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整合审计资源研究论文 摘要我国审计资源不足和浪费并存,以明确审计工作重点,制定中长期审计工作计划,加快审计信息化建设,改进审计工作方法等措施挖掘国家审计资源潜力,提高利用效率;以综合利用社会审计和内部审计资源,有效开发利用纪检、监察、司法、社会舆论监督及财政、税务、金融等经济监督资源等方式方法利用外延力量,扩充审计资源。 关键词审计资源整合国家审计机关 分配一定数量的资源用于审计监督是政府发挥控制作用的必要手段之一。审计机关成立二十年来,在推动我国民主法制建设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然而越来越重的审计任务与审计人员的严重不足、审计成果利用率不高与审计执法亟待加强、审计盲区与重复审计并存的矛盾也是
2、越陷越突出。“实行科学的审计管理,事例审计资源”已列为审计署2003至2007年审计工作发展规划三项基础工作之一。如何在既定审计资源供给前提下研究审计工作的有效需求,让有限的审计资源供给发挥更大的效益,就是我们审计工作者必须面对的课题。我认为,现实审计体制下开发、运用审计资源,提高审计工作效率、成果,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 一、挖掘国家审计资源潜力,提高利用效率 1.明确审计工作重点,制定中长期审计工作计划。我国宪法、审计法和审计法实施条例基本确定了国家审计的基本职责和监督范围,国家审计机关应该依据这个职责范围和现有的审计资源来确定国家审计重点的基本框架;同时还要围绕当地党委和政府的中心工作
3、考虑并关注社会热点、难点问题,既要能达到监督财政财务收支目的,以要能促进当地改革和社会经济的发展。 建立审计重点动态数据库。依据重要性原则将审计工作重点细分为重要和比较重要两类项目,并根据地方中心工作在适度范围内加以调整。重点项目是指重要资金、掌管大量资金部门及重点领域如财政预算执行、社会保障资金、核心企业等;比较重要项目是审计法中规定的重点项目以外的次重点项目。 编制以三至五年为审计周期的滚动式战略审计计划。重要项目每年必审,比较重要项目三年轮审一次。每年都要更新计划内容,计划的当年内容要具体化,以后各年的内容则可概括描述,一个审计周期内要将审计重点轮审一遍,并以此固定的间隔期对审计重点对象
4、进行定期重复审计。 2.改进审计组织方式,有效利用审计资源。 (1)建立项目组运行机制。淡化专业限制,内设机构扁平化。积极探索审计工作一体化的路子。就是业务部门不再按专业性质分类,任务安排及人员组合可以打破科室限制,按项目循环科学配置审计任务,统一调配审计力量,不同层级领导可以胜任不同层次的工作,整个科层机构向审计的职业化体系发展。采取这种方法,不仅可以最大限度地利用现有审计力量,而且可以合理安排和平衡科室间的任务,减少科室间的矛盾,还可以有效地实现全员交流轮岗,增强审计干部工作能力,培养符合未来需要的复合型人才。 (2)科学运用送达审计。送达审计具有减轻被审计单位负担、增加审计有效工作时间、
5、充分利用审计整体资源、提高审计质量和水平的优势,根据现时情况,结合项目特点,对不是必须进行就地审计的项目都可以尽量技术服务送达审计组织方式。 (3)灵活采取行业审计、专项审计与审计调查相结合的方式。在行业审计与专项审计中注重结合审计调查方法,就可以发挥审计调查对象多、覆盖区域广的优势,征对调查中发现的深层次、系统性问题进行重点审计,不仅节约了人力、物力耗费,更能着眼全局提出有操作性的建议。 (4)探索财务收支审计、任期经济责任审计、经济效益审计与定期审计相结合的组织方式。虽然我们审计资源极为有限,但在现实当中资源的浪费也比较严重。由于计划、协调和政策导向的问题,使得那些资金量大、容易出成果的被
6、审计单位频繁地接受不同方面的审计,如外资审计、经济责任审计和财务收支审计 一套人力,完成不同目的的审计事项,审计资料互为补充,审计成果共享,减少重复审计,降低了审计成本。 3.加快审计信息化建设。随着会计信息化的日益普及和成熟,使得审计工作的环境、对象、范围以及线索等基本审计要素正在发生深刻的变化。传统的审计工作方法已经无法对被审计单位的财政、财务收支实施有效的监督和检查。当务之急是各级审计机关应因地制宜地推进审计工作信息化建设,重点是围绕促进计算机技术在审计工作中的运用来展开。我以为首先要做基础工作是: (1)加强审计数据库建设,努力构建审计对象、审计法规、审计专家等数据库和共享作业平台。这
7、是审计执法的信息资源保障,也是提高审计效率、防范审计风险的基础。 (2)建立完备的被审计单位资料库.把各被审计单位相关的基础信息、财务决算报表数据、会计核算数据、各种业务数据、内控制度以及外部审计信息、经济运行、管理情况和审计情况有关资料收集、整理起来在网络办公平台上形成一个资料系统,并赋予其数据存取功能,数据增、删、改、查功能,以及数据的下载、打印功能,以充分利用计算机的网络技术和数据查询、挖掘技术,实现信息整合、信息共享、信息利用的目标,同时对方便审计人员查找,对节约审计时间、提高审计效率、降低审计成本也会起到积极的作用。(3)建立审计机关办公自动化网络,这个网络要逐步与社会审计、内部审计
8、以及有关工作单位之间的工作网络相连接,实现办公市场化、信息交换网络化,尽早实现全国审计信息共享。 (4)要进一步重视信息披露。对严重违反国家规定的财政、财务收支行为及其处理情况、严重损失浪费问题及其处理情况等审计事项应及时公告,让社会公众及时了解审计结果,广泛参与监督,将审计机关一家的监督扩大成为全社会的监督.事实上,通过最近几年的审计结果公告看,信息披露比处罚的威力大得多。信息披露促进了被审计单位的整改,促进了规章制度的完善,也促进了人民群众对公共事务的关注,有利于构建和谐社会。 4.改进审计工作方法。努力学习国际先进审计方法。制度基础审计技术、计算机辅助审计技术、数学和统计学技术以及比较流
9、行的分析性复核技术,在国际审计界已经成为通用技术,我们的审计人员如果能够充分地学习和借鉴,必能以较低的成本,迅速提高我国审计的技术水平。 加快计算机辅助审计软件的开发和应用。目前,国家审计系统的计算机辅助审计工作还相对滞后,尤其是一些通用和专用审计软件的开发还远远不够计,如果能在这些方面加大力度,针对不同行业特点,研发出简洁、实用性强的审计软件(比如利用EXCEL和ACCESS强大的数据处理功能,实现自动计算、自动对账以及筛选整理电子数据收集审计证据),并加以不断完善和推广应用,将是审计机关解决审计力量和审计任务矛盾的根本方法。 二、有效利用外延力量,扩充审计资源。 1.综合利用社会审计和内部
10、审计资源。社会审计和内部审计是我国审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审计法及其实施条例规定,国家审计对社会审计、内部审计负有指导、监督和管理的职责;国家审计基本准则规定“国家审计机构的审计组和审计人员实施审计时,可以利用经核实确认后的内部审计机构和社会审计组织的审计结果”,这为国家审计机关有效利用外延审计力量,合理设计审计程序提供了法律依据。 在审计目标的真实性、合法性要求上,国家审计、社会审计和内部审计是高度契合的,并且国家审计具有法律授权及多项行政强制手段,社会审计具有项目管理和业务技能的优势,内部审计了解本行业、本单位经营动作规程,因此在国家审计项目实施中,依托国家审计机关的行政权威,通过优选整合
11、社会审计、内部审计资源,充分利用其技术优势,从而可以实现优势互补,大大降低审计成本,只要组织协调得当,资源的互补性将带来可观的整合效益。 鉴于目前国家审计与社会审计、内部审计在沟通、协调等方面存在监督空白、交叉作业、未达账项诸问题,国家审计机关应逐步从具体的审计业务中抽出身来,将一部分精力用于指导和监督社会审计机构、内部审计机构按照既定的目标和方案实施审计监督,同时通过行业组织对参与国家审计的社会审计机关进行资格管理。 2.有效开发利用纪检、监察、司法、社会舆论监督及财政、税务、金融等经济监督资源。 审计监督的局限性至少表现在三个方面:监督的事后性、资源的有限性和信息的非对称性。这些局限性要靠
12、各种监督资源的整合来弥补,如人大监督、法律监督、财政监督、税务监督、舆论监督、内审监督等。要注意发挥审计监督的经常性、综合性和独立性的特点。 市场经济体制下,法律对于各种监督的职责都有明确的规定,审计监督亦如此。开发利用的关键是结合的形式要充分兼顾其他监督的特点,运用先进信息手段,建立监督通联机制,使监督成果相互利用,有效地发挥审计的综合经济监督职能,同时发挥监督机制的整体效能,达到开发利用其他经济监督资源的目的。 实行并不断地完善审计结果公告制度,把审计监督、舆论监督、社会监督结合起来,形成强有力的监督机制,这也是改进审计工作方法,提高审计质量和水平、发挥审计威慑作用的必要措施。 借鉴纪检委的做法,预防、教育和监督并重,把事后的监督与事前的教育和管理结合起来,充分发挥被审计单位自我管理的积极性,我认为这也是延伸审计职能的好方法。 参考文献: 1李金华;审计理论2005.6 2刘淑炎:关于审计资源整合的实务性探讨,中国审计报,2006.1.12 3卢家辉:审计发展战略专家座谈会观点摘要,中国审计报,2005.12.29第 7 页 共 7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