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人的需要”对武术形态变化的影响探究 胡建飞 王海鸥 山东师范大学体育学院 摘 要: 从人的需要视角入手, 指出人的需要对武术形态变化的影响。武术由人创造产生, 其发生、发展需以人为本。武术形态的变化随人的需要目的的不同经历了萌发期、成长期、茁壮期以及成熟期四个阶段, 不同阶段武术形态的侧重不同, 其发展方向也不同。人的需要是决定武术发展的根本动力, 武术作为一种客观存在, 通过人来诠释其价值, 同时也反作用于人, 满足人的需要。关键词: 需要; 武术; 武术史; 武术文化; 作者简介:胡建飞 (1992) , 男, 在读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民族传统体育学。作者简介:王海鸥 (1968)
2、, 男, 教授。研究方向:民族传统体育学。The Influence of “Human Needs“ on the Changes of Wushu formsHu Jianfei Wang Haiou Shandong Normal University; Abstract: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human needs, this paper points out the influence of human needs on Wushu form changes. Wushu is created by human beings, and its occurr
3、ence and development need to be people-oriented. The change of Wushu form has gone through four stages: germination stage, growth period, strong period and mature stage with the different needs of people. At different stages, Wushu form has different emphasis, and its development direction is differ
4、ent. Peoples needs are the fundamental motive force to determine the development of Wushu. Wushu, as an objective existence, interprets its value through people, and also acts on people and meets peoples needs.Keyword: need; Wushu; Wushu history; Wushu culture; 1 前言需要是发展的源动力。功能主义文化学代表人物马林诺夫斯基认为:人和其他
5、动物一样, “屈从于所处环境的定数及自身生物体的需要”1。但人不同于动物的最大之处在于人的未特定化, 正因为未特定化导致人在自然本能上的薄弱2, 只能通过对自身的超越来满足生存的需要。在古代, 武术是人弥补自然本能缺陷的生存之术, 并在日常生活中不断模仿、创造和发展起来。从最初的满足生存需求转变为满足战场杀敌的军事技法, 与军事分离后, 独立发展成为具一种有多功能多效用的肢体和谐之术。当今武术界对武术的形态变化存在很大争议, 众多学者从不同视角对武术发展进行分析, 认为当代武术已失原有汁味, 丧失其技击本质。历史唯物主义认为, 人是实践创造的主体。武术发展究其本根, 更是不可能离开主导实践的人
6、, 人的需要是武术形态发生变化的本源。社会心理学家马斯洛就将人类需要层次分为基本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爱的需要、社会尊重需要、自我实现需要等。人的需要欲望不断从满足到不满足再到满足的过程中循环交替, 即由创造满足了基本生存需要后又再度超越, 向着新的需要继续前进, 需要层次的不断提高对武术形态有着重要的影响作用。2 人的需要对武术形态的影响历程历时态下的武术形态不同, 武术是人对本能超越的一种创造, 一种文化。武术的发生、发展如同人成长的各个时期, 从幼稚到冲动再到成熟理性, 从一种自在的肢体冲突之术转变为一种自觉的肢体和谐之术, 且各时期变化颇有特点。2.1 武术的萌发期武术萌发期相当于先秦时
7、期之前的上古时期, 武术从原始形态到初始形态的发展过程。上古之世, 人民少而禽兽众, 人民不胜禽兽虫蛇3, 人为了满足生存需要, 在恶劣的环境下, 同野兽不断搏斗而积累下来的肢体搏斗技能, 即为最早的武术胚胎, 但不能称之为武术。正所谓“物以类聚, 人以群分”, 因生存环境的恶劣, 相同需要的原始人聚在一起, 形成原始部落。部落之间因掠夺生存生活物资而战争不断, 大量生产工具生产技能转化成为军事战斗技能, 即军事武术胚胎也在此出现4。马克思强调在任何情况下, 人总是从自己出发, 因为需要就是人的本性4, 远古时期的人对大自然的探索和创造处于朦胧时期, 人的主体性思维根据当时环境状况被框定, 人
8、的需要只是生存。生存就需要生存工具、技能、资料等, 从而产生人为之创造的动力, 继而推动了武术的萌芽, 此时的萌芽也可说是满足人对生存的技能需要。原始部落的形成则是因彼此间的关系需要走到一起, 从而满足各自之需。2.2 武术的成长期武术成长期是从先秦至隋、唐、五代这段时间。先秦时期, 武术从胚胎开始萌芽, 出现相对独立的武术形态。尤其在被雅斯贝尔斯称为轴心期的春秋战国, 武术不仅出现了两两相较的角力、手搏, 并在百家争鸣、文化繁盛背景影响下, 出现了理论内容的建构。为正处在懵懂无知的少年期的武术, 注入了一股新鲜的文化血液, 使得少年从无知变得理性。秦、汉、三国时期, 武术活动种类颇具丰富,
9、春秋时期出现的角力、手搏至秦朝更名为角抵、手搏的肢体活动得到进一步发展。春秋时期的剑技在汉朝和三国也得到了相应的变化和发展。这段时期出现了对武德的要求, 司马迁所著史记太史公自序中所描述:非信廉仁勇, 不能传兵论剑与道同符。至两晋南北朝时期, 不同民族之间的武术得到广泛交流, 促进武术的进一步发展, 武术表演娱乐性呈现出新的特点。隋、唐、五代时期创立的武举制标志着军事武艺发展程度达到顶峰, 虽不能完全与武术划等号, 但对民间尚武却起到了有利的推动作用。先秦至隋、唐、五代时期的武术形态变化, 可看出人的需要不同对武术发展起到的影响, 这种需要变化是人在自觉或不自觉活动中的一种实践积累, 人对大自
10、然的创造脱离了朦胧期, 开始转向主观思维上的懵懂和客观物质上的超越, 物质生活的提高, 使得需求由单一转向多样化。在军事武艺方面, 先秦武舞表现出人对武力的崇尚和获得战争胜利的炫耀, 是人主观心理上的一种满足感需要, 先秦武舞奠定了武术娱乐化的基础。两两对抗的角抵、手搏、相扑武术活动, 起初从满足军事需要到后来满足人之观赏需要, 则为需求多样化的表现。春秋时期武术理论的构建, 是人给予外在的肢体活动一种规范, 是人对武术发展趋于完善的需要。武德规范的出现仿佛是对处在成长叛逆期的武术的一种约束, 武术本是杀人之术, 在不断发展中必需要对其主导的人进行理性约束。人对这种理性约束的需要推动了武德的出
11、现。武术从最初与野兽搏斗时的自然天性表现, 到后来形成了规定套路和武舞, 再到出现理论构建, 表现人对本能和自然的创造和超越, 是人满足基本需要后出现的衍生需要, 衍生需要对武术发展和完善同样具有重要的作用。2.3 武术的发展期宋、元至明、清为武术发展的发展期, 宋代出现武术套路表演, 民间称之为“打套子”。宋朝统治阶级对儒家理学的提倡, 造成了重文轻武之象, 使得武术从上层统治阶级转移至民间, 并以结社的方式广泛组织习武活动。明代, 军事战场上仍以冷兵器为主, 军事武技以注重“实艺”为前提, 从不同方面加强训练。清朝为武术发展最繁荣的时期, 可以说是武术作为青年成长为全面、成熟的时期。因火器
12、在军事战场上的使用, 使得冷兵器时代的军事武艺走到尽头。武术在民间发展得如火如荼, 武术训练功法在此时已经形成一个相对完善的整体。武术理论与古代百家思想文化相契合, 形成武术理论的基本结构。武术专著形成、拳种门派林立, 例如:少林拳、形意拳、八卦拳、太极拳等。清朝时期还出现了以“义和团”为主要代表的民间秘密结社, 对武术活动也产生了一定的影响。总体比较此时已经是农耕文明物质发展最为辉煌的时期, 人类所创造的物质已经完全满足当时人的生存需要, 并潜移默化地转向人的价值需要, 即人格的完善。此时的武术理论与古代古典哲学思想相结合5, 体现出武术已经从满足基本、次生需要后, 进而向人的精神需求发展,
13、 由外在动作和谐转移到人内在心灵空虚的填补。从百家争鸣时期至今, 农业文明下人文思想的成熟填补了武术这种单纯的形而下的肢体运动术, 使得武术也有了形而上的思想理论。同时, 武术与西方相同性质运动分道扬镳, 究其原因, 中国人把所有领域的事情, 都纳入了做人的视阈;在被强行纳入做人的系统以后, 武术成为其成就完美人格的一个过程与手段6。而西方人则把所有领域的事情都纳入用人的视阈, 追求一在更高、更快、更强, 发挥人的极致。这种东西之间的差异不就是需要不同所造就的吗。武术此时已经不单单是纯碎的技击之术、表演之术, 武术形态开始走向教人育人。2.4 武术的成熟期从民国时期开始至今, 武术形态进入成熟
14、期, 从理智自觉蜕变成熟稳重。民国时期, 武术经历社会变革、西方体育文化的冲击过程, 呈现出不同以往的形态。武术进入学校, 作为一种教人育人之术, 培养学生尚武强国的爱国精神。孙中山曾题写“尚武精神”条幅, 以期获得同僚对强种保国运动的推动。这时西方体育进入中国, 武术对外传播开始增多, 武术界开始出现土洋体育之争的苗头。新中国成立之后, 武术开始了时代巨变, 中国政府高度重视武术的发展, 并将武术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符号对外传播, 将武术视为中国文化的瑰宝, 武术吸收借鉴西方体育文化形成了竞技武术, 其发展势头如滔滔江水一般。武术科学研究和理论建设也成为当代武术发展的重中之重, 在这一方面力争要
15、做到系统、全面、科学。同时, 武术结合政治、经济、文化、军事、哲学、医学、美学等一系列不同学科, 大大丰富了武术理论内容。武术当今最大之争则是被众多学者分为的传统武术与竞技武术两个大的方向, 两种不同时代、不同功用的武术, 成为一个最广泛的争议。武术进入奥运会则是当今武术界最广泛的呼吁。那么, 武术如何发展, 如何变化, 都还是没有离开主导实践的人。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转变, 人的生产力和创造力是农耕文明时代的上百倍、上千倍甚至上万倍。人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已经远远不能满足人精神方面的需要。人是社会运动的主体, 人类历史就是人的生存活动不断展开的过程1, 武术形态无论如何变, 都是根据人的需要来定
16、的。在革命时期, 人缺乏为国而战的铁血豪情, 武术作为培养这种豪情的工具, 满足人的主体性情的缺失。当代, 武术作为国家高度重视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 受到大力的传播与发展。习练武术的人越来越多, 据资料显示, 全球 150 多个国家和地区, 约有 3 亿人习练太极拳。传统武术是教人如何做人, 现代武术则是展现人类肢体的完美协调。3 人的“需要”与武术发展的相互作用通过对武术形态变化分析可以看出, “需要”对武术发展起到的根本作用。徐伟军在武术的嬗变与发展一文中提出武术嬗变是社会需要的产物, 武术发展要准确把握社会需要。杨建营在“国家需要”对武术发展的驱动力探析一文中提出国家需要程度决定了武术在
17、社会发展中的地位。文章认为, 不管是社会需要, 还是国家需要, 追根到底都离不开人。武术是中国人民在漫长历史和社会实践中创造的, 武术传承和发展都需要发挥人的主体作用。正如历史唯物主义说明, 事物的一切发展都是由人来实现的。人才是事物发展变化的根本, 脱离人谈发展, 不深刻, 也缺乏意义。3.1 人的需要是武术发展的本源马克思指出:“在这个现实世界中, 个人有许多需要”。7他把需要层次分为生存需要、享受需要和发展需要。人作为大自然中第二世界的创造者, 其创造过程就是依据人的需要层次来进行的。人的需要是人的一切行为活动的内驱动力。8武术由人产生, 展现了由满足生存需要而注重技击到满足享受需要而侧
18、重其强身健体娱乐之功效的发展过程。人由需要而创造了物质世界, 再由日益增长的需要发展了物质世界, 物质世界的繁华逐渐不能满足于人的需要, 而产生了精神世界。精神世界的产生则填补人在物质之外不能满足的缺失。武术最初仅要求外在肢体和谐, 逐步由人所建立的物质世界影响, 发展成为一种完善人格的育人之术, 以充实精神方面的空缺。武术被称为中国的文化符号, 它集儒家的“极高明而道中庸”、道家的贵柔守雌和反者道之动、兵家的诡道思想于一身, 折射出中国古代哲学的世界观、本体论以及方法论的屣迹。人是具有自为性和创造性自觉意识的“类存在物”。9由于这一特性, 人才有着向往和追求。物质世界的丰富反作用于人去追求精
19、神的世界。人的需要不仅有驱动的力量, 它还决定着事物发展的方向。武术在中国大地上生根发芽, 古人创造了丰富的农耕文明, 并造就了人向往天人合一、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活世界, 指引着武术也向其方向发展, 它表现在武术动作的象形取义、习武者练功追求自我完善的等方面。3.2 武术发展应满足于人的需要当今时代, 武术形态多样化并不是武术本身出现了异化, 或者说武术发展偏离了轨道, 而是武术迎合当今社会发展的趋势, 功能更加多样化, 有些学者所说武术失去了技击的本质是不正确的一种表达。工业化大生产的现代社会, 物质生活丰富多彩, 人们想要的生活方式也千变万化。武术的技击性并没有丧失, 而是较之前相比受到
20、的重视程度下降, 武术的侧重点发生了变化。过去武术在军事上发挥了巨大作用, 战场杀敌、奋勇争先, 要的是保家卫国, 使人类获得生命的保障。和平年代的人们在满足生存的基础之上更加注重对生命质量的追求, 希望获得的是健康长寿。现代物质生活的极度丰富导致人类精神上的空虚, 武术不单单是一种肢体上的运动, 还是一种精神上的修炼之术。武术就是经历了从满足人类生存需要, 到满足提高人类生命质量, 至丰富人类精神需要的发展过程, 每个阶段都各有侧重, 重在满足当下人类的需要。参考文献1衣俊卿.文化哲学十五讲 (第二版) 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15 (23) :95-117. 2蓝德曼.哲学人类学M
21、.北京:工人出版社, 1988 (201) . 3韩非子.韩非子五蠹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1974. 4周伟良.中国武术史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3. 5王全宇.人的需要即人的本性, 从马克思的需要理论说起J.中国人民大学学报, 2003 (5) :30-35. 6乔凤杰.从经验心和超验心看中国武术与传统文化的会通J.体育学刊, 2005 (12) :73-76. 7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79:326. 8杨鲜兰.论马克思的需要动力思想J.哲学研究, 2011 (5) :17-21. 9孙富林.论马克思“需要理论”之意韵要义J.南京政治学院学报, 2004 (20) :1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