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洛阳地区早期火灶研究 李永强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 摘 要: 洛阳地区早期火灶大致在龙山晚期至二里头时期开始出现和流行, 基本结构包括火门、灶膛、灶壁、灶顶、火眼, 烟道等, 其中二里头遗址还集中发现有支柱。火灶的建造技术, 可能源于对当时陶窑建造技术的改造。火灶的发明, 反映了当时社会发展阶段的现实, 延续了中心火塘在普通家宅逐渐消失的趋势, 节省了资源, 促进了炊煮工艺的精细化、复杂化。关键词: 火灶; 火塘; 陶窑; Research on the Early Fire Stove in Luoyang AreaLi Yongqiang Abstract: Early stoves
2、in Luoyang area in late Longshan to Erlitou period began to appear and popular. The basic structure includes the fire door, stove, stove wall, stove top, fire eyes, flue, etc., where the Erlitou site also found puncheons. Fire stove construction technology, may be derived from the kiln construction
3、technology transformation. The invention of fire stove, reflecting the reality of social development stage at the time, continued the trend of the center fireplace gradually disappear in the ordinary house, saving resources and promote the cooking process of refinement and complexity.Keyword: fire s
4、toves; firepalce; kiln; 从新石器时代早期的篝火式火塘到室内地穴式、地面式的火塘, 到早期封闭式的火灶, 再到秦汉以降在中国广泛采用的地面灶台式灶, 其间经历了长达数千年的发展历程, 火灶的出现, 无疑是其中相当关键的一环。在洛阳地区, 大致从龙山晚期开始, 这类火灶开始陆续发现, 但大多因保存状况不佳及发掘者关注度不够, 报道较为简略, 绘图简单, 多仅见平面图, 而未能引起研究者的足够重视。一、考古发现龙山晚期可以确定出土有火灶的两处遗址, 都仅发表了房屋的平面图, 灶址的剖面图及照片都没有发表。1976 年试掘的孟津小潘沟遗址发现房址 3 座, 其中 T5F6 见有
5、灶址。“屋内有烧坑和烧灶各一个烧灶在屋内南头正中靠近门道处, 由火门, 火膛、火眼三部分组成, 火门弧形, 在灶南, 高 35、宽 50 厘米, 火眼三个, 呈等边三角形排列, 可以同时置放三件炊具。”同样在孟津, 1982 年发掘的西后津遗址也有类似发现。F10“房内设三灶, Z1建于房基的东壁上, 火口长 0.3、高 0.2 米, 其底略低于房基面。火口上部挖个宽 0.6、高 0.54 米馒头形的壁龛, 龛深 0.54 米, 内有一个灶口, 下与火口相通。Z2 建在南壁上, 其建筑方法与 Z1 大体相同, 唯壁龛较宽, 龛内有两个灶口;Z3 为地灶, 建于 F10 之东北角, 分火口、火道
6、、灶口、烟洞四部分。火口部位稍低, 烟洞部位较高, 火口与烟洞之间并列两个灶口, 内与火口、烟洞相通。清理时, F10 的三灶, 除 Z2 其龛被 H16 破坏外, 其它部分都保存较好。并且, 三灶的火口、火道、灶口均有很厚的红烧土。Z3 火口还放一罐, 灶旁放一个豆、一个器盖、两个陶碗, 有可能是同时使用的。”其中 Z1、Z2 为壁龛式灶, Z3 为火灶。二里头时期的火灶开始变得较为普遍。以皂角树遗址 F4 的 Z1 保存最好。Z1“位于东南角火门向西北, 高 0.9 米, 灶面宽 0.8 米, 中有一个略呈圆形的空洞。背后 (墙角) 有烟筒向上顺墙通向屋外, 整个烧灶是用草拌泥砌成。壁均呈
7、砖红色烧土, 内填满了灰土。”报告虽然发表了平剖面图, 但是线条简单, 没有照片发表, 仍然难以给人直观立体印象 (图一) 。图一 F4 平剖面图 (引自洛阳皂角树55 页) 下载原图二里头遗址共报告了 22 处灶址, 绝大部分保存极差, 其中三处发表了照片, 特别是 IVK9 可以看出相对较好一些, 对我们的复原工作尤其重要。“平面略呈椭圆形, 北边凸出一角, 南北长 1.06 米, 东西宽 0.62 厘米。火塘上大下小, 南壁呈斜面, 北壁较直, 周壁全部烧成青灰色, 北部突出部分可能是烟道。灶内填满灰土, 出土遗物不多”。报告的介绍和平面图比较简单, 也没有给出剖面图, 好在发表了照片
8、(图二) 。遗迹介绍没有提到照片上明显可见的“支柱”, 而这在二里头遗址发现的绝大部分灶址中都有发现和介绍, 除极个别破坏较甚者鲜有例外, 说明是这种灶址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从照片观察, 该灶址介绍还有其他一些问题, 笔者将在下文详细分析。图二火灶 IVK9 所在房子 VF3 位置及平面图 (图中 9 号) 引自偃师二里头报告第 163 页图 99二、灶址复原由于二里头时期发现的灶址多数残缺, 在研究其建造方式和结构之前需要稍微做些简单的复原, 确证其应为火灶。1959-1978 年的偃师二里头考古发掘报告作者已经注意到, “灶口已经毁掉, 仅保留灶身部位”。其中 IVK9 发表了照片 (图三
9、) 。从照片看, 该灶址应该有几处在介绍时没有交代清楚乃至可能有误。首先, 灶址的平面形状并不是房址平面图上显示的“略呈椭圆形, 北边突出一角”, 而是在西边 (图版右侧) 还有一个坑, 两坑壁之间可以明显看到有火孔联通, 至于西边的坑究竟属于灶膛还是火门, 仅从照片难以判断, 但相通是肯定的, 所以也应该为灶址的一部分 (从西侧坑壁不见东侧明显的烧土圈推测, 是火门的可能性极大, 该侧也恰好朝向房内, 而东侧紧靠墙壁) 。倘若是火门, 则是单灶;倘若为另一灶膛, 则应该是联通灶, 火门可能在别处。其次, 报告认为其北侧 (图版下侧) 突出部位可能是烟道, 实际上从照片可以观察到, 南侧 (图
10、版上侧) 有一处明显的烟道, 上下均有圆孔。再者, 在烟道旁有一个支柱, 这在二里头遗址同时期发表的灶址中绝大多数都有发现 (图四) 。该支柱不可能是为了置放炊具而设, 它直接支撑着灶的顶部, 说明灶顶应该是接近封闭的状态。图三:IVK9, 方向下北上南, 左东右西。引自偃师二里头图版 76:4我们不仅在龙山晚期已经发现了这种带多个火眼的火灶, 其后的商周时期更是十分常见, 比如这种类型的灶在安阳殷墟孝民屯遗址也有发现 (简报 I 型) 。虽然其结构略显不同, 但是形制上与早期火灶相当接近。另外, 二里头时期数量较多的深腹罐, 内壁常见白色水垢, 肯定一部分是用于烧水的主要炊具。这种炊具往往外
11、壁附有一层草拌泥, 有的被烧成红色, 也可以证明应该是嵌入在抹有草拌泥的火眼上使用的。从深腹罐较深的腹部和小平底或圜底特征看, 平地放置是肯定无法使用的。一般的支脚, 在深腹罐盛水的情况下, 也难以将其放置稳固, 嵌入火眼是最合适的选择。而且, 深腹罐往往上、中腹圆鼓, 也恰好便于嵌入火眼中。图四:2003VZ1, 可以看到明显的支柱引自二里头彩版六五:1综上, 基本可以肯定, 二里头时期的不少烧灶应该就是火灶。三、建造方式及结构从建造材料上看, 大部分报告都描述的比较简略, 其中皂角树 Z1 提到是用“草拌泥砌成”, 偃师二里头报告提到有的支柱是用草泥土做成, 其他大多仅简单提及是“红烧土”
12、。从二里头报告发表的照片观察, 灶壁下半部往往形成一周较厚的烧土, 与其外的土质有明显差异, 应该不仅仅是因为内壁受高温所致, 显然在建造时使用了专门的材料并经过拍打挤压, 不排除会羼杂干草类材料, 泥土也可能经过发酵之类的“炼泥”处理过程。灶址的基本结构包括火门、灶膛、灶壁、灶顶、火眼, 烟道等, 其中二里头遗址还集中发现有支柱。火门、灶膛多为半地穴式, 二者底部贯通, 平面多近瓢形, 也有的火门近长方形、方形, 火塘也见有近方形者。半地穴有的是为方便盛灰和掏灰, 不是预先掏挖而成, 一些灶底相对灶壁而言, 相对松软, 穴较浅, 往往没有厚的烧土层, 这种灶应该是地面式的, 灶壁是在地面砌成
13、;有的是先掏挖出坑, 然后在坑壁抹草泥土等并经拍打, 接近地穴式。灶顶的形状不清, 往往发掘时都已坍塌, 发掘者也甚少留意, 推测可能有平顶、穹顶两种, 其中平顶一般需要有支柱支撑。支柱的形状也比较多, 常见以方柱、圆柱为主, 个别有马蹄形柱。火眼多呈圆形, 大小与炊具最大径比较接近, 一般在 30 厘米上下。一个灶址往往有多个火眼, 可以同时炊煮 2-3 种不同的饭食。烟道一般靠近墙壁一侧, 多从灶膛底部筑起, 大致与火门相对, 并延伸至墙壁处通向室外。可以认为, 早期火灶已经基本具备了秦汉以降中国台式灶的绝大部分结构。四、技术来源从技术史角度考察, 早期火灶的形态结构, 已经相继在仰韶至龙
14、山时代有了一定的积累, 不过其中也有部分情况让人困惑。王仁湘先生曾经大致考察了从火塘到火灶的过程, 但是还没注意到龙山晚期至二里头时期河南地区已然出现火灶, 与“新石器时代的火塘”已经有了明显的区别。文中提到目前考古发现最早的火灶是湖北枝江关庙山遗址发现的三联排灶, 距今已有 6000 年历史, “灶上每个火眼上都是用于放置圜底陶釜的, 九釜并列、十分壮观。”这一发现无论如何都让人感觉突兀, 前后都存在巨大的断裂。因此, 我们实在难以将河南地区自龙山晚期至二里头时期的早期火灶与之直接联系。那么, 是否如王仁湘先生所言, 早期火灶的源头可能还需要从黄河流域的发达地区去寻找呢?大致检视一下新石器时
15、代仰韶至龙山阶段的灶址, 尽管其平面形状有圆形、方形、圆角方形、椭圆形、瓢形、箕形等等不同, 立面有深穴、浅穴、平地等深浅差异, 火口与烟道 (通风孔、通风坑) 、支柱、挡火墙、火种罐以及灶台等附属设施有无之别, 但是主体上都是火塘式的。仰韶晚期至庙底沟二期开始出现的壁龛式灶, 的确让我们眼前一亮, 其最初往往与火塘并存, 恰恰昭示出二者之间开始出现实质用途的差异, 至少提示了火塘部分功能的分离, 以炊煮功能为主的灶址的出现开始成为现实。不过, 仅从形制上看, 壁龛式灶初期并未对火塘式结构做太大的改造, 主要还是对灶址位置和大小的改变, 大抵类似缩小的火塘。为解决半封闭式结构带来的排烟问题,
16、逐渐在墙壁一侧出现烟道和烟囱, 有的壁龛式灶会在火塘内设置较低矮的隔梁以阻隔灰烬外溢, 或者设置短柱、低台以便于放置炊具。显然, 这同火灶在结构上还存在相当的距离。从某种程度上说, 这种炊煮功能从室内中部火塘的分离趋势, 可能会是火灶出现的动力之一, 但显然还需要其他的因素影响促成。洛阳地区出现的早期火灶或许受到了这一大趋势的激发, 但其建造技术应该并非是从壁龛式灶址直接引进的, 其来源看来只能从其他方面去寻找。从结构方面观察, 火灶与陶窑的形态相似度极大, 一度让发掘者在判断其具体功能时感到困惑, 有的干脆直接称之为“灶窑”, 或许, 火灶的技术应用应该得益于于陶窑技术的发展和启发。在此之前
17、的仰韶时期, 封闭式的陶窑早已出现, 类似灶址的基本结构火门、火膛、窑壁、火眼、烟道等等一应俱全, 洛阳、郑州地区还另外发现有用于支撑窑箅的窑柱。陶窑中的一类习见圆形火眼, 火眼数量较多, 直径多在 0.05-0.14 米之间, 仅比灶址火眼数量多而直径偏小。偃师汤泉沟遗址发现的仰韶晚期陶窑, 有窑柱两个:“在火塘的中部, 竖立着两个横列的窑柱, 以支撑窑箅。窑柱皆作束腰状, 横断面作椭圆形”。属于王湾三期的站马屯遗址窑址 Y1, 也在窑室中部立一长 0.36、宽 0.16、高 0.26 米的窑柱 (图五) 。偃师二里头报告的二里头时期陶窑, 绝大部分都发现有窑柱。由此看来, 仅仅需要对陶窑结
18、构做一些舍弃和简单改动, 就可以建造出一座封闭式的火灶:首先, 灶不需要同时添加大量的柴火, 对火门、火塘的大小和深度 (容积) 没有太大需求, 火门变小, 火塘变浅是较佳的选择;其次, 复杂的火道系统毫无必要, 不需要构筑特殊的火道系统;第三, 灶的顶部用于炊煮, 火眼必须适合放置炊具, 需将火眼数量减少, 直径增大;第四, 功能上用于烧制陶器的窑室已经不再需要, 窑顶直接舍弃;第五, 排烟兼空气流通功能的烟道, 烟囱可以直接继承。总之, 仰韶晚期开始的原本多功能的火塘与主要用于炊煮的壁灶共存, 可以视为引发火灶出现的前提条件;而借鉴同时期不断发展的陶窑技术, 则直接启发催生了火灶的出现。这
19、种火灶的发明, 迅速影响到壁龛式灶址的结构。显然, 孟津西后津遗址的 Z1、Z2, 比作为发源地黄土高原地区的壁龛式灶要更加复杂一些, 非常接近火灶的形态。图五:站马屯 Y1 平剖面图 下载原图五、早期火灶发明的意义任何重大的技术发明的应用, 都和当时的政治、经济、文化相互作用:一方面是因适应当时社会发展的需求而产生, 就必然受到当时社会环境的影响, 能够反映当时的部分社会发展现状;另一方面, 其出现也将改造当时的政治、经济、文化环境, 促进社会的变革。火灶的出现与炊具的演变有直接关联。洛阳地区在王湾三期偏早的遗存中, 多以一种平底粗砂罐为炊具, 鼎足也适应火灶的利用, 变成乳丁状, 更多显示
20、的是高足鼎文化传承的残迹;二里头时期大量使用圆腹罐、深腹罐做炊具, 都显示出与火灶很好的适应性。火灶的发明也反映了当时社会发展的趋势, 表现为火塘在普通家庭地位的下降, 最直接的后果, 就是中心火塘式灶址的衰落和逐渐消亡。在河南地区, 商周以降, 我们已经极少能够见到位于室内中心的火塘式灶址, 尽管可能尚有不少位于房屋一角的小型火塘发现, 但已与前者的功能明显有别, 其中一些还可能是发掘时保存不佳引起的误判。从人类学角度观察, 开放式火塘往往是带有集体取向社交生活方式的缩影, 人们围坐在此取暖, 烧烤分享食物, 唱歌跳舞, 交流感情, 体现的是一种血缘 (家庭、家族亲属之间) 和小共同体式 (
21、社区居民之间) 的社会环境。而火灶一般位置偏向房屋一角, 多数靠近墙壁, 更多反映的是个体家庭的私密生活, 可能昭示着血缘、小共同体影响力的缩减。二里头时期大量圜底圆腹罐、深腹罐及鼎、甑等的共存, 展现了各类炊具的多样性, 暗示人群的迁徙和聚集, 改变了共同体的组成结构和交往模式。龙山晚期至二里头时期小型村落公共建筑的缺位和超大型聚落大型城址、宫殿式夯土台基的出现, 显示了日益加强的社会复杂化进程。小共同体影响力的减弱, 带来了个体家庭地位的凸显, 更有利于大共同体的形成和直接控制。火灶正可以视为大共同体权力逐渐渗透到个体家庭, 并随之削弱血缘、社区式小共同体影响力过程中权力嬗变的缩影。就功能
22、而言, 火灶一般有数个火眼, 能够同时炊煮多种饮食, 可以促进炊煮工艺的复杂化、精细化。二里头文化中出土的深腹罐, 往往内壁附有白色水垢, 说明烧制热水甚至开水都非常可能。饮用开水和茶叶, 是中国文化圈独特的爱好, 或许由此已经开始饮用开水也说不定。龙山晚期的陶斝、鬶内壁常见的白色水垢, 也显示其并非孤例, 残留物分析显示其中一些可能就是单纯为了烧水。热水可以在寒冷天气保护皮肤免受凉水的刺激, 不易冻伤, 对人类的健康大有裨益;开水能促进人类免受水质污染和寄生虫、病菌危害, 减少疾病的发生。而且, 火灶以其封闭性, 以及可以同时炊煮数种饮食, 更加节能, 必然减少对资源的浪费, 也能节省对资源
23、获取所需的人力和时间, 便于将劳动力从中解放出来, 从事更多样化的工作。注释(1) (1) (8) 王仁湘:炊烟 8000 年从火塘到火灶, 大众考古2013年第 4 期。 (2) (2) 洛阳博物馆:孟津小潘沟遗址试掘简报, 考古1978 年第 4 期。(3) (3) (10) 河南省文物研究所、新乡地区文管会、孟县文化馆:河南孟县西后津遗址发掘简报, 中原文物1984 年第 4 期。 (4) (4) 洛阳市文物工作队:洛阳皂角树, 第 55 页, 科学出版社, 2002 年。(5) (5) 此处报告显然有误, 不可能不到 1“厘米”宽度, 应为“米”。 (6) (6)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
24、究所:偃师二里头, 第 163-164 页, 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 1999 年。 (7) (7) 殷墟孝民屯考古队:河南安阳市孝民屯商代房址 2003-2004 年发掘简报, 考古2007 年第 1 期。 (9) (9) a.河南省文化局文物工作队:河南偃师汤泉沟新石器时代遗址的试掘, 考古, 1962 年第 11 期;b.河南省文物研究所、文化部文物局郑州培训中心:郑州市站马屯遗址发掘报告, 华夏考古1987 年第 2 期。 (11) (11) 当然, 早期火灶发明以后, 并未完全取代火塘式灶, 而是长期与之共存, 不少高三足炊器如鼎、鬲、甗的大量存在显示出火塘式灶址仍然有存在的基础。如孟津西后津遗址同一房内发现 3 处灶址, 其中两处为壁龛式灶;殷墟孝民屯遗址也发现多种形制的灶址共存。在中原地区, 火灶总体取代火塘式灶至少应该在周代或更晚。 (12) (12) 王芬:鲁东南地区龙山文化陶器研究, 2016 年首届考古学大会会议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