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国家职业技能标准—水工监测工-2019版.pdf

上传人:wrn 文档编号:16469145 上传时间:2023-01-28 格式:PDF 页数:18 大小:542.1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国家职业技能标准—水工监测工-2019版.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国家职业技能标准—水工监测工-2019版.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国家职业技能标准—水工监测工-2019版.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亲,该文档总共18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 国 家 职业技 能 标准 职业编码:4-09-01-04 水工监测 工(2019 年 版)中华人民共和国人 力 资 源 和 社 会 保 障 部 制定 中 华 人 民 共 和 国 水 利 部 说 明 为规范从业者的从业行为,引导职业教育培训的方向,为职业技能鉴定提供依据,依 据中 华人民 共和国劳 动法,适应 经济社会 发展和 科技进 步的客观需要,立足培育工匠精神和精益求精的敬业风气,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联合水利部组织有 关专家,制定 了 水工 监测工 国家职 业技能标 准(2019 年 版)(以下简称标准)。一、本 标准 以 中 华人民共 和国 职业分 类 大典(2015 年版)(以下简称

2、 大典)为依据,严格按照 国家职业技能标准编制技术规程(2018 年版)有关 要求,以“职业活动为导向、以职业技能为核心”为 指导思想,对 水工监测工 从业人员的职业活动内容进行规范细致描述,对各等级从业者的技能水平和理论知识水平进行了明确规定。二、本 标准 依据有关规定将本职业分为五级/初级工、四级/中级 工、三级/高级工、二级/技 师 和 一 级/高 级 技 师 五 个 等 级,包 括 职 业 概 况、基 本 要 求、工作要求和权重表四个方面的内容。本次修订内容主要有以下变化:依据大典修改了 职业定义,简化了基础知识,强调实际操作技能,增加自动化 系统操作技能要求,降低仪器安装、资料分析要

3、求,调整 了权重表,增加 了职业标准附录。三、本 标准 主要起 草单位 有:水利部大坝安全管理中心、水利部交通运输部国家能源局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水利部南京水利水文自动化研究所、汉江水利水电(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丹江口水力发电厂。主要起草人有:王士军、张国栋、荆茂涛、方卫华、游荣强、赵建波、庞 琼、谷艳昌、董福昌、何鲜峰、陆敏、吴云星、崔洁。四、本 标准 主要审 定单位 有:水利部人事 司、水利部 运行管理 司、水利部人才资源开发中心。主要审定人员 有:肖向 红、徐元明、王新跃、陈楚、王小兵、王健、匡少涛、汪自力、宋德武、刘新华、徐林波、徐永田、钟汉华、陈铁、江桦、樊世明、孙斐、段敬玉、朱玮、

4、张玉卓。五、本 标准 在制定 过程中,得到湖北 水利水电职业技术学院 等有关单位和人员的大力支持,在此一并 感谢。六、本标准业经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批准,自公布之日起施行。1 水工监测 工 国家职业 技能 标准(2019 年版)1 职业概况 1.1 职业名称 水工监测工 1.2 职业编码 4-09-01-04 1.3 职业定义 使用水工建筑物监测仪器,测控水工建筑物稳定与安全的人员。1.4 职业技能等级 本职业共设五个等级,分别为:五级/初级工、四级/中级工、三级/高级工、二级/技师、一级/高级技师。1.5 职业环境条件 室内外、常 温、潮湿、雨雪天,高空,局部地区高海拔、低温、血吸虫病害、风

5、暴潮等。1.6 职业能力特征 具有一定的学习、分析、计算、表达能力和空间感,思维正常,四肢灵活,动作协调,无色盲。1.7 普通受教育程度 高中毕业(或同等学力)。1.8 职业技能鉴定要求 1.8.1 申报条件 具备以下条件之一者,可申报五级/初级工:(1)累计从事本职业或相关职业工作 1 年(含)以上。(2)本职业或相关职业学徒期满。相关职业:水工土石维修工、水工 混凝土维修工、河道修防工、水文勘测工、工程测量工 等,下同。2 具备以下条件之一者,可申报四级/中级工:(1)取得本职业 或相关职业五级/初级工职业资格证书(技能等级证书)后,累计从事本职业 或相关职业 工作4 年(含)以上。(2)

6、累计从事本职业 或相关职业 工作6 年(含)以上。(3)取得技工学校本专业或相关专业毕业证书(含尚未取得毕业证书的在校应届毕业生);或取得经评估论证、以中级技能为培养目标的中等及以上职业学校本专业或相关专业毕业证书(含尚未取得毕业证书的在校应届毕业生)。具备以下条件之一者,可申报三级/高级工:(1)取得本职业 或相关职业四级/中级工职业资格证书(技能等级证书)后,累计从事本职业 或相关职业 工作5 年(含)以上。(2)取得本职业 或相关职业 四级/中级工职业资格证书(技能等级证书),并具有高级技工学校、技师学院毕业证书(含尚未取得毕业证书的在校应届毕业生);或取得本职业 或相关职业四级/中级工

7、职业资格证书(技能等级证书),并具有经评估论证、以高级技能为培养目标的高等职业学校本专业或相关专业毕业证书(含尚未取得毕业证书的在校应届毕业生)。(3)具有大专及以上本专业或相关专业毕业证书,并取得本职业 或相关职业 四级/中级工职业资格证书(技能等级证书)后,累计从事本职业 或相关职业工作2 年(含)以上。具备以下条件之一者,可申报二 级/技师:(1)取得本职业 或相关职业三级/高级工职业资格证书(技能等级证书)后,累计从事本职业 或相关职业 工作4 年(含)以上。(2)取得本职业 或相关职业三级/高级工职业资格证书(技能等级证书)的高级技工学校、技师学院毕业生,累计从事本职业 或相关职业工

8、作3 年(含)以上;或取得本职业 或相关职业 预备技师证书的技师学院毕业生,累计从事本职业或相关职业 工作2 年(含)以上。具备以下条件者,可申报一级/高级技师:相关专业:水利工程、水利水电建筑工程、水利水电工程技术、水利水电工程施工、水利 水电工程管理、工程测量、地质与测量、建筑测量、水利机电设备运行与管理 等。3 取得本职业 或相关职业 二级/技师职业资格证书(技能等级证书)后,累计从事本职业 或相关职业 工作4 年(含)以上。1.8.2 鉴定方式 分为理论知识考试、技能考核和 综合评审。理论知识考试以笔试、机考等方式为主,主要考核从业人员从事本职业应掌握的基本要求和相关知识要求;技能考核

9、主要采用现场操作、模拟操作等方式进行,主要考核从业人员从事本职业应具备的技能水平;综合评审主要针对 技师和高级技师,通常采取审阅申报材料、答辩等方式 进行全面评议和审查。理论知识考试、技能考核和综合评审均实行百分制,成绩皆达 60 分(含)以上者为合格。职业标准中标注“”的为涉及安全生产或操作的关键技能,如考生在技能考核中违反操作规程或未达到该技 能要求的,则技能考核成绩为不合格。1.8.3 监考人员、考评人员与考生配比 理论知识考试中的监考人员与考生配比不低于 1:15,且每个考场不少于 2名监考人员;技能考核中的考评人员与考生配比 为1:5,且考评人员为 3 人(含)以上单数;综合评审委员

10、为 3 人(含)以上单数。1.8.4 鉴定时间 理论知识考试时间不少于 90min;技能考核时间不少于 60min;综合评审时间不少于30min。1.8.5 鉴定场所设备 理论知识考试在标准教室 或 计算机机房 进行。技能考核在能满足考核要求的大、中型水利工程现场或模拟场所 进行,且具有 相应的监测项目和监测设施,配备相应的 设备、工器具 等。4 2 基本要求 2.1 职业道德 2.1.1 职业道德基本知识 2.1.2 职业守则(1)爱岗敬业,忠于职守。(2)谦虚谨慎,团结协作。(3)依法守规,严谨求实。(4)精益求精,工匠精神。(5)安全作业,保护环境。(6)服从指挥,坚守岗位。2.2 基础

11、知识 2.2.1 水工建筑物 监测基本知识(1)水工建筑物分类及主要特征。(2)水工建筑物基本结构。(3)水工建筑物检查部位。(4)水工建筑物险情分类及特征。(5)水工建筑物监测项目及 其作用。2.2.2 水文和气象基本知识(1)水位、降水量 知识。(2)坝前水温、气温、气压、湿度 知识。2.2.3 力学基本知识(1)变形、接缝、裂缝知识。(2)水压力、渗流压力、渗流量 知识。(3)应力、应变及温度知识。2.2.4 测量学基本知识(1)高程、角度、长度、坐标 知识。(2)测量高程、角度、长度、坐标 知识。2.2.5 电工学基本知识(1)交流电、直流电知识。5(2)万用表、兆欧表使用方法。2.2

12、.6 安全生产与环境保护知识(1)安全生产 技术规程和安全防护知识。(2)环境保护知识。2.2.7 计算机与互联网 应用知识(1)计算机应用 知识。(2)互联网应用 知识。2.2.8 相关法律、法规知识(1)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 相关知识。(2)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 相关知识。(3)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 相关知识。(4)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洪法 相关知识。(5)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 相关知识。(6)中华人民共和国 环境保护 法相关知识。(7)中华人民共和国 水污染防治 法 相关知识。(8)水库大坝安全管理条例 相关知识。(9)中华人民共和国河道管理条例 相关知识。(10)中华人民共和国 防汛

13、条例 相关知识。2.2.9 相关技术标准 知识(1)土石坝安全监测技术规范(SL 551)相关知识。(2)混凝土坝安全监测技术规范(SL 601)相关知识。(3)水闸技术管理规程(SL 75)相关知识。(4)堤防工程养护修理规程(SL 595)相关知识。6 3 工作要求 本标准对 五级/初级工、四级/中级工、三级/高级工、二级/技师、一级/高级技师的技能要求 和相关知识要求 依次递进,高级别涵盖低级别的 要求。3.1 五级/初级工 职业功能 工作内 容 技能要 求 相关知 识要 求 1.环 境 量 监 测 1.1 水位观测 1.1.1 能使 用水 尺测 量水 位 1.1.2 能记 录水 位 1

14、.1.1 水尺 读数 方法 1.1.2 水位 记录 要求 1.2 降水量观测 1.2.1 能 使 用降 水 量 量 器观 测 雨量 1.2.2 能记 录降 水量 1.2.1 雨量 器使 用方 法 1.2.2 降水 量观 测记 录要 求 1.3 坝前水温观 测 1.3.1 能使 用水 温计 观测 水温 1.3.2 能记 录水 温 1.3.1 水温 计使 用方 法 1.3.2 水温 观测 记录 要求 1.4 气温观测 1.4.1 能使 用气 温计 观测 气温 1.4.2 能记 录气 温 1.4.1 气温 计使 用方 法 1.4.2 气温 观测 记录 要求 2.变 形 监 测 2.1 垂直位移观 测

15、 2.1.1 能 区 分垂 直 位 移 测点、工作基点 和水 准基 点 2.1.2 能使 用水 准尺 和尺 垫 2.1.1 垂 直 位 移 测 点、工作基点和 水准 基点 知识 2.1.2 水 准 尺 与 尺 垫 的使用方法 2.2 水平位移观 测 2.2.1 能 区 分水 平 位 移 测点、工作基点 和校 核基 点 2.2.2 能使 用水 平位 移观 测觇标 2.2.1 水平位移 测 点、工作基点和 校核 基点 知识 2.2.2 觇 标 的 安 设、操作 及有关规定 2.3 接缝与 表 面 裂缝观测 2.3.1 能 使 用钢 直 尺测量 并 记录土体裂 缝长 度、宽度 和可 见深度 2.3.

16、2 能 使 用刻 度 放 大 镜、钢 直尺 等 测量 并记 录 混凝 土裂缝 宽 度和长度 2.3.1 钢 直 尺使用方法 及记录方法 2.3.2 刻度放大镜使用 方法及记录 要求 3.渗 流 监 测 3.1 渗流压力观 测 3.1.1 能观 测并 记录 测压 管水位 3.1.2 能 使 用测 量 仪 表 测量 并 记录渗压 计读 数 3.1.1 测 压 管、渗 压 计观测方法 3.1.2 测 压 管、渗 压 计记录要求 3.2 渗流量观测 3.2.1 能 使 用水 位 测 针 或测 尺 测量并记 录堰 上水 位 3.2.2 能 使 用量 筒 和 计 时器 测 量并记录 3.2.3 能 使 用

17、堰 上 水 位 计测 量 并记录堰 上水 位 3.2.1 水位 测针 观测 方法 3.2.2 量 筒、计 时 器 观测方法 3.2.3 堰上水位计观测 方法及记录 要求 7 3.2 四级/中级工 职业功能 工作内 容 技能要 求 相关知 识要 求 1.巡 视 检 查 1.1 土(石)工 建 筑 物 检查与记 录 1.1.1 能检 查并 记录 土(石)工建筑物 外观 情况 1.1.2 能 发 现 并 记 录 描 述 裂缝、隆起、坍塌、冲刷、滑坡、滑动、散 浸、渗水、管 涌、流 土、水面冒 泡或 漩涡 等异 常情 况 1.1.1 土(石)工 建 筑物各部 位 名称、巡视 检查 内 容和 方法、记

18、录要 求 1.1.2 土 石 建 筑 物 异 常 现象 特征 知识,如 裂缝、滑坡、散浸、管涌、流 土等 1.2 混凝 土建 筑 物 检 查与记录 1.2.1 能 检 查 并 记 录 混 凝 土 建筑物外 观情 况 1.2.2 能发 现并 记录 描述 裂缝、破损、错 动、剥蚀、冲 蚀、锈胀、露筋、漏水、冻融破坏、止水设施损坏 等异 常情 况 1.2.1 混 凝 土 建 筑 物 各部位名称、巡 视 检查 内容 和方法、记录要 求 1.2.2 混 凝 土 建 筑 物 异常现象 特征 知识,如 裂缝、错动、剥蚀、冲蚀、锈胀、冻融 等 2.环 境 量 监 测 2.1 水位 数据统计 2.1.1 能统

19、计水 位 最 大值、最小值 2.1.2 能统 计水 位变 幅 水位观 测数 据统 计方 法 2.2 降水 量数据统 计 2.2.1 能统 计降 水量 最大 值、最小值 2.2.2 能计 算时 段雨 量、日 雨 量 2.2.1 降 水 量 观 测 数 据统计方法 2.2.2 时 段 雨 量、日 雨量计算方法 2.3 坝前 水温数据 统计 2.3.1 能统 计水 温 最 大值、最小值 2.3.2 能统 计水 温变 幅 水温观 测数 据统 计方 法 2.4 气温 数据统计 2.4.1 能统 计气 温 最 大值、最小值 2.4.2 能统 计气 温变 幅 气温观 测数 据统 计方 法 3.变 形 监 测

20、 3.1 垂直 位移 观 测 与 记录 3.1.1 能进 行三、四等 水准 测 量并记录 3.1.2 能使 用水 管式 沉降 仪、电磁式沉 降仪 观测 3.1.1 三、四 等 水 准 测量及记录方法 3.1.2 水 管 式 沉 降 仪、电磁式沉降 仪观 测方 法 3.2 水平 位移 观 测 与 记录 3.2.1 能 采 用 视 准 线 法 观 测 水平位移,并 记录 3.2.2 能使 用测 斜仪、正 垂线、倒垂线、引张线、钢丝水平位移计观测 水平 位移,并 记录 3.2.1 视 准 线 测 量 方 法与记录要求 3.2.2 测 斜 仪、正 垂 线、倒垂 线、引 张 线、钢丝 水平位 移计观测

21、与记录 方法 3.3 接缝 与表 面 裂 缝 观测与记 录 3.3.1 能使 用游 标卡 尺、千 分 尺等测量 接缝 与表 面裂 缝 3.3.2 能绘 制裂 缝分 布图 3.3.1 游标卡尺和千分 尺使用方法 3.3.2 裂缝 分布 图绘 制方 法 8 4.渗 流 监 测 4.1 渗流 压力换算 4.1.1 能 利 用 渗 压 计 读 数 换 算渗流压 力和 渗流 压力 水位 4.1.2 能 校 正 测 压 管 水 位 测 量器具 4.1.1 压力、水 位换 算方 法 4.1.2 渗 压 计 类 型、测绳刻度校正 方法 4.2 渗流 量换算 4.2.1 能 利 用 观 测 读 数 换 算 渗流

22、量 4.2.2 能换 算标 准渗 流量 4.2.1 渗流 量换算 方法 4.2.2 标准 渗流 量 换 算方 法 5.应 力 应 变 及 温 度 监 测 5.1 应力 应变 观 测 与 记录 5.1.1 能 使 用 测 量 仪 表 观 测 应力应变 仪器 5.1.2 能 记 录 应 力 应 变 仪 器 的观测数 据 5.1.1 应 力 应 变 监 测 仪器观测方法 5.1.2 应 力 应 变 监 测 仪器记录要求 5.2 温度 观测与记 录 5.2.1 能 使 用 测 量 仪 表 观 测 温度计读 数 5.2.2 能 记 录 温 度 计 的 观 测 读数 5.2.1 温度 计观 测方 法 5.

23、2.2 温度 计记 录要 求 9 3.3 三级/高级工 职业功能 工作内 容 技能要 求 相关知 识要 求 1.巡 视 检 查 1.1 土(石)工 建 筑 物 检查与记 录 1.1.1 能 检 查并 记 录 土(石)工建筑物 内部 情况 1.1.2 能 发 现并 记 录 反 滤坝 趾、减压井(或沟)等导 渗排水 设 施异常情况 1.1.3 能 检 查记 录 土(石)工 建筑物监 测设 施损 坏情 况和 运行状 况 1.1.4 能发 现动物 危 害活 动迹象 1.1.5 能 规 范填 写 记 录 土(石)工建筑 物巡 视检 查记 录表 1.1.1 排 水 减 压 设 施 的 构造与功 能 1.1

24、.2 土(石)工 建筑 物监测设施 检查 要求 1.1.3 动物 危害 的征 兆 1.1.4 土(石)工 建筑 物检查记录 要求 1.2 混 凝土建 筑 物 检 查与记录 1.2.1 能 检 查排 水 管(孔)堵 塞情况 1.2.2 能 检 查记 录 排 水 设施 排 水情 况,渗 漏水 的 水量、颜色、气味及浑浊 度变 化情 况 1.2.3 能 检 查混 凝 土 建 筑物 监 测设施损 坏情 况和 运行 状况 1.2.4 能 规 范填 写 记 录 混凝 土 建筑物巡 视检 查记 录表 1.2.1 混 凝 土 建 筑 物 坝 基排水检 查要 求 1.2.2 渗漏 水质 知识 1.2.3 混 凝

25、 土 建 筑 物 监 测设施检 查要 求 1.2.4 混 凝 土 建 筑 物 检 查记录要 求 2.环 境 量 监 测 2.1 水 位监测 设 施 检 查与维护 2.1.1 能检 查水 位监 测设 施 2.1.2 能维 护水 位监 测设 施 浮 子 式 水 位 计、超 声 波 水位 计、压 力 式 水 位 计 检 查 与维护要 求 2.2 降 水量监 测 设 施 检查与维 护 2.2.1 能检 查降 水量 监测 设施 2.2.2 能维 护降 水量 监测 设施 翻 斗 式 雨 量 计、虹 吸 式 雨量计检 查与 维护 要求 2.3 水 温监测 设 施 检 查与维护 2.3.1 能检 查水 温监

26、测设 施 2.3.2 能维 护水 温监 测设 施 水 温 监 测 设 施 检 查 与 维 护要求 2.4 气 温监测 设 施 检 查与维护 2.4.1 能检 查气 温监 测设 施 2.4.2 能维 护气 温监 测设 施 气 温 监 测 设 施 检 查 与 维 护要求 3.变 形 监 测 3.1 垂 直位移 观 测 与 监测设施 维护 3.1.1 能 使 用静 力 水 准 仪观 测 垂直位移 3.1.2 能 进 行三、四 等 水准 测 量的记录 换算 3.1.3 能 使用 自动化系 统测 量 垂直位移 3.1.4 能检查、维 护 垂 直位 移 基点、测点、水 准 尺、尺垫、水 准仪等垂直 位移

27、监测 设施 3.1.1 静 力 水 准 仪 观 测 方法 3.1.2 三、四 等水 准测 量数据换算 方法 3.1.3 垂 直 位 移 自 动 化 监测设备 操作 方法 3.1.4 垂 直 位 移 基 点、测点、水 准 尺、尺 垫、水 准 仪等检查 与维 护方 法 10 3.2 水 平位移 观 测 与 监测设施 维护 3.2.1 能 使 用全 站 仪 进 行角 度、距 离、坐 标测 量,或 能 使用 全 球定位系统 测量 水平 位移 3.2.2 能 通 过垂 线、引 张线 观 测数据换 算 水 平位 移 3.2.3 能 操 作全 站 仪 进 行导 线 的观测、计算 3.2.4 能 使用 自动化

28、系统 测量水平位移 3.2.5 能 检查、维 护 水 平位 移基点、测 点、觇标、棱 镜等 监测设施 3.2.1 全 站 仪 使 用 方 法 或全球定 位系 统使用 方法 3.2.2 垂线、引张 线位 移换算方法 3.2.3 全 站 仪 的 使 用 方 法和导线 的计 算方 法 3.2.4 水 平 位 移 自 动 化 监测设备 操作 方法 3.2.5 水 平 位 移 基 点、测点、觇 标、棱 镜 等 检查 与 维护方法 3.3 接 缝与表 面 裂 缝 观测与 监 测 设施维护 3.3.1 能 使 用自 动 化 监 测系 统 测量接缝 与表 面裂缝 3.3.2 能检查、维 护 接 缝与 表 面裂

29、缝监 测设 施 3.3.1 接 缝 与 表 面 裂 缝 自动化监 测设 备 操 作方 法 3.3.2 接 缝 与 表 面 裂 缝 监测设施 检查 与维 护要 求 4.渗 流 监 测 4.1 渗 流压力 观 测 与 监测设施 维护 4.1.1 能 使用 自动化系 统观 测 渗流压力 4.1.2 能检查、维 护 渗 流监 测 仪器及读 数仪 4.1.3 能校 核测 压管 管口 高程 4.1.4 能测 量渗 压计 绝缘 电阻 4.1.1 渗 流 压 力 自 动 化 监测设备 操作 方法 4.1.2 渗压 计检 查方 法、读数仪检 查 与 维护 要求 4.1.3 测 压 管 管 口 高 程 校核方法

30、4.1.4 兆欧 表使 用方 法 4.2 渗 流量观 测 与 监测设施维护 4.2.1 能 使用 自动化系 统观 测 渗流量 4.2.2 能检查、维 护 量 水堰 上 水位测针、水 位测 尺、堰上 水位计 4.2.3 能测 堰上 水位 计绝 缘电 阻 4.2.1 渗流量 自 动 化 监 测设备操 作方 法 4.2.2 堰 上 水 位 计 检 查 方法 4.2.3 兆欧 表使 用方 法 5.应 力 应 变 及 温 度 监 测 5.1 应 力应变 观 测 与 监测设施 维护 5.1.1 能 使用 自动化系 统观 测 应力应变 5.1.2 能 将 实测 数 据 换 算为 单 支仪器的 应力 应变 5

31、.1.3 能 测 量应 力 应 变 仪器 的 绝缘电阻,能 维护 观测 电缆 与读数 仪 5.1.4 能检查、维 护 应 力应 变 监测设施 5.1.1 应 力 应 变 监 测 自 动化监测 设备 操作 方法 5.1.2 单支 仪器 应力、应变换算方 法 5.1.3 观 测 电 缆 与 读 数 仪维护方 法 5.1.4 应 力 应 变 监 测 设 施检查与 维护 要求 5.2 温 度观测与 监 测 设施维护 5.2.1 能 使用 自动化系 统观 测 温度 5.2.2 能测 量温 度计 的绝 缘 电阻,能检查、维 护温 度计 5.2.3 能利 用观 测读 数换 算温度 5.2.1 温度 自 动

32、化 监 测 设备操作 方法 5.2.2 温 度 计 检 查 与 维护要求 5.2.3 温度 换算 方法 11 3.4 二级/技师 职业功能 工作内 容 技能要 求 相关知 识要 求 1.巡 视 检 查 1.1 土(石)工 建 筑 物 检查 方 案 与 报告编写 1.1.1 能编 写土(石)工建 筑物巡视检 查方 案 1.1.2 能编 写土(石)工建 筑物巡视检 查报 告 1.1.1 土(石)工 建 筑物巡视检查 方案 编制 要求 1.1.2 土(石)工 建 筑物巡视检查 报告 编制 要求 1.2 混 凝土建 筑 物 检 查方 案 与 报 告编写 1.2.1 能 编 写 混 凝 土 建 筑 物

33、巡视检查 方案 1.2.2 能 编 写 混 凝 土 建 筑 物 巡视检查 报告 1.2.1 混 凝 土 建 筑 物 巡视检查方案 编制 要求 1.2.2 混 凝 土 建 筑 物 巡视检查报告 编制 要求 2.环 境 量 监 测 2.1 水 位观测数据 整理、甄别 2.1.1 能绘 制水 位过 程线 2.1.2 能 判 断 水 位 观 测 资 料 合理性 2.1.1 水位 过程 线绘 制要 求 2.1.2 水 位 观 测 资 料 合理性判断知 识 2.2 降 水量观测 数 据 整理、甄别 2.2.1 能绘 制降 水量 直方 图 2.2.2 能 复 核 降 水 量 观 测 资 料合理性 2.2.1

34、 降 水 量 直 方 图 绘制要求 2.2.2 降 水 量 观 测 资 料合理性复核 知识 2.3 坝前 水温 观 测 数 据整理、甄别 2.3.1 能绘 制水 温过 程线 2.3.2 能 判 断 水 温 观 测 资 料 合理性 2.3.1 水温 过程 线绘 制要 求 2.3.2 水 温 观 测 资 料 合理性判断知 识 2.4 气 温观测数据 整理、甄别 2.4.1 能绘 制气 温过 程线 2.4.2 能 判 断 气 温 观 测 资 料 合理性 2.4.1 气温 过程 线绘 制要 求 2.4.2 气 温 观 测 资 料 合理性判断知 识 3.变 形 监 测 3.1 垂 直位移 监 测 设 施

35、状态判 断 3.1.1 能 判 断 垂 直 位 移 监 测 仪器和设 施运 行状 态 3.1.2 能 进 行 垂 直 位 移 人 工 比测 3.1.1 垂 直 位 移 监 测 仪器和设施运 行状 态判 断方 法 3.1.2 垂 直 位 移 自 动 化监测人工比 测方 法 3.2 水 平位移 监 测 设 施状态判 断 3.2.1 能 判 断 水 平 位 移 监 测 仪器和设 施运 行状 态 3.2.2 能 进 行 水 平 位 移 人 工 比测 3.2.1 水 平 位 移 监 测 仪器和设施运 行状 态判 断方 法 3.2.2 水 平 位 移 自 动 化监测人工比 测方 法 3.3 接 缝与表 面

36、 裂 缝 监测 设 施 状 态判断 3.3.1 能 判 断 和 排除接 缝 与 表面裂缝 监测 设施 常见 故 障 3.3.2 能 进 行 接 缝 与 表 面 裂 缝人工比 测 3.3.1 接 缝 与 表 面 裂 缝监测设施故 障判 断及 排除 方法 3.3.2 接 缝 与 表 面 裂 缝自动化监测 人工 比测 方法 12 4.渗 流 监 测 4.1 渗 流压力 监 测 设 施状态判 断 4.1.1 能 判 断 和 排 除 压 力 表 常见故障 4.1.2 能 进 行 测 压 管 灵 敏 度 试验与清 洗 4.1.3 能 进 行 渗 流 压 力 人 工 比测 4.1.1 测 压 管 及 压 力

37、 表常见故障判 断及 排除 方法 4.1.2 测 压 管 灵 敏 度 试验操作方法、清 洗技 术 4.1.3 渗 流 压 力 自 动 化监测人工比 测方 法 4.2 渗 流量监 测 设 施 状态判断 4.2.1 能 判 断 和 排 除 量 水 堰 常见故障 4.2.2 能进 行渗 流量 人工 比测 4.2.1 量 水 堰 常 见 故 障判断及排除 方法 4.2.2 渗 流 量 自 动 化 监测人工比测 方法 5.应 力 应 变 及 温 度 监 测 5.1 应 力应变 监 测 设 施状态判 断 5.1.1 能 判 断 应 力 应 变 监 测 仪器和设 施运 行状 态 5.1.2 能 采 用 读

38、数 仪 对 应 力 应变自动 化系 统观 测比 对 5.1.1 应 力 应 变 监 测 仪器和设施运 行状 态判 断方 法 5.1.2 应 力 应 变 自 动 化监测仪器观 测比 对方 法 5.2 温 度监测 设 施 状 态判断 5.2.1 能 判 断 温 度 监 测 仪 器 运行状态 5.2.2 能 采 用 读 数 仪 对 温 度 自动化系 统观 测比 对 5.2.1 温 度 监 测 仪 器 运行状态判断 方法 5.2.2 温 度 自 动 化 监 测仪器观测比 对方 法 6.技 术 指 导 与 培 训 6.1 技 术指导 6.1.1 能编 制监 测设 施检 查、操作、维 护方案 6.1.2

39、能 组织 和 指 导 监 测 设 施检查、操作、维 护 6.1.1 监测 设施 检查、操作、维护要 求 6.1.2 监测 设施 检查、操 作、维护方案 编制 方法 6.2 培训 6.2.1 能编 制技 能培 训 教 案 6.2.2 能 培训 三级/高级 工 及以下级别 人员 技能 6.2.1 技 能 培 训 教 案 编写要求 6.2.2 监测 技能 培训 方法 13 3.5 一级/高级技师 职业功能 工作内 容 技能要 求 相关知 识要 求 1.变 形 监 测 1.1 垂 直位移 校 测 与 监测 自 动 化 设备检查 维护 1.1.1 能 进 行 垂 直 位 移 工 作 基点引测 与校 测

40、1.1.2 能 检 查 垂 直 位 移 监测 自动化设 备运 行状 况 1.1.3 能 维 护 垂 直 位 移 监测 自动化设 备 1.1.1 垂 直 位 移 工 作 基点引测与校 测方 法 1.1.2 垂直位移监测 自动化系统检 查 与 维护 知识 1.2 水 平位移 观 测 校 测与 监测自动化 设 备 检 查维护 1.2.1 能采 用视 准线 法、小 角度法、前方交会法、极坐标法观测水平位移,能记录、换算水平位移观测 数据 1.2.2 能校 测水 平位 移基 点 1.2.3 能 检 查 水 平 位 移 监测 自动化设 备 运 行状 况 1.2.4 能 维 护 水 平 位 移 监测 自动化

41、设 备 1.2.1 视准 线法、小 角度 法、前 方 交会 法、极 坐标 法 进行 水平 位 移观 测、记 录、计算 的 方法 1.2.2 水 平 位 移 基 点 网校测方法 1.2.3 水平位移监测 自动化系统检 查 与 维护 知识 1.3 接 缝与表 面 裂 缝 监测 自 动 化 设备检查 维护 1.3.1 能 检 查 接 缝 与 表 面 裂 缝监测自 动化 设备 运行 状 态 1.3.2 能 维 护 接 缝 与 表 面 裂 缝监测自 动化 设备 1.3.3 能 安 装 接 缝 与 表 面 裂 缝监测简 易装 置 1.3.1 接缝与表面裂缝 监测自动化 系统 检查 与 维 护知 识 1.3

42、.2 接缝 与 表 面 裂 缝监测简易装 置安 装方法 2.渗 流 监 测 2.1 渗 流压力 监测自动化 设 备 检 查维护 2.1.1 能 检 查 渗 流 压 力 监测 自动化设 备 2.1.2 能 维 护 渗 流 压 力 监测 自动化设 备 渗流压力 监测自动 化 系统检查与维 护知 识 2.2 渗 流量监 测 自 动 化设 备 检 查 维护 2.2.1 能 检 查 渗 流 量 监测自动化设备 2.2.2 能 维 护 渗 流 量 监测自动化设备 2.2.3 能安 装量 水堰 仪器 2.2.1 渗流量监测 自 动化系统检查 与维 护知 识 2.2.2 量水 堰仪 器安装 方法 3.应 力

43、应 变 及 温 度 监 测 3.1 应 力应变 监测自动化 设 备 检 查维护 3.1.1 能 检 查 应 力 应 变 监 测 自动化设 备 3.1.2 能 维 护 应 力 应 变 监 测 自动化设 备 应力应变 监测自动 化 系统检查与维 护知 识 3.2 温度 监测 自 动 化 设备检查 维护 3.2.1 能 检 查 温 度 监 测 自 动 化设备 3.2.2 能 维 护 温 度 监 测 自 动 化设备 温度监测 自 动 化系 统 检查 与维护知 识 14 4.监 测 资 料 整 理 4.1 监 测资料复核 4.1.1 能识 别监 测数 据粗 差 4.1.2 能 检 查 监 测 资 料 完

44、 整 性和可靠 性 4.1.1 监 测 数 据 真 伪 与误差识别知 识 4.1.2 监 测 资 料 完 整 性和可靠性检 查知 识 4.2 监 测资料 整 编 与 备份 4.2.1 能绘 制 监 测 数 据 的 过 程线、相 关图 4.2.2 能 统 计 计 算 监 测 数 据 特征值 4.2.3 能备 份自 动化 采集 数据 4.2.1 监测 资料 整编 方法 4.2.2 数据 库备 份操 作方 法 5.技 术 指 导 与 培 训 5.1 技 术指导 5.1.1 能 指导 二级/技 师及 以下级别人员 实 际操 作 5.1.2 能审 核监 测设 施检 查、操作、维 护方案 报告 5.1.3

45、 能 编 写 安全 监 测 系 统 运行总结 报告 安 全 监 测系 统 运行 总结 报告编制要求 5.2 培训 5.2.1 能培 训 二级/技师 及 以下级别人员 专 业技 术知 识 5.2.2 能编 制技 能培 训讲义 培训讲 义编 写知 识 15 4 权重表 4.1 理论知识权重表 技能等 级 项目 五级/初级工(%)四级/中级工(%)三级/高级工(%)二级/技师(%)一级/高级技 师(%)基本要求 职业道 德 5 5 5 5 5 基础知 识 40 20 15 10 10 相关知识要求 巡视检 查 25 20 10 环境量 监测 25 10 5 5 变形监 测 15 15 25 20 2

46、0 渗流监 测 15 15 15 20 20 应力应 变及温度监 测 10 15 20 20 监测资 料整 理 15 技术 指 导与培训 10 10 合计 100 100 100 100 100 4.2 技能要求权重表 技能 等级 项目 五级/初级工(%)四级/中级工(%)三级/高级工(%)二级/技师(%)一级/高级技 师(%)技能要求 巡视检 查 25 15 10 环境量 监测 40 20 10 10 变形监 测 30 20 30 25 25 渗流监 测 30 20 20 25 20 应力应 变及 温度监 测 15 25 20 20 监测资 料整 理 20 技术 指 导与培训 10 15 合计 100 100 100 100 100 16 5 职业标准附录(1)标准“3.3 三级/高 级工”技能 要求1.1.4 中,影响 水工 建筑 物安 全 的 动物主要包括白 蚁、鼠、蛇、獾等。(2)标准“3.3 三级/高 级工”技能 要求5.1.3 中,因应 力应 变测 量易 受电 缆长度 影响,三 级/高级 工应 具备 测 量绝缘 电阻、维 护观 测电 缆与读 数仪 的能 力。(3)标准“3.4 二级/技师”中 技 能要 求2.1.2、2.2.2、2.3.2、2.4.2 中,复 核资料合理 性方 法包 括测 量 的 系列数 据 变 化趋 势、相关 站点对 比分 析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规范标准 > 其他行业文档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