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大众化背景下中国高等教育结构问题分 析基于公平与效率的角度 刘旭东 赵文慧 乜蓉峰 李悦 李鹤飞 岳斌 华北理工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 华北理工大学管理学 院 华北理工大学办公室 华北理工大学现代教育中 心 华北理工大学史志鉴办公室 秦皇岛卫生学校党 政办公室 摘 要: 中国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发展迅速, 开始逐步向后大众化过渡。 在大众化背景下, 中国高等教育形成了多层次、多形式、科类基本齐全、布局较为合理的高等教育 结构体系。 文章基于公平与效率的视角, 对高等教育结构问题展开探讨, 分析我 国高等教育结构的现状, 进一步发现其结构性矛盾并提出相关调整策略。 关键词: 大众化; 高等教育结构;
2、公平与效率; 作者简介:刘旭东 (1976-) , 男, 河北省唐山市人, 华北理工大学高等教育副 所长, 教授, 硕士研究生导师, 主要从事比较教育、教育史研究。 基金:中国高等教育学会高等教育科学研究“十三五”规划课题:大众化背景 下美国高等教育结构问题研究 (16YB155) Analysis of Structure of Chinese Higher Education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Popularization:Based on the Perspective of fairness and Efficiency LIU Xu-dong ZHAO
3、Wen-hui NIE Rong-feng LI Yue LI He-fei YUE Bin Higher Education Research Institute, North China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llege of Management, North China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Administration Office, North China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Modern Education Tec
4、hnology Center, North China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Yearbook Office, North China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arty Committee and Administration Office, Qinhuangdao Health School; Abstract: The process of popularization in China has developed rapidly and has moved towards post
5、-popularization step by step.Under the background of popularization, the multi-level and multi-form Chinese higher education structure and system with basically-complete disciplines and reasonable layout is formed.Based on the perspective of fairness and efficiency, this paper studies the structure
6、of Chinese higher education.While analyzing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the structure of Chinese higher education, the issues of the structure of Chinese higher education is further found out and relevant adjustment strategies are put forward. Keyword: popularization; the structure of higher education;
7、 fairness and efficiency; 高等教育结构是一个复杂多维的综合结构, 高等教育结构体系与高等教育的公 平与效率问题的解决密不可分, 高等教育结构的变革不仅仅意味着高等教育规模的扩大, 更意味着高等教育整体质量的提升。1有关高等教育发展过程的研 究, 最广为人知的就是 1973年由马丁特罗教授所提出的从精英化到大众化再 到普及化的“三阶段”理论, 之后在1999年, 日本的有本章教授结合日本高等 教育实际发展情况, 提出高等教育在大众化之后会出现后大众化的现象, 高等 教育走向终身化而不是普及化。 几乎在同一时期, 美国的罗伯特吉姆斯基教授 等人在研究美国高等教育时也提出了
8、“后大众化阶段”的概念。2中国高等教 育在近十年间, 毛入学率实现翻倍增长, 高等教育规模扩张迅速, 提前五年完 成了国家所给定的目标, 中国高等教育在大众化的背景下稳步发展。 伴随着如此 飞快的发展速度, 我国高等教育公平与效率的问题更加突出, 对高等教育进行 结构性调整, 将是保证高等教育“平等”与“卓越”的相对有效的办法。 一、高等教育结构:公平与效率的观察视角 高等教育结构具有多层次多维度的特点, 大体可分为微观结构和宏观结构, 宏 观结构包括:层次结构、形式结构、科类结构等;微观结构主要由专业结构、课程 结构、教材结构等构成。3在一定条件下, 教育公平与教育效率是对立统一的: 协调则
9、双赢;失调则两败。 4因此我们在分析高等教育公平与效率的问题时, 应 秉承“兼顾公平与效率”的原则, 使二者在发展中逐步走向协调统一。 高等教育 结构与教育公平和效率的问题息息相关, 二者相互影响, 相互制约。5调整好 高等教育结构, 一方面, 有助于满足更多的人接受高等教育的需求, 促进我国 高等院校整体教育教学水平的提高, 实现高等教育公平与效率的兼顾;另一方面, 高等教育公平与效率问题的优化, 有利于教育资源更高效的利用, 也将对高等 教育结构的完善提供更坚实的基础和保障。 反之, 如果高等教育结构不顺应时代 的发展进行调整完善, 则会对整个教育体系带来十分不利的影响, 而不注重教 育公
10、平与效率问题的处理, 也会在一定程度上滞后高等教育结构变革的进程。 为 促进高等教育的广覆盖高质量发展, 应充分考虑我国的社会需求和产业结构, 并在市场机制的指导性下, 由政府主导适当对我国高等教育结构进行调整。 二、大众化背景下中国高等教育结构现状分析 改革开放后, 中国经济空前发展, 社会秩序稳定, 为高等教育的发展提供了坚 实的经济基础。1999 年国家通过扩招实现了高等学校受教育人数的飞速增长, 中国高等教育规模迅速扩大, 在短短十年间实现了美国用了四十年才实现的由 精英化到大众化的跨越, 现在中国的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已经超过 40%, 进入了 由大众化向后大众化稳步过渡的阶段。近十年来
11、, 我国努力推进教育公平建设, 使得入学机会逐步走向均等化, 我国高等教育总量显著增加, 规模日益扩大。 从 表1中的数据我们能够看到, 从2007年到2016年, 我国高等教育总规模由2700 万人迅速增长到3699万人, 全国高等教育机构总数则增加了500余所, 至2016 年, 总数已达 2880 所。 6纵观我国高等教育发展历程, 可见其总体呈明显的上 升趋势。 在由大众化向后大众化过渡的这一关键时期, 通过对高等教育结构的调 整, 促进教育机会平等并改善高等教育质量, 将是我国高等教育领域接下来关 注的重点。 表1 2006-2015年我国教育事业发展基本状况 下载原表 在高等教育向
12、后大众化逐步过渡的过程中, 普通高等学校尤其是其中的普通本 科院校, 仍然是不可替代的重要组成部分。 根据美国社区学院发展在其后大众化 进程中所起到的巨大作用, 可以预计中国高等职业教育在高等教育改革的过程 也将扮演更为重要的角色, 成为中国高等教育后大众化的主要推动力。 除此之外, 随着终身教育思想的影响日益深入, 政府政策推动成人高等学校发展, 使更多 成人适时进入到高等教育, 成人高等教育将成为中国高等教育后大众化的又一 重要推动力。7 (一) 普通高等教育 由图1 可以看出近十年来, 我国普通高等学校总数逐年增多, 总体规模日益壮 大, 从图 2中也能够看出, 普通高等教育每年的毕业生
13、人数也在稳步增加, 而 在总量上也一直占据着很大优势。 据此观察中国高等教育近年来的发展, 总体状 况是上升趋势, 伴随着高等教育的大规模扩张与高速度增长, 将不可避免地出 现诸多问题。 (1) 中国普通高等教育整体规模迅速扩大, 尤其是普通本科院校 (包含独立学 院) 一直是人们讨论的焦点, 由于规模的迅速扩张, 出现一系列问题, 使其层 次结构呈一定程度的失衡状态, “专本研”三级层次结构亟待优化。普通高等教 育质量很大程度上反映了我国高等教育水平, 而普通本科院校作为中国高等教 育结构中的“骨干”, 是中国高等教育结构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由图 1可以看 出, 我国普通高等教育总体规模日
14、益壮大, 其中普通本科院校数量也在逐年稳 步增长, 从2007年到 2016年, 本科院校数量由 740所增加到了1237 所, 大范 围的扩招使得高等教育空前发展, 我国高等教育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近年 来, 我国高等教育数量持续增长, 规模不断扩大, 各个层次也都呈现出不同的 特点。由图2可以见得, 我国普通高等教育中本专科层次增长的速度最为迅速, 规模扩大的非常快, 到2016年专本科层次毕业生人数为948.65万人, 而研究生 层次仅为56.39万人, 二者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虽然整体规模差距较大, 但是从 2007年的31.18万人到2016年的56.39万人, 研究生层次的毕
15、业生人数也实现 了较大提高。 由于研究生教育相较于本专科而言, 所占比例依旧非常低, 并且其 教育教学质量也依旧存在着很大的提升空间, 因此, 国家、 社会及高校在稳定专 本科的基础上, 应予以高层次人才培养更多的关注和重视, 以促进其健康发展。 我国的普通高等教育尤其是普通本科院校承担了最多的本科教育任务, 但是研 究生培养方面, 距离目标依旧存在着一定的差距, 尽管除了普通本科院校外, 一些科研机构也参与研究生培养, 但无疑普通本科院校在其教学资源、师资力 量、 生源水平等方面占据更多的优势, 因此, 理应更多的承担起研究生培养的任 务, 成为研究生教育的主心骨和核心力量。 而专科层次人才
16、的培养方面, 则应更 多的向高等职业教育方面倾斜, 不是去培养比普通本科学术水平稍差的学生, 而是培养具有专业技术技能的学生, 使其在毕业后能够更好地适应社会。 (2) 中国高等职业教育作为普通高等教育中又一重要组成部分, 发展十分迅速, 但是结构形式相对比较单一, 运行机制存在脱节的问题。 由于高等职业教育具有 很强的实践操作性, 能够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大量的多样化的高等 技术专业性人才, 从而对社会生产效率和生产水平的提高起到关键作用, 因此, 促进高等职业教育数量和质量的提高将成为中国高等教育发展的一项重要且十 分艰巨的任务。从图 1中可以看到, 高等职业院校从 2007年的1
17、147所到2016 年的1359 所, 其数量一直位居高等教育领域首位, 在大众化进程中起到了重要 的作用, 为深化我国的高等教育改革, 需要我们继续加大力度发展高等职业教 育, 使其更加充满活力, 扩大规模的同时提高整体质量。 中国高等职业教育还存 在着很多问题, 例如在运行机制方面, 中国高等职业教育培养的人才大多难以 符合相关企业、行业的要求, 没有能够形成一个良性的互利互助的运行机制;再 者, 由于教师资源不足, 尤其是“双师型”教师的缺乏, 使得高等职业教育 “不职业”的问题;以及高等职业教育资金投入不足导致办学条件较差, 相关教 育教学硬件设施落后或不足;加之一直以来“学而优则仕”
18、观念而造成的人们对 职业教育的不尊重, 认为高等职业教育是在无法进入到普通本科院校以后的不 得已之选等等一系列问题, 导致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受到了很大的阻碍。 在 保证高等职业学校专科层次人才培养的前提下, 应在总体规模中占优势的基础 上, 更多地与普通本科院校进行交流合作, 并使高等职业教育与普通本科院校 间找到一个契合点, 使二者更好地衔接, 从而达到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水平的目 的。 (二) 成人高等教育 中国高等教育结构体系中普通高等教育占主导地位, 除此之外, 成人高等教育 虽然发展相对缓慢, 但依旧占据着一席之地。 形式灵活多样的成人教育, 使得更 多成年人获得了后继学习的机会,
19、尤其对于在职人员来说更是受益良多。 成人教 育使他们能够利用业余时间获得丰富的知识, 进而提高其知识水平和个人能力, 完善自身建设。 通过发展成人高等教育, 能够为社会输送更多更优质劳动力, 有 利于在整体上提高我国的国民素养, 促进我国终身学习体系的建立。 由图 1可以 看出, 在2007年还有413所成人高等学校, 截止至2016年减少了160所, 仅剩 余284 所。由此可见, 我国成人高等学校数量呈明显下降态势。然而高等教育后 大众化的实现是与成人教育的发展密不可分的, 因此我们应提高对高等教育的 重视度, 加大力度发展成人教育。 成人高等教育的办学形式多种多样, 教学所涉 及的内容也
20、十分的丰富, 但在办学水平上, 依旧存在着教学水平偏低, 教育质 量难以保证, 相对缺乏系统性和协调性等情况, 造成很多学校生源的不足以及 质量降低的情况, 形成恶性循环, 进而造成一些成人高等教育学校难以维持, 学校总量逐年数量减少。 但是从图 2中可以看到, 除了2008年和2011 年毕业人 数小幅度下滑以外, 其他年份的成人高等学校的毕业生人数均有所增加, 至 2016年, 毕业生规模已达 244.47万人, 比十年前增加了近 70万人, 这就说明 人们对成人教育仍然有一定需求, 所以有必要改善我国成人高等教育的发展条 件, 推动我国成人教育进一步发展。 虽然中国成人教育发展很快, 但
21、是依旧存在 着很多的问题, 例如, 由于普通高等教育的扩招所造成的成人教育入学人数下 滑以及质量降低, 使得成人教育发展受到了严重影响, 造成现有成人高等教育 社会认可度降低, 通过成人高等教育的途径去获得知识、学历的人越来越少。进 而导致成人教育机构随之出现教师资源流失, 教学配套设施更新困难, 整体运 营困难等问题, 使得我国成人高等教育发展举步维艰。 在建立终身教育体系的过 程中, 我国成人高等教育将扮演更为重要的角色。 政府应提供更多政策支持并鼓 励社会力量参与, 努力改善教学设施、 优化师资力量, 为成人高等教育发展营造 一个更好的环境, 使终身教育的理念从理论逐步走向实践。 图1
22、高等教育学校 (所) 下载原图 数据来源: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历年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整理而 得。 (网址:http:/ 图2 毕业生人数 (人) 下载原图 数据来源: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历年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整理而 得。 (网址:http:/ 三、大众化背景下中国高等教育的结构性矛盾及调整策略 为了进一步完善中国高等教育结构, 使中国高等教育持续稳定向后大众化发展, 应深入分析大众化背景下中国高等教育所存在的一些结构性矛盾, 并对教育经 费投入的数量和结构进行调整, 在坚持效率优先的基础上, 充分考虑教育公平 的问题, 处理好高等教育平等与优异的关系, 促进中国高等教育保质
23、保量发展。 8 (一) 教育投资-高等教育投入经费不足的问题: 改革开放为中国高等教育发展铺就了一条新的顺畅的发展道路, 尤其是自从高 等教育扩招以来, 高等教育范围逐渐扩大, 使越来越多的人加入到高等教育的 行列中。 随着社会的发展, 中国各行各业对于高等人才的需求日益强烈, 但由于 政府的财政能力相对有限, 从而导致了高等教育实际投入不足的问题;另外, 中 国高等教育领域的投资机制较为单一, 基本是处于政府“独揽大局”的状态, 其他社会力量、企业、个人参与的难度较大, 也是制约中国高等教育投入经费提 高的一大障碍;再者, 政府与社会各方面的力量罕有配合, 缺少相互的支持帮助, 难以发挥协同
24、效应也滞后了中国高等教育的发展。 政府机构是高等教育投入的主 体, 起到支柱性的作用, 而各种社会机构及个人则应该是高等教育投入多元化 的重要参与者, 起到协调、推动的作用。因此, 为了改善我国高等教育“经费匮 乏”的现状, 应该加大政府对高等教育的扶持力度, 并协同各种社会力量共同 努力, 不断完善高等教育结构, 促进高等教育的公平与效率: 1. 政府机构应适当提高高等教育的财政资助, 使高等教育投入在国家财政预算 中所占的比例不断上升, 把高等教育放在更为重要的战略位置, 以政府为主导, 通过合理的投入, 推动我国高等教育结构的优化升级。 2. 鼓励各种社会力量参与高等教育投入, 提高多元
25、社会力量对高等教育投入的 积极性, 尤其是要大力鼓励民办教育, 为其提供更多的优惠政策。 推动高等教育 投入主体多元化, 有利于促进我国高等教育结构更具合理性。 3. 协同政府与企业、个人等社会力量, 多方合作, 催生中国高等教育发展新的 带动点, 推动中国实现高等教育的后大众化并实现终身教育社会的构建, 使中 国高等教育改革实现一个质的飞跃, 提高社会整体对高等教育的满意度和认可 度。 (二) 教育公平-高等教育入学机会不均的问题: 教育公平问题是中国高等教育结构体系研究中的一个关键问题。 迅速发展的高等 教育, 必然伴随着发展不均衡的问题, 要客观的看待教育不公平的现象, 探究 其产生的原
26、因, 寻找相适宜的解决办法, 努力实现教育公平。 首先, 高等教育地 区间发展不均衡, 主要是由各地区政治经济发展水平所决定的, 一个地区高等 教育的繁荣首先取决于该地区是否有一个稳定的政治环境以及较高的经济水平。 同时, 高等教育的壮大也会促进当地的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 从而导致了越发 达的地区高等教育越好, 越贫穷的地区高等教育越差, 不断拉大了地区间差异。 其次, 城乡观念的差异也是高等教育公平问题的重要缘由之一, 城市居民对高 等教育的态度较为积极, 并且基本不存在性别歧视的问题。 而农村由于思想相对 封建保守, 重男轻女的现象依旧较为普遍, 加之其固有的“重生产轻教育”的 观念, 使
27、得农村居民对高等教育的态度更为冷漠。 正是由于这些思想观念的阻碍, 导致了农村居民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明显低于城市居民的状况。 除此之外, 学生 的家庭情况也会对教育公平问题造成一定的影响, 如学生居住地的地理位置差 异, 父母收入水平的高低以及父母教育观念的差异等等。 针对这些问题, 我们应 该做出如下调整: 1. 加大对经济落后地区高等教育的扶持力度, 促进高等教育投入主体多元化, 政府作表率并广泛推进社会支持, 鼓励民间力量在欠发达地区的高等教育领域 中投入更多资本, 调整高等教育布局结构, 推动不同地区协调发展。 2.完善高等 教育资助体系, 扩大助学金、 奖学金惠及范围, 使家庭条件较
28、差的学生也能通过 努力学习获得继续受教育的机会, 一定程度上减轻家庭负担, 从而提高部分学 生的学习热情和学业水平。 3. 转变农村落后观念, 多多开展下乡宣传活动, 向人们普及现代化教育观念和 人人平等的理念, 让人们意识到知识对提高个人能力、改善生活质量的重要性。 从而吸引更多适龄青年进入到普通高等教育, 更多的成年人参与到成人高等教 育。 (三) 教育效率-高等教育“通胀”导致贬值的问题 在高等教育领域, 存在着与经济领域类似的“通货膨胀”的现象, 即当高等教 育发展到一定水平后, 高等教育学校数量迅速增加, 高等教育受教育者规模扩 大时, 就会出现各高校教育水平参差不齐, 高等教育质量
29、难以监控, 高等教育 效率下降的状况。 我国用十年的时间就完成了美国花费了四十年的高等教育大众 化的任务, 虽然成绩极为显著值得称赞, 但是伴随着高增长速度, 必然出现这 样那样的问题。 高等教育的规模之大, 加重了政府的财政负担以及监控难度, 导 致了例如高等教育地区差异明显, 层次比例不协调, 师资力量不足, 生源水平 下降等问题, 从而在中国高等教育领域中出现了“通胀”的现象, 中国高等教 育面临“贬值”危机。 高等教育投入产出比呈下滑趋势, 教育效率堪忧, 因而使 市场出现了很多无法满足社会需要的质量较差的剩余劳动力, 不仅影响市场的 正常运行, 阻碍社会经济发展, 也影响了个人的发展
30、与就业。 要解决中国高等教 育“通胀贬值”的问题, 我们需要对我国高等教育进行一定的调整: 1. 收放自如的财政政策, 控制好财政预算用于高等教育的投入数量及范围, 使 教育投入有限度地扩大, 让财政投入“稳、 准、 狠”, 保证本科教育的基础地位, 扩大高等职业教育, 继续发展成人教育, 通过教师培训、 教育设备更新等方式不 断提高各个层次的教育质量。 2. 改革高校质量评估体系, 建立政府机构与民间评估机构相结合的新的质量评 估体系, 加强对高等教育质量的监控力度, 努力实现以提高质量来完善结构的 目的。除了对高校教育成果的监督, 更重要的是对高等教育过程的管理。 3. 完善高等教育的相关
31、法律法规, 更有力的制度保障有利于为我国高等教育创 造与一个更加稳定的发展环境。 以政府相关部门为主导, 做好对全社会的引导工 作, 提高社会团体、 企业及个人等对我国高等教育的责任感和参与高等教育管理 的积极性。 四、结语 在中国高等教育大众化稳步发展的背景下, 随着中国高等教育改革的推进, 中 国高等教育结构将会迎来更为深刻的转变, 逐步由高等教育大众化走向高等教 育后大众化。 想要在此过程中“少走弯路”, 需要我们在立足国情的基础上, 更 多地吸收借鉴美国、 日本等高等教育发达国家的经验, 发挥政府以及市场和社会 力量的“合力”, 满足社会对高等教育多样化的需求。9努力构建“任何人在 任
32、何时间、任何地点, 学习任何知识”的大学, 实现高等教育的后大众化。10 想要实现我国高等教育公平与效率的共赢, 单穿依靠扩大规模是不可行的。 我们 必须要在整体提高高等教育投入的基础上, 一方面, 应关注高等教育的数量, 扩大高等教育机构数量并努力提高入学率, 促进教育机会均等, 使越来越多的 人们能够有机会加入到高等教育的行列;另一方面, 应关注高等教育的质量, 提 高教师职业素养, 促进高校办学水平的提升, 进而取得高等教育的规模效益。 我 国高等教育结构的不断改革完善, 势必会培养出源源不断的高质量人才, 使人 才与高校相互影响相互促进, 形成高等教育系统的良性循环, 有力推动我国高
33、校“双一流”建设, 促进我国高等教育向纵深化发展, 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 建设提供更优质的服务。 参考文献 1项贤明, 葛岳静, 李艳玲.大众化进程中高等教育结构的变迁-美国的经验与 我国的发展趋势J.比较教育研究.2001, (2) :1-6. 2张文格.后大众化进程中的高等教育改革J.江苏高教.2012, (1) :51-54. 3谢安邦.高等教育学 (修正版) 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9. 4潘懋元.公平与效率:高等教育决策的依据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3, (1) :54-57. 5段世飞, 刘宝存.公平与效率:“双一流”建设背景下高等教育改革探析J. 教育导刊.2017
34、, (3) :70-74. 6教育部.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 2007-2016.EB/OL.http:/ _fztjgb/201707/t20170710_309042.html, 2017-07-10. 7潘懋元, 肖海涛.中国高等教育大众化结构与体系变革J.高等教育研 究.2008, (5) :26-31. 8王洪才, 曾艳清.后大众化与我国高等教育发展战略选择J.华中师范大学 学报 (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0, (3) :133-138. 9韩梦洁.美国高等教育层次结构变迁及影响因素分析J.大连理工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2014, (1) :111-116. 10天野郁夫.陈武元, 黄梅英译.日本高等教育的大众化与特罗“理论”J. 高等教育研究.2001, (6) :6-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