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陕西省石泉县七年级语文下册 第三单元 12卖油翁(第1课时)教案 新人教版.doc

上传人:kuailexingkong 文档编号:1638972 上传时间:2018-08-15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11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陕西省石泉县七年级语文下册 第三单元 12卖油翁(第1课时)教案 新人教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陕西省石泉县七年级语文下册 第三单元 12卖油翁(第1课时)教案 新人教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陕西省石泉县七年级语文下册 第三单元 12卖油翁(第1课时)教案 新人教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陕西省石泉县七年级语文下册 第三单元 12卖油翁(第1课时)教案 新人教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1卖油翁年级 七 科目 语文 任课教师 授课时间课题 卖油翁第一时 授课类型 新课课标依据 浅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知识与技能了解文意,掌握文中出现的文言词汇,如公、善射、无双、自矜、尝、释担而立、睨、十中八九、颔、无他、尔、忿然、覆、徐、惟等的解释,能够翻译全文,培养阅读文言文的能力;过程与方法1、掌握运用神态描写和语言描写突出表现人物形象的写作手法,抓住细节把 握人物形象;2、 能复述文章情节, 训练学生的口译及语言表达能力;教学目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文章所揭示的深刻道理,并从中得到启发。教学重点1、了解文意,掌握文中出现的文言词汇,如公、善射、无双、 自矜、尝、释担

2、而立、睨、十中八九、颔、无他、尔、忿然、覆、徐、惟等的解释,能够翻译全文,培养阅读文言文的能力;2、掌握运用神态描写和语言描写突出表现人物形象的写作 手法,抓住细节把握人物形象;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难点体会文章所揭示的深刻道理,并从中得到启发教学媒体选择分析表知识点 学习目标媒体类型教学 作用使用方式所得结论占用 时间媒体来源介绍 知识目标 图片 B G 拓展知识 2 分钟 自制讲解过程与方法图片 A E 建立表象 3 分钟 下载2观看过程与方法图片 C G 帮助理解 2 分钟 下载理解情感态度价值观图片 A I 升华感情 2 分钟 下载媒体在教学中的作用 分为:A.提供事实,建立经验;B .创设

3、情境,引发动机;C.举例验证,建立概念;D.提供示范,正确操作;E.呈现过程,形成表象;F.演绎原理,启发思维;G.设难置疑,引起思辨;H.展示事例,开阔视野;I.欣赏审美,陶冶情操;J.归纳总结,复习巩固;K.其它。媒体的使用方式包括:A.设疑播放讲解;B.设疑播放讨论;C.讲解播放概括;D.讲解播放举例;E.播放提问讲解;F.播放讨论总结;G.边播放、边讲解;H.设疑_播放_概括.I 讨 论_交流_总结 J.其他教学过程设计师生活动 设计意图3一、新课导入 1、课文导入 我国有句俗话:“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这句话常用来称赞各行各业的能工巧匠。在过去的几千年当中,这类的能工巧匠多得无法

4、统计。在欧阳修笔下一位貌似平常,却身怀绝技的老人卖油翁。2、作者简介欧阳修,字永叔,自号醉翁,晚年又号六一居士,北宋吉州永丰人。他是当时 公认的文坛领袖,是一个在散文、诗、词各方面都成就卓著的作家。他团结和培养了许多著名作者,领导了北宋的诗文革新运动。以往所说“唐宋八大家”,就有六大家属于这个 时期的这批作家里的。(知道唐宋八大家吧?)这八大家是:唐的韩愈、柳宗元,宋的欧阳修、王安石、曾巩、苏洵、苏轼和苏辙。韩、苏、王的绝句我们曾学过一些。欧阳修是北宋古文运动的领袖,一生写了大量散文作品。他的文章简洁明畅,说理透辟,状物抒情挥洒自如,语言精练而不奇顺,文辞婉转曲折,具有潇洒的风格和浓厚的抒情气

5、息。今后我们还要学习他的名篇醉翁亭记,更可领略其妙处。本文仅 135 字,可算散文中的小品,选自归田录。该书是一部记载朝廷轶事和士 大夫诙谐之言的书。下面,我们就来结识欧阳修笔下的这位貌似平常,却身怀绝技的老人卖油翁。二、整体感知1、教师范读文章,学生注意文中生字词。检查咨 z 矜 jn 圃 p 睨 n 失 sh 颔 hn 忿 fn 酌 zhu 沥 l 杓 sho2、学生自渎课文,结合课文注解初步了解整个故事内容1、导入设计激发兴趣,快速阅 读。2、教师范读,学生听读,字音检测,促使学生认真听。3、讲述故事内容,把握文4及主要人物,疏通文义。3、学生自学新词,发现疑难。三、师生互动1、教师依次

6、出示卖油翁的提纲让学生复述故事:1)尧咨善射 2)尧咨自衿 3)卖油翁微颔4)陈尧咨与卖油翁对话 5)卖油翁酌油 6)陈尧咨笑而遣之复述课文内容的思路:1)介绍人物、交代故事发生的地点和原因 2)文章主要写了两件事,即射箭和酌油2、结合注解翻译课文,提出疑难,师生共同探讨。)“以”、“于”、“而”、“但”、“之”、“中”等词的词性词义辨清楚。例:轻:尔安敢轻吾射!”(轻,作动词用,看轻。)射:尝射于家圃(射,动词,射箭)尔安敢轻吾射(射,名词,箭术)之:有卖油翁释担而立,睨之(之,代词,指陈射箭)但微颔之(之,代词,指陈射箭十中八九这一情况)以我酌油知之(之,代词,指箭也是手熟 的道理)以杓酌油沥之(之,代词,代“葫芦”)笑而 遣之(之,代词,代“卖油翁”)四、课堂小结1、讲一个完整的故事应注意交代清楚人物,事件的经过、结果等。本文记述了卖油翁自钱孔沥油这件事,说明了熟能生巧的道理。2、理解文言实词和虚词的含义一定要联系整个句子,只有掌握这些重点词语的意义,才能 较好地理解课文的内容。五、课后作业 熟读课文,翻译全文章大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等教育 > 小学课件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