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基础实验3 物质燃烧的条件,2,实验目标,1、通过实验探究物质燃烧所需要的条件; 2、通过实验和讨论,总结灭火的方法; 3、逐步建立安全用火的意识,了解日常生活中常用的灭火方法。,2018/8/15,3,4,燃烧是一种发光、发热的剧烈的化学反应。,5,活动一:,燃烧的条件的探究,6,实验一,实验用品:镁带、石块、玻璃棒、棉花、酒精灯,实验现象:可以燃烧的有 ;不可以燃烧的有 。,实验结论:燃烧的条件一是 。,镁带、棉花,石块、玻璃棒,物质具有可燃性,7,实验二,实验用品:两支蜡烛,大、小烧杯各一只,实验设计:,分别点燃两支蜡烛,将其中一支用烧杯罩住,一段时间后,烧杯内的蜡烛熄灭了,实验结论
2、:燃烧的条件二是 。,可燃物与氧气接触,8,实验三,实验用品:煤块、木条、塑料碎片、纸片,实验现象:同时点燃两种物质,更容易燃烧的物质是 。,实验结论:燃烧的条件三是 。,可燃物达到燃烧所需要的最低温度,9,实验四,a、b两处的不同现象说明了 ;a、c两处的不同现象说明了 。,c,燃烧时温度达到着火点以上,燃烧时需要与氧气接触,10,探究小结:,燃烧的条件是,1.物质具有可燃性 2.与氧气充分接触 3.温度达到燃烧所需要的最低温度(即着火点),11,活动二,灭火原理的探究,12,实验探究,请思考并动手验证如何熄灭一只燃着的蜡烛,看哪个小组想的办法多,方法一:方法二:方法三:,用嘴吹灭,用烧杯罩
3、灭,用剪刀剪断蜡烛芯灭,13,活动二,探究小结:,灭火的原理是,1.将可燃物撤离燃烧区; 2.将燃烧物与空气隔绝; 3.将燃烧物的温度降到着火点以下。,14,遇到下面四种情况,我们该如何灭火,其中又运用了什么原理呢?,活学活用,2018/8/15,15,16,今天的探究结束了,你学到哪些?,总结与回顾:,活动三,17,练习与实践:,1 下列关于燃烧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有放热、发光现象的变化一定是燃烧 B在氧气中能燃烧的物质在空气中也一定能燃烧 C可燃物燃烧时一定有发光放热现象 D可燃物燃烧时一定有火焰和发光的现象,C,18,练习与实践:,2夜间发现液化石油气泄露时,应采取的紧急措施是( )
4、 A向室内喷水,溶解液化石油气,防止其燃烧 B开灯,仔细检查泄露源 C打开所有门窗通风,关闭气源阀门 D打电话报警,并请维修人员前来维修,C,19,练习与实践:,3森林着火,消防队员开辟“防火隔离带”的目的在于( ) A降低可燃物的温度 B隔离空气 C隔离可燃物 D开辟运水的道路,C,20,练习与实践:,4将点燃的火柴竖直向上,火柴不易继续燃烧,其原因是( ) A火柴梗温度达不到着火点 B火柴梗的着火点比火柴头的高 C火柴梗潮湿,不易继续燃烧 D火柴梗接触氧气少,A,21,练习与实践:,5纸比煤易点燃的原因是( ) A纸比煤接触空气面积大 B纸比煤的着火点高 C纸比煤的着火点低 D纸比煤的密度小,C,22,练习与实践:,6观察教师实验,为什么手帕没有烧起来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