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2018届高考化学:第6讲-元素周期律、化学键ppt课件.ppt

上传人:梦中客 文档编号:1654023 上传时间:2018-08-15 格式:PPT 页数:103 大小:3.04M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8届高考化学:第6讲-元素周期律、化学键ppt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103页
2018届高考化学:第6讲-元素周期律、化学键ppt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103页
2018届高考化学:第6讲-元素周期律、化学键ppt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103页
2018届高考化学:第6讲-元素周期律、化学键ppt课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103页
2018届高考化学:第6讲-元素周期律、化学键ppt课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10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专题一 化学基础知识,第6讲 元素周期律 化学键,问题思考 问题1:如何理解元素“位置结构性质”三者之间的关系? 元素的原子结构决定了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反映了元素的原子结构和元素的性质特点。元素性质、原子结构、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三者之间的关系如下:,问题2:如何通过实验证明氯化氢是共价化合物? 共价化合物是由分子构成的,液态时不导电。所以只需证明液态氯化氢不能导电即可。 说明:共价化合物的电离只能在水溶液中进行,是电解质的共价化合物分子受水分子的作用而电离,生成水合离子。共价化合物电离的同时,也是共价键断裂的过程。所以利用化合物的液态不能导电这一事实,可以证明其是共

2、价化合物。离子化合物则在熔融条件下或水溶液中都可以电离。Na2O2是离子化合物,其电离可在熔融条件下进行,因为它遇到水会发生化学反应。,1. (2016河北邯郸一模)部分短周期元素的有关信息如下:根据上表中信息,判断以下叙述正确的是( ) A. 氢化物的稳定性:H2TH2R B. 单质与稀盐酸反应的速率:LQ C. Z与T形成的化合物具有两性 D. L与R通过离子键形成的化合物中阴、阳离子的核外电子数相等,C,2. (2017河北衡水中学)根据表中八种短周期元素的有关信息判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元素形成的化合物具有两性 B. 元素气态氢化物的沸点小于元素气态氢化物的沸点 C. 元素对

3、应的离子半径大于元素对应的离子半径 D. 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比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强,B,B,C,Z,质子数(或核电荷数),质量数,质子数(或核电荷数),质子数,质子,中子,质子数,中子数,质子,中子,核素,(4) 几种重要的核素3. 核外电子的排布 (1) 在同一原子中各电子层之间的关系,(2) 原子核外电子排布规律 核外电子总是先排布在能量_的电子层里,然后再由近向远,依次排布在能量逐渐_的电子层里。 每个电子层最多容纳的电子数为_个。 最外层最多容纳的电子数不超过_个(K层为最外层时不超过2个)。 次外层最多容纳的电子数不超过_个,倒数第三层不超过_个。 (3)元

4、素化学性质与核外电子排布的关系 元素的化学性质主要由_决定。,低,升高,2n2,8,18,32,最外层电子数,(4) 稀有气体元素的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及时巩固】 判断下列说法的正误,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 (1) 所有原子都是由质子、中子和电子组成的( ) (2) 同位素的不同核素所构成的单质物理性质不同,而化学性质几乎完全相同( ) (3) 在天然存在的各种元素中,无论是游离态还是化合态,各种核素所占的原子百分比一般是不变的( ) (4) H2和D2互为同素异形体( ) (5) 13C与C60互为同素异形体( ),常考归纳“四同”概念的比较,D,C,考点2 元素周期律 基 础 梳

5、理 1. 元素周期表的结构,(2) 元素周期表与原子结构的关系 周期序数_ 主族序数_ 2. 元素周期律 (1) 元素周期律 元素的性质(_ _)随着核电荷数的递增而呈周期性变化的规律。元素周期律的实质是_呈周期性变化。,电子层数,最外层电子数,核外电子排布、原子半径、主要化合价、 金 属性与非金属性等,核外电子排布,(2) 元素性质的周期性变化与图表 元素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的周期性变化规律,结论: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排布呈周期性变化。,元素原子半径的变化规律,元素化合价的变化规律,元素的金属性越强,其单质的还原性越_,对应氢氧化物的碱性越_;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其单质的氧化

6、性越_,对应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越_,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越_。,强,强,强,强,强,(3)用原子结构理论解释同一周期元素(稀有气体除外)、同一主族元素性质的变化规律 用原子结构理论来解释同一周期元素(稀有气体除外)性质的变化规律 同一周期元素的原子,核外电子层数相同,自左向右随着核电荷数的递增,最外层电子数逐渐增加,原子核对最外层电子的吸引力增强,所以原子半径逐渐减小,元素的原子得电子的能力逐渐增强,失电子的能力逐渐减弱。结论:同一周期的元素,从左向右金属性逐渐减弱,非金属性逐渐增强。,用原子结构理论来解释同一主族元素性质的变化规律 同一主族元素的原子,最外电子层上的电子数相同,所以性

7、质具有相似性。由于它们自上而下随着核电荷数的增大,电子层数逐渐增加,原子半径逐渐增大,原子核对最外层电子的吸引力减弱,所以元素的原子得电子的能力逐渐减弱,失电子的能力逐渐增强。结论:同一主族的元素,自上而下金属性逐渐增强,非金属性逐渐减弱。,C,D,D,3. (2017广东惠州调研)X、Y、Z、W均为短周期元素,在周期表中位置如右下图。Y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电子层数的3倍。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Y和Z的气态氢化物,前者更稳定 B. Z和W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WZ C. X、W的气态氢化物相互反应,生成物中既含离子键又含共价键 D. Y、W的单质均可通过电解的方法获得,B,B

8、,B,B,D,B,C,D,题组训练3 1. (2016山西临汾二模)下图是部分短周期主族元素原子半径与原子序数的关系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X、Y两种单质在常温下反应生成的产物为碱性氧化物 B. Z2R3可由Y2R和ZCl3的溶液反应制取 C. Y、Z、R三种元素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相互之间可以发生反应 D. 电解熔融的X与Z组成的化合物可以得到单质Z,B,2. 下图是部分短周期主族元素原子半径与原子序数的关系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金属性:YZ B. 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MN C. X和Y形成的化合物只有一种 D. 化合物MX2能与碱反应,不能与任何酸反应,B,3. 下图是

9、部分短周期元素原子序数与最外层电子数之间的关系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元素对应的离子半径:ZMRW B. 简单氢化物的沸点:WRYX C. M、N、R、W的简单离子均能促进水的电离 D. Z、X、R、W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均能与N的单质反应,D,4. (2016广东适应性考试)几种短周期元素的原子半径及主要化合价如下表。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C,解析,D,C,3. (2016广东深圳一调)W、X、Y、Z是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短周期主族元素。W的气态氢化物的水溶液显碱性,X和Y同主族,Y元素的最高化合价为最低化合价绝对值的3倍。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阴离子的还原性:YX

10、 B. Y和Z的简单阴离子都会破坏水的电离平衡 C. 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ZY D. 氢化物的热稳定性:XW,B,C,强烈的相互,旧化学键,新化学键,粒子,作用,离子化合物,电子对,偏向,正中间,最外层电子,O=C=O,CH3CH2CH3,CH2=CH2,2. 离子化合物和共价化合物 (1) 离子化合物、共价化合物,离子键,共价键,(2) 关系含有离子键的化合物一定为离子化合物(离子化合物中可能含有共价键,如NaOH);Na2O2中含有离子键和非极性键;共价化合物中只含有共价键。,C,离子键和共价键, 核 心 突 破 常见的电子式,考点4 分子的极性 分子间作用力 基 础 梳 理 1

11、. 极性分子和非极性分子的比较,2. 分子间作用力 物质分子之间存在的相互作用力即分子间作用力。 (1) 分类 分子间作用力最常见的是_和_。 (2) 强弱 范德华力_氢键_化学键。 (3) 对物质的物理性质的影响 范德华力越强,物质的熔、沸点越高,硬度越大。一般来说,_相似的物质,随着_的增加,范德华力逐渐_。,范德华力,氢键,组成和结构,相对分子质量,增大,(4) 氢键 形成 氢原子与_的原子(一般为N、O、F三种元素)形成共价键,氢原子又与另一个分子中_的原子之间的作用力,称为氢键。氢键包括_氢键和_氢键两种。表示方法:AHB。 分子间氢键对物质性质的影响 主要表现为使物质的熔、沸点_,

12、对溶解性等产生影响。 3. “相似相溶”的规律 非极性溶质一般能溶于_溶剂,极性溶质一般能溶于_溶剂。若溶剂和溶质分子之间可以形成氢键,则溶质的溶解度_。,电负性大、半径较小,电负性大、半径较小,分子内,分子间,升高,非极性,极性,增大, 及 时 巩 固 1. 判断下列说法的正误,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 氢键是氢元素与其他元素形成的化学键( ) (2) 乙醇分子和水分子间可以形成氢键( ) (3) 水分子间既存在范德华力,又存在氢键( ) (4) 氯气的沸点高于溴单质( ) (5) 氨气的沸点高于PH3( ) (6) HF分子间存在氢键( ) (7) 卤素单质、卤素氢化物的熔、沸

13、点均随着相对分子质量的增大而增大( ),2. 下列关于化学键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离子化合物中一定含有离子键 B. 单质分子中均不存在化学键 C. 含有极性键的分子一定是极性分子 D. 含有共价键的化合物一定是共价化合物 解析 离子化合物中一定含有离子键,A正确;只有稀有气体的单原子分子中不含化学键,B错误;含有极性键的分子不一定是极性分子,如果结构对称,就为非极性分子,如CO2分子含有极性键,但CO2是非极性分子,C错误;含有共价键的化合物不一定是共价化合物,如NaOH为离子化合物,但是氢氧根离子中含有共价键,D错误。,A,1. (2016河北廊坊期末)下列关于元素的叙述正确的是( )

14、 A. 目前使用的元素周期表中,最长的周期含有36种元素 B. 只有在原子中,质子数才与核外电子数相等 C. 金属元素与非金属元素能形成共价化合物 D. 非金属元素形成的共价化合物中,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只能是2或8 解析 目前使用的元素周期表中,最长的周期(第6周期)含有32种元素,故A错误;原子、分子中,质子数与核外电子数相等,故B错误;金属元素与非金属元素能形成共价化合物,如氯化铝,故C正确;非金属元素形成的共价化合物中,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不一定是2或8,如BCl3中B原子最外层为6个电子,故D错误。,C,A,解析 由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可知,Q、R位于第2周期而T、W位于第3周期,在第3

15、周期中,周期序数等于主族序数的元素是Al元素,故Q为C元素,R为N元素,T为Al元素,W为S元素。Al3和S2都能水解,都能促进水的电离,A正确;C元素的含氧酸有多种,如H2CO3、HCOOH、CH3COOH、HOOCCOOH等,B错误;离子半径S2N3Al3,C错误;Al在浓硝酸中钝化,D错误。,3. (2017河南开封一模)短周期主族元素X、Y、Z、W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X原子核外最外层电子数是其电子层数的2倍,X、Y的核电荷数之比为34,W的最外层为8电子结构,金属单质Z在空气中燃烧生成的化合物可与水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X与Y能形成多种化合物,一般条件下都能与

16、Z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发生反应 B. 原子半径:XY、ZW C. 化合物Z2Y和ZWY3都只存在离子键 D. Y、W的某些单质或两元素之间形成的某些化合物可作水的消毒剂,D,解析 短周期主族元素X、Y、Z、W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X原子核外最外层电子数是其电子层数的2倍,则X为C元素;X、Y的核电荷数之比为34,则Y为O元素;W的最外层为8电子结构,W为F或Cl元素,金属单质Z在空气中燃烧生成的化合物可与水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则Z为Na元素,W只能为Cl元素。X与Y形成的化合物有CO、CO2等,Z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为NaOH,CO和NaOH不反应,A错误;同周期自左向右原子半径减小,则原

17、子半径CO、NaCl,B错误;化合物Z2Y和ZWY3分别为Na2O、NaClO3,NaClO3存在离子键和共价键,C错误;Y的单质臭氧、W的单质氯气、两元素形成的化合物ClO2等均可作为水的消毒剂,D正确。,4. (2016山东烟台诊断性测试)五种短周期元素的某些性质如下表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单质沸点:WQZ B. X、Y、W三种元素两两之间均能以共价键形成AB2型化合物 C. Z的含氧酸的酸性一定大于W的含氧酸的酸性 D. W与Q形成的常见化合物可以稳定存在于水溶液中,B,解析 结合主要化合价和原子半径可以推知,X为O,Y为C,Z为Cl,W为S,Q为Al。铝的沸点比硫高,A错误;X、Y、W三种元素两两之间可以形成CO2、CS2、SO2,均只含共价键,B正确;H2SO4的酸性强于HClO,C错误;W与Q形成的Al2S3与H2O生成Al(OH)3沉淀和H2S气体,不能稳定存在于水溶液中,D错误。,放映结束,谢谢观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等教育 > 小学课件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