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教师教学论文:当代教师与儿童阅读教学 本文作者:刘静工作单位: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课程与教学研究院 建构主义教学观指导下的儿童阅读教学活动 建构主义所倡导的阅读教学目标应具有多层面,首先应以儿童阅读整体素质的提升和阅读能力的发展为总体目的;其次,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应该注重以激发儿童的阅读兴趣、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为目标,使儿童通过阅读感受到文章所表达的情感,从而形成积极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再次,在“知识、技能与方法”方面,则是让儿童掌握相应的阅读知识、技能、方法与策略,使儿童能够进行有效的阅读;总之,要让儿童通过学校的阅读教学,能够在“学会阅读”的过程中,真正爱上阅读,成为自主阅读的终
2、身受益者4。2.1重视儿童原有经验,选择恰当的阅读材料建构主义强调教师对学生原有知识经验的重视,教师的教学不再是将自己的看法及课本现有的知识直接教给学生,而是植根于学生先前经验的教学。使要学习的知识归入学生可能的建构区域范围之内,并与学生的经验紧密结合,只有这样,才能引起学习者有意义的学习5。以往阅读教学中,材料的选择往往是教师根据自身的经验以及理解为学生确定阅读材料,而学生面对教师为他们精心挑选的材料却索然无味,其阅读效果也可想而知。究其原因是教师在选择材料时没有考虑到儿童原有的经验及阅读的兴趣6。因此,教师在进行阅读教学时,应该以儿童原有的阅读经验和兴趣为出发点来为儿童选择恰当的材料。另外
3、,阅读材料的选择不应由教师一人“包办”,教师在选择阅读材料时应该鼓励儿童自主选择阅读材料。阅读材料的选择不能仅仅凭教师的主观色彩,只要教师认为是适合儿童的就能适用于阅读教学,殊不知,儿童已经具备初步的独立思维能力,对于自己感兴趣的书籍,他们会爱不释手,但对于自己不感兴趣的书籍,也许一眼都不会顾及。2.2注重情境的创设,激发儿童的探究兴趣建构主义认为学是与一定的情境相联系,在实际情境下学习,可以让学习者利用自己原有认知结构中的有关经验去同化当前学习的新知识,从而赋予新知识某种意义7。在阅读教学中,所谓情境是指创设与阅读主题相关、学生欲知、欲读、尽可能真实的情境。情境的创设可根据材料内容的难易程度
4、为多个层次。例如:首先,材料情境,即利用材料本身来创设情境。其次,拓展情境,教师可以以教材为出发点,自主构建外缘化情境。再次,真实情境,教师还可以把材料中的角色迁移到真实的情境中。建构主义主张学习应尽可能在真实的情境中进行,学生往往不满足于只是做学生,他们往往盼望能扮演更多的角色来施展他们的才华,教师可以利用学生好想象、喜表现的特点,根据阅读材料的主题,为学生设置一定的角色,给他们提供想象的空间和发挥的时间。2.3共同阅读,构建积极互动的教学方式重视学习过程的互助合作也是建构主义教学观所倡导的,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合作,对学习资料的收集和分析、学习过程的深化、学习效果的评价和意义的建构都有非常
5、重要的作用。阅读的过程就是一个合作学习的过程,多方面的信息沟通、阅读经验的交流、知识的互补,可以培养学生相互协作的精神,更可以为新知识的建构创造平等和谐的情境。在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重学生的互帮互学,为学生提供强有力的协作互动的学习环境以强化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为基本内容,以营造轻松愉快、生动活泼、合作竞争的教学氛围为其特征。在合作学习中,教师的重点在于提供有效地指导,如小组出现问题时,教师要提供帮助,小组讨论偏离主题时,教师要及时帮助等等。除了这些,教师还应及时反馈,及时评价,对于合作较好的组,要及时表扬和鼓励,对于稍差一些的组,教师要提出希望,相信他们下次能做好。教师也在此过程中通过鼓励
6、学生对话,从多个角度寻求解决问题的多种可能方法,提高自己的阅读教学技能。2.4恰当运用教学策略,促进儿童主动建构在建构主义教学中,教师不仅要让学习者知道是什么,更主要的促进学生主动建构知识的意义8。有研究者指出,建构主义观下的阅读教学过程,是阅读主体对文本的熟悉、理解和创造的过程。熟悉,是阅读主体与文本的亲近,是阅读主体对文本的整体直观把握,是对文本的初步开发。理解,是阅读主体进入文本,从各个视角去充分理解文本内容的过程,是阅读中读者与文本的互相交融。创造,是阅读个体对文本的探究推理,是填补文本的空白及达到自身感受顶点的一种阅读效应,是审美的深层境界9。基于这种阅读过程中,须恰当地运用教学策略
7、,并在这些策略的实施中,实现个体阅读知识和阅读能力的建构。对文本的熟悉,可以通过听、跟读、朗读、再听这样的循环方式来进行。通过对文本内容结构进行划分是促进儿童理解的一种有效策略,儿童所阅读的文本一般都有固定的结构,如故事中讲了什么内容,故事中的主要人物是谁,故事是在哪儿发生的,故事发生的过程是怎样的,故事的最终结果如何等等,教师通过让儿童辨识故事的结构可以更好的促进儿童理解故事的内容11。对文本的创造则可以通过对故事的改编和创编来实现,教师可以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让学生成为故事的“编导”,根据图片或已有的线索,将自己已有的经验和想象进行重新组合,改编或创造出新的故事,展示给其他的同学
8、。2.5采用多元化评价,深化儿童对阅读的反馈对儿童阅读能力进行评价,主要是为了了解儿童阅读的起点、阅读的结果,教师了解阅读教学的得失,诊断儿童在阅读中所遇到的问题,激发儿童阅读学习的动机,通过对儿童阅读能力的评价,检验和改进儿童的阅读学习和教师的阅读教学,同时也使家长了解儿童在学校的阅读学习程度,以便进行家庭辅导,从而全方位有效地促进儿童的阅读发展12。建构主义教学环境下的阅读评价,不仅要注重评价的主体多元化,更要注重评价的内容、评价的形式、评价的手段多元化。阅读教学在重视教师评价的同时,应更侧重于学生的评价,学生通过自主和协作式阅读,对于阅读的效果,通过学生之间的反馈来获得体现。同时,阅读教
9、学评价的内容不应仅局限于阅读知识的增长和阅读能力的提高,而是要兼顾到阅读的知识、能力、态度、情感等多方面德发展;评价的形式也不应仅局限于书面,而是要采用书面、口头等多种形式进行考查13。阅读评价的手段也应该多样化,可采用成长记录的方式,收集能够反映学生文本阅读过程和结果的资料,来判断学生某一阶段的知识建构完成情况。也可以让学生通过绘画、表演等方式来展示自己的学习结果。在建构主义教学观的视觉下,对教学活动的要求,无疑赋予了教师角色新的变化,同时也对教师自身的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建构主义教学观指导下的教师自我建构 在建构主义看来,教师不是知识的简单载体,仅仅对知识进行精确的传递与灌输,教师是意
10、义建构的促进者,是学生学习的辅导者,是真实学习环境的设计者14。教师角色的转变,对教师自身的发展也起着推动作用。事实上,阅读教学的过程也是教师自我建构的过程,作为主要阅读教学实施者之一的教师,其对阅读教学所持的观念及自身的阅读知识储备与专业技能的讲解与传授,对儿童阅读能力发展的影响作用毋庸置疑。因此,教师促进学生发展的同时,更应该自我建构,树立正确的阅读观念,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不断加强自身的阅读素养的提高,努力使自己成为一名有专业素养的阅读者和教育者。3.1教师应树立正确的阅读观念教师的阅读观念与其阅读教学计划、阅读教学决策以及阅读教学实践都密切相关,是保证科学的阅读教学实践得以有效实施的前
11、提。教师的阅读教学观念是一个改善及和转变的过程,最基本的一点,教师需要清楚的认识到阅读是儿童与文本材料相互作用的过程,是儿童基于自己的头脑的知识经验建构对文章意义的理解过程。而且,阅读作为一种语言技能,对其学习运用的过程也需要儿童掌握一定的策略性的阅读知识和阅读方法。但仅仅认识到这些是不够的,教师还需要在阅读教学实践过程中及与其他教师的共同讨论中不断转变自己的阅读教学观念。3.2教师应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首要一点是教师需要对自己的阅读习惯有清楚的认识和分析。首先,一个具有良好阅读习惯的教师,不仅能吸收国内外各类先进的阅读教学知识和教学经验,不断总结和丰富自己的专业知识,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和阅读教
12、学水平。其次,还能将好的阅读策略、技巧和经验及时传授给儿童,指导儿童有效的阅读。除此之外,具有良好阅读习惯的教师也会把自己对阅读的热爱通过自己的语言和行为感染儿童,激发儿童对阅读的兴趣,鼓励和支持儿童养成爱阅读的习惯。3.3教师应不断反思自己的阅读教学,积累阅读教学知识和经验教师扎实的专业知识是完成教学任务的基本条件15。教师在与阅读教学知识相关的专业知识和经验方面积累的阅读,对其自身的阅读教学越有帮助,对儿童阅读能力的影响也就越大16。教师需要熟练掌握那些经试验验证的能有效提高儿童阅读理解水平的阅读理解策略和方法,以便向儿童进行传授。为了保证阅读教学的有效展开,需要学校加强对教师的专业培训。
13、教师可以通过校本研究,在听课、评课中观察、分析其他优秀教师的经验,不断反思自己的课堂,总结经验,促进新的经验的生成,这种循环的研究过程,也是自我建构的过程。3.4教师还要加强与家长的沟通和联系儿童阅读能力的提高不是教师能独自承担的,还需要家长的配合和支持,毕竟家庭环境对儿童阅读习惯的养成也是一个重要的“阵地”。从学校层面来讲,儿童阅读能力的提升绝不是某个学科和某个教师的责任,而是一个涉及学校从政策管理到课程设置、从一个学科到多个学科、从课内阅读到课外活动的整体系统工程。同时,家校合作也应成为学校阅读教育的一部分,但由于我国家庭阅读发展尚不成熟,学校就需要充分发挥其引导作用,带动家长与学校之间的
14、合作。教师家访、“家长开放日”以及邀请家长参与各种阅读活动等,都会成为学校、家长之间的沟通与交流的平台,共同促进儿童阅读能力的发展。家庭与学校共同协作,互相吸取好的经验,共同促进儿童阅读素养的提升。阅读是一项重要的认知技能,阅读能力的发展与儿童发展的关系是相辅相成的。阅读深深影响着儿童的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和审美观,是儿童适应社会化、参与社会生活的能力保障,是儿童终身发展的关键。在阅读教学过程中,以建构主义理论为依据,同时结合阅读教学实践,从本质上改变阅读教学的弊端,促进儿童阅读能力的发展。同时,儿童阅读教育的发展是一个需要全社会关注的持久工程,需要政府、各级教育机构、学校、家庭和社区的共同努力和参与。第 7 页 共 7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