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无锡市2016年12月八年级上月考数学试卷含答案解析.doc

上传人:梦中客 文档编号:1646747 上传时间:2018-08-15 格式:DOC 页数:26 大小:45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无锡市2016年12月八年级上月考数学试卷含答案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无锡市2016年12月八年级上月考数学试卷含答案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无锡市2016年12月八年级上月考数学试卷含答案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6页
无锡市2016年12月八年级上月考数学试卷含答案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6页
无锡市2016年12月八年级上月考数学试卷含答案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2016-2017 学年江苏省无锡市八年级(上)月考数学试卷(12月份)一、选择题1点 P(m +3,m +1)在 x 轴上,则点 P 的坐标为( )A(2,0 ) B(0, 2) C(4,0) D(0,4)2如图字母 B 所代表的正方形的面积是( )A12 B13 C144 D1943下列计算正确的是( )A2 +4 =6 B3 2 =1 C =4 D =4在直角坐标系中,点 A(3,1),点 B(3,3),则线段 AB 的中点坐标是( )A(2,3 ) B(3, 2) C(6,2) D(6,4)5点 A( 3,4 )到原点的距离为( )A3 B4 C5 D76下列二次根式中与 是同类二次根

2、式的是( )A B C D7如果梯子的底端离建筑物 5m,那么长为 13m 梯子可以达到该建筑物的高度是( )A12m B14m C15m D13m8下列各组数中,不能作为直角三角形三边长的是( )A9 ,12 ,15 B7,24,25 C3,4,5 D3,5,79已知一个直角三角形的两边长分别为 3 和 4,则第三边长是( )A5 B25 C D5 或10在直角坐标系中,O 为坐标原点,已知点 A(1,1),在 x 轴上确定点 P,使AOP 为等腰三角形,则符合条件的点 P 的个数共有( )A6 个 B5 个 C4 个 D3 个二、填空题11若使二次根式 有意义,则 x 的取值范围是 12(

3、8 分)在 RtABC 中,C=90 ,A、B 、C 所对的边分别为a、 b、c (1)若 a=2,b=4,则 c= ;(2)若 a=2,c=4,则 b= ;(3)若 c=26,a:b=5: 12,则 a= ,b= 13若实数 x、y 满足 +(y +3) 2=0,则 xy= 14点 P(3,2)关于 x 轴对称的点 P的坐标是 15直角坐标系中,点 A(2,1)向左平移 4 个单位长度,再向下平移 2 个单位长度后的坐标为 16若最简二次根式 与 是同类二次根式,则 a= 17(6 分)直接写出结果:( ) 2= ; = ; = 18如果点 P 在第二象限内,点 P 到 x 轴的距离是 4,

4、到 y 轴的距离是 3,那么点 P 的坐标为 19已知点 M(a ,3a)是第四象限的点,则 a 的取值范围是 20已知直角三角形两直角边的长分别为 3cm,4cm,第三边上的高为 21已知点 A(0,3 ),B(0, 6),点 C 在 x 轴上,若ABC 的面积为 15,则点 C 的坐标为 22已知边长为 a 的正三角形 ABC,两顶点 A、B 分别在平面直角坐标系的 x 轴、y 轴的正半轴上滑动,点 C 在第一象限,连接 OC,则 OC 的长的最大值是 三、解答题(共 56 分)23(6 分)计算:(1)5 + 7(2) ( +3 )24(8 分)在平面直角坐标系 xOy 中,ABC 的位

5、置如图所示(1)分别写出ABC 各个顶点的坐标;(2)判断ABC 的形状,并说明理由;(3)请在图中画出ABC 关于 y 轴对称的图形ABC25如图,在 66 的网格中,请你画出一个格点正方形 ABCD,使它的面积是10(2)如图,A、B 是 45 的网格中的格点,网格中每个小正方形的边长都是单位 1,请在图中清晰地标出使以 A、B 、C 为顶点的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的所有格点 C 的位置26(8 分)如图所示,已知等边ABC 的两个顶点的坐标为 A( 4,0),B(2 ,0)(1)用尺规作图作出点 C,并求出点 C 的坐标;(2)求ABC 的面积27(8 分)已知:如图,O 为坐标原点,四边形

6、 OABC 为长方形,A(10,0),C( 0,4),点 D 是 OA 的中点,点 P 在 BC 上运动(1)当ODP 是等腰三角形时,请直接写出点 P 的坐标;(2)求ODP 周长的最小值(要有适当的图形和说明过程)28(10 分)如图,直角三角形纸片 ACB,ACB=90,AB=5,AC=3,将其折叠,使点 C 落在斜边上的点 C,折痕为 AD;再沿 DE 折叠,使点 B 落在 DC的延长线上的点 B处(1)求ADE 的度数;(2)求折痕 DE 的长29(10 分)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已知 A,B,C 三点的坐标分别为(0,a)(b,0)(b,c )(如图所示),其中 a,b,c 满

7、足关系式(a 2) 2+=0,|c4|0(1)求 a,b,c 的值;(2)如果在第二象限内有一点 P(m,1),请用含 m 的代数式表示AOP 的面积;(3)在(2)的条件下,是否存在点 P,使AOP 的面积与ABC 的面积相等?若存在,求出点 P 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1点 P(m +3,m +1)在 x 轴上,则点 P 的坐标为( )A(2,0 ) B(0, 2) C(4,0) D(0,4)【考点】点的坐标【分析】根据 x 轴上点的纵坐标为 0 列出方程求解得到 m 的值,然后解答即可【解答】解:点 P(m +3,m+1)在 x 轴上,m+1=0,m=1,

8、点 P(m +3,m +1)的坐标为(2,0)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了点的坐标,熟记 x 轴上点的纵坐标为 0 是解题的关键2如图字母 B 所代表的正方形的面积是( )A12 B13 C144 D194【考点】勾股定理【分析】由图可知在直角三角形中,已知斜边和一直角边,求另一直角边的平方,用勾股定理即可解答【解答】解:由题可知,在直角三角形中,斜边的平方=169,一直角边的平方=25,根据勾股定理知,另一直角边平方=169 25=144,即字母 B 所代表的正方形的面积是 144故选 C【点评】此题比较简单,关键是熟知勾股定理:在直角三角形中两条直角边的平方和等于斜边的平方3下列计算正确的是

9、( )A2 +4 =6 B3 2 =1 C =4 D =【考点】二次根式的混合运算【分析】先求出每个式子的值,再判断即可【解答】解:A、2 和 4 不能合并,故本选项错误;B、结果是 ,故本选项错误;C、结果是 2,故本选项错误;D、结果是 ,故本选项正确;故选 D【点评】本题考查了二次根式的混合运算,能正确求出每个式子的值是解此题的关键4在直角坐标系中,点 A(3,1),点 B(3,3),则线段 AB 的中点坐标是( )A(2,3 ) B(3, 2) C(6,2) D(6,4)【考点】坐标与图形性质【分析】由题意 AB 的中点在线段 AB 上,即中点的横坐标为 3,再根据中点的性质确定纵坐标

10、即可【解答】解:点 A(3,1),点 B(3,3),线段 AB 的中点坐标在线段 AB上,中点的横坐标为 3,纵坐标为(3+1)2=2 ,即中点的坐标为(3,2)故选 B【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的位置的确定,涉及到中点的性质等知识点5点 A( 3,4 )到原点的距离为( )A3 B4 C5 D7【考点】勾股定理;坐标与图形性质【分析】根据点 A 的横纵坐标的绝对值与到原点的距离构成直角三角形,利用勾股定理求解即可【解答】解:点 A 的坐标为( 3,4)到原点 O 的距离:OA= =5,故选 C【点评】本题考查的是勾股定理,熟知在任何一个直角三角形中,两条直角边长的平方之和一定等

11、于斜边长的平方是解答此题的关键6下列二次根式中与 是同类二次根式的是( )A B C D【考点】同类二次根式【分析】先把每一个二次根式化为最简二次根式,然后找出与 2 被开方数相同的二次根式【解答】解: =2 ;A、 =3 ,被开方数是 2;故本选项错误;B、 是最简二次根式,被开方数是 30;故本选项错误;C、 =4 被开方数是 3;故本选项错误;D、 =3 ,被开方数是 6;故本选项正确故选 D【点评】本题考查同类二次根式的概念,同类二次根式是化为最简二次根式后,被开方数相同的二次根式称为同类二次根式7如果梯子的底端离建筑物 5m,那么长为 13m 梯子可以达到该建筑物的高度是( )A12

12、m B14m C15m D13m【考点】勾股定理的应用【分析】根据梯子、地面、墙正好构成直角三角形,再根据勾股定理解答即可【解答】解:如图所示,AB=13m ,BC=5m,根据勾股定理 AC= =12m故选 A【点评】此题是勾股定理在实际生活中的运用,熟记勾股定理是解答此题的关键8下列各组数中,不能作为直角三角形三边长的是( )A9 ,12 ,15 B7,24,25 C3,4,5 D3,5,7【考点】勾股定理的逆定理【分析】根据勾股定理的逆定理:如果三角形有两边的平方和等于第三边的平方,那么这个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如果没有这种关系,这个就不是直角三角形【解答】解:A、9 2+122=152,符合

13、勾股定理的逆定理,是直角三角形,;B、7 2+242=252,符合勾股定理的逆定理,是直角三角形,;C、 32+42=52,符合勾股定理的逆定理,是直角三角形;D、3 2+527 2,不符合勾股定理的逆定理,不是直角三角形故选 D【点评】本题考查了勾股定理的逆定理,在应用勾股定理的逆定理时,应先认真分析所给边的大小关系,确定最大边后,再验证两条较小边的平方和与最大边的平方之间的关系,进而作出判断9已知一个直角三角形的两边长分别为 3 和 4,则第三边长是( )A5 B25 C D5 或【考点】勾股定理【分析】分为两种情况:斜边是 4 有一条直角边是 3,3 和 4 都是直角边,根据勾股定理求出

14、即可【解答】解:分为两种情况:斜边是 4 有一条直角边是 3,由勾股定理得:第三边长是= ;3 和 4 都是直角边,由勾股定理得:第三边长是 =5;即第三边长是 5 或 ,故选 D【点评】本题考查了对勾股定理的应用,注意:在直角三角形中的两条直角边a、 b 的平方和等于斜边 c 的平方10在直角坐标系中,O 为坐标原点,已知点 A(1,1),在 x 轴上确定点 P,使AOP 为等腰三角形,则符合条件的点 P 的个数共有( )A6 个 B5 个 C4 个 D3 个【考点】坐标与图形性质;等腰三角形的判定【分析】本题应该分情况讨论以 OA 为腰或底分别讨论当 A 是顶角顶点时,P 是以 A 为圆心

15、,以 OA 为半径的圆与 x 轴的交点,共有 1 个,若 OA 是底边时,P 是 OA 的中垂线与 x 轴的交点,有 1 个,共有 4 个【解答】解:(1)若 AO 作为腰时,有两种情况,当 A 是顶角顶点时,P 是以 A 为圆心,以 OA 为半径的圆与 x 轴的交点,共有 1个,当 O 是顶角顶点时,P 是以 O 为圆心,以 OA 为半径的圆与 x 轴的交点,有 2个;(2)若 OA 是底边时,P 是 OA 的中垂线与 x 轴的交点,有 1 个以上 4 个交点没有重合的故符合条件的点有 4 个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了坐标与图形的性质及等腰三角形的判定;对于底和腰不等的等腰三角形,若条件中没

16、有明确哪边是底哪边是腰时,应在符合三角形三边关系的前提下分类讨论二、填空题11若使二次根式 有意义,则 x 的取值范围是 x2 【考点】二次根式有意义的条件【分析】先根据二次根式有意义的条件列出关于 x 的不等式,求出 x 的取值范围即可【解答】解:二次根式 有意义,2x40,解得 x2故答案为:x2【点评】本题考查的是二次根式有意义的条件,即被开方数大于等于 012在 RtABC 中,C=90,A、B 、C 所对的边分别为 a、b、c(1)若 a=2,b=4,则 c= 2 ;(2)若 a=2,c=4,则 b= 2 ;(3)若 c=26,a:b=5: 12,则 a= 10 ,b= 24 【考点

17、】勾股定理【分析】根据题意画出图形,再根据勾股定理求解即可【解答】解:如图,(1)a=2,b=4,c= = =2 故答案为:2 ;(2)a=2,c=4,b= = =2 故答案为:2 ;(3)c=26,a:b=5:12 ,设 a=5x,则 b=12x,a 2+b2=c2,即(5x) 2+(12x ) 2=262,解得 x=2,a=10,b=24故答案为:10,24【点评】本题考查的是勾股定理,熟知在任何一个直角三角形中,两条直角边长的平方之和一定等于斜边长的平方是解答此题的关键13若实数 x、y 满足 +(y +3) 2=0,则 xy= 5 【考点】非负数的性质:算术平方根;非负数的性质:偶次方

18、【分析】根据非负数的性质列式求出 x、y 的值,然后代入代数式进行计算即可得解【解答】解:由题意得,x2=0,y +3=0,解得,x=2,y= 3,所以,xy=2 (3)=2+3=5故答案为:5【点评】本题考查了非负数的性质:几个非负数的和为 0 时,这几个非负数都为 014点 P(3,2)关于 x 轴对称的点 P的坐标是 (3, 2) 【考点】关于 x 轴、y 轴对称的点的坐标【分析】本题须根据关于 x 轴、y 轴对称的点的坐标的特点和点 P 的坐标即可求出点 P的坐标【解答】解:P(3,2)关于 x 轴对称的点 P的坐标是(3,2)故答案为(3,2)【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关于 x 轴、y

19、轴对称的点的坐标的特点,解题时要结合已知条件得出结果是本题的关键15直角坐标系中,点 A(2,1)向左平移 4 个单位长度,再向下平移 2 个单位长度后的坐标为 (2, 1) 【考点】坐标与图形变化-平移【分析】根据横坐标,右移加,左移减;纵坐标,上移加,下移减进行计算即可【解答】解:点 A(2,1)向左平移 4 个单位长度,再向下平移 2 个单位长度后的坐标为(24,12),即(2,1 ),故答案为:(2,1)【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坐标与图形的变化,关键是掌握点的坐标的变化规律16若最简二次根式 与 是同类二次根式,则 a= 2 【考点】同类二次根式;最简二次根式【分析】根据最简二次根式与同

20、类二次根式的定义列方程求解【解答】解:由题意,得7a1=6a+1,解得 a=2,故答案为:2【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同类二次根式的定义,即:二次根式化成最简二次根式后,被开方数相同的二次根式叫做同类二次根式17直接写出结果:( ) 2= 2 ; = 3 ; = 2 【考点】分母有理化;二次根式的乘除法【分析】根据二次根式的性质化简即可求解;乘二次根式本身即可求解【解答】解:( ) 2=2; =3 ; =2 故答案为:2;3 ;2 【点评】考查了二次根式的性质,分母有理化,分母有理化常常是乘二次根式本身(分母只有一项)或与原分母组成平方差公式18如果点 P 在第二象限内,点 P 到 x 轴的距离是

21、 4,到 y 轴的距离是 3,那么点 P 的坐标为 (3,4) 【考点】点的坐标【分析】根据第二象限内点的横坐标是负数,纵坐标是正数,点到 x 轴的距离等于纵坐标的长度,到 y 轴的距离等于横坐标的长度解答【解答】解:点 P 在第二象限内,点 P 到 x 轴的距离是 4,到 y 轴的距离是3,点 P 的横坐标是 3,纵坐标是 4,点 P 的坐标为( 3,4)故答案为:(3,4)【点评】本题考查了点的坐标,熟记点到 x 轴的距离等于纵坐标的长度,到 y轴的距离等于横坐标的长度是解题的关键19已知点 M(a ,3a)是第四象限的点,则 a 的取值范围是 a3 【考点】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点的坐标【

22、分析】根据点的位置得出不等式组,求出不等式组的解集即可【解答】解:点 M(a,3 a)是第四象限的点, ,解得:a3,故答案为:a3【点评】本题考查了点的坐标和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组,能得出关于 a 的不等式组是解此题的关键20已知直角三角形两直角边的长分别为 3cm,4cm,第三边上的高为 2.4cm 【考点】勾股定理【分析】根据勾股定理可求出斜边然后由于同一三角形面积一定,可列方程直接解答【解答】解:直角三角形的两条直角边分别为 3cm,4cm,斜边为 =5cm,设斜边上的高为 h,则直角三角形的面积为 34= 5h,h=2.4cm,这个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高为 2.4cm故答案为:2.4cm

23、【点评】本题考查了勾股定理的运用即直角三角形的面积的求法,属中学阶段常见的题目,需同学们认真掌握21已知点 A(0,3 ),B(0, 6),点 C 在 x 轴上,若ABC 的面积为 15,则点 C 的坐标为 (10 ,0)或( 10,0) 【考点】坐标与图形性质【分析】由 A、B 的坐标得出 AB 的长,设点 C(x,0),由ABC 的面积为 15知 3|x|=15,解之求得 x 的值可得答案【解答】解:A(0,3),B(0, 6),OA=3,OB=6,设点 C(x ,0),ABC 的面积为 15, (OB OA)OC=15 ,即 3|x|=15,解得:x=10 或 x=10,点 C 的坐标为

24、( 10,0)或( 10,0),故答案为:(10,0)或(10,0)【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坐标与图形的性质,设出点 C 的坐标,列出关于 x 的方程式解题的关键22已知边长为 a 的正三角形 ABC,两顶点 A、B 分别在平面直角坐标系的 x 轴、y 轴的正半轴上滑动,点 C 在第一象限,连接 OC,则 OC 的长的最大值是 【考点】坐标与图形性质;等边三角形的性质;勾股定理【分析】根据题意可知,当 AB 的中点 D、O 、C 三点共线时 OC 最长,再结合等边三角形的性质即可得出本题的答案【解答】解:取 AB 中点 D,连 OD,DC ,有 OCOD+DC ,当 O、D、C 共线时,OC 有最

25、大值,最大值是 OD+CDABC 为等边三角形,AB=BC=AC=a,根据三角形的性质可知:OD= a,CD= = aOC= a故答案为: a【点评】本题考查的是等边三角形的性质;要注意直角三角形斜边中点到三顶点距离相等,即等于斜边的一半三、解答题(共 56 分)23计算:(1)5 + 7(2) ( +3 )【考点】二次根式的混合运算【分析】(1)先把二次根式化为最简二次根式,然后合并即可;(2)先把二次根式化为最简二次根式,然后把括号内合并后进行二次根式的乘法运算【解答】解:(1)原式=5 +2 21=14 ;(2)原式=2 (5 + 4 )=2 2=12【点评】本题考查了二次根式的混合运算

26、:先把二次根式化为最简二次根式,然后进行二次根式的乘除运算,再合并即可在二次根式的混合运算中,如能结合题目特点,灵活运用二次根式的性质,选择恰当的解题途径,往往能事半功倍24在平面直角坐标系 xOy 中,ABC 的位置如图所示(1)分别写出ABC 各个顶点的坐标;(2)判断ABC 的形状,并说明理由;(3)请在图中画出ABC 关于 y 轴对称的图形ABC【考点】作图-轴对称变换;勾股定理;勾股定理的逆定理【分析】(1)根据平面直角坐标系可得ABC 各个顶点的坐标;(2)首先利用勾股定理计算出 AB、AC 、BC 长,再利用勾股定理逆定理可证出ABC 为等腰直角三角形;(3)首先确定 A、B、C

27、 三点关于 y 轴对称的对称点位置,然后再连接即可【解答】解:(1)A(1,5),B( 2,0),C(4,3) (2)ABC 为等腰直角三角形 理由如下:由勾股定理有: , ,AC=BC,AC 2+BC2=AB2ABC 为等腰直角三角形(3)如图所示【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作图轴对称变换,以及勾股定理和勾股定理逆定理,关键是掌握在任何一个直角三角形中,两条直角边长的平方之和一定等于斜边长的平方;如果三角形的三边长 a,b,c 满足 a2+b2=c2,那么这个三角形就是直角三角形25(1 )如图,在 66 的网格中,请你画出一个格点正方形 ABCD,使它的面积是 10(2)如图,A、B 是 45

28、的网格中的格点,网格中每个小正方形的边长都是单位 1,请在图中清晰地标出使以 A、B 、C 为顶点的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的所有格点 C 的位置【考点】勾股定理【分析】(1)根据面积求出正方形的边长为 ,再勾股定理画出符合的图形即可;(2)分为三种情况:AC=BC,AB=BC,AC=AB,找出符合的点即可【解答】解:(1)使 4 条边长为 ,如图所示:;(2)如图 2 所示:共 7 个点【点评】本题考查了正方形,勾股定理,等腰三角形的性质的应用,主要考查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比较容易出错26如图所示,已知等边ABC 的两个顶点的坐标为 A( 4,0),B(2,0)(1)用尺规作图作出点 C,并求出点

29、 C 的坐标;(2)求ABC 的面积【考点】等边三角形的性质;坐标与图形性质【分析】(1)作 CHAB 于 H根据点 A 和 B 的坐标,得 AB=6根据等腰三角形的三线合一的性质,得 AH=BH=3,再根据勾股定理求得 CH=3 ,从而写出点 C 的坐标;(2)根据三角形的面积公式进行计算【解答】解:(1)作 CHAB 于 HA(4 ,0),B(2 ,0),AB=6ABC 是等边三角形,AH=BH=3根据勾股定理,得 CH=3 ,C (1,3 );同理,当点 C 在第三象限时,C( 1,3 )故 C 点坐标为:C (1,3 )或(1, 3 );(2)SABC= 63 =9 【点评】此题考查了

30、等边三角形的性质和勾股定理,熟练运用三角形的面积公式x 轴上两点间的距离等于两点的横坐标的差的绝对值27已知:如图,O 为坐标原点,四边形 OABC 为长方形,A(10,0),C( 0,4),点 D 是 OA 的中点,点 P 在 BC 上运动(1)当ODP 是等腰三角形时,请直接写出点 P 的坐标;(2)求ODP 周长的最小值(要有适当的图形和说明过程)【考点】轴对称-最短路线问题;坐标与图形性质;等腰三角形的性质;矩形的性质【分析】(1)当 P1O=OD=5 或 P2O=P2D 或 P3D=OD=5 或 P4D=OD=5 时分别作P2EOA 于 E,DFBC 于 F,P 4GOA 于 G,利

31、用勾股定理 P1C,OE ,P 3F,DG的值,就可以求出 P 的坐标;(2)作点 D 关于 BC 的对称点 D,连接 OD交 BC 于 P,则这时的POD 的周长最小,即POD 的周长=OD+OD,根据勾股定理得到 OD= = ,于是得到结论【解答】解:(1)当 P1O=OD=5 时,由勾股定理可以求得 P1C=3,P2O=P2D 时,作 P2EOA,OE=ED=2.5;当 P3D=OD=5 时,作 DFBC ,由勾股定理,得 P3F=3,P 3C=2;当 P4D=OD=5 时,作 P4GOA ,由勾股定理,得DG=3,OG=8 P 1( 2,4),P 2(2.5, 4),P 3(3,4),

32、P 4(8,4);(2)作点 D 关于 BC 的对称点 D,连接 OD交 BC 于 P,则这时的POD 的周长最小,POD 的周长=OD +OD,点 D 是 OA 的中点,OD=5,DD=8,OD= = ,POD 的周长= +5【点评】本题考查了轴对称最小距离问题,矩形的性质,坐标与图形的性质,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平行四边形的判定及性质,菱形的判定及性质,勾股定理的运用28(10 分)(2015 秋乳山市期末)如图,直角三角形纸片 ACB,ACB=90,AB=5,AC=3,将其折叠,使点 C 落在斜边上的点 C,折痕为 AD;再沿 DE 折叠,使点 B 落在 DC的延长线上的点 B处(1)求AD

33、E 的度数;(2)求折痕 DE 的长【考点】翻折变换(折叠问题)【分析】(1)根据折叠的性质可得 DA 和 DE 分别是CDC和BDB的角平分线,据此即可求解;(2)在直角ABC 中利用勾股定理求得 BC 的长,设 DC=DC=x,则 BD=4x,在直角ABC 和直角BDC分别利用三角函数即可得到关于 x 的方程,求得 x 的值,再在直角ACD 中利用勾股定理求得 AD 的长,再根据CAD= BAD ,则函数值相等,据此列方程求解【解答】解:(1)ADC=ADC,BDE= BDE,又ADC+ADC+BDE+BDE=180,ADE=90 ;(2)ACB=90 ,AB=5,AC=3 ,BC= =

34、=4由折叠可知,ACD=ACD=90,DC=DC,AC=AC=3,BC=53=2设 DC=DC=x,则 BD=4x在直角ABC 中,tan B= = ,又在直角BDC中,tanB= = = x= ,AD= = CAD=BAD,tanCAD= =tanBAD= , = ,DE= 【点评】本题考查了图形的折叠与三角函数,角度相等则对应的三角函数值相等,据此求得 DC 的长度是本题的关键29(10 分)(2016 春福清市期中)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已知A,B ,C 三点的坐标分别为(0,a)(b ,0)(b,c )(如图所示),其中a, b,c 满足关系式(a2) 2+ =0,|c4|0(1)

35、求 a,b,c 的值;(2)如果在第二象限内有一点 P(m,1),请用含 m 的代数式表示AOP 的面积;(3)在(2)的条件下,是否存在点 P,使AOP 的面积与ABC 的面积相等?若存在,求出点 P 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考点】坐标与图形性质;非负数的性质:绝对值;非负数的性质:偶次方;非负数的性质:算术平方根;三角形的面积【分析】(1)由非负数的性质可求得结论;(2)由 P 到线段 A0 的距离为|m|,由三角形的面积公式可求得结论;(3)根据AOP 的面积与ABC 的面积相等激发出即可得到结论【解答】解:(1)(a2) 2+ =0,a=2,b=3,|c4 |0,c=4;(2)由(1)得 A(0,2),点 P(m ,1 )在第二象限,P 到线段 A0 的距离为|m|,S AOP = 2|m|=|m|,m0,S AOP =m;(3)存在点 P(6,1),使AOP 的面积与ABC 的面积相等,理由如下:由(1)得,B(3,0),C (3,4),|BC |=4,点 A 到 BC 的距离为 3,S ABC = 34=6,AOP 的面积与ABC 的面积相等,m=6,解得 m=6,存在点 P( 6,1),使AOP 的面积与ABC 的面积相等【点评】本题考查了坐标与图形的性质,非负数的性质,三角形的面积,熟练掌握各性质是解题的关键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等教育 > 小学课件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