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生态文明视阈下高校生态教育的转型路径 杨美勤 唐鸣 华中师范大学政治与国际关系学院 摘 要: 当前高校生态教育停留在通过生态危机揭示和环保知识传授以培养正确生态意识的阶段, 这造成大学生普遍存在生态危机感较强而环保意愿和能力较弱的现状。结合当前高校生态教育现状, 根据生态文明建设对当前高校生态教育在大学生生态观教育、生态知识传授、生态技能形成、生态规范内化等方面提出的新要求, 从生态校园整体规划、资源整合、学生参与、实践创新四个领域进行改革, 是当前高校生态教育转型的可行之路。关键词: 生态文明; 高校; 生态教育; 大学生生态意识; 作者简介:杨美勤 (1989) , 女, 河南确山人, 华
2、中师范大学政治与国际关系学院博士研究生;作者简介:唐鸣 (1957) , 男, 湖北武汉人, 华中师范大学政治与国际关系学院院长, 教授, 博士生导师。收稿日期:2017-03-29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研究” (15ZDA001) Received: 2017-03-29一、问题的提出生态文明建设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的重要构成, 是化解当前日益严重的生态危机、破除经济社会发展瓶颈制约的必经之路, 成为时代发展的风向标。2015 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出台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 指出“要充分认识
3、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极端重要性和紧迫性, 切实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 牢固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理念, 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动员全党、全社会积极行动、深入持久地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加快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现代化建设新格局, 开创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新时代”1。生态文明时代的形成与发展, 离不开生态意识的引导2;而生态意识和生态道德的形成, 依赖于生态教育体系的建立和生态教育的全面开展3。高校作为中国生态教育的重要阵地, 在生态文明建设尤其是生态意识培育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一方面, 生态型大学已经成为新时期高校发展的新理念、新要求, 这就内在地要求高校必须做好生态教育;另一
4、方面, 大学生作为国家现代化建设的生力军, 通过高校生态教育帮助其树立正确的生态意识和生态理念, 不仅有助于这一群体自身发展理念的有效转变, 而且有利于全民生态意识的改善和生态文明建设的整体推进。因此, 从当前高校生态教育现状出发, 以生态型大学建设为契机, 探索出一条适合生态文明新时代要求的高校生态教育的转型之路, 对于培养大学生良好生态意识, 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具有重要意义。目前学界关于高校生态教育研究中, 比较有代表性的思路与观点主要有如下几个方面:一是从生态教育的内涵及发展历程出发, 对我国高校学生生态意识的状况进行简要分析, 并提出高校生态教育要在加强课程建设、校园环境和文化建
5、设及结合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等方面努力4。二是认为生态教育是生态文明建设的教育支撑, 已成为全球生态危机背景下的共识, 指出我国高校的生态教育与世界相比仍有很大差距, 诸多因素制约着生态教育的深入开展, 需要社会多层面、多维度的协调与合作5。三是认为我国大学生公共生态教育非常薄弱, 满足不了时代要求, 需要构建以理念、目标、内容与方法为主的生态教育体系及其保障措施6。已有研究虽侧重点不同, 但大多偏于从宏观方面或比较分散的角度来研究高校生态教育, 缺乏对高校生态教育体系进行细致归纳与分类, 并重点集中围绕一个领域的问题展开相关对策研究。事实上, 由于高校生态教育是一个较为复杂的系统工程, 为厘清不
6、同环节和不同层次的生态教育问题, 探寻更为有效具体的高校生态教育的转型路径, 可以依照教育学中关于教育主体、客体与媒介的划分, 选取对高校生态教育起着至关重要作用的教育主体部分, 作为研究的基点和线索。具体内容上, 强调高校生态教育不仅要把握高校学生自身的生态意识水平和教育基础, 还须对高校生态教育的其他主体的教育宣传工作进行重点考察与梳理。本文在现有研究基础上, 通过深入调查和分析, 将当前高校生态教育的主要承担者分为授课教师、团委学生会宣传力量、校园社团组织、相关院系四大主体, 并从这一视角出发, 对由各主体构成的高校生态教育体系的生态教育现状加以审视, 从而根据生态文明新要求, 提出高校
7、生态教育的转型路径。二、高校生态教育的现状审视高校生态教育, 是在生态教育对环境教育所蕴含的“人类中心主义”的全面反思与批判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生态教育学认为, “所有与环境相关的运动都具有统一的价值观、工作内容和最终目标”7, “解决环境问题的根本途径是对我们的世界观进行根本变革”8, 不仅要指向现实环境问题的解决, 而且更注重生态整体观念的培育。生态教育将环境保护教育作为基本构成要素, 其真正目的在于解构人类中心主义的生态伦理观, 从而倡导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生态伦理观9。理论上, 高校生态教育的核心理念与目标应包括“生态意识、生态道德、生态审美”, 即通过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生态观念, 形成
8、对自然保护的责任感和理解人与自然关系的能力, 达到“真善美”的统一10。而现实中, 由于高校生态教育各部分主体力量所拥有的不同生态教育资源和教育偏好, 导致了与应然层面存在一定偏差、形成与表现都较为复杂的高校生态教育现状。(一) 以授课教师为主的课堂生态教育。课堂教育是当前学校生态教育中最普遍的一种方式, 是教育活动介入生态思想运动最直接的体现。在当前全国各大高校中, 课堂教育仍然是大学生接受生态教育的主要途径。除部分生命科学专业和环保专业专门设置生态保护知识课程外, 高校生态课堂教育主要通过“思想道德修养”课程实现。由于“思想道德修养”课程集中在大学一年级上学期开设, 偏重于对学生整体世界观
9、、人生观、价值观的道德说教, 缺乏具体知识的传授, 因而也造成了当前的高校生态教育普遍偏倾于生态意识和生态道德的说教式传授, 对生态保护专门知识的传授则相对匮乏。事实上, 生态教育的课时占据整个“思想道德修养”课程安排的较少比重。当前高校生态教育主要依附于“思想道德修养”大课堂授课模式, “单一的生态教育只是一种表层的理论的掌握, 很难做到知、情、意、行的统一”11, 从而导致当前大学生的生态意识水平仅停留于粗浅的概念认识, 而相对缺乏生态道德认知和实践能力。(二) 以团委、学生会为主的校园生态文化宣传。高校团委和学生会系统是校园文化宣传的主要力量, 生态文化的校园宣传教育主要依靠这两大组织来
10、完成。以生态校园宣传为例, 在实际的运作过程中, 由校团委及宣传部门下达相关宣传任务, 校团委在组织层面强化对学生会系统的直接指导, 校学生会则在校团委的指导下承担更为具体的生态宣传事务。校团委在具体的运行过程中, 通过指导学生会, 并通过校学生会联系相关院系学生会, 进行校园展览、知识竞赛、讲座培训、环保公益等方面的活动, 以营造校园生态文化氛围, 达到校园生态教育的目的。但是, 学生会仅为校园宣传的具体承担者, 所有宣传工作均由学生干部围绕团委的宣传任务进行, 缺乏其他普通学生的参与, 这就容易导致校园生态文化宣传缺乏号召力。同时, 囿于校团委部分领导自身的生态文化认知和素养, 有关生态文
11、化主题的内容在实际的校园宣传中往往被弱化, 影响了高校生态教育宣传成效。(三) 以学生社团组织为主的生态教育宣传。中国高校社团组织发展和社团活动开展滞后。当前高校社团多由学生根据共同兴趣爱好, 采取向校团委注册申请的方式设立。高校对社团组织的管理多参照民政部门社会组织管理办法进行, 对学生注册成立新社团的标准相对宽松。但校团委对社团活动的管理则相对严格, 实行一套较为严密的事前审批、事中监管、事后报备制度, 使得校园社团活动开展受到一定限制。在生态教育方面, 社团组织的活动主要分为专业化组织与非专业化组织两个方面。一是由少数专业性生态或环保社团发起的生态文明教育活动, 这些组织除了团体内部的生
12、态与环保知识培训、交流外, 也会发起一些面向全校师生的环保宣传、社团成果展、知识讲座和环保公益活动等。围绕生态环保知识的对内交流有助于凝聚社团力量, 对外宣传则可以通过扩大社团影响力而吸纳新会员加入。二是由其他社团组织发起的校园生态文化宣传。通过校园清洁卫生等环保活动展示自身风貌是校园社团组织彰显自身影响力的一种常用方式。但是, 由于校园生态类专业社团或数量较少或活跃程度不高, 导致发挥的作用有限, 其他社团对于生态知识的传播和生态道德与生态审美的培育则相对欠缺。(四) 以院系行政为主的生态教辅宣传。以院系为主体的生态教育主要通过教辅行政系统来实现, 其方式包括开展讲座培训、知识竞赛、主题演讲
13、、户外公益等活动。院系教辅行政系统根据学校相关要求制定本院系生态教育活动方案, 经校级相关主管部门批准后, 由院系辅导员组织院系学生会和相关班级学生开展具体活动。院系活动以班级为基本单位, 且通过签到等方式对学生日常参与进行考核, 在院系生态教育活动中学生的参与率普遍较高。但是, 由于院系活动多以教辅行政系统的宣传任务为导向, 缺乏对学生兴趣的关注, 导致学生出现抵触心理, 降低院系生态教育实效。与其他几种生态教育方式相比, 院系生态教育最接近学生日常生活。而实际的生态教育开展很大程度上却受制于辅导员个人的影响, 致使学生的生态自主意识难以得到强化和提升。三、高校生态教育的转型路径高校作为培养
14、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和生力军的重要机构, 通过合理规划校园生态方案、整合生态教育资源、强化学生生态参与和创新生态实践方式等举措, 帮助大学生形成正确的生态意识和良好的生态实践能力, 不仅有利于校园生态文化的培育, 而且将进一步助推全社会生态文明建设。(一) 根据高校实际状况, 制定生态校园中长期发展规划。高校生态教育必须以生态校园建设为依托, 通过生态校园的整体规划, 实现校园建设绿色化和师生意识生态化的双重目的。首先, 注重校园建筑与景观规划的生态化。校园建筑的合理布局和景观的美感体验对于营造生态校园具有基础性作用。在校园建设发展的中长期规划中, 一定要注重整体、和谐的建筑视觉效应, 保持校园
15、整体规划的生态之美。其次, 注重校园日常管理的生态化。校园日常管理的生态化创新应成为生态校园建设的重要推手。除强化对校园环境的清洁卫生管理外, 还要重视对校园资源的节约利用。尤其是学校行政与后勤部门要做好生态校园的表率, 可以逐步推行资源使用情况公示, 也可以通过选派学生代表监督校园水电、纸张、食物及其他学习生活用品等的使用方式, 营造绿色低碳校园氛围。最后, 注重生态教育的课程设置。在“思想道德修养”课程中设置专门的生态课堂教育内容, 提高生态教育的广度和深度, 同时打破“思想道德修养”等基础课程仅在大学低年级阶段开设的固有惯例, 根据不同阶段的学生特性, 逐步增加生态教育课堂授课深度, 使
16、生态课堂教育贯穿整个大学阶段。(二) 摸清现有生态教育资源分布, 做好校园生态教育资源整合。强化“两课”部、校团委与学生会、校园社团组织以及相关院系等四大主体之间的联系与互动, 整合全校生态教育资源, 是当前形势下校园生态教育中一项重要的基础性工作。首先, 注重校园教育行政资源的整合。成立校园生态文明建设委员会等机构, 整合全校生态教育与生态宣传资源。借助生命科学、城乡建筑与环境规划等院系师资力量, 改变生态课堂教学中生态师资力量短缺、授课不专不精的局面, 改变校园生态宣传中知识老旧化、活动简单化的缺陷。其次, 注重校园体制内外资源的整合。尤其要注重对学生社团的资源发掘与利用。通过设立校级生态
17、课题的方式, 鼓励专业化生态社团申报, 推动生态兴趣向生态科研能力的转化。通过校团委资助的方式, 鼓励相关社团开展生态文化活动, 引导社团逐步增强生态活动组织能力。最后, 要鼓励相关院系进行跨校融合、区校融合与产业融合。鼓励相关院系与其他兄弟高校院系之间就生态建设方面议题, 通过学术交流、联谊活动、社会公益、课题攻关等方式开展协同合作, 整合校内外资源。鼓励相关文科院系和学校宣传部门进行生态教育的区校融合, 通过师生进社区进行生态授课和生态实践的方式, 增强师生生态责任感和生态实践能力。鼓励相关理工科院系进行生态教育的产教融合, 通过制度激励方式推动师生生态发明创新, 延伸产学研体系, 促进生
18、态发明的市场转化。鼓励相关团队师生申报生态研究课题、参与地方社会经济发展规划制定、举办地方专业人才培训等, 推动专业与产业、教学与科研、课堂与基地相结合的生态教育发展模式, 促进高校对地方循环经济和生态治理的发展。此外, 生态教育资源整合要注重校园网络媒介资源的有效运用。高校在网络课堂安排中需增加生态教育内容, 同时充分利用网络平台, 进行相关生态教育信息推送, 营造生态校园的网络氛围。(三) 结合院系管理特色, 强化以院系为平台的学生生态参与度。在当前的高校学生管理中, “院系班级”双层体制是学生日常管理的主要模式, 院系也因此成为学生日常学习生活的平台。在这一体制中, 院系辅导员可通过班长
19、 (或团支书等班干部) 实现对学生的有效动员与管理。首先, 以学生为中心改进院系生态课堂教学。在院系的专业课教学中, 增加生态相关知识, 将生态教学与专业教学有机结合。针对不同院系的学生专业特性, 采取举办讲座、知识问答、辩论会等方式丰富生态课堂教学内容。其次, 以生态文明为导向改进教辅行政考核机制。院系考核是高校师生日常考核的重要内容, 按照生态校园的发展要求, 适当增加生态文明考核指标, 改进现有教学行政考核结构, 将有助于提高师生日常行为中的生态意识。再次, 制定院系学生生态活动资助机制。围绕生态校园创建目标, 通过奖励激励机制, 鼓励和引导学生组织和参与课外生态实践活动。最后, 不断强
20、化院系内各年级间的交流与融合。院系内各年级之间要形成传帮带机制, 将现有助理班主任 (或助理辅导员) 制度做细做实, 增强助理班主任在学生生态教育方面的引导和带动作用。(四) 立足校园生态教育, 推动多样化的校内外生态实践。鼓励学生走出课堂、走出校园, 积极参与社会生态实践, 在实践中进一步提升和强化自身生态服务意识与能力, 是高校生态教育的重要途径。首先, 确保学生作为生态教育宣传的主体地位。通过公益课堂、社区讲堂、咨询会等形式, 让学生深入基层, 进行生态文明建设的宣传, 传播生态知识与生态理念。其次, 鼓励学生成为生态文明建设的实践者与引领者。随着高校社团组织和社工机构的不断发展壮大,
21、大学生已经成为一支重要的社会志愿行动力量。通过“暑期三下乡”“志愿服务下基层”等形式, 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基层社区生态环保行动, 努力成为社区生态实践的引导者, 为改善社区生态环境贡献力量。最后, 引导学生在生态实践中形成团队文化品牌。大学生既是社会生态实践的参与者, 也是社会生态意识的宣传者和引领者。引导学生以班级为主体进行团队行动和品牌化生态实践, 可以保持团队凝聚力和生态实践可持续性, 以不断扩大生态实践的宣传效应和社会影响范围, 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全民力量参与。参考文献1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N.人民日报, 2015-05-06. 2于冰.生态意识的当代审视J.
22、马克思主义研究, 2016 (3) :111-117. 3温远光.世界生态教育趋势与中国生态教育理念J.高教论坛, 2004 (2) :52-55. 4朱江.生态教育与高校学生生态意识的培养J.东北师大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13 (3) :248-250. 5赵秀芳, 苏宝梅.生态文明视域下高校生态教育的思考J.中国高教研究, 2011 (4) :66-68. 6梁仁君.高校生态教育的现状及体系构建的思考J.黑龙江高教研究, 2006 (3) :20-23. 7理查德卡恩.批判教育学、生态扫盲与全球危机:生态教育学运动M.张亦默, 李博, 译.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13:23. 8刘伟, 张万红.从“环境教育”到“生态教育”的演进J.煤炭高等教育, 2007 (7) :11-13. 9蒙睿, 周鸿.我国生态教育体系建设J.城市环境与城市生态, 2003 (4) :76-78. 10周笑冰.环境教育的核心理念及目标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 (人文社会科学版) , 2002 (3) :118-122. 11刘开淼, 魏立志.关于高校生态教育的若干思考J.教育探索, 2009 (2) :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