结构创设的是()。多项选择题A、指导B、奖励
6、C、协助D、操纵E、征求学生意见 25:分配学生座位时,教师最值得关心的是()。单项选择题A、对课堂纪律的影响B、学生听课效果C、后进生的感受D、人际关系的影响 26:在道德行为的培养中,惩罚是消极且无效的方法。()判断题对错 27:下列哪种情况下,不属于心理学中对学习的定义?()单项选择题A、学解算术题B、手碰到火后马上缩回C、学习游泳D、小孩害怕打针 28:有的心理学家把表现为破坏课堂秩序,不遵守纪律和不道德的行为称作_。单项选择题A、冲动型问题行为B、扰乱性的问题行为C、多动型问题行为D、自律障碍行为 29:道德情感包括多方面的内容,对于青少年儿童最重要的是(()。多项选择题A、集体主义
7、情感B、义务感C、责任感D、羞耻感E、事业感 30:最稳定、最重要的学习动机是()。单项选择题A、兴趣B、认知内驱力C、高尚的动机D、成功感 31:有些教师把大量时间化在如何与学生搞好个人关系上,他们在成长历程中处于()单项选择题A、关注生存阶段B、关注情境阶段C、关注学生阶段D、关注效率阶段 32:一般在每学年、每学期开始时或开始前施行,其目的是要了解学生是否具有达到教学目标所必需的基础知识和技能的评定类型是()单项选择题A、形成性评定B、过程性评定C、总结性评定D、配置性评定 33:在思想、情感、态度和行为上主动接受他人的影响,使自己的态度和行为与他人相接近,这一品德形成阶段是()单项选择
8、题A、服从B、依从C、认同D、内化 34:一般来说,认知风格中,场依存者更喜欢感兴趣的学科是()单项选择题A、文学B、数学C、历史D、法律 35:布鲁纳用“认知结构”的概念取代了格式塔所提出的完形概念,他在这里提出的“认知结构”与“完形”是根本对立的。()判断题对错 36:根据迁移的影响效果不同,可以将其划分为水平迁移和垂直迁移。()判断题对错 37:在教师的人格特征中,有两个重要特征对教学效果有显著的影响:一是教师的热心和同情心;二是教师的()。单项选择题A、敬业精神B、渊博的知识C、富于激励和想象的倾向性D、高超的能力 38:班杜拉提出的观察学习包括【】多项选择题A、注意过程B、保持过程C
9、、认知过程D、动作再现过程E、动机过程 39:某班学生以建立融洽的同学关系为行为取向,以“如何才能让同学喜欢或接纳”为行为准则,该班处于课堂纪律发展的哪个阶段?()单项选择题A、自我服务行为B、人际纪律C、自我约束D、反抗行为 40:心理健康有高低层次之分。()判断题对错 41:由于对学习活动的社会意义或个人前途等原因引发的学习动机称作()单项选择题A、远景的间接性动机B、社会性动机C、间接性动机D、志向性动机 42:学习的积极性是多种心理因素的综合表现,可以从()方面考察。多项选择题A、注意状态B、情绪状态C、意志状态D、行为方式E、努力程度 43:按照皮亚杰的认知发展分期的理论,十一至十五
10、岁的儿童处于()单项选择题A、思维准备阶段B、感觉运动阶段C、思维阶段D、抽象思维阶段 44:新教师的课后评价要比教师更多的关注课堂中发生的_。单项选择题A、活动B、细节C、经验D、形式 45:创造性是指个体产生新奇、独特的、有社会价值的产品的()单项选择题A、智力技能B、思维品质C、思维程序D、能力或特性 46:一般认为,美国教育心理学家桑代克著教育心理学是教育心理学成为独立学科的开始,该书出版于()单项选择题A、1923年B、1913年C、1903年D、1879年 47:人的学习主要是通过进行的()单项选择题A、视觉B、听觉C、嗅觉D、触觉 48:在心理学发展史上,桑代克提出了第一个较为完
11、整的学习理论是()单项选择题A、联结说B、发现说C、顿悟说D、认知说 49:最早提出自我效能感理论的是()。单项选择题A、班杜拉B、奥苏伯尔C、布鲁纳D、苛勒 50:老师上课前,先要引导学生温习上节课学过的相关内容再进行新知识的学习。这种做法遵循的迁移理论是()。单项选择题A、关系说B、认知结构的迁移观C、形式练习说D、相同要素说 查看答案 1:答案B 解析 2:答案D 解析 3:答案A,B,C,D,E 解析 ABCDE【解析】本题考查考生对抑郁症的理解。抑郁症是以持久的心境低落为特征的神经症,它不仅表现在精神上的消极、失去满足感,也表现在躯体上的疲劳、失眠、食欲不振等。 4:答案B,D,E
12、解析 安德森认为心智技能形成经过了认知阶段、联结阶段和自动化阶段三个阶段。 5:答案D 解析 6:答案错误 解析 形式训练说是18世纪在西欧形成的以官能心理学为基础的一种迁移理论。 7:答案A 解析 学习策略是学习者为了提高学习的效果和效率、有目的有意识地制定的有关学习过程的复杂的方案。 8:答案D 解析 根据认同的概念,选D。 9:答案A,B,C,D 解析 影响课堂管理的因素主要有:教师的领导风格、班级规模、班级的性质和对教师的期望。 10:答案A 解析 11:答案A,C,E 解析 12:答案D 解析 【解析】潜移默化的作用是陶冶功能。 13:答案正确 解析 略。 14:答案正确 解析 系统
13、暂无解析 15:答案C 解析 先行组织者教学技术的提出者是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奥苏伯尔,他认为,影响接受学习的关键因素是认知结构中适当的起固定作用的观念的可利用性。为此,他提出“先行组织者”的教学策略。所谓“先行组织者”,是先于学习任务本身呈现的一种引导性材料。它的抽象、概括和综合水平高于学习任务,并且与认知结构中原有的观念和新的学习任务相关联。 16:答案C 解析 17:答案C 解析 18:答案C 解析 19:答案A 解析 20:答案B 解析 21:答案A 解析 原型启发指从其他事物上发现解决问题的途径和方法。由于看到鸟能飞翔而发明了飞机,这类创造活动是属于原型启发,鸟能飞翔是原型。因此,本题选
14、择A选项。 22:答案D 解析 沉思型是指当个体处于不明情境时,倾向于深思熟虑,仔细考虑所观察到的现象及所面临的问题,权衡各种解决问题的方法,然后从中选择一个最佳方案,在解答问题情境中,有些儿童倾向于深思熟虑且错误较少,这种认知方式被称为沉思型认知方式。 23:答案A 解析 24:答案A,B,D 解析 C、E两项不属于结构创设。 25:答案D 解析 【解析】分配座位最应关心的是人际关系的影响。 26:答案错误 解析 27:答案B 解析 广义的学习指人和动物在生活过程中,凭借经验而产生的行为或行为潜能的相对持久的变化。学习不是本能活动,而是后天习得的活动,是由经验或实践引起的。B选项是人类的本能
15、活动,所以选择B。 28:答案B 解析 29:答案B,C,D 解析 缺乏义务感、责任感与羞耻感,也就无所谓品德的发展了。 30:答案B 解析 略。 31:答案A 解析 32:答案D 解析 见“配置性评定”的定义。 33:答案C 解析 34:答案A 解析 35:答案错误 解析 (P106)从实质来看,“认知结构”与“完形”是一致的,都是指反映外界事物整体联系与关系并赋予其意义的一种模式。 36:答案错误 解析 根据迁移内容的不同抽象与概括水平不同,可以将其划分为水平迁移和垂直迁移。 37:答案C 解析 38:答案A,B,D,E 解析 班杜拉提出的观察学习过程包括四个子过程:注意过程、保持过程、动
16、作再现过程和动机过程。(资料来源当代教育心理学)(本解析由张恩凯提供) 39:答案B 解析 40:答案正确 解析 系统暂无解析 41:答案A 解析 远景的间接性动机是与学习的社会意义和个人前途相连的。 42:答案A,B,C 解析 43:答案D 解析 皮亚杰把个体的认知发展阶段分为四个部分:感觉运动阶段(出生到2岁)、思维准备阶段(27岁)、思维阶段(711岁)、抽象思维阶段(11l5岁)。 44:答案B 解析 45:答案D 解析 46:答案C 解析 47:答案A 解析 48:答案A 解析 49:答案A 解析 班杜拉最早提出了自我效能感理论。 50:答案B 解析 【解析】认知结构的迁移观认为,学生已有的认知结构对新知识学习发生影响,这就是迁移,所以,认知结构是知识学习发生迁移的重要原因。一切有意义的学习都是在已有学习的基础上进行的,不受学习者原有认知结构影响的新学习是不存在的。 11 /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