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秦陵兵马俑教案篇一:秦兵马俑教案秦陵兵马俑 教学设计124篇二:秦兵马俑教学设计 秦兵马俑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引导学生仔细观察媒体画面,凭借对语言文字的理解,加深对课文的思想内容的理解、思考和发现。2.领会秦兵马俑规模宏大、类型众多、个性鲜明的特点,体会中华民族的聪明才智,激发学生对光辉灿烂的中华民族艺术的热爱。3. 会读本课生字 ,能借助工具理解本课的词语。二、难点的分析及其对策:本文让学生通过阅读文字与观察图画,以及 pp 课件的演示,引导学生读文章,看画面,发挥想象,品味重点段落和词句,感悟秦兵马俑的特点,是本课的一个重点,也是顺利进行理解课文的一个难点。教学
2、中通过读一读,画一画,演一演,领悟秦兵马俑规模宏大、类型众多、个性鲜明的特点,感受中华民族的聪明才智,体会作者对光辉灿烂的中华民族艺术的热爱。三、教学过程结构流程图:1简要的流程图2流程图的简要说明教师首先播放秦兵马俑的全景视频录像,创设学习情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让学生从整体上感受秦兵马俑的宏伟气势,然后让学生带着问题到 课文中寻找有关语句,以小导游的形式来体会、介绍秦兵马俑的特点。 教师让学生以小组学习的形式自学课文,通过让学生读一读、议一议、演一演,交流自己的收获和发现,并相互评价,教师对学生进行个别指导。教师利用多媒体课件创设情境,为学生提供直观画面,指导学生观察,帮助学生理
3、解难句,品析好词好句,发挥想象,练习说话。教师鼓励学生以自己喜欢的方式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 最后,教师鼓励学生质疑问难,引导学生上网查找有关资料,自己解答相关问题。然后请学生谈谈学了课文后的感受,看图或观看视频,展开想象,感兴趣的一个秦兵马俑。四、教学过程:一、 师导入:举世无双的秦兵马俑是我国享誉世界的珍贵历史文物。它出土于西安以东 30 千米的临潼。课文秦兵马俑 把我们带到那举世无双的珍贵文物面前,让我们饱览它们的精美,感受秦军雄兵百万、战车千乘的宏伟气势。我们一起去神奇的地下王国看一看吧!二、 生观看视频 全景师问:你感受到了什么?三、 学习第 2 节:1 师:第
4、2 自然段写秦兵马俑规模宏大,认真读读这一段,找一找 从哪些句子中可以体会到秦兵马俑规模的宏大。2 生自己读3 指名交流(师补充:三个俑坑总面积达 19120 平方米,我们学校的占地面积大约 13000 平方米,三个俑坑大约有一个半我们学校这么大。 ) 指名当小导游读第 2 自然段师过渡:秦兵马俑不仅规模宏大,而且类型众多,个性鲜明。他们有哪些类型,各有什么特点呢?四、学习第 4 节:1出示自学要求自学 4-9 自然段,完成:(1 )读一读,划出描写兵马俑外貌、神态、动作的词。(2 )议一议,你喜欢哪一类兵马俑,为什么?( 3)演一演,根据书上的描写摆一个造型,其他同学猜猜演的是什么俑。2巡视
5、3交流(指导朗读)其中第一题可不必讲解,学生大多会做。以节约时间。 如:喜欢将军俑的请举手,为什么?评价读 (将军俑威风凛凛、神态自若;武士俑英勇无畏、威武凝重;骑兵俑勇猛善战;车兵俑分工明确、各司其职、有团结协作的精神、弓弩手神情专注、箭术高超;马俑形体健壮、跃跃欲试。 )每说到一种俑,则放相应的图片。 师:你可以说说你的体会。你也可以读课文,把你体会到的将军俑的个性特点通过朗读体现出来。过渡:每一件兵马俑都是极为精美的艺术珍品。仔细端详,你会发现它们神态各异。让我们近距离地再看一看。放视频( 神态各异)六、学习第 10 节1请同学们自己练读这几种神态的描写2你能读好哪一种神态,就选这一种来
6、读。 (可邀请伙伴)师评价:能征善战 准备以身殉国的勇士 勇武干练 思乡心切3省略号兵马俑还有很多种神态呢,你能模仿书上的格式,用“有的?好像? ”来说一句话吗?(放幻灯)七、学习第 11 节师生接读:秦兵马俑,惟妙惟肖地模拟(军阵的排列) ,生动地再现了(秦军雄兵百万、战车千乘的宏伟气势) ,形象地展示了(中华民族的强大力量和英雄气概) 。这在古今中外的雕塑史上是(绝无仅有的) 。总结:秦兵马俑被誉为“世界第八大奇迹” , “二十世纪考古史上的伟大发篇二:14、秦兵马俑 教学设计14、秦兵马俑一、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学会本课生字 8 个,两条绿线中的 7 个字只
7、识不写。认识1 个多音字。理解由生字组成 的词语。3、联系课文内容领会兵马俑不仅规模宏大,而且类型众多,个性鲜明在文中的作用。4、凭借课文的语言材料,感受中华民族悠久灿烂的民族文化和人民无穷无尽的智慧,激发 民族自豪感。 教学重难点:抓住过渡句统领全文的结构和内容。 课前准备:兵马俑资料的搜集。二、教学重难点:有感情朗读课文,体会兵马俑的宏大精美。三、教学时间:二教时四、教学过程:第一教时一、导入新课。举世无双的秦兵马俑是我国享誉世界的珍贵历史文物。它出土于西安以东 30 千米的临潼。秦兵马俑被誉为:世界第八大奇迹。让我们一起去神奇的地下王国看一看吧!二、自读课文,初步感知。1、读准字音,勾划
8、新词,理解词意。2、思考:秦兵马给你留下什么印象?(规模宏大,类型众多、个性鲜明) 3、指名交流。三、精读第二段。1、指名朗读,课文从哪些方面来表现秦兵马俑的规模宏大? (三个俑坑的总面积和兵马俑的数量;一号坑的长、宽、面积和兵马俑的数量。 )2、为了说明秦兵马俑的规模宏大,课文的语言在表达上有什么特点?(列举了大量的数据,增强直面感受。 )3、说说游人们看到如此规模宏大的秦兵马俑会有什么感受? (走进大厅,人们无不为兵马俑的恢弘气势和高超的制作工艺所折服。 )(1 )这是什么句?(双重否定句) (2)换一种说法。走进大厅,所有的人都为兵马俑的恢弘气势和高超的制作工艺所折服。走进大厅,人们怎能
9、不为兵马俑的恢弘气势和高超的制作工艺所折服?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第二段。四、指导写字。 1、老师示范。 2、学生描红。五、布置作业。抄写词语 感情朗读课文。第二教时一、复习导入。1、 听写词语 2、 课文除了写兵马俑规模宏大,还写了什么?二、精读第三段1、学习过渡句,领会其承上启下的作用。 (学生找出承上句与启下句。兵马俑不仅规模宏 大,而且类型众多,个性鲜明。 )2、自学课文第三段完成表格。兵 马 俑类型众多 个性鲜明将军俑 久经沙场,肩负重任武士俑 威武凝重骑兵俑 勇猛善战兵车俑 分工明确,各司其职弓拏手 张弓搭箭,神情专注马 俑 形体健壮,跃跃欲试3、朗读有关语句。 4、学习第 10 节
10、引读5、小结:每一件兵马俑都是极为精美的艺术珍品。6、齐读课文第 11 自然段,说说这一段写了什么?与第一段是怎样呼应的?划出相互呼应的句子。 (举世无双的秦兵马俑是我国享誉世界的珍贵历史文物与这在古今中外的雕塑史上是绝无仅有的。 )找出两句中的一对近义词。 (举世无双与绝无仅有)体会句中体现出的秦兵马俑的珍贵历史价值,流露出的拥有这样的历史文物的自豪之感。三、归纳小结。1、课文生动地描绘了秦兵马俑(规模宏大) 、 (类型众多)和(个性鲜明)的特点,反映了中华民族的聪明才智,表达了作者对光辉灿烂的中华民族艺术的热爱。2、选择自己喜欢的段落有感情地朗读。 板书设计:14、 秦兵马俑规模宏大 举世
11、无双类型众多 个性鲜明篇三:四年级语文秦兵马俑教学设计优秀教案获奖教案化峪联区 四 年级 语文 第七册教学设计 备课教师 史婧亚 2012 年 10 月 30 日 篇四:秦兵马俑教学设计观察 品味 想象 探究秦兵马俑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秦兵马俑是鄂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的课文,是一篇状物类说明文,生动地描绘了秦兵马俑规模宏大,类型众多,个性鲜明的特点,表达了作者对光辉灿烂的中华民族艺术的热爱。整篇文章条理清楚,语言生动,描写细致。在写法上,作者不仅采用了数据、比较,举例等说明事物的方法,而且展开了丰富而合理的想象,从而把秦兵马俑的特点栩栩如生地描绘出来,因此,教者应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
12、生仔细观察画面,凭借对语言文字的理解展开想象的翅膀,才能有身临其境的感觉,才能对课文的思想内容有更深的理解、思考和发现。 教学重点与难点:读文章,看画面,品味重点段落和词句,发挥想像,通过读一读,画一画,演一演,领悟秦兵马俑规模宏大、类型众多、个性鲜明的特点,感受中华民族悠久灿烂的民族文化和人民无穷无尽的智慧,激发民族自豪感。 教学对象分析: 鄂西北的学生对地处祖国西部的秦兵马俑知之甚少,他们对被誉为“世界第八大奇迹”的兵马俑古迹怀有强烈的好奇心,求知欲旺盛。本班学生有较好的朗读能力,初步懂得欣赏词句,能较好地通过朗读理解,体会和品味,并能展开合理的想象;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较高,能踊跃参与到
13、教学的各个环节中,表演欲望强烈;语言表达能力强,这些都为学习课文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感受秦兵马俑的特点;积累精彩的词句。2、能力目标:以初读、精读、赏读、活读为主线,在不同方式朗读训练的基础上,让学生在“多读多想、读懂课文、读书感悟”的同时,提高自身的朗读能力和理解能力;学习作者抓住特点观察,事物的方法,了解常用的、基本的说明方法,揣摩文章的表达顺序。3、情感目标:凭借课文的语言材料和多媒体课件中的图片资料,感受中华民族的灿烂文和古代人民的无穷智慧,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设计:一、情境导入,整体感受秦
14、兵马俑的“恢宏气势” 。 师导入:举世无双的秦兵俑是我国享誉世界的珍贵历史文物。它出土于西安以东 30 千米的临潼。课文 秦兵马俑把我们带到那举世无双的珍贵文物面前,使我们饱览它们的精美,感受秦军雄兵百万,战军千乘的宏伟气势。我们一起去神奇的地下王国看一看吧! 播放秦兵马俑的全景视频图像。2、学生观看后,谈谈感受。 (设计意图:利用多媒体图像,加上老师的讲解,产生真实的现场场景,刺激学生感官,让学生身临其境,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的欲望,形成学习兴趣。)二、自读感悟,体会兵马俑“规模宏大”的特点。1、自读第 2 自然段,找一找:从哪些句子中可以体会到秦兵马俑规模的宏大?2、指名交流,相机出示图片。3
15、、教师补充提问:三个俑坑总面积近 20000 平方米,我们学校的占地面积大约 8000 平方米,那么俑坑相当于几个学校?我们学校学生总人数约2000 人,秦兵马俑近 8000 个,相当于我校学生人数的几倍?感受列数字,作比较这些说明方法的好处。4、指导朗读:假如现在老师和你们一起随旅游团来到了秦兵马俑坑的展览厅,你能利用书上的插图和文字给大家当一个小导游介绍兵马俑吗?指名朗读第 2 自然段。 (设计意图:提供直观画面,指导学生观察,帮助学生理解难句。品析好词好句,让他们对秦兵马俑规模宏大的特点有深切体会,继而能读好这一段。 )三、读、议、演结合,体会兵马俑“类型众多,个性鲜明”的特点。(1 )
16、出示自学要求:自学 47 自然段,完成:读一读,划出描写兵马俑外貌、神态、动作的词。议一议,你喜欢哪一类兵马俑?为什么?演一演,根据书上的描写摆一个造型,其他同学猜猜演的是什么俑,如果猜对了,就请你把相关的文字有声有色的朗读给大家听。(2 )指名交流,指导朗读,相机出示各类俑的图片。 (如将军俑、武士俑?)2、学习第 8 自然段。(1 )观看视频:每一件兵能俑都是极为精美的艺术珍品。仔细端详,你会发现它们神态各异。让我们近距离地再看一看。 (出示不同神态的兵马俑图片)(2 )请同学们读读这几种神态的描写。(3 )指导朗读:你能读好哪一种神态,就选这一种来读。(4 )理解省略号的作用:兵马俑还有
17、很多种神态呢,你能模仿书上的格式,用“有的?好像? ”来说一句话吗?(设计意图:学生根据课文描写,展开丰富的想像,提出自己独特的见解,并能将理解通过绘声绘色的朗读表现出来。在个人探索过程中,学生真正成为了学习的主人,他们的探究能力,朗读能力都得到了训练。 )三、升华中心,感受中华民族灿烂的文化和劳动人民无穷的智慧。1、 (再次出示兵马俑全景图)师生接读:秦兵马俑,在古今中外的雕塑史上是(绝无仅有的) 。它惟妙惟肖地(模拟军阵的排列) ,生动地再现了(秦军雄兵百万,战车千乘的宏伟气势) ,形象地展示了(中华民族的强大力量和英雄气概) 。2、为什么说“秦兵马俑在古今中外的雕塑史上是绝无仅有的?”
18、(设计意图:再次借助多媒体,在大屏幕上投射兵马俑一号坑的全景图,目睹那一行行、一列列、排列整齐、气势恢宏的兵马俑,此时,学生对古代劳动人民的赞叹和民族自豪感已是水到渠成了。 )四、总结全文,课外延伸。1、总结谈话:秦兵俑被誉为 “世界第八大奇迹 ”, “二十世纪最壮观的考古发现” 。1987年 12 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已将秦始皇陵(包括兵马俑)列为“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秦兵马俑不仅是中国的,也是世界的,它是全人类的一份珍贵文化财富。3、作业(自选题)(1 )将本课中精彩词句摘抄下来。(2 )描述课文中你最感兴趣的兵马俑 (设计意图:让学生利用网络进行专题性研究,激发学生进一步探究学习的兴趣
19、,引导学生利用本课所获得知识和形成的技能扩大到校外,课外,从而有效完善自我认知结构,最终完成“秦俑文化 ”这一知识的构建。 )板书:14、秦兵马俑规模宏大:20000m2 142602 八千个六千个秦兵马俑类型众多:将军俑武士俑古今中外 骑兵俑马俑绝无仅有神态各异:有的? 有的?篇三:秦陵兵马俑教学设计气势磅礴的秦陵兵马俑中国传媒大学附属小学 薛宝卫一、指导思想与理论依据 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中指出,要通过探索性活动,使学生获得探求知识的学习方式,形成科学精神、科学态度。本课通过创设问题情境,借助现代技术手段和多样性体验交流活动方式,充分调动学生进行探究、体验、交流和分享,让学生在活动中感悟秦陵
20、兵马俑的艺术价值、军事价值和历史价值,从而萌发对兵马俑这一灿烂历史文化的兴趣、喜爱和珍视。二、教学背景分析(一)教材内容分析五年级下册品德与社会 第三单元灿烂的历史文明中选取了秦陵兵马俑这一内容,通过这一内容的学习使学生了解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在雕塑艺术方面所取得的辉煌成就,并为这一成就感到骄傲和自豪,萌发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教材首先介绍了兵马俑的发现,介绍了兵马俑是秦始皇陵墓的卫队,还介绍兵马俑被称为世界第八人工奇迹,兵马俑具有重要的艺术价值和历史价值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教材还呈献了三组图片,第一组图片呈献的是秦始皇和兵马俑一号俑坑的图片,说明的是兵马俑与秦始皇之间的关系,
21、并通过一号俑坑展现出兵马俑规模宏大,与本课的气势磅礴相呼应。第二组图片呈献的是基于问题的对话,体现出课程注重探究性的特点。第三组图片呈献的是彩绘铜车马、一号俑坑的全景图和一些兵俑的细部特征。这组图主要是从兵俑的服饰、造型等不同角度来引导学生认识兵马俑的艺术价值。教材内容主要呈现的是兵马俑及其军事价值、艺术价值,而除了兵马俑,秦始皇陵中还出土了文官俑、百戏俑、铜禽俑等其他文物,这些也是秦始皇陵中出土的文物,对于了解秦朝的政治制度、娱乐文化、礼仪风俗等方面也具有很高的价值,与兵马俑一样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与历史价值,也是秦朝灿烂的历史文明的体现。因此,我围绕教材主题,为学生补充拓展了这方面的资料。(
22、二) 学生情况分析为了解学生的情况,我课前对学生进行了访谈和问卷调查,通过对访谈和问卷的结果进行统计和分析,我得出了如下结论:学生自己去实地参观过的比较少,对于兵马俑的位置、规模等基本信息有一些初步的了解,但对兵马俑的军事价值、艺术价值了解的比较少,而且对这些内容比较感兴趣。因此我设计制作了电子教材,为学生提供文字、图片、视频等形式丰富的资料,让学生从不同方面来了解秦始皇陵的价值。(三) 教学方式与教学手段说明本课将采用小组方式开展相关的探究和体验活动,为了方便学生课堂进行随机编组进行学习,课前让学生运用“时间表盘”的方法进行随机分组。为了给学生展开探究提供相关的知识,本课借助 ibooks
23、Auhtor 编辑了电子教材为学生提供文字、图片、视频等形式多样的资料,了检验学生的学习效果,在电子教材中还结合本课的内容设计了一些能够实现人机反馈的检测题,同时还给学生提供了白板、思维导图等学习工具,方便学生课上进行记录和分享。(四) 教学准备1.制作学生使用的电子教材,课前了解学生情况的调研的平台问卷。2.制作教师使用的电子教材、多媒体课件。三、教学目标与教学重难点(一)教学目标1.从兵马俑的种类、造型、工艺和作用等方面感受兵马俑的艺术价值和历史研究价值,为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创造的灿烂的古代文明感到骄傲和自豪,萌发对兵马俑的兴趣,愿意搜集、关注有关兵马俑的资料。2. 通过模拟体验、闯关等活动
24、,能够借助同伴互助、思维导图等方式对活动感受进行归纳和总结,认识兵马俑的价值,能清楚阐明自己的观点并与他人进行交流分享。3.知道兵马俑的位置、用途,以及它规模宏大、数量多、兵种多,形态多样被誉为世界第八奇迹,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知道兵马俑的位置和用途,是世界第八大奇迹,具有极高的军事价值、艺术价值和历史价值。2.教学难点:通过分类、比较、典型分析认识兵马俑的价值,为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创造的灿烂的古代文明感到骄傲和自豪,萌发对兵马俑的兴趣,愿意搜集、关注有关兵马俑的资料。四、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引出主题设计意图:从学生熟悉的电视剧芈月传入手,
25、引出探究的内容兵马俑,并激发学生主动探究的兴趣。1.谈话导入引出主题师:出示电视剧芈月传的照片。并向学生提出问题,照片反映的是哪部电视剧,剧情反映什么时候的事情?剧中的人物生活的年代距今天有多长时间了?你觉得剧中人物的服饰、生活方式、打仗的方式是根据什么进行设计的?生:预设学生能说出依据史书或考古发现等。2.自主学习了解位置信息师:确定就像同学们所说的那样,历史书籍的描述、考古发现的实物,都是我们了解古代的重要依据,拍摄古装片自然也少不了要参考。人们对秦朝的了解有一个非常重要的考古发现,你们知道是哪里吗?(秦陵兵马俑)我们先阅读教材了解一下,然后借助百度地图来找一找兵马俑的位置,测量一下它距离我们的距离。要求:自主学习完成后,借助闯关检测来了解一下自己的学习效果,并针对反馈情况进行再次学习。生:学生阅读电子教材,了解兵马俑在我国的位置以及和秦始皇陵的位置关系,并借助百度地图进行查找和测量距离北京的距离。完成闯关检测,了解自己的学习效果。(二)深入探究体验,感受价值1.阅读兵马俑介绍了解人们对它的赞誉。师:秦始皇陵兵马俑的发现可以说是轰动了世界,人们对它的评价非常的高,请大家阅读一下教材,看看人们都给了哪些评价,然后和同伴互相说一说自己找到的评价,进行补充和完善。生:兵马俑誉为“世界第八大奇迹” 、 “最大的地下军事博物馆”等,还被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