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ASME 锅炉及压力容器规范 国际性规范 VIII 第一册 压力容器建造规则 2009 增补 ASME 锅炉及压力容器委员会动力锅炉分委员会 编著 中国ASME 规范产品协作网(CACI ) 翻译、发送 2010 年 1 月 ASME BPVC 2009增补 第卷第 1册 压力容器建造规则 1 2009增补发送说明 经美国机械工程师学会(ASME)许可,中国ASME规范产品协作网(CACI)翻译 出版了 2007 版 ASME 锅炉及压力容器规范和相关规范。与规范英文原版一样,我们也翻译 有关增补。为方便更换,英文原版是活页的,所以其增补也是活页的。而规范中译本是装订 本,因此我们以勘误表方
2、式翻译、编辑了增补,即注明 07版中文本页码、章节、修改部位和 增补的修改内容。如修改内容多或有新增和变动较大的图、表,在勘误表中放不下的,则将 修改内容及图、表,放在勘误表后面,并注明位于中译本中的页码。 本增补由 CACI 聘请丁伯民翻译目录,更改一览表,引言,UG-1UG55,UG138,UHX, 解释,附录 13,9,1314,1929, 3240,A, C, D, E, G, H, J, L, M, P, S, T, Y , EE, FF, GG, JJ, KK,LL,邵国华校对;王丽芳翻译 UG 75UG 137, UG 140, Subsection B, Subsection
3、C(除 UHX篇外), 附录 48,1012,1618,25,30,31,F, K, R, W, DD, HH, MM 王国平校对, CACI 编辑、发送。 中文版增补版权属 CACI 所有。 本增补原版在 2009年 7月 1日发布,自发布之日起 6个月后生效。执行时应以英文原版 为准。 由于各种原因,本次翻译发送的增补可能会有不足和错误,希望广大用户和读者批评和 指正,以便改进。 来信请寄:北京市西城区月坛南街 26号 中国ASME 规范产品协作网 邮政编码:100825 电子邮箱: 中国ASME规范产品协作网 2010年 1 月 ASME BPVC 2009增补 第卷第 1册 压力容器建
4、造规则 2 2009 年度增补 07 中文 版页码 章节 修改部位 09 增 补 修 改 内 容 xxxii 前言 左栏第 4段 1214 行中“各建造规范中批准使用的 ASME 材料标准均列于第 II 卷 A、B 两篇的许用的 ASTM 版本中。”修改为“各建造规 范中批准使用的 ASME 材料标准均列于第 II 卷 A、B 两篇的许用的 ASTM 版本和许用的非 ASTM 版本中。” 。 xxxii 前言 右栏第 3段 1. 1314 行中“或第 II 卷 A、B 两篇的许用的 ASTM 版本中 引用的”修改为“或第 II 卷 A、B 两篇的许用版本中 引用的” 。 2. 1820 行中“
5、第 II 卷 A篇的许用的 ASTM 版本及第 II 卷 B 篇 的许用的 ASTM 版本以表格的形式”修改为“第 II 卷 A 篇的 许用版本 及第 II 卷 B 篇的 许用版本 以表格的形式” 。 3. 2324 行中 “, 如该标准要求不同于 A或 B 篇的 许用的 ASTM 版本中对应”修改为“,如该标准要求不同于 A 或 B 篇的许用版本中对应” 。 4. 倒数第 54 行中 “证明达到 A或 B 篇的 许用的 ASTM 版本 的对应要求”修改为“证明达到 A或 B 篇的许用版本 的对应要求” 。 xxxiv xlv 委员会名单 (略) 1 引言 U-1(b) 1. 第 89 行中
6、“UHT、 ULW 及 ULT 篇, ” 修改为 “UHT、 ULW、ULT 及 UIG 篇;” 。 2. 第 1113行中“铁素体钢、多层结构以及低温材料。第卷 D 篇还列出了这些材料的最大许用应力值表格。 ”修改为“铁素 体钢、多层结构,低温材料以及浸渍石墨。第卷 D篇还列出了除 浸渍石墨外这些材料的最大许用应力值表格。 ” 。 2 引言 U-1 (c)(2)(h) 第 1 行中“(见 3.2)”勘误为“(见 3-2)” 。 3 引言 U-1(k) 整节删除 3 引言 U-2(a)(5) (新增) 在 U-2(a)(4)下新增 U-2(a)(5)节如下: (5) 无损检测的程度以及当采用这
7、种检测时,对所用验收准则的选择 都超出了本册的要求。 5 引言 表 U-3 表底下注修改为: 见 UG-91 和 UG-117(f)。 6 UG篇 UG-4(a) 第 4 行中 “UG-15, UCS 篇及强制性附录” 修改为 “UG-15, UCS 篇,UIG 篇及强制性附录” 。 9 UG篇 UG-11 (a)(1) 第 5、10 行中“ASME/ANSI”修改为“ASME” (共 3 处) 。 9 UG篇 脚注 5,7 文中“ASME/ANSI”修改为“ASME” (共 3 处) 。 ASME BPVC 2009增补 第卷第 1册 压力容器建造规则 3 07 中文 版页码 章节 修改部位
8、 09 增 补 修 改 内 容 9 UG篇 UG-11 (c)(1) 第 1、3 行中“ASME/ANSI”修改为“ASME” (共 2 处) 。 10 UG篇 UG-11 (c) (2) 第 1 行中“ASME/ANSI”修改为“ASME” 。 10 UG篇 UG-14(b) 1. 第 4、 6 行中 “由热轧或锻制棒材机加工制成。 ” 修改为 “ 由杆材或棒材机加工制成。”(共 2 处) 。 2. 最后一行中“由棒材加工制成”修改为“由杆材或棒 材加工制成” 。 11 UG 篇 UG-16 (b)(2) 全文修改如下: (2) 对小于或等于 NPS 6(DN 150)的公称管或管子,此最小
9、厚度不适 用于双套管換热器的内管,也不适用于由壳体、外壳或导管等封闭起 来的、以及为避免机械损伤而保护起来的公称管和管子。不论外管、 壳体或保护性元件是否按本规范规则建造,这些例外都成立。当外部 保护性元件并非由制造厂作为容器的一部分提供时,制造厂应把这一 点在制造厂数据报告上注明,且用户或其指定代理人有责任保证在投 入操作之前所需要的封闭件都已安装。在公称管或管子都全部封闭之 处,应为避免由于管子/公称管的泄漏而使保护室内的压力积聚作出考 虑。这些按规范规则建造的换热器的其他所有受压件都必须满足 1 /16in.(1.5mm) 的最小厚度要求; 12 UG篇 UG-20(a) 在节尾增加一句
10、: 也见 U-2(a)。 13 UG篇 UG-21 在节尾增加一句: 也见 U-2(a)。 16 UG篇 UG-27(a) 第 1 句中“除附录 32 所允许者外,”修改为“除附录 1 或 32 所 允许者外,” 。 28 UG篇 UG-34(a) 脚注 20 文中“见 U-2(c)”勘误为“见 U-2(g)” 。 37 UG篇 新 UG-37(h) (新增) 在“UG-37(g)”下新增“UG-37(h)”如下: (h)如果各个分块部分都由全焊透对接焊缝连接,则允许用分块式补 强件。这些对接焊缝应符合 UW 篇中的全部适用要求。除非满足以下 所列的各项规定, 否则在用图 UG-37.1 中所
11、定义的面积 5 A 应乘以 0.75。 如果满足下列之一,则面积 5 A 并不需要作任何降低。 (1) 对每一对接焊缝作射线或超声检测以符合全焊透,或 (2) 对圆筒上的开孔,焊缝的布置由圆筒的纵轴起至少为 45。 每一补强件的分块应对泄放孔有清晰的排放途径, 且应按 UG-37(g) 所规定进行试验。 37 UG篇 新 UG-37(i) (原 UG-37(h)) 原“UG-37(h)”重新编号为“UG-37(i)” 。 44 UG篇 UG-43(d) 整节修改为: (d)双头螺栓连接件。连接件可采用双头螺栓,容器应在壳体上、加 厚凸缘上或在正确连接的平板上或管配件上有一机加工的平面。由容AS
12、ME BPVC 2009增补 第卷第 1册 压力容器建造规则 4 07 中文 版页码 章节 修改部位 09 增 补 修 改 内 容 器内壁表面至需攻螺纹的孔底部的距离应不小于腐蚀裕量加上 1/4 最 小所需厚度。可以在容器内表面增加焊缝金属以保持这一距离(见 UW-42)。螺孔应符合下面(g)的要求。双头螺栓连接件应符合 UG-36 至 UG-42 的补强要求。 45 UG篇 UG-43(e) 第 2、3 行中“ASNI/ASME”修改为“ASME” (共 2 处) 。 46 UG篇 UG-45(b)(4) 第 23 行中“ASNI/ASME”修改为“ASME” 。 46 UG篇 脚注 26
13、第 1、4 行中“ASNI/ASME”修改为“ASME” (共 3 处) 。 61 UG篇 UG-90 (b)(16) 第 2 行括号内文字修改为: (UG-99、UG-100、UG-101 及 UW-50) 65 UG篇 UG-101 (a)(1) 在本节最后增加以下内容: 利用验证试验结果的成品容器或容器部件,应遵照本册现行版本及其 适用增补中的所有相关建造规则。 65 UG篇 UG-101 (a)(1)(a) (新增) 在“UG-101(a)(1)”节(新增内容)下新增“UG-101(a)(1)(a)”节如下: UG-101(a)(1)(a) 根据本册先前版本以及原验证试验报告的文件,考
14、 虑验证过的施工规范的使用,要求制造厂确定适用本册的版本是否有 随后的修改并且必须进行评估。该评估有可能取消本册通过验证试验 (例如,UCS-66、UHX 篇、附录 13 等)确定容器 MAWP的可接受性。 然而,如果发现适用版本并且判定不需新的验证试验,采用 UG-101(d) 中相同件和相似件规则作为指南,制造厂应准备一份对原始验证试验 报告的补充报告,说明与建造要求和制造厂数据报告的任何不同之处。 注意: UG-101(a)(1)(a)(1) 产品容器材料不必与进行原验证试验容器的材 料相同,但必须确认并文件证明材料是相当的。 UG-101(a)(1)(a)(2) 本册现行版规则确定的
15、MDMT 有可能与先前 确定值不相同,但必须适合于铭牌上标志的与确定的 MAWP 一致的 MDMT。 UG-101(a)(1)(a)(3) 在建造开始之前,对原验证试验报告的补充报 告应提供给检验师审核。 66 UG 篇 UG-101 (a) (4)(b) (4)(d) 英文勘误,中文不用修改。 66 UG 篇 UG-101(b) 第 2 段第 2 行中“检验师应在场并在制造厂试验报告上签字认 可。”修改为“检验师应在场并在制造厂验证试验报告上签 字认可。” 。 70 UG篇 UG-115(b) 第 45 行中“所用计量单位为美国习惯单位制或公制(SI)单位之 一。”修改为“所用计量单位为美国
16、习惯单位制、公制(SI) 或任何当地习惯单位之一。” 。 73 UG篇 UG-117(f) 第 6段第 23行中“。UM 证书的有效期为 1年,但每 3年中的 第 1 年、第 2 年的检查只由授权检验机构来执行。 ”修改为“UM 证书的有效期为 1 年,但每 3 年中的前 2 年之后的检查只能由授权检 验机构来执行,并且应至少包括一名主任授权检验师。 ” 。 76 UG篇 UG-120 “UG-120(a)(3)”节中第 812 行修改如下: ASME BPVC 2009增补 第卷第 1册 压力容器建造规则 5 07 中文 版页码 章节 修改部位 09 增 补 修 改 内 容 (a)(4) (
17、4) 制造厂应为每一台打规范标志“UM”的压力容器按照表格 U-3 填写合格证书并签字。该证书应由制造厂保存 5 年,若需要时可提供 副本,或者,该容器也可以在锅炉及压力容器检验师总部,1055 Crupper Avenue, Columbus, OH 43229注册且数据报告备案。当容器 安装地相关管辖部门接受时,该容器也可以在锅炉及压力容器检验师 总部,注册且数据报告备案。在一天内制造的相同容器可记录在同一 张合格证书上。 原“UG-120(a)(3)”节中第 812 行内容应为“UG-120(a)(4)”节,07 中文版中 疏漏了节号。编注 76 UG篇 UG-125(a) 第 2行中“
18、UG-137“修改为”UG-138“。 77 UG篇 UG-125(d) 第 2行中 “使其便于检查、 更换及修理, 使之不能轻易地失灵” 修改为“使其便于试验、检查、更换及修理,使之不能轻易地失 灵” 。 77 UG篇 脚注 46 第 23 行中“。爆破片是装置承受压力的压力敏感元件。”修 改为“爆破片是爆破片装置中的承压和压力敏感活性部件。”。 77 UG篇 脚注 47 第 23 行中“,此值须符合爆破片制造厂与用户或其代理人之间 协商同意的特定要求。”修改为“,此值须符合爆破片制造 厂与用户或其指定代理人之间协商同意的特定要求。” 。 77 UG篇 UG-127 (a)(2) 整节修改如
19、下: (2) 泄放排量 采用流体阻力方法标定的爆破片装置用(a)确定额定 排量,采用排放系数方法标定的爆破片装置用(b)确定额定排量。 (a) 使用爆破片装置作为唯一的泄放装置的压力泄放系统的额定 流量应通过一个数值在下面(1)或(2)的要求下确定。 (1) 当爆破片装置直接排放到大气中,并且 (a) 排放口设置在离容器进口接管 8倍管径之内; (b) 排放管离爆破片装置的长度不大于 5倍管径; (c) 进口和排放口的公称管径应等于或大于爆破片装置标志 的 NPS(DN)管径。泄压系统计算泄放排量不应超过按对不同介质的理 论流量公式见 UG-131(e)(2)和附录 11所算得的值乘以排放系数
20、 (K=0.62)。 理论流量公式中的面积应是爆破片制造厂所规定的最小流通 面积 50 。 (2) 任何泄压系统的计算排量可以用分析总的系统流通阻力来 确定,这个分析应考虑爆破片、管路和包括容器上的出口接管、弯头、 三通、变径管和阀门的流体阻力。计算应采用可接受的工程实践用于 确定通过管路系统的流量,这个计算的泄放排量应乘以一个小于等于 0.9的系数作为该方法的修正值。表示为速度头损失的爆破片装置的流 体阻力 51 K R ,应按照 UG-131(k)至(r)确定。 (b)使用爆破片装置作为唯一的泄放装置的压力泄放系统的泄放 量应考虑标在装置上的标定排量、系统流体特性及爆破片上游和下游 系统部
21、件而确定。爆破片装置确认的排放系数 K D ,应按照 UG-131(b) 至(j)确定。 78 UG篇 脚注 51 第 2 行中“由于泄压系统中设置了爆破片装置而造成的速度头损ASME BPVC 2009增补 第卷第 1册 压力容器建造规则 6 07 中文 版页码 章节 修改部位 09 增 补 修 改 内 容 失。 ”修改为“由于泄压系统中设置了不再闭合的泄压装置而造成 的速度头损失。 ” 。 78 UG篇 UG-127(a) (3) (b) (1) 第 2行中“UG-133(a)及(b)”修改为“UG-125(c)” 。 79 UG篇 UG-127(b) 全文修改,见本增补第 23 页。 8
22、0 UG篇 UG-129(c) 第 2 行中“UG-129(a)和下面 UG-129(f)”修改成“UG-129(a)和下面 UG-129(e)” 。 80 UG篇 UG-129(d) 全文修改如下: (d) 与销装置组合的泄压阀 与销装置组合的泄压阀除了按照 UG-129(a)和下面 UG-129(f)外应标出按照 UG-127(b)(3)(b)(2)确定的 排量(采用系数 0.9),或按照 UG-132(a)或(b)标出以试验确定的组合排 量系数。标志可标在泄压阀或销装置上或满足 UG-119 要求的铭牌上, 标志应包括下列内容: (1)阀门制造厂名称; (2)阀门设计号或型号; (3)销
23、装置的制造厂名称; (4)销装置的设计号或型号; (5)排量或组合排量系数; (6)对标志负责的单位名称,它应当是容器用户、容器制造厂、 销装置制造厂 或泄压阀制造厂。 80 UG篇 UG-129 (e)(1) 修改为: (1) 制造厂名称或可接受的缩写; 80 UG篇 UG-129(f) 新增 在 UG-129(e)下 增加新的(f),见本增补第 24 页。 80 UG篇 新 UG-129(g) (原 UG-129(f)) 原“UG-129( (f)”重新编为“UG-129( (g)”,内容不变。 80 UG篇 图 UG-129.2 图名修改为: 图 UG129.2代表美国机械工程师学会标准
24、的 不再闭合式泄压装置正式硬印标志 80 UG篇 UG-130 整节修改如下: UG-130 规范标志钢印的使用 要打规范标志钢印的每个泄压阀 59 (见图 UG-129.1 和 UG-129.2),应 由持有有效授权证书(UG-117)的制造厂或组装厂记你小南瓜制造或 组装,并按本册要求验证其排量。合格人员(CI)应按 UG-117(a) 要求仔细保管。每次使用规范标志钢印还应记载在相应性能证书表格 UV-1 或 UD-1 中。 80 UG篇 UG-131 全文修改,见本增补第 2528 页。 80 UG篇 UG-132 全文修改,见本增补第 28 页。 85 UG篇 UG-134 1.“
25、(e) ”节修改如下: (e)有规定的膜片温度下,爆破片装置的爆破压力偏差,在标志 的爆破压力小于等于 40psi(300kPa)时不超过2psi(15kPa),大于 40psi(300kPa)时不超过5%。 ASME BPVC 2009增补 第卷第 1册 压力容器建造规则 7 07 中文 版页码 章节 修改部位 09 增 补 修 改 内 容 2. 在“ (e) ”节后增加“f”节如下: (f) 在规定的销温度下,销装置的整定压力偏差,在标志的整定 压力小于等于 40psi(300kPa)时不超过2psi(15kPa),大于 40psi(300kPa)时不超过5%。 3. 原“ (f) ”节重
26、新编号为“ (g) ” 。 86 UG篇 脚注 62 第 1行中“ 62 告诫使用者,要使各种爆破片装置正确的其作用,” 修改为“ 62 告诫使用者,要使各种不再闭合泄压装置正确的起作 用,” 。 86 UG篇 UG-136 (a)(3) 第 13 行中“在空气、高于 140(60)的热水或蒸汽系统中的每个 泄压阀都应装有可靠的提升装置。”修改为“在空气、热水超过 140(60)(不包括超压或泄放事件)或蒸汽系统中的每个泄压阀都 应装有可靠的提升装置。” 。 86 UG篇 UG-136 (a)(6) 英文勘误,中文不需修改。 87 UG篇 UG-136 (c)(3) 第 1 段第 2行中“UV
27、 规范标志”修改为“UV 规范标志钢印” 。 88 UG篇 UG-136 (c)(3) (d) 第 23 行中“,则应取消该型号泄压阀规范标志的使用权 60 天。”修改为“,则应取消该型号泄压阀规范标志钢印的使 用权 60 天。” 。 87 UG篇 UG-136 (c)(4) (a)(1) 第 2 行中“V 或 UV 规范标志”修改为“V 或 UV规范标志钢印” 。 90 UG篇 UG-137 (c)(3) 第 3 行中“UD 规范标志”修改为“UD 规范标志钢印” 。 91 UG篇 UG-138 (新增) 在“UG-137”节后新增“UG-138”节,见本增补第 2930 页。 93 UW
28、篇 UW-2 (d)(3) 第 1 行中“容器的用户、其代理人或制造厂应向授权检验师”勘 误为“容器的用户、其指定代理人或制造厂应向授权检验师” 。 96 UW篇 UW-11(b) 第 14 行中“抽样射线检测 除上述(a)(5)(b)中的要求外,凡采用表 UW-12(1)和(2)型的对接焊缝, 按上述(a)款的规定不要求进行全部射线 检测者,可进行抽样射线检测。修改为“抽样射线检测 除上述 (a)(5)(b)中 B 类或 C 类对接焊缝要求抽样射线检测外,凡采用表 UW-12(1)和(2)型的对接焊缝, 按上述(a)款的规定不要求进行全部射线 检测者,可进行抽样射线检测。” 。 102 UW
29、篇 图 UW-13.3 图注修改如下: 总注: (a) 尺寸要求参见图 UG-34简图(b-2)。 (b) 若由轧制钢板加工而成是不允许的,除非按附录 20,见 UW-13(f)。 (c) 拉伸试样可位于颈部的内侧或外侧。 注: (1) h取 3 / 4 in.(19mm)或 1.5t s 的较大者,但不需超过 2 in.(19mm)。 102 UW篇 UW-16(b) r 1 的定义修改如下: r 1=最小内拐角半径,取 1 / 4 t 或 1 / 8 in.(3mm)中的较小值; ASME BPVC 2009增补 第卷第 1册 压力容器建造规则 8 07 中文 版页码 章节 修改部位 09
30、 增 补 修 改 内 容 104 UW 篇 UW-16 (c)(1) 第 7行中“UG-37(b)”勘误为“图 UG-37(b)” 。 107 UW 篇 图 UW-16.1 (续) (bb)简图中“in.(6mm)min.”修改为“t c ” 。 108 UW 篇 UW-16 (f)(3)(a) 第 14 行修改如下: (3)(a) 如图 UW-16.2 所示,不超过 NPS 3(DN 80)的管件,只要 满足所有以下条件,可采用仅从容器外表面熔敷角焊缝与压力无急剧 波动的容器连接,而不需增加额外补强(管件本身固有的加强除外) : 110 UW 篇 UW-16 (f)(3)(a)(5) 整节修
31、改如下: (5) 开孔应满足 UG-36(c)(3)(c)和(d)中规定的要求。 110 UW 篇 UW-16 (f)(3)(b) 整节修改如下: (b) 开孔在任何方向上不满足(f)(3)(a)(5)的要求或超过(f)(3)(a)(2)或 下述(f)(5)(d)的要求,或大于容器直径的一半,容器受影响部位应按 UG-36(a) (2)的要求进行验证性试验,或开孔应按 UG-37 的规定 进行补强且接管或其他连接件如采用焊接,应使用图 UW-16.1 中适当 的节点。为满足开孔补强规则,管颈材料不应计入补强。 110 UW 篇 UW-16 (f)(4) 在该节最后增加以下内容: 外侧角焊缝喉高
32、不能小于 t c 。 114 UW 篇 图 UW-21 修改,新图见本增补第 31 页。 114 UW 篇 UW-21(a) 第 4行中“见图 UW-21”修改为“见图 UW-21 简图(4)” 。 114 UW 篇 UW-21(b) 第 3 行中 “见图 2-4 简图(3)” 修改为 “见图 UW-21简图(1)、 (2)和(3)” 。 120 UW 篇 UW-40 (f)(5)(b) 第 1 行中“图 UW-13.1 简图(f)”勘误为“图 UW-13.1 简图(e)” 。 121 UW 篇 UW-46 第 5 行中“见 UW-15(d)”勘误为“见 UG-37(g)” 。 121 UW
33、篇 UW-51 (a)(3) 第 1 行中“T-285”勘误为“T-274.2” 。 此节编号在 07 版中为 UW-51(a)(4)在 08 增补中重新编号为 UW-51(a)(3),参见 08增补第 5页编者 122 UW 篇 UW-52 (c)(2) 全文修改如下: (2) 显示特征为夹渣或气孔的焊缝,当显示长度大于 2 / 3 t(t 为 UW-51(b)(2)中定义所示)应为不合格。对所有厚度,小于 1 / 4 in.(6 mm) 的显示都可判为合格,大于 3 / 4 in.(19 mm)的显示都判为不合格。多个 成直线分布的显示,在 6t 长度内所有显示的最长尺寸的总和不超过 t
34、者(对长度不足 6t 的焊缝,其显示长度总和的限额可按比例推算) ,且 各显示被不小于 3L 的距离所隔开,这里 L为最大显示长度,当满足这 些验收准则时,可判为合格。 138 UCS 篇 UCS-56(a) 右栏第 7 行中“和 5C 和 P-No.10 材料时。”修改为“ 和 5C,P-No.10和 P-No.15E 材料时。” 140 UCS 篇 表 UCS56 1. 材料栏下“P-No.5B 组 2”修改为“P-No.15E 组 1” 。 2. 注(2)第 1行中“P-No.5B 组 2”修改为“P-No.15E 组 1” 。 144 UCS 篇 表 UCS57 整表修改如下: ASM
35、E BPVC 2009增补 第卷第 1册 压力容器建造规则 9 07 中文 版页码 章节 修改部位 09 增 补 修 改 内 容 表 UCS57 板厚超过表中规定的厚度时的对接焊缝 必须进行全部射线检测 材料类别和组别 对接接头的公称厚度超过下面值 应全部进行全部的射线检测, in. (mm) P -N o. 1 组 1, 2, 3 P -N o. 3 组 1, 2, 3 P -N o. 4 组 1, 2 P -N o. 5A 组 1, 2 P -N o. 5B 组 1 P -N o. 5C 组 1 P -N o. 15E 组 1 P -N o. 9A 组 1 P -N o. 9B 组 1 P
36、 -N o. 10A 组 1 P -N o. 10B 组 1 P -N o. 10C 组 1 P -N o. 10F 组 1 1 (32) (19) (16) 0 (0) 0 (0) 0 (0) 0 (0) (16) (16) (19) (16) (16) (19) 146 UCS 篇 图 UCS56 注(4)中“A/EN 10028-2 P295GH 如果正火见注(c)(3)”勘误为 “SA/EN 10028-2 P295GH 如果正火” 。 160 UNF 篇 表 UNF-23.2 在表的最后一行后增加“SB-956”标准,内容如下: SB-956 C70600, C71500 161 U
37、NF 篇 表 UNF-23.3 1. 在“SB-366” , “SB-462” , “SB-564” , “SB-574” , “SB-575” , “SB-619” , “SB-622” , “SB-626”标准中增加 UNS 号“N06035” 。 2. 在表的最后一行下增加二行,内容如下: SF-467 N05500 SF-467M N05500 162 UNF篇 表 UNF-23.5 在材料标准“SB-551”和“SB-658”之间增加“SB-653”,内容如下: SB-653 R60702, R60705 169 UHA篇 表 UHA-23 在“SA-268”材料标准中增加 UNS号
38、“S43036”及其型号/级别“TP430Ti”。 171 UHA篇 表 UHA-23 新增“SA-1010”和“SA/JIS G4303”材料标准如下: 标准号 UNS 号 型号/级别 SA-1010 S41003 40, 50 SA/JIS G4303 SUS302 SUS304 SUS304L SUS310S SUS316 SUS316L SUS321 SUS347 SUS405 ASME BPVC 2009增补 第卷第 1册 压力容器建造规则 10 07 中文 版页码 章节 修改部位 09 增 补 修 改 内 容 172 UHA篇 表UHA-32 P-No.7 材料注(1)第 1 行中
39、“含碳量不大于 0.08%的 SA-240 和 SA-268 的 405 型或 410S 型材料制造的容器,”修改为“SA-1010 UNS S41003 的 405 型和 410S 型材料或含碳量不大于 0.08%的 SA-240 和 SA-268 的 430Ti 型材料制造的容器,”。 196 197 UHT 篇 UHT-34 第 12 行中“图 UW131(l)或图 UW-13.1(n)”勘误为“ 图 UW-13.1(j)或图 UW-13.1(l)”。 213 ULW篇 图 ULW-18.1 对 r 1 和 r 3 的定义修改如下: r 1 min.=1 / 4 t n 或 1 / 8
40、in.(3 mm),取其较小者; r 3 min.=1 / 4 t n 或 3 / 4 in.(19 mm),取其较小者; 220 ULT篇 ULT-2(a) 第 2,4 行中“100 (38 )”均修改为“150 (65 )”(共 2 处) 。 220 ULT篇 ULT-2(c) 第 3 行中“100 (38 )”修改为“150 (65 )”。 220 ULT篇 ULT-5(b) 第 3 行中“100 (38 )”修改为“150 (65 )”。 220 ULT篇 ULT-5(f) 英文字母勘误,中文不用修改 220 ULT篇 ULT-17(d) 第 2行中“图 UW-13.1(k)”勘误为“
41、 图 UW-13.1(i)” 。 221 ULT篇 ULT-27(a) 第 7 行中“100 (38 )”修改为“150 (65 )”。 221 ULT篇 ULT-27(b) 第 3 行中“100 (38 )”修改为“150 (65 )”。 221 ULT篇 ULT-28(a) 第 2 行中“100 (38 )”修改为“150 (65 )”。 223 ULT篇 ULT-29 第 23 行中“100 (38 )”修改为“150 (65 )”。 221 223 ULT 篇 表 U LT- 2 3 1. 150和 65温度下的数据增加如下: 美制单位 焊接结构 温度, 非焊接结构 ksi UTS10
42、0, ksi UTS 95,ksi 5%镍钢 板材:SA-645 150 27.1 27.1 27.1 8%和 9%镍钢 板材:SA-353,SA-553 I 型和 SA-553 II 型 无缝管材:SA-333, 8级和 SA-334 8级 锻件:SA-522 150 28.6 28.6 28.6 标 准 金属在不超过下列温度时 的许用应力,ksi 150 304型不锈钢 S A 240非焊接结构 SA240焊接结构 20.0 20.0 薄板及板 厚度, in. SB-209 0.0511.500 1.5013.000 3.0015.000 5.0017.000 7.0018.00011.4
43、 11.1 10.7 10.0 9.3 棒、杆及型材 SB-221 直到 5.000 10.7 ASME BPVC 2009增补 第卷第 1册 压力容器建造规则 11 07 中文 版页码 章节 修改部位 09 增 补 修 改 内 容 无缝挤压管 SB-241 直到 5.000 10.7 SI单位 焊接结构 温度, 非焊接结构 MPa UTS 690,MPa UTS 655, MPa 5%镍钢 板材:SA-645 65 187 187 187 8%和 9%镍钢 板材:SA-353,SA-553 I 型和 SA-553 II 型 无缝管材:SA-333, 8级和 SA-334 8级 锻件:SA-5
44、22 150 197 197 197 标 准 金属在不超过下列温度时 的许用应力,MPa 65 304型不锈钢 S A 240非焊接结构 SA240焊接结构 137 137 薄板及板 厚度, mm SB-209 0.0511.500 1.3038.103.8.1376.20 76.23127.00 127.03177.80 199.83203.2078.8 78.8 76.8 73.5 69.0 64.4 棒、杆及型材 SB-221 直到 127.0073.5 无缝挤压管 SB-241 直到 127.0073.5 2. 222 页 SI单位部分“5%镍钢”和“8%和 9%镍钢”栏下的左起第 3
45、 列表头中“UTS 689”均修改为“UTS 690” (共 2处) 中文勘误,编者 224 ULT篇 ULT-99(a) 第 3 行中“100 (38 )”修改为“150 (65 )”。 225 226 ULT 篇 表 U LT- 8 2 整体修改,见本增补第 3233 页。 224 ULT 篇 ULT-99(c) 第 12 行中“100 (38 )”修改为“150 (65 )”。 224 ULT 篇 ULT-100(c) 第 2 行中“100 (38 )”修改为“150 (65 )”。 224 ULT 篇 ULT-115 (a) (2) 第 3 中“100 ”修改为“150 ”。 230
46、UHX篇 图 UHX-3 元件的名称修改为“膨胀节” 。 234 UHX篇 UHX-12.3 增加以下符号说明: p A = 由 p C 所包围的总面积; ASME BPVC 2009增补 第卷第 1册 压力容器建造规则 12 07 中文 版页码 章节 修改部位 09 增 补 修 改 内 容 p C = 由最外层管子中心至中心按一个管子中心距逐步量得的布管 区周长(见图 UHX12.2) 238 UHX篇 图 UHX12.2 新增,见本增补第 34 页。 238 UHX篇 UHX -12.4(b) 本节最后由“建议假设的”起全部删除 240 UHX篇 UHX -12.5.9 1. 原公式前增加
47、一句: 剪切应力可以保守地按下式计算: 2. 原公式后增加: 如 s t PP 3.2 o h D ,可以比较精确地按下式计算剪切应力: 4 11 4 p s t p A PP hC = 3. 下面一句中“步骤 3”修改为“步骤 1” 。 240 UHX篇 UHX -12.5.11 1.“选择 1”第 2 行中“步骤 3”修改为“步骤 1” 。 2.“选择 2”最后一句“如果需要,返回至步骤 4”修改为“返回 至步骤 1” 。 241 UHX篇 UHX-13.3 增加以下符号说明: p A = 由 p C 所包围的总面积; p C = 由最外层管子中心至中心按一个管子中心距逐步量得的布管区 周长(见图 UHX12.2) 242 UHX篇 图 UHX-13.1 总注中“适用于薄壁和厚壁膨胀节”修改为“适用于波纹管,双 侧翻边的以及仅外侧翻边的膨胀节” 243 UHX篇 UHX-13.3 增加以下符号说明: , s b S =壳体按 UG-23(b)的最大许用轴向压缩应力 245 UHX篇 表 UHX-13.1 表中第 7 行“注”修改如下: 注: 采用 4/ 2 a mX = + (圆整到最接近的整数)以得到足够近似的开尔文函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