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赞美穆旦教学目的: 1、了解穆旦的简历及其创作风格。2、反复阅读,把握意象,领会诗人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穆旦在中国现代诗歌史上的地位,训练学生诵读诗歌的能力,把握诗歌的独特意象,品味诗歌的意境,体会作者对苦难人民的沉郁情感。教学难点:感受诗歌凝重而有昂扬的情感,把握主题,理解意象的意义和象征作用五、教学方法:教学方法:1、诵读法。2、问答法。通过问答加深意象的欣赏。3、探究式学习法。教学课时:二课时教学内容:1解题:穆旦(19181977) ,原名查良铮,笔名梁真,浙江海宁人,著名诗人和诗歌翻译家。在南开中学读书时开始习诗。1935 年考入北平清华大学外文系。1940年毕业于西南联大外文
2、系。参加抗日战争,在一九四二年的缅甸撤退时参加自杀性的殿后战。这位二十四岁的青年目睹无数战友死去,最后只剩下他一人,在热带雨林里挣扎。致命的痢疾和可怕的大蚊折磨着他还有那叫人发疯的饥饿 他曾试过一次断粮八天之久。在失踪了五个月之后,他死里逃生,到达印度。在印度的三个月里,他又几乎因过饱而死去。1949 年 8 月赴美留学,1953 年获芝加哥大学文学硕士学位后回国任教于南开大学外文系,1958 年被指为“历史反革命,1975 年恢复诗歌创作。诗作凝重,被誉为 20 世纪最成功的诗歌翻译家之一。与郑敏、辛笛同为“九叶诗派”代表诗人。牡丹诗九叶集诗人中成就最高的。他的诗最触目的特征是“丰富的痛苦”
3、 。诗集有探险者 、穆旦诗集 、 旗 等,此外有欧根 奥涅金 、 唐璜等大量译诗。1942 年 5 月作者毅然加入了中国远征军赴缅甸作战。抗战以来穆旦的心灵和肉体受到了双重的考验,长沙至昆明的艰苦之旅,在诗人眼前展开的是烽火连天、山河破碎的现实,使他产生对民族生存现状的痛苦记忆。这种见闻和经历引起诗人对坚忍不拔的民族性格的深思。 赞美以深沉的笔触,描摹了忧患中祖国,抒发了深沉、热烈的情感对祖国深情的爱,对民族强大的深情企盼,充满了对中华民族坚韧的生存力的礼赞。2诗的背景简介本诗写于 1941 年 12 月。1941 年,穆旦刚从西南联大外文系毕业并留校任教,是活跃于大后方昆明的校园诗人之一。当
4、时的西南联大是大后方的最高学府,聚集着几代诗人,有一片适合于诗歌探索与生长的肥活土壤。教师中,有五四时期白话诗的代表诗人兼诗论家朱自清,有新月派诗歌的中坚人物闻一多,有现代派诗人中的佼佼者卞之琳与李广田。在他们的周围,则汇合起一批热爱诗歌而又才华横溢的青年诗人,如穆旦、郑敏、杜运燮、袁可嘉、俞铭传、五佐良、赵瑞蕻等。师生之间的广泛交流,延续着中国新诗的命脉。虽然时逢艰苦的战乱年代,地处偏远的西南一隅的昆明,但是中外诗歌的直接交流与对话仍在进行。西南联大曾特聘英国著名的文学理论家与现代派诗人威廉燕卜逊来校任教,讲授当代诗。英国 20 世纪 30 年代最杰出的诗人奥登曾姣于 1938年访华,并写了
5、关于中国抗战的诗歌,对西南联大的校园诗人产生了较大影响。当时的情形正如五佐良事后回顾的:“中国的新诗也恰好到了一个转折点。西南联大的青年诗人们不满足于新月派那样的缺乏灵魂上的大起大落的后浪漫主义;如今他们跟着燕卜逊读艾略特的普鲁弗洛克 ,读奥登的西班牙和写于中国战场的十四行诗,双读狄仑托玛斯的神启式诗,他们的眼睛打开了,原来可以有这样的新题材与新写法!”穆旦就是文中提到的“青年诗人”之一。他已经有了开放的世界性的视野,并努力吸纳着来自西方诗歌潮流的营养与启迪。3内容述评本诗的主旋律是赞美。诗人赞美祖国,赞美祖国的土地,赞美土地上的人民,赞美祖国人民以“一个民族”的整体形象已经在世界上站立起来。
6、然而这种赞美之情又不是单一性的纯净存在,它与太多的情感内涵相混和相交织,如痛苦、悲悯、爱情、耻辱、恐惧、负疚、忧患、幸福等等复杂多样甚至矛盾对立的情感。或者说,赞美是这种种情感提炼出来的结晶,是这种种情感赖以滋生的源头。 “一个民族已经起来。 ”这是全诗反复咏唱的最强音。它既是诗人要赞美的理由,也是诗人所赞美的对象。它既是抗战时期民族精神的形象写照,也是整个民族与耻辱的历史、沉睡的过去告别的宣言书。全诗可分三部分。第一部分即第一自然段,主要写“我”对祖国土地与人民的感情。祖国的土地“走不尽” 、 “数不尽” ,幅员广阔,人口密集,在“荒凉的亚洲”堪称沃土。但“低压的暗云” 、 “干燥的风” 、
7、 “单调的东流的水” 、 “忧郁的森林” 、 “埋藏的年代”等渌泡在情感中的意象却写尽了祖国大地的衰败和苦难。生活在祖国土地上的人民则是“说不尽的故事是说不尽的灾难” , “是枯干的眼睛期待着泉涌的热泪。这里的两个“说不尽”与前面的“走不尽” 、 “数不尽”相对应,广阔的土地上生长着灾难的无穷,人民已经眼泪流干,欲哭无泪了。 “在耻辱里生活的人民,佝偻的人民” ,更是让人联想起日本侵略者铁蹄下的同胞。土地“静静的和我拥抱” ,而我要与人民“一一拥抱” 。土地、人民和“我”通过“拥抱”的象征含义融为一体,寓示着民族团结是民族站起来的前提条件与历史要求。第二、三自然段是全诗的第二部分。诗人通过对“
8、一个农夫”的象征性叙写,歌颂了“他”所代表的广大人民身上的坚强无胃与勇于牺牲的民族精神,抒发了自己对人民的赞美、敬意与感激之情。作为农夫的“他”是诗人从历史与现实中抽象出来的人民形象。 “他”经历了“多少朝代”和多少次面临的忧患,在危难时“放下了古代的锄头”挺身而出,面对死亡从不流泪。然而“他”的家里却有“在饥饿里忍耐”的母亲与孩子,生活是“最储蓄的悲哀”和“不可知的恐惧” 。 “他”抛家弃子, “走去了从不回头” ,义无反顾地承担起民族救亡的责任。诗人为此感动,为这痛哭,为不能给“他”的家庭以更好的生活而负疚。忍辱负重、勇赴国难的普通百姓是民族的脊梁,赞美他们,就是赞美正在启动的民族复兴的希
9、望。最后一段即全诗的第三部分。它与首段相呼应,再一次回到祖国与土地的抒情主题,但突出的重心已从人民的苦难转入历史的停滞与历史的耻辱。 “一样的是这悠久的年代的风” , “一样的是无尽的呻吟和寒冷” , “一样的是这飞过的乌鸦的声音” ,三个“一样的是”的句式,强化了历史的毫无变化与新意,痛苦、不祥和耻辱充塞着历史的内容,历史的延续又构筑着现实不变的景象。对此,诗人“踟蹰着” , “等待着” 。这是因为,历史耻辱的心理包袱是如此沉重,国土沦丧的战乱现实是如此严峻,将太多的痛苦转换成太多的欢乐的前程是如此艰难。但是诗人在踟蹰和等待中仍有希望和信心,那就是他反复咏唱、音调增强的一个眼前的事实:“一个
10、民族已经起来” 。在今天看来,一个民族从重睡到复兴是一个不断崛起的漫长过程,现今我们有处于这个“起来”的动态过程之中。但是,我们仍可以像当时的诗人那样庄严地向世界宣示:“一个民族已经起来”!4艺术赏析象征手法的运用是本诗最显著的艺术特点。穆旦在大学求学期间,深受西方现代派文学的熏陶和西方象征主义诗人如艾略特、里尔克、奥登等人的影响。象征主义对现实主义的白描和浪漫主义的直抒胸臆,主张寻找“客观对应物”以表现情绪,用一套意象、一串事件来储蓄地暗示思想。正如艾略特所说的,“把思想还原为知觉” , “像你闻到玫瑰香味那样地感知思想” 。诗中的大量意象正是这样融合着感性与知性、诗意与思想、具体与抽象的象
11、征性意象。如“干燥的风” 、 “单调的东流的水” 、 “优郁的森林” 、 “埋藏的年代” 、 “倾圯的屋檐” 、“乌鸦的声音”等,看似祖国大地上景物的写实,其实都是诗人情感与思想的客观对应物,隐喻着民族命运的衰败不祥和诗人对民族生存环境险恶的认知。“一个农夫”则是中华民族主体的象征。 “他”的吃苦耐劳、坚强不屈、勇于牺牲、无怨无悔寓示着历史积淀的一种民族性格和民族精神。诗人写“他”时善于将写实手法与象征手法相结合,既抓住日常生活化的细节,如“放下了古代的锄头” 、 “他走去了从不回头诅咒,塑造一个活生生的农夫;同时又运用超时空的抽象性语言,如“多少朝代在他的身边升起又降落了” , “翻起同样的
12、泥土溶解过他祖先的,是同样的受难的形象凝固在路旁” ,将个体形象提升到普遍性与群体形象的象征高度。象征手法所达到的艺术效果,是更感性的诗意与更丰富的思想所形成的张力。在诗歌语言方面,本诗融合了口语与书面语的长处,将繁复的长句与简洁的短句相结合,抽象的概略语言往往嵌入在“肉感”的具象语言之中,形成富有韵味与表现力的现代白话。正如王佐良所评论的:“他的诗歌语言最无旧诗词味道,是当代口语而去其芜杂,是平常白语而又有形象的色彩和韵律的乐音。 ”诗人还运用句子的排列与标点符号的取舍,使有限的词语尽量表达丰富多样的含义。如“一个老妇期待着孩子,许多孩子期待着饥饿,而又在饥饿里忍耐” ,既可以理解成许多孩子
13、期待着父亲,这个“父亲”被省略了;又可以连续成孩子期待着饥饿,意味着等等待他们的只有饥饿;还可以将饥饿一句阐释为老妇和孩子共同的生活处境,与期待毫无关系。这样的多义性增加了诗歌语言的内涵与弹性。此外,诗人还喜欢在跳跃的句子与似不相关的语义之间故意加入表达逻辑关系的关联词,以造成读者阅读时的突兀感与陌生化,以收取激发读者思考与理清思想的艺术效果。如“因为一个民族已经起来” , “然而一个民族已经起来” ,一般来说, “因为” 、 “然而”用在诗中都显抽象、枯燥和理性化。但诗人却要借此表达它与前文即整段诗的因果关系、转折关系与总结关系,并启发读者来回答为什么会存在这种关系。本诗语言的节奏有密有疏,
14、张弛结合,体现了诗人内心的情感节奏。第一段诗中连用五个“我”起头的句子,其中三个是“我要以”开头的排比句,表达了诗人火山喷发般的汹涌激情。同是排比句, “在群山的包围里,在蔚蓝的天空下,在春天和秋天经过他家园的时候” ,诗人则以舒缓而又优美的抒情笔调写景,展示心灵的松弛和悲哀的慢慢升起。另外, “一个民族已经起来”句子的反复与重复出现,构成了全诗节奏中回荡的主旋律和最强音。资料链接评论“最能体现中国新诗派的这种反叛性与异性的,无疑是它的主要诗人代表穆旦(19181977) 。在穆旦的笔下,出现了中国诗歌史上从未有过的残缺的世界里的残缺的自我 。 ”钱理群等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参考文章唐 :忆诗人穆旦 (见一个民族已经起来 ,江苏人民出版社 1987年版)王佐良:谈穆旦的诗 (见丰富和丰富的痛苦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 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