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培养孩子合作、分享行为与意识的策略.doc

上传人:kuailexingkong 文档编号:1622433 上传时间:2018-08-12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5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培养孩子合作、分享行为与意识的策略.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培养孩子合作、分享行为与意识的策略.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培养孩子合作、分享行为与意识的策略.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培养孩子合作、分享行为与意识的策略.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 培养孩子合作、分享行为与意识的策略摘 要:幼儿期亲社会行为的发展是其成年后建立良好人际关系及心理健康、和谐发展的重要基础,也是幼儿社会性发展和个性形成的重要方面。合作与分享行为是幼儿亲社会行为的最重要组成部分。随着社会进步和科技发展,在生活的各个领域中越来越需要人们具备与人合作与分享的品质。研究表明,幼儿的亲社会行为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通过后天的教育和培养获得的。学会与人合作与分享的品质已是当前幼儿教育的重要目标之一。以“大带小”游戏活动是培养幼儿合作、分享行为和意识的非常好的策略之一。关键词:幼儿教育;大带小;合作;分享 现在的幼儿多为独生子女,以“自我为中心”,自私、孤僻、独占心强、合作

2、意识差,缺乏分享精神。但是,随着社会进步和科技发展,在生活的各个领域中越来越需要人们具备与人合作与分享的品质。善于与他人合作和分享是时代的要求,“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集体的智慧是无穷的。在未来社会中,只有能与人合作的人,才能获得生存空间;只有善于合作的人,才能赢得发展。幼儿合作与分享的品质之间存在着相辅相成的关系,缺一不可。光有合作没有分享,会导致孩子养成独享的不良习惯;光有分享没有合作,会使孩子养成坐享其成的不良品行。那么,如何帮助孩子建立起合作与分享的品质呢?我国著名教育家陈鹤琴曾说:“小孩子是生来好动的,是以游戏为生命的。”游戏是幼儿最喜欢的活动,通过两年的大带小活动实践,我充分感受

3、到大带小活动对于幼儿之间合作与分享品质的培养效果极其明显。当然,这取决于大带小活动中游戏的设计、教师在游戏活动中的随机引导等关键因素。一、在大带小活动中提供或创造幼儿合作与分享的机会在日常生活、游戏、学习中,如一起做操、拼图、搭积木、作画、玩大型玩具、玩娃娃家等都适合开展大带小活动。我们要注意创造并充分利用这些机会,通过精心设计的程序让幼儿在活动实践中增强合作意识,学会从小与人合作,逐步提高合作能力,体验合作的乐趣。比如,引导组织幼儿进行小组或全班作画时,将社区主题的场景让大孩子画,具体范围里的小花小草、蝴蝶等让小班孩子画。在这当中,哥哥姐姐和弟弟妹妹之间相互协商,相互配合,分工合作,只有这样

4、,他们才能在构图上、色彩上、内容上达到协调一致,共同创造出一幅幅美丽的图画。又如在游戏中,特别是在建构游戏、角色游戏中,哥姐弟妹必须共同商量、友好合作、互相配合才能使游戏顺利进行下去。体育活动中“彩虹伞”、“火车过山洞”等大带小活动,都为幼儿提供了大量的学习与实践合作的机会。在图一和图二的“彩虹伞”游戏中,大孩子(或个子高的孩子)一起举起彩虹伞,其他孩子在伞下面快速穿过;在图三和图四的“火车过山洞”游戏中,几个大孩子合作搭起“山洞”,哥哥姐姐带弟弟妹妹“钻山洞”。二、在“大带小”活动中指导幼儿学会分享和合作的方法在“大带小”活动初期,有的幼儿只会站在原地发呆,有的幼儿只顾自己玩,这就需要教师教

5、给幼儿合作的方法,指导幼儿怎样进行合作。在培养大带小的幼儿合作行为的教学目标下,我精心地设计了快乐的“大带小”-我们都是好朋友等系列社会性游戏活动,由浅入深地渗透合作的行为与分享的机会。游戏的主要内容是“大猴”带上“小猴”一起去橘子园摘橘子,途中需要克服很多困难。在野外“大猴”要想办法帮助“小猴”走过独木桥;过“沼泽地”需要“大猴”和“小猴”合作铺路;过森林要“大猴”勇敢带上 “小猴”躲过“老虎”的威胁。最后到达橘子园,我在活动前把橘子挂在了“树”上,每个幼儿都够不着,并规定在不借助椅子等工具的情况下,每一对“大猴”和“小猴”必须采集到一个橘子作为游戏活动的奖励。“大猴”和“小猴”们发现他们跳

6、起来也摸不到橘子,全都傻眼了。眼看游戏快进行不下去了,我连忙走上前对“猴子们”说:“你们一个人摸不到橘子,两个人一起来想想办法,看怎么样能几个人合作,把橘子一份一份地取下来?”孩子们七嘴八舌地争论了不久后,有一组“猴子”中,“大猴”将“小猴”背起来,背上的幼儿终于取到了橘子;另有一组“猴子”中,“大猴”抱住“小猴”的腿,把“小猴”托起来,他也取到了橘子。其他“猴子们”马上有样学样,迅速地“背起”或“抱起”自己的同伴,取得橘子。就这样,孩子们通过轮流地背或抱,每对“搭档”都顺利地摘到橘子,开始分享自己的“胜利果实”。通过游戏,使孩子们知道了在游戏中,每个人不能各行其是,只有大家齐心协力分工合作,

7、互相帮助才能做好每件事情,从而激发中班哥哥姐姐和小班弟弟妹妹幼儿进一步合作的内在动机,巩固、强化幼儿的合作行为和激发产生更多的合作行为,逐渐地建立起自觉的合作与分享意识,促进了分享行为的保持、延续和发展。图五中是大小孩子自行寻找游戏搭档,图六中是在野外“大猴”帮助“小猴”走过独木桥。三、家园合作,使合作与分享成为幼儿的习惯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没有家庭教育的学校教育和没有学校教育的家庭教育,都不可能完成培养人这一极其细致而复杂的任务。”我们经常会发现幼儿在家庭和幼儿园之间存在着行为习惯方面的脱节现象,在幼儿园里已养成的良好的合作与分享意识,到了家里被淡化,甚至被废止。例如:在幼儿园里小朋友会合作

8、商量做好一件事,会分享美食等。在家里,孩子成了“小皇帝”独占、独享。其实家庭也是培养幼儿良好习惯的重要场所,只有家园一体化教育,孩子的良好行为习惯才能得到巩固和强化。1、亲子活动开展丰富多彩的亲子活动。让家长们一起带上孩子外出郊游。孩子们在爸爸妈妈的帮助下合作支起小帐篷,野炊前一起去捡些干柴,共同合作准备食物,最后分享美食等;结合主题活动我是班级小主人,我们请家长来班级做客,开展 “爸妈松松手,要让孩子露一手”系列活动,让孩子们合作布置班级,一起准备“请客”的食物。活动结束后,孩子们在老师的引导下大家一起擦桌子,整理、倒垃圾等;在“献爱心”的活动中,孩子们向灾区损献了书籍、衣物、玩具、食物,表

9、达了一股童贞般的爱心,使幼儿懂得关心有困难的人才是一个真正幸福的人。2、家教沙龙利用家教沙龙组织家长围绕如何培养幼儿合作与分享的若干问题进行讨论,如:在家庭中如何创造条件让孩子与他人合作,乐意与他人分享快乐。通过讨论,使家长知道培养幼儿的良好习惯和意识是从日常点滴开始的。如回家后,幼儿帮助爸爸、妈妈拿拖鞋,和妈妈一起收拾整理衣服,摆放碗筷等。家教沙龙的内容组织也可以是让有经验的家长谈谈教育幼儿的体会,或者是通过电教手段请家长观看幼儿与他人合作与分享的录象。运用各种形式,使幼儿家长真正了解幼儿的合作与分享习惯究竟有哪些内容,指导家长用科学的育儿方法,帮助幼儿逐步养成良好的意识行为。总之,培养幼儿的合作与分享能力是我们幼教工作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我们在家园齐心协力配合下,让幼儿通过自身的体验,去感受合作与分享的快乐,让幼儿学会相互理解、相互帮助、团结合作,从而真正成为未来社会需要的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企业管理 > 经营企划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