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公务员言语理解通关试题每日练(2020年10月22日-3769)公务员言语理解通关试题每日练(2020年10月22日-3769) 1: 目前,虽然我国每年出版的图书超过30万种,出版业产值年增幅也都在10以上,但国民阅读率的增速却没有同步跟上,有近一半的国民一年读书不到一本。偏低的国民阅读率不但是中国从“出版大国”迈向“出版强国”的一大隐患,而且从根本上阻碍了国民素质的提高。在知识经济日新月异的今天,读书偏少的民族必然居于劣势。 这段文字主要说明的是: 单项选择题A、现今,国民阅读率问题已阻碍了国民素质的提高B、相对出版业发展速度,我国民众阅读率增速严重滞后C、偏低的国民阅读率是阻碍中国出版业
2、发展的最大隐患D、国民阅读率问题关系出版业的长足发展和国民素质的提高 2:在对美国总统政绩的衡量中,一般在没有战争等非常事件的情况之下,对外关系占的比重是非常小的,_,主要看的还是总统对美国本身发展所做出的贡献。填入横线上最恰当的一项是()。 单项选择题A、可是总统在处理对外关系上还是不敢掉以轻心B、对外关系只要不犯什么大的错误,就过得去了C、人们还是习惯通过对外关系的处理来评价总统的实力D、即使在对外关系上犯非常大的错误也可以获得民众的原谅 3:道家与道教的教义不仅不同,甚至相反。道家教人顺乎自然,而道教教人反乎自然。举例来说,照老子、庄子讲,生而有死是自然过程,人应当平静地顺着这个自然过程
3、。但是道教的主要教义则是如何避免死亡的原理和方术,显然是反乎自然而行的。道教有征服自然的科学精神。 这段文字意在强调: 单项选择题A、道家与道教的教义迥然不同B、与道教相比道家的教义更理性C、道家教人顺乎自然。道教教人反乎自然D、道家讲究自然,道教讲究科学 4:边沁认为,动机和意图作为行为过程中的两个因素,其道德价值要通过行为结果表现出来。动机并非毫无作用,有动机才有意图,有意图才能发生行为,有行为才会产生结果,但动机和意图的好坏不取决于主观的道德动机,而是要看它们带来的行为结果。对这段文字理解正确的是()。 单项选择题A、人的道德品质可以从行为上来判断B、动机和意图具有独立的道德价值C、动机
4、和意图的好坏依行为结果的好坏而定D、动机和意图的依据不存在于客观效果中,而存在于主观领域 5: 从根本上说,科技的发展,经济的振兴,乃至整个社会的进步,都_劳动者素质的提高和大量合格人才的培养。 填久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单项选择题A、取决于B、期望于C、有待于D、依赖于 6:我之所以产生这样的担忧,是发现“我爸是李刚”实际上有多个新闻报道的版本,哪个版本更准确、更接近真相,却_。 填人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单项选择题A、不知所措B、众说纷纭C、众口一词D、莫衷一是 7: 盖房子需要设计,人生更得有个蓝图。但建筑师的设计,一般可以完全或大致依照画出的图案进行,人生可没那么如
5、意。同时。随着本人的年龄、学历和见识的增长,每个时期的蓝图未必都一样。有时童年的憧憬甚至和成年后的追求风马牛不相及。 填人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句是: 单项选择题A、因为理想毕竟还不是现实二者之间还有一段距离B、第一是由于人生前途难卜理想代替不了现实C、首先是理想与现实之间的距离后者具有制约力D、由于现实对理想具有反作用力二者不是一回事 8:三清山风景如画,有_的峰峦,_的奇石。依次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单项选择题A、凸出崎岖B、突出崎岖C、突出嶙峋D、凸出嶙峋 9:对后现代文化有一种概括就是:中心变成了边缘,系统变成了断裂,整体变成了碎片,深度变成了平面,价值变成了虚无。在后现代
6、艺术中,复制取代了原创,操作取代了想象,破碎取代了整体,过程取代了作品。艺术形象完全变成了模型的模型、模仿的模仿。 这段文字反映出作者对后现代文化的态度是()。 单项选择题A、请选择B、请选择C、请选择D、请选择 10: 拉尔夫达伦道夫在1998年写道:20世纪在相当大程度上为各种分裂所主宰,导致热战冷战不断,但20世纪同时也是一体化的起源;全球化开始主导人们的生活、想象和恐惧,人们不得不从全球的角度去思考,以回应这一日益全球化的现实。 达伦道夫在这里强调的是,20世纪()。 单项选择题A、全球剧变令人忧虑B、国家之间对抗激烈C、世界联系日益密切D、民族矛盾逐渐缓和 11:不会“异想天开”要僵
7、化,只会“异想天开”要退化,“异想天开”和“脚踏实地”结合才能“_”。 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单项选择题A、美化B、进步C、进化D、强化 12: 国际货币体系是保证国际交易正常进行的某种世界各国_的制度安排。其主要_有二:第一,提供流动性,方便商品、资产跨境交易;第二,提供调整贸易不平衡的某种机制。 依次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单项选择题A、遵照目标B、遵循目的C、遵从用途D、遵守功能 13:像真的海一样、我们既赞美它,又_它。远远地看,大海澄碧湛蓝,云蒸霞蔚,但一旦跳入其间,你立即成为芥末,_于汹涌混沌之中。 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单项选择题A、害怕、
8、沉浮B、疏远、融化C、崇敬、葬身D、爱戴、消失 14:调查结果显示,环保意识越高的地区的公众,环保行为的参与度也越积极,但环保意识与环保满意度却呈相反关系,即环保意识越高,环保满意度却越低。 这段话主要支持了这样一种观点,即()。 单项选择题A、环保意识越高的公众看环保问题的眼光越强B、环保意识越高的公众对环保质量要求也高C、环保质量总是落后于公众的环保要求D、环保质量是一个永不能得到公众满意的话题 15:少年的_时光和空虚岁月就如同一片_的沼泽,在成长历程中,离开母亲的训导,多少次,我险些陷身泥潭,误入歧途。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单项选择题A、宝贵广袤无垠B、蹉跎葱葱茏茏C、美
9、好生机勃勃D、荒凉死气沉沉 16:当春带着她特有的_,海一样地漫来时,真能让人心醉;当春携着她特有的_,潮一样地涌来时,也能让人断魂。春,绝对是一卷浸染着生命之色的_。 依次填人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单项选择题A、新绿温煦画布B、绿意温度画卷C、绿色温存漫画D、颜色味道图画 17: 现今美国这种大学教育制度和课程设置,从另一个角度,印证了朱家骅先生八十年前讲过的那句话:一个大学的学风,以文学及史学两系为枢纽。那么今日中国的大学,包括校古:教授学生们在内,若想提升教育质量,培养出个把_的科学家,跻身世界名校之列,是否应该好好_,彻底抛弃单走数理化独木桥的错误观念,开始重视起文史哲的教育
10、呢? 依次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单项选择题A、名副其实 反思B、名不虚传 计划C、举世闻名 自省D、尽人皆知 比较 18:70、传记,从本质上说,是人的生命活动的记载,是人类生命的一种特殊载体。人的生命活动,不仅表现出生存和发展的渴求,而且表现出自身潜能的开发、释放。这种自身潜能的开发、释放,就是一种力的创造。创造,包括多种形式,有政治家治国平天下的才能展现,有哲学家、思想家在精神领域的探索,有军事家运筹帷幄、驰骋疆场的战斗较量,有科学家的发明创造,有文学家、艺术家的才华展示,有改革家对生存环境的革新改造,等等。这是一幅幅壮丽的生命画卷,是活力向惰性的挑战。人类只有在这样的挑战中
11、才能保持其生命的活力,并为活力的凝聚创造更好的条件。中国古典传记,正是这种生命活力的形象性展现。这段文字主要说明了()。 A.传记是人类生命活动最为生动的记载 B.中国古典传记从多角度展现了生命活力 C.人类自身潜能的开发包括多种形式 D.人类个体与整体创造性在传记中有不同的表现 单项选择题A、请选择B、请选择C、请选择D、请选择 19: 二次污染,指的是污染物由污染源排入环境后,在物理、化学或生物作用下生成新的污染物,而对环境产生的再次污染。 以下属于二次污染的是()。 单项选择题A、汽车尾气中的有害化合物,在阳光作用下发生光化学反应,生成以臭氧为主的多种强氧化剂,危害人类健康B、房屋装修时
12、,施工机械发出强烈噪声,严重影响周边居民休息与生活C、农药残留在棉花、麻纤维之中,制成服装后虽残留量甚微,但经常与皮肤接触也会对人体造成伤害D、人们在公共场所吸入了二手烟 20: 建立社会保障制度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更好地体现公平原则。但公平与效率之间存在矛盾。公平只能是相对的,特别是对我国这样一个发展中国家来说,经济发展水平还比较低,发展生产力,提高效率应放在第一位。只有生产力和生产效率提高了,才能更好地实现社会公平。 这段话主要支持的观点是()。 单项选择题A、生产力决定社会公平原则的实现程度B、公平在任何国家都只能是相对的C、我国经济发展水平较低,不应片面追求公平D、只要经济发展水平上不去,
13、就不能实现社会公平 21: 发挥创造性,离不开求异思维。所谓求异思维,就是指注重已知与未知之间的矛盾,揭示现象与本质问的差别。它要求对公认为完美无缺的定论持怀疑和批评态度,富于挑战性地对待传统和习惯的思维模式。正如李四光所说:“不怀疑不能见真理。” 这段话主要支持了这样一个论点,即求异思维()。 单项选择题A、是对已知的矛盾进行揭示B、是富有怀疑和批评态度的思维模式C、是李四光所用过的思维方式D、是一种创新的思维方式 22: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大脑就像肌肉一样,如果_锻炼某个部分,就会使该区域增强。科学家发现小提琴演奏家的大脑中用来控制左手的区域远大于常人,因为左手按压琴弦的工作比较_ ,而右手
14、拉弓弦则相对简单。同样,阅读盲文的盲人,其大脑中很大的区域_给触觉。 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单项选择题A、直接劳累划分B、反复繁琐分配C、刻意复杂预留D、长期紧张安排 23: 契约自我执行有赖于完善的制度安排。中国悠久的商业传统不幸被计划经济_,建设市场经济时日尚短,相关制度安排_ 。在契约遭到违反时,必须有外部的调停者、仲裁者直至司法强制力来支持。 依次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单项选择题A、耽搁百废待兴B、打乱捉襟见肘C、劫持鞭长莫及D、中断任重道远 24:现代知识分子的人生目标显然与之不同,他们的社会定位是以“社会性”为第一要义的,因而他们有别于一般学有专长的专家
15、、文人和学者。凡能称为知识分子者,不论其跻身于何种部门,或是致力于何种知识领域,其不可或缺的两个要素是:关怀人类社会与彻底的批判精神。因而,现代知识分子的人生目标不是为了自身的道德完善,而是为了人类社会的道德理想的实现。公众利益和人类社会的普遍价值才是知识分子真正关心并真正值得为之努力争求的。 这段文字主要谈论()。 单项选择题A、现代知识分子必须具备彻底的批判精神B、现代知识分子的社会定位C、现代知识分子的人生目标D、现代知识分子只尊重知识的权威和学理逻辑 25:随着全球肉类产量的进一步增加,畜牧业对全球温室效应的影响也会增长。目前,畜牧业用地已经占到地球土地总面积的30%,作为农业增长最为
16、迅速的一个门类,畜牧业还会占用更多的土地用来生产饲料和放牧。在拉丁美洲,为给牧场腾出空间,已经有70%的森林遭到砍伐。目前畜牧业对全球825个陆地生态区中的306个造成了威胁,并且威胁到1699个濒危物种。这段文字意在说明()。 单项选择题A、发展畜牧业的环境代价B、应严格控制畜牧业发展C、畜牧业发展面临的瓶颈D、畜牧业造成的污染严重 26: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李清照的悲剧就在于她是生在封建时代的一个有文化的女人。_,_,_,_。_。这就难免有孤独的悲哀。她又处在社会思想的制高点她看到了许多别人看不到的事情追求着许多别人不追求的境界她处在封建社会的底层作为女人
17、作为一个知识分子 单项选择题A、B、C、D、 27:在人际交往中,有一种互补理论:两个人在人生观和价值观方面比较_,而在才能兴趣方面有所不同,这样既会彼此欣赏,又能_,相处也比较舒服,做起事来也会比较和谐。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单项选择题A、相似、集思广益B、认同、求同存异C、相近、殊途同归D、趋同、取长补短 28: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弘扬生命的价值,必须将作为个体的人和作为社会一分子的人统一起来。一个人打造生命品质,_;_;_。_。 不是追求自我的幸福,而是将这份幸福和成功也体现在对社会的贡献上 不是追求个人某方面的突破,而是追求人格的全
18、面发展 这样所弘扬的生命价值,就有了全面性 不是追求局部的成功,而是生命的整体丰盈 单项选择题A、B、C、D、 29: 单项选择题A、请选择B、请选择C、请选择D、请选择 30: 瑞士汽车的普及率很高。平均两人就有一辆,对富有的瑞士人来说,买辆豪华的“奔驰”或“林肯”轿车根本不在话下。然而,瑞士公路上行驶的大多数是“本田”、“大众”等普及型轿车,以及一些叫不出名的甲壳虫车。瑞士是“手表王国”,所产的“劳力士”、“雷达”和“欧米茄”等品牌手表名扬世界。以瑞士人的收入,花几千元买块“劳力士”只是很小的开支,但瑞士人大都戴普通手表,有的年轻人戴的甚至是塑胶电子表。 最适合做本段文字标题的是()。 单
19、项选择题A、手表王国B、汽车乐园C、富裕的瑞士人D、瑞士人的时尚 31: 循环经济实质上是一种自觉的经济形态,需要公共部门、经济主体和金融界三方转变观念,共同_,在全社会形成发展循环经济的良好_。 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单项选择题A、营建环境B、努力氛围C、营造局面D、建造局势 32:下面一段文字,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贺斯认为不管你写什么,“总要使它单纯,始终一致为此,他替戏剧制定了一些“规则”例如每个剧本“应该包括五幕,不多也不少”;每场里“不宜有第四个角色出来说话”;在第四五幕间原有的停顿应取消这些“法则”大半来自戏剧实践,不过贺斯却把它们变成了对戏剧发展的一种束
20、缚。 单项选择题A、请选择B、请选择C、请选择D、请选择 3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 (1)北京航空公司又_了几条新航线。 (2)学习中应具备健康的心理素质,_的失败并不可怕。 (3)这个新软件的程序设计是有_的。 单项选择题A、开辟偶然缺陷B、开拓偶尔缺点C、开拓偶然缺点D、开辟偶尔缺陷 34:我无法不老,但我还有可能年轻,我不敢对我们过于庞大的文化有什么祝祈,却希望自己笔下的文字能有一种_后的回味、焦灼后的会心、冥思后的放松、苍老后的年轻,当然,希望也只是希望罢了,何况这实在已是一种_。 填入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单项选择题A、苦涩奢望B、辛酸奢求C、历
21、练幻想D、风雨梦境 35:我们一直跑上最后的观海亭。那里石阶上下都厚厚地堆满了水沫似的雪,亭前的树上,雪着得很重,在雪的下层并结了冰块。旁边有几株山茶花,正在艳开着粉红色的花朵。那些花朵有些堕下来的,半掩在雪花里,红白相映,色彩灿然,使我们感到华而不俗,清而不寒;因而联忆起那“天寒翠袖薄,日暮倚修竹”的美人儿来。 这段文字意在强调()。 单项选择题A、雪中红花恍如美人B、雪色衬景忆美人C、观海亭的美景D、观海亭观雪赏花 36:2006年,由于受宏观经济的形势的影响,湖北省农业生产成本呈总体上升的态势,据对全省33个县378个农业生产经营单位的抽样调查,湖北省主要粮食作物的亩平均生产成本1805
22、1元,比上年增加24.05元。其中小麦亩平均生产成本为135.94元,与上年持平略减;稻谷亩平均生产成本为22745元,同比增加3665元;马铃薯亩平均生产成本为16367元,同比增加82元;玉米平均生产成本为121.48元,同比增加18.61元。 主要经济作物的生产成本也分别有不同程度的上升。棉花、油菜籽、蔬菜和水果亩平均生产成本分别比去年增长了17.71%、8.87%、72.2%、6.76%。根据以上材料,回答问题2005年湖北省主要粮食作物的亩平均生产成本为多少元?()A180.51B156.46C146.56 D不知道 单项选择题A、请选择B、请选择C、请选择D、请选择 37: 反对中
23、小学生阅读三国演义,是一种杞人忧天的行为。这种家长式的焦虑非常可笑,就像劝阻孩子不要碰一块蛋糕一样,没有别的办法,只好说那块蛋糕里面长满了毒素。而事实证明,已经有无数人在吃过那块“蛋糕”之后是安然无恙的,再用夸张的词汇去形容它的不堪就是说谎了。 这段话主要支持了这样一个观点,即()。 单项选择题A、中小学生喜欢读什么样的书是他们的自由,家长们无权干涉B、尽管三国演义中有不合适的东西,但不妨碍孩子们阅读C、事实证明,三国演义是我国艺术文萃,任何人不得歪曲D、通过损害文著内容来反对孩子读三国演义做法实不可取 38: 下列关于辛亥革命历史意义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单项选择题A、彻底结束了延续两千
24、多年的封建制度B、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C、为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创造了条件D、推翻了清王朝的统治 39:在觅食过程中,成百上千只蚂蚁在蚁穴和食物所在处之间来来往往,最终都能够在相对最短时间内得到食物,却从来不会有拥堵现象出现。德国科学家赫尔冰发现,避免道路拥堵是基于蚂蚁之间的交流。在一条路有可能出现拥堵时,返回的蚂蚁就向迎面过来的同伴发出信息素,让它选择另一条路。他认为,人类可以采取相同方法减少车辆拥塞现象。这段文字说明的主要是()。 单项选择题A、聪明蚂蚁启发人类解决交通拥堵B、解决难题。从蚂蚁觅食中找思路C、互通情况,绕道可避免遭遇拥堵D、蚂蚁的不拥堵与人类的车辆拥塞 40:海洋表层
25、的运动主要受海平面风的牵制。信风的存在使得大量暖水被吹送到赤道西太平洋地区,而赤道东太平洋地区暖水被刮走后,主要靠海面以下的冷水进行补充,因此,赤道东太平洋海温比西太平洋海温明显偏低。当信风加强时,赤道东太平洋深层海水涌升上翻现象更加剧烈,导致海表温度异常偏低。使得气流在赤道太平洋东部下沉,而气流在西部的上升运动更为加剧,有利于信风的加强,这进一步加剧了赤道东太平洋冷水的发展引发了所谓拉尼娜现象。 这段文字主要谈的是()。 单项选择题A、海表运动与信风的关系B、赤道东西太平洋海温差异的原因C、拉尼娜现象的形成原理D、信风的存在对海温的影响 查看答案 1:答案D 解析 文段就目前出版业发展与国民
26、阅读率增长严重不一致问题展开论述,指出现今我国国民阅读率偏低,并重点强调了这将严重影响我国从“出版大国”迈向“出版强国”以及国民素质的提高。故文段主要说明的是国民阅读率的重要性问题。D项表述与此一致当选。 2:答案B 解析 根据前后的承启性分析,这句话前面部分谈对外关系,后面部分谈国内问题的处理。B项是承上启下句,由它来衔接更合适。A项错在没有转折意思的地方用了“可是”表示转折,突然切断了通畅的语意链。C项错误在于与材料意思相反。D项表述过于绝对,对外关系在总统政绩衡量中占比小,并不代表总统可以在这方面犯非常大的错误。故本题答案为B。 3:答案C 解析 文段首句即指出道家与道教的教义不同,然后
27、从对待自然态度的角度具体阐述了二:者的不同之处道家教人顺乎自然,道教教人反乎自然,即C项。 4:答案C 解析 文段首句是文段的观点,第二句是对第一句的说明。人的道德品质应该从行为的结果而不是行为本身来判断,A错误;动机和意图的道德价值依赖于客观存在的行为结果中,故B、D都是错误的。只有C与文章的观点表达一致。 5:答案A 解析 句意为整个社会的进步是由劳动者素质的提高和合格人才的培养决定的,“取决于”契合此意故本题答案为A。 6:答案D 解析 不知所措:不知道怎么办才好,形容受窘或发急。“不知所措”和句意不契合,故排除。众说纷纭:存在着各种各样的说法。由“哪个版本更准确、更接近真相”可知,句中
28、强调的显然不是说法的多样,而是大家意见的不一致,故排除B项。众口一词:形容许多人说同样的话,明显和句意相矛盾,排除。莫衷一是:形容意见分歧,不能得出一致的结论,和句意契合。故本题正确答案为D。 7:答案A 解析 由“人生可没那么如意”可知,后文说的是现实的人生与规划的蓝图常常不一致。B项的“第一”、C项的“首先”均无法和后文的“同时”承接,排除。D项“二者不是一回事”的表述过于绝对。故本题答案为A。 8:答案D 解析 实词辨析题。凸出:超出一般地显露出来。突出:强调;明显,出众。题干用来形容峰峦的错落,很容易可知应用“凸出”,由此排除B、C项;崎岖:形容地势或道路高低不平。一般用来形容山路崎岖
29、之类。嶙峋:形容山峰、岩石、建筑物等突兀高耸。比较可知用“嶙峋”修饰“奇石”更恰当,排除A项。 9:答案B 解析 由文中的“变成了”、“取代了”等动词前后的词语可知,作者对后现代文化持否定的态度。 10:答案C 解析 文段中“但”后面是作者想要强调的,即一体化、全球化,因此答案为C。 11:答案C 解析 强化:通过不断改变环境的刺激因素来增强、减弱或消除某种行为的过程和方法。进化:指事物的一个变化过程,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级到高级的变化。进步:指人或事物向前发展,比原来好。根据题意,僵化和退化都是表示后退,“异想天开”和“脚踏实地”相结合才能向更高级、更先进的方向发展,所以可排除A、D项。进化、
30、进步差别不大,但是在此题中根据形式一致的要求,前面是“僵化”“退化”,后面应是“进化”。 12:答案D 解析 本题考查实词辨析。“遵从”指遵照、依从。“遵守”指依照规定行动,不违背。“用途”指应用的方面或范围。“功能”指事物或方法所发挥的有利作用和效能。 本题根据冒号后面的说明可知正确。故选D。 13:答案A 解析 第一句和第二句前后呼应,“赞美”对应“澄碧湛蓝,云蒸霞蔚”,第一空对应“跳入其间你立即成为芥末”,由此可推测第一空是在否定大海,因此“崇敬”、“爱戴”不合题意,排除C、D。“融化”是指固体受热变软或化为流体的过程,与“汹涌混沌的大海”意思不符。本题的正确答案是A。 14:答案B 解
31、析 文段主要说明的一个观点是“环保意识越高,环保满意度却越低”,和这一观点最为吻合的是选项B。 15:答案D 解析 解析:由题干中“_时光和空虚岁月就如同一片_的沼泽”可知,第一空所填词语应与“空虚”对应,由此可以排除表示褒义的“宝贵”、“美好”,即A、C两项。再看第二空,“葱葱茏茏”不能修饰“沼泽”,且与句意不符,应排除。由此可知正确答案为D。 16:答案A 解析 第一个空白处,“新绿”比“绿色”和“颜色”表达得更具体,更具有生命力和活力,故可排除C、D两项;“温煦”意为温暖,表达出一种比较舒适的意味,比B项的“温度”更有表现力。故本题最佳答案为A。 17:答案A 解析 成语和实词辨析题。先
32、看第一空。“名副其实”和“名不虚传”都有名实相符的意思,但是“名不虚传”往往是通过自己的体验感受加以证实得出的结论,而“名副其实”往往只是一般推理。题干并没有体现出由个人或者大众通过体验感受得出的“名不虚传”这一结论。故排除B项。再看第二空。由文段语意可知,中国大学原来的观念是“单走数理化”,作者的态度很显然是希望中国大学“开始重视文史哲的教育”,既要思考过去,又要总结出新的理念。反思:思考过去的事情,从中总结经验教训。自省:自行省察;自我反省。比较:对比几种同类事物的异同、高下。很显然,只有“反思”包含两方面的意思。故本题正确答案为A。 18:答案B 解析 文段在前面六句的内容都是关于传记和
33、生命活力之间联系的陈述,而通过表示总结的标志“正是这种生命活力”可知,最后一句是文段的落脚点,是文段的主旨所在,因此正确答案中必须要体现“中国古典传记”和“生命力”两个概念,故选B。 19:答案A 解析 二次污染指的是对“环境”产生的再次污染,8、C、D都没有形成新的污染物,所以选择A项。 20:答案C 解析 由文段关键句“公平只能是相对的,特别是对我国这样一个发展中国家来说”可以判断C项为正确选项。A项无中生有,排除。B项中的“任何国家”过于绝对,排除。最后一句指出生产力和生产效率提高才能更好地实现社会公平,意为经济发展水平上不去,就不能更好地实现社会公平,D项不合题意,排除。故选C。 21
34、:答案B 解析 题目中提到“它要求对公认为完美无缺的定论持怀疑和批评态度,富于挑战性地对待传统和习惯的思维模式”,选项B最符合原文。故选B。 22:答案B 解析 本题从第二空人手更易得出正确答案。由第二句中的“而”可知,第二空与“简单”是反义对应关系“劳累”、“紧张”明显不符合此要求,由此排除A、D。分析句意可知,身体某一部位是通过持续性、长久性的锻炼而实现功能增强,并非故意而为之,故第一空选“反复”比“刻意”更恰当,即B为正确答案。 23:答案D 解析 “商业传统”与“耽搁”、“劫持”搭配不当,由此排除A,C。“捉襟见肘”比喻顾此失彼,穷于应付。“任重道远”指担子很重,路很远;比喻责任重大,
35、要经历长期的奋斗。对应前文的“时日尚短”,第二个空填“任重道远”更恰当。故答案选D。 24:答案C 解析 这段文字主要讲述了现代知识分子的人生目标,文段从一开始就提到现代知识分子的人生目标的特点,最后两句又具体地阐述了现代知识分子的人生目标。A项说法片面;B项以偏概全,社会定位主要是为了解释人生目标,而不是文段针对的主要问题;C项说法正确,符合题意;D项属于过度引申。本题正确选项为C。 25:答案A 解析 本段文字主要介绍了畜牧业的发展所带来的影响:温室效应、森林遭砍伐、生态破坏、威胁濒危物种这些都是畜牧业发展的环境代价。B项说法不合常理,C项与文意相反,D项只是文段提到的部分内容。故本题选A
36、。 26:答案B 解析 文段分析了李清照的两种社会角色:“作为女人”的她对应的是的“封建社会的底层”;“作为知识分子”的她对应的是的“社会思想的制高点”。由此可知、应分别连接。为排比句式,中包含主语,故此两句应紧密相连,且顺序为。本题的正确答案为B。 27:答案D 解析 “认同”意为认可赞同,是一方对另一方行为的态度,填在此搭配失当,排除B。由前文的“互补理论”可知第二空填“取长补短”最合句意。故本题答案为D。 28:答案B 解析 、构成排比结构,应相互连接,是对上文内容的总结,应放最后,由此可排除A、D。B、C的区别在于和的顺序。分析、内容可知,讲的都是个人的发展,只有把个人的发展与社会联系
37、起来,是对打造生命品质的更深一层的论述,故应排在之后。本题答案为B。 29:答案B 解析 文段主要讲的是国际市场疲软给中国带来的不确定性影响,是对此种情况的客观描述。A项的“困境”“郑重”含有主观色彩,应排除。第二空中,“审慎”意为谨慎、慎重,比“仔细”“认真”词义更重,用于此处更恰当,故排除C、D。再验证B项的第三空,“刻不容缓”比喻情势紧迫,一刻也不允许拖延,用于此处符合语境。故选B。 30:答案D 解析 本题考查对文章主旨的把握。本题的主要内容是说富有的瑞士人并不买豪华的东西。A、B两项都不够全面,显然不正确。C项偏重“富裕”而不是不买豪华的东西。只有D项能够表现出大多数瑞士人不买豪华东
38、西的特点。故选D。 31:答案C 解析 第一空修饰“循环经济”,“营建”“建造”修饰的对象一般指房屋建筑等,故排除A、D两项。“氛围”指周围的气氛和情调;“局面”泛指一定时期内事物的形势、情景。文中讲循环经济这一经济形态发展的形势,用“局面”较合适。 32:答案C 解析 这是一个表格题,综合考查应用能力。第处的引用文字是句子的一个部分,所以句号应在引号之外。第处貌似用冒号,但“例如”限制住了,倘若删去“例如”还可以。第处不是约数,所以应该用顿号。第处应用句号,因为“规则”已介绍完。故正确答案是C。 33:答案D 解析 这道题属于实词的辨析,主要考察区别词义的范围。 开拓强调从小到大。 开辟强调
39、从无到有。 偶尔间或,有时。 偶然不一定发生而发生。 缺点欠缺或不完善的地方(侧重于不好)。 缺陷欠缺或不完善(侧重于没有)。 根据词义的范围,(1)中应填入的词语为“开拓”;在分析(2)和(3)可知,应分别填入“偶尔”、“缺点”。 34:答案A 解析 根据语句中的“希望也只是希望罢了”,可以判断后面一空应该填入一个比“希望”要求更高,且能和“希望”相互呼应的词语,“奢望”意指过高的希望,符合上述要求。故选A。 35:答案D 解析 这是一段写景的记叙性文段,按顺序文段中主要有以下几个信息:观海亭的雪美,观海亭的茶花美,观海亭的雪映衬着花更关。因此,文段强调的是观海亭观雪赏花,正确答案为D。“美
40、人”是比喻,用来强调花美的,美人本人不是文段强调的内容,排除A、B两项。文段是记叙文,而C项是说明性文字,且不够具体,排除C项。 36:答案B 解析 由2006年“湖北省主要粮食作物的亩平均生产成本180.51元,比上年增加24.05元”知,2005年亩平均生产成本为180.51-24.05=156.46元。故选B。 37:答案D 解析 文段围绕“反对中小学生阅读三国演义”展开。首句提出观点,即“反对中小学生阅读三国演义是不对的”,接下来内容具体说明此观点。选项A将三国演义扩大为各种书,排除。选项B“不合适的东西”无中生有,排除。选项C家长们对三国演义的歪曲是为了劝阻孩子们读三国演义,故文段强
41、调的不是“不得歪曲”,而是“不应以歪曲的做法反对读三国演义”。故本题答案选D。 38:答案A 解析 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的统治,但延续两千多年的封建制度并未彻底结束,直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l952年底土地改革完成,才真正结束了中国的封建剥削制度。故选A。 39:答案A 解析 解析:这段文字主要讲述了科学家由蚂蚁的不拥堵得到启示,认为可以用相同方法减少车辆拥塞现象。B项“解决难题”的表述过于笼统,没有提到“车辆拥塞”,而且“从蚂蚁觅食中找思路”的表述也不够准确,应该从其在觅食过程中如何做到“不拥堵”这一角度找思路。C项仅仅是一种有待验证的方法,效果如何不得而知,而且C项没有体现启示的来源,不如A项确切。D项仅仅是两种现象的罗列,未体现出两者之间的具体联系。 40:答案C 解析 本题较简单,只要抓住末句的“引发了所谓拉尼娜现象”即可得出答案,文中提到海表运动、信风、海温都是为了说明拉尼娜现象的形成。本题答案为C。 32 / 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