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构建课堂教学环节中的有效提问模型 摘 要: 有效提问是教师在课堂上提出适当难度的问题,促进学生参与教学对话,并启发学生元认知式地思考,使学生理解和掌握知识、发展能力的一类教学行为。本文从导入、讲授和结束三个不同的教学环节出发,结合具体的教学案例构建三个课堂教学中的有效提问模型,对模型加以分析和评价。 关键词: 高中政治课堂 有效提问 类型 问题 高中政治课堂教学包括导入、讲授和结束三个环节,每个环节在整个教学过程中都有独特的作用。导入利用必要的信息引起学生的注意,使学生明确教学活动的目标和任务、方向和方式;讲授主要在于引导学生感知、理解和掌握新知识,提高学生的认识能力和审美情趣;结束是学生在教
2、师的引导下通过强调、概括、比较等方式建立新旧知识的迁移,最终形成稳固的知识体系。 在不同教学环节中,提问贯穿整个教学过程,将导入、讲授和结束串连成一个有机整体。笔者通过三个有效模型,具体分析在不同教学环节中,教师应该如何提问。 一、基于情境的诱导性提问是导课环节的有效模型 述而中说:“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孔子认为学问之道欲其自喻,因而在教诲人时,不到他想明白而不得的时候,不去开导他;不到他想说出来却说不出的时候,不去启发他。导课就要达到这样的效果,即营造学习气氛,使学生对新知识的学习产生强烈的期待。 新课是从导课环节中的提问正式开始的。导入中的提问基于教师创设的某个教学情境,是学生学习的支架
3、。导入提问的呈现方式多样,可以是视频、图片或是一个故事,教师提出预设问题,学生以独立思考或者小组合作的方式解决。 储蓄存款和商业银行教学片断: 教师活动:我们今天一起探讨的内容是储蓄存款和商业银行。 (PPT展示)“活动之最美洗脚妹”:“目前,刘丽固定资助37名学生。一些好心人支持她的义举,捐助资金近10万元,刘丽决定去银行把捐款存起来,设立爱心账户。听说存款还分活期和定期,如何处理这笔资金,她一时拿不定主意。” 教师提问:假如你是银行的客户经理,你会怎样帮助刘丽? 这是“储蓄存款和商业银行”的导入情境,笔者设计的“你会怎样帮助刘丽”这个提问是一个典型的诱导性提问,提问的取材贴近生活,便于学生
4、调动生活体验进行思考。刘丽是奉献社会的榜样,学生在为刘丽出谋划策的过程中也感受到其高尚的品格。 二、基于情境的台阶式提问是讲授环节的有效模型 基于情境的台阶式提问将几个连贯性的问题由易到难依次提出,就像攀登台阶一样,把学生的思维一步一个台阶地引向认知高地。 教师一般在重难点处设计台阶式提问,系列问题至少包括两个。从学生最熟悉的经历着手设计第一个问题,该问题和学生生活紧密联系,起到由生活经验到学科知识过渡的作用;接下来的问题则需要学生在解决第一个问题基础上归纳特点或是辨析观点等。 商品的含义和基本属性教学片断: 教师活动:小刘的同事张老师从淘宝网上购买了一件标价为50元的毛衣,作为生日礼物送给了
5、小刘。 教师提问: 1.张老师花50元从网上购买的毛衣是商品吗?为什么? 2.妈妈亲自织毛衣送给小刘,这时的毛衣是商品吗?为什么? 3.在上述网购过程中,作为买家和卖家各自的目的有什么不同?说明了什么? 这是笔者在讲授“商品及其基本属性”时所创设的问题情境。“用于交换的劳动产品”、“使用价值”和“价值”这些概念由于比较抽象,让初次接触经济学知识的高一学生较难理解,笔者以毛衣为例创设问题情境,通过三个问题将商品的相关知识按照物品劳动产品使用价值价值的顺序展开。 第一个问题使学生分清物品和商品的概念; 第二个问题和第一个问题在表述上相似,学生可能认为毛衣只不过是妈妈亲自织的,作为劳动产品的性质是不
6、变的。笔者反问学生:“是不是所有的劳动产品都是商品呢?”教师通过引导学生比较作为礼物的毛衣和网上购买的毛衣的异同,使学生逐步接近商品的第二个特点即“用于交换的”。 第三个问题把学生的目光从商品引向商品背后的人,通过分析商人和顾客各自在交换活动中的目的以揭示“使用价值”和“价值”是商品的属性。整个过程的提问是层层推进的,三个问题由易到难,有利于教学目标的顺利实现。 三、基于情境的运用式提问是结课环节的有效模型 结课是教师在结束教学任务时,通过概括、总结、实践活动等方式,对所学的知识和能力进行及时的巩固和运用的过程。运用式提问侧重于对新旧知识的综合运用,有一定的拓展和延伸,目的是让学生把新知识纳入
7、已有的知识结构中,实现知识的内化。 人民代表大会:国家权力机关教学片断: 教师活动:展示一名全国人大代表的日记(节选) 3日上午,抓紧时间继续修改今年准备提交的建议, 5日上午9时,总理满怀激情地作了近三小时的政府工作报告。15点开始是小组审议政府工作报告 3月15日上午,全国人大表决关于修改立法的决定,我激动地按下了表决器 提问:根据本课所学知识,分析这位人大代表的日记体现了人大代表的哪些权利? 这是笔者在总结“人大代表的权利和义务”时所创设的问题情境,从问题设计看就可发现,问题着重考查学生对知识的把握、理解和运用。基于对人大代表权利的认识和理解,学生发现:“准备提交的建议”,体现人大代表的提案权;“小组审议政府工作报告”,体现人大代表的审议权;“按下了表决器”,体现人大代表的表决权。结束采用运用式的提问模型,不仅能够很好地检测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而且能够深化学生对知识的理解,锻炼学生提取信息、分析材料和运用知识的能力。 现实的课堂是生动、具体的,充满各类生成性因素,教师千万不可化模型为模式,只有根据自身所处的实际情况,灵活处置,才能真正使提问上升为一门艺术。第 5 页 共 5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