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师德师风演讲稿、发言稿、讲座讲稿 4师德,于细节中养成在读者杂志今年第 5 期上刊登了一篇文章一个教师的 2011 年 ,向我们展示了一位敬业、爱生、宽容、有终身学习理念、淡泊名利、心理健康的教师形象,文章是这样写的:2011 年照样早上 7 点起床,晚上 12 点睡觉,有时候也失眠,看到天上的星星目光炯炯。 2011 年照样不迟到,不旷课,风雨无阻,尽管有时内心也下点毛毛雨。照样提前三分钟进教室,语重心长向学生说人生最关键的就是那几步路,忘记了2004 年的时候我也曾经说过,还忘记了这句话的来源是一个差不多被遗忘了的作家柳青。2011 年课堂上学生睡觉 29 次,我喊了 28 次,没喊的一
2、次发现时已经下课了。因此大家都说我是个负责任的教师。2011 年我经常想到那句话: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教师。因此尽量把课讲得生动,把某些学生的哈欠扼杀在牙齿后。有一些学生高考成绩不甚理想,我聊以自慰的是:那是他们没学2好。2011 年骂了学生三次(私下批评的不算) ,弄得他们看见我都绕路走,后来收到他们毕业后的来信;被学生在背后骂了一次,我听见了,也绕路走过去,装作没事一样,第二天,那个学生脸色稍微有些改变。再后来,学生都说我心胸宽广像山谷一样,殊不知山谷也会山洪暴发。不过,我只找自己生气。 2011 年上课的时候讲错了 15 次,学生发现了 4 次,我纠正了 9 次,其他几次留待以
3、后授课的时候再迂回包围。2011 年发现知识比自己老得更快,狠心买了很多书,像上超市一样,书籍各种营养都有。 2011 年我也顺着学生的兴趣,关注足球、姚明和“超女” ,知道 PK 和超女的酸碱度。2011 年我仍然坚持“雪化了是水”的观点,要学生做一个风雪夜归人,不要耽于“雪化了是春天”的梦想。我也激情洋溢地给学生读过雪莱的诗句: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然后语重心长地说:下雪不冷,从冬天到春天还有一段很长的历程。2011 年没有受任何表彰,也没有被上级批评。金杯银杯还不如学生的口碑,我经常向同事重复这句 2004 年说过的话。2011 年我为学生真诚鼓过掌,也让他们明白,在孤独的人生旅程中,
4、要为自己加油。 “为自己喝彩的人生,注定很3精彩。 ”这是我 2011 年文章中写过的一句话,我跟学生说过很多遍。2011 年缺的除了睡眠还有永远都缺的金钱,叔本华说钱是海水越饮越渴,我还是认为是矿泉水,可止渴但缺乏营养。比尔盖茨说钱积累到一定程度,就变成符号,我照样羡慕,但更佩服自己现在就把金钱当作了符号。2011 年太忙没有空锻炼,体重增加了很多,但照样可以敲响嶙峋的风骨。不打肿脸皮充胖子,说明生活质量不错,心情比 2004 年好些。我想:大多数教师都是这样默默无闻、一步一个脚印地工作着,奉献着,年复一年。今天培训的是师德,于细节中养成一书,我相信大家已经读过这本书,这本书分两部分,第一部
5、分是理论,主编李更生老师说:简答题基本在第一部分,第二部分具体讲了老师应该养成的八个习惯,是这本书的精华,有别于其他讲师德的书。有人说过:如果让你吃一勺盐,你是难以下咽的,如果把这勺盐放入汤里,当你在享受美味时,已经不知不觉地把盐吃了。因此,今天的培训我不讲第一部分的理论,而是把第二部分老师的八个习惯整合为教师的魅力,从教师的形象魅力、人格魅力、学识魅力三方面展开,为老师们煲一锅心灵鸡汤。4一、教师的形象魅力风度仪表是一个人气质性格、文化素养、审美观念的外部表现,是美好心灵的表露。教师优雅的风度、脱俗的气质、优美的语言、整体的衣着、端正的外表、和谐的动作表情,工整潇洒的板书、活泼开朗的性格以及
6、谦逊宽容的态度,对学生的心灵有很大的影响,有助于陶冶学生的思想情操,师生友好合作顺利地完成教育教学任务。1、仪表在师生交往中,第一印象常常是最深刻的,社会心理学中称之为“首因效应” 。有一本叫接触的最初 4 分钟的书,它的作者提出,人们在彼此决定是否成为朋友时,接触的最初 4 分钟起着重要作用。若要给人以美好的印象,使人喜欢你,必须讲究仪表和风度。周总理就读过的南开大学里曾有一面立镜,镜子上方悬挂着“容止格言” ,内容是“面必净,发必理,衣必整,纽必结,头容正,肩容平,胸容宽,背容直。气象勿傲勿暴勿怠,颜色宜和宜静宜庄。 ”教5师的服饰在第一印象中占有重要地位。多年来,教师的穿戴总是和“艰苦朴
7、素”四个字分不开,教师走在街上,或是参加社交活动,常常被人一眼看出。久而久之, “艰苦朴素”和“不修边幅”等同了起来,记得改革开放初期,不少学校明文规定教师不得穿牛仔裤,不得穿滑雪衫,不得戴墨镜;女教师不得烫发,不得戴首饰,不得涂口红等等。然而时过境迁,今天又有谁会为教师穿一条牛仔裤,戴一根项链而奇怪呢?可见,关键不在于教师的穿戴,而在于思想的解放,观念的转变。教师的穿戴应当端庄、得体,既体现职业特点和个人气质,又不失亲和力。21 世纪是市场经济的社会,学校也逐渐走向了市场,学生出学费上学,实际上购买了教师的授课服务。商品要包装,难道教师就不要包装吗?男教师擦亮皮鞋,刮干净胡子;女教师略施淡妆
8、,佩戴合适的首饰;在开学典礼、毕业典礼或其它重要场合,更是以正式的礼服盛装出席,这些都是现代社交、现代礼仪所提倡和必须的。62、言谈教师是吃开口饭的,教师的语言技巧也是其魅力所在。从职业角度看,教师恐怕是说话最多的了。如果按“满堂灌”的教学方式计,那么教师在一堂课上说的话足足抵得上普通人一个星期的话。说话不仅是语言技巧,更是一门艺术。教师的语言魅力主要在于要有“激情” 。 “言为心声”此话一点不假。教师在课堂上将自己对教育事业投入,对学生的热爱,对所教专业的精通溶入了语言,她的声音必然充满热情,必然富有感染力,必然具有吸引力,必然产生号召力。上几天我看到一篇文章,题目是老师,你在习惯面前 ,里
9、面举了三个例子,比较典型,我先介绍一下第三个例子:学生犯错后下课铃响,教室活跃起来。小明在前面跑,小力在后面追。小明不小心把老师喝水的玻璃水杯给碰到地上,摔碎了。教室哗然一片。老师脱口而出地说:“我就这一个喝水的杯子”同学们大声说:“赔、赔、赔”一片诉声使小明和小力惊慌失措。本来两人下课追跑打闹就觉得不对,又把老师惟一的杯子给摔了,再加上同学们的吆喝,他们就更抬不起头了。为这事,小明和小力好久心里总觉得有个疙瘩。7教师,如果是您的同事、朋友打弄碎了您的杯子,你会怎么说?您准会不假思索地说:“没事,旧的不去,新的不来,我正想换一只新的呢!”听到这样的话,出错的一方也不会有更多的负疚感。您把学生当
10、作朋友的理念肯定有,但为什么一到实际就用不上呢?事情过后,静静地思考,如果您这样说:“哎呦!可要小心一点儿,摔碎了杯子没什么,要是烫伤着你们,就不好向你父母交代了,烫伤的皮肉之苦也是不好受的哟!以后小心点。 ”这话语里既有对犯错学生的关爱,又表明了对吆喝的态度,更有对学生的恰当引导。83、举止“为人师表”是人们形容教师最常用的四个字,为人师表就是要求教师在日常生活中,特别是在学校里要严于律己,以身作则,以自己的一举一动去感染学生,教育学生。学生对教师特有的期望和依赖,往往使他们在观察教师时产生一种“放大效应”:教师的一件小小善举,会使他们感到无比的欣喜;教师的一点小小瑕疵,则会使他们产生莫大的
11、失望。教师的一举一动都处在最严格的监督之下。她应当从小事做起。上课铃声响了,她走进教室,看见黑板没有擦,不声不响拿起黑板擦,擦干净了黑板,然后轻轻地提醒道, “以后值日生别忘记在上课前将黑板擦干净” ,然后开始了上课;她走进了教室,看见地上有几片纸屑,她走上前弯下身,将纸屑拾起,放进了墙角的畚箕里;她正在给学生们讲解,突然一位学生的铅笔盒掉到地上,学生的注意力全被这突如其来的响声吸引了,她立即走上前帮助那位同学将散落的东西捡拾起来;作业本又发下来了,和往日一样,连一个小小的标点错误她也没有放过,清秀的笔迹透着她亲切的提醒;她这几天明显是病了,声音沙哑,不时地咳嗽,时不时地捂住胸口,但她没缺过一
12、堂课,没有迟到过一次。学生们的心灵往往是被这些不起眼的一举一动所震撼,所净化,而不是那些空洞的说教。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人只能9由人来建树,我们工作的对象是正在形成中的个性最细腻的精神生活领域,即智慧、感情、意志、信念、自我意识,这些领域也只能用同样的东西即智慧、感情、意志、信念、自我意识去施加影响。 ”可见,教师的示范作用是很重要的,教师的人格水平越高,其榜样作用也就越强。当然,我们也经常会看到一些不雅的举止,比如教师在课堂上双手插在口袋里,用手撑腰,趴在讲台上,站立时抖动腿,讲话时唾沫横飞,边走边抽烟;女教师在拍集体照时把双膝分开,在学生面前化妆等,这些细节都是要注意的。再来介绍一下老师
13、,你在习惯面前中的第一个例子:事出有因我在家里和孩子交流,孩子有一道题不会做,我让他把本子递给我,他“嗖”地一下子就扔了过来。我感到很诧异,也感到有必要和孩子计较。有第一次就会有第二次, “禁于未发之未预”的理念马上袭上我的额头。“儿子,这个行为可不太雅观!”“哎,我刚才用劲有点大;不过,比起我们老师来说,真是小巫见大巫了。 ”10“你们老师怎样?”“我们谁要是做错了题,老师就会让作业本翻跟头长途跋涉呢!有时连衣服都给扒了。 ”(如果考试出这样一道案例,你怎么分析?)我明白孩子的意思:老师不允许孩子出错,一旦出错会把本子给扔出去很远,孩子低着头去拣那该死的作业本。表面上看,摔的是孩子的作业本,
14、其实是排斥一颗和教师建立感情的心。心与心的疏远,是最可怕的事。亲其师才能信其道,你对孩子这样,孩子能对你的教育感兴趣吗?孩子的模仿能力很强,许多的不良行为是不是老师的榜样作用使然?我们大多数的日常行为都是习惯的反复而已,时间长了,习惯进入潜意识中,便成了秉性。习惯有些是有益的,有些是无益的,甚至是有害。将无益、有害的改为有益的,哪怕一个小小的改变,假以时日,必能受益无穷。否则,我们仍只会继续那种我们以往一点一滴积淀的旧的行为方式。11二、教师的人格魅力魅力不仅仅是来自得体的穿着、脱俗的谈吐、娴雅的举止、美好的姿态,更是内在气质的自然流露。教师的优良人品,才是吸引学生最根本的原因。教师的崇高人格
15、,就会像一丝丝春雨,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的人格。1、善良与关爱有一位姑娘,毕业后当了一名女教师。她长得很美,走到哪里,哪里的人就会为她眼睛一亮。她的学生,特别是男学生,更希望得到她的喜爱和重视。女教师十分喜欢班上一个名叫罗斯的小男孩,因为他学习成绩突出,而且很守纪律。老师便安排他在毕业典礼上致词,并亲吻了他,祝愿他走向成功之路。可是,这一吻却引起了一位低年级男孩的嫉妒,他觉得也应该让老师吻一下。他便和老师说:“我也要得到你的一个吻。 ”老师很惊讶,问他为什么。小男孩说:“我觉得自己并不比罗斯差。 ”12女教师听了,微微地笑着,摸摸他的头说:“可是,罗斯的成绩很好
16、,而且很守纪律。 ”女教师接着说:“如果你能和罗斯一样出色,我也会奖给你一个吻。 ”小男孩说:“那咱们一言为定。 ”小男孩为了能得到老师的那个吻,发奋学习,不多时,他的成绩提高很快,而且全面发展。全校都知道这个小男孩很出色,他真的得到了那个美丽的女教师的一个吻。这个小男孩名叫亨利杜鲁门,他最高的职位是美国总统。当年的美国人都知道这位女教师的名字,还有她最伟大的吻。 再来讲一个美国校长舔肥猪的故事,是我从教育家、苏州市副市长朱永新教授的教育小品中看到的: NBA 著名球星巴克利 2002 年因低估姚明,最后不得不为诺言而去吻驴的屁股。无独有偶,美国桥沱滨小学的同学们现在也乐不可支地看着他们的校长
17、舔猪。为了激励学生们多多阅读,校长唐拉尔德沃森此前打下一赌,说他的 410 名学生如能在一年之内读完 2003 本书,他就去舔猪。2003 年 3 月,在全国教育协会组织的“全美读书日”上,沃森心甘情愿地兑现了他的赌注。接受校长一吻的是大腹便便的肥猪“戴茜” ,8 岁的它当时是乘着精心装饰过的小车登上舞台的。为了鼓励学校的孩子们多多阅读, “戴茜”的主人康涅狄格州的保罗.米讷说,他们在华盛顿停留时,还得到了第一夫人劳拉.布什的感谢信呢。13410 名学生,每人不到 5 本书的阅读费,竟然能够使一个堂堂的小学校长去吻猪,这是我们看来几乎是一个不太正经的笑话。然而我们有多少校长能够真正让每一个孩子
18、在一年内读 5 本以上的课外书?这是一个不愿读书,无暇读书甚至无书可读的时代,人们习惯于电子游戏、电视、快餐文化,如何让孩子们荒芜的心灵得到滋润,让孩子们的精神世界得到充实,让他们阅读经典,拥抱大师,的确是每一个校长,是一个教育工作者认真思考的。布什夫人给肥猪和它的主人写了热情洋溢的感谢信,其实我更要向校长沃森致脱帽礼!我也要再次向中国的校长们呼吁:营造书香校园,让我们的孩子与人类崇高的精神对话!陶行知说过,真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动。伟大的师爱对一个人的影响是终生的。这就是为什么那么多人,虽已人到中年,却始终不能忘怀中小学时代的老师的原因。14“爱自己的孩子是人,爱别人的孩子是神。 ”这句话深深
19、地震撼了我!教师职业是一个神圣的职业,多少年来人们一直这样讲,但“神圣”在什么地方,大多数人却将其抽象化了,更多地将“神圣”理解为“清高” 。迄今为止,只有这句话真正将教师神圣职业的内涵具体化了。疼爱自己的孩子仅仅是一种建立在血缘关系上的动物本能,然而对学生之爱却出自教师的职责,这是一种只讲付出不计回报的、严慈相济的无私之爱,这种爱才是神圣的。这种爱是教育学生的感情基础,学生一旦体会到这种感情,就会“亲其师,信其道” 。师爱才是师魂。关心他人、关心社会,与人合作共事,首先是一种人格,一种修养,一种素质。如果说教师的人格力量是一种无穷的榜样力量,那么教师的爱心是成功教育的原动力。陶行知先生说得好
20、, “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 ”这正是教师无私奉献爱心的典范。所有学生,无论是智商高的还是智商低的。无论是家庭条件好的还是家庭条件差的,无论是安静听话的还是调皮捣蛋的,都十分需要老师的关爱。老师的爱与尊重是照亮学生心灵窗户的盏盏烛光。2、宽容与公正爱迪生小时候,老师对他妈妈说:“你孩子是弱智儿,我们没办法教他。 ”妈妈不信,把他带回家亲自教导。结果,这个被认为 IQ 低的人,成了人类历史15上的伟大的发明家。海伦凯勒,从一岁半,因一场大病,就成为一个又聋又盲又哑的幼儿。她后来居然成为通晓 5 种语言、知识渊博的学者,成为拥有 14 部著作的美国著名女作家。她还会骑马、游泳、滑雪、下棋、欣
21、赏古希腊雕塑的美。人们为海伦惊奇,也为她的老师安妮萨利文麦西赞叹。假如给海伦三天光明,她首先最想看到的是她的老师萨利文。试想,我们的“问题学生”不至于连学习的基本条件视、听、说都没有吧,我们教“问题学生”不比教一个双目失明、两耳失聪、不能说话的孩子更难吧。我们说“问题学生”是最有毅力的学生,因为他即使听不懂课堂上的内容,也得老老实实地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坐在教室里每天上完七、八节课,不能讲话,不能乱动,不能打瞌睡,不能干别的事情。我们说“问题学生”是最能承受挫折的学生,因为他经过了无休止的考试,屡考屡败,但他还能屡败屡考。他经常受批评、讽刺、挖苦甚至打骂,早就筑起了抗挫折的“长城” ,再遇失败
22、,也能勇敢地、乐观地面对人生。著名特级教师李镇西写了一本书爱心与教育 ,其中讲了他和一个叫万同的学生之间的故事,进初中第一天,一个学生价值 1000 多元的随身听丢了,万同对失主说他看见几个社会上不三不四的人在教室外游逛,可能是他们偷的,他去追这几个人。第二天,失主对李老师说:“万同叫我把随身听的说明书给他,他奶奶给他买了一个,但是说明书丢了,反正我的随身听没了,说明书也没用。 ”李老师茅塞顿开,当机立断把万同叫来,说:“今天,公安局的人到学校来了。 ”万同的眼中闪现出一丝惊慌,李老师不紧不慢地说:“公安局的人说,破这个案子小菜一碟。 ”万同低下头说:“我是跟同学开玩笑的。 ”李老师顺着他的话
23、说:“就是嘛,我也在想,这里面肯定有误会,所以,我对公安局的人16说,先让我来处理这件事。 ”万同急忙申辩:“我的确不是偷,是开玩笑。 ”李老师语气更加缓和地说:“但是,你这个玩笑开大了,把公安局也惊动了,这样吧,我去向公安局的人澄清一下误会,你呢,赶紧把随身听交给我,由我去还,好吗?”万同如释重负,下午李老师把随身听还给失主时说:“万同是跟你开玩笑,你应该原谅他,而且,你一定不要对班上任何同学讲这件事,以免万同背上思想包袱。 ”万同实在不是读书的料,买了一张斯大林的画像,对李老师说在:“这是我买的科学家挂图” 。上课经常捣乱,李老师说:“这样好不好,你实在听不懂,就读烈火金刚吧!”果然,以后
24、几天,万同在课堂上不再捣蛋,他读小说,同学听课,大家井水不犯河水,但是不久,他老毛病又犯了,原来书上好多字他不认识。李老师说,那你就抄烈火金刚吧,在抄的过程中,有不认识的字,你就写在一张纸上,拿来问我,这以后万同经常来办公室问李老师。有些老师担心:你让万同抄烈火金刚 ,他怎么能够通过初中毕业考试呢?李老师说:“他不抄,也很难初中毕业,而且上课还要影响别人,很可能更多的人不能毕业,让他抄抄小说,他脑子里多少装些抗日英雄的形象,何况还可以练练字,认识几个字。 ”关于李老师和万同的感人故事还有很多,我不展开了。17老师们,什么是人才?一定场合里的人的长处被发现、发展、发挥了,这个人就是人才。 学习的
25、革命的作者之一、美国珍尼沃斯有个观点:“做教师首先要相信你所有的学生都是天才,你才会认真地教每一个人。 ”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教育不是要改变一个人,而是要帮助一个人。因此,我们不能瞧不起“问题学生” 。他们的品质是那样的纯朴和高尚,他们的意志是那样的坚韧和刚强,他们的胸怀是那样的美丽和宽广!他们差在知识上,但他们有了个性品质这些优势,还有什么不能战胜、不能克服、不能容纳呢?我们惊奇地发现,在现实生活中,真正的成功者,往往是当年班级中十名左右的学生。众多敢于“下海”闯荡并取得成功的人,往往是班级中的“后进生” 。美国一位心理学教授做过一个终生实验,研究青少年将来的成
26、就与他们在校成绩的关系。他对 300 多名中学生每隔 5 年作一次面试,实验进行了 60 年。18教授去世后,他的学生继续从事这一研究,得出的结论是:两者之间没有任何直接的联系。著名物理学家丁肇中在北大的演讲中就曾经说过:“考第一名并不代表一切,我所记得的这个世纪比较有名的科学家,考第一名的很少。 ”陶行知先生曾提出“泛爱”的教育理论,教师不能只爱几个“好学生” ,而因该“爱满天下” 。他还大声疾呼:“你的教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里有牛顿,你的讥笑中有爱迪生。 ”教师爱学生就要用平等的眼光来看待学生,不能把成绩作为衡量学生的唯一标准。教师爱学生就要把欣赏的目光投向每一个学生,让更多的孩子从中感受
27、到殷切的期望,体验成功的喜悦,获取向上的动力。陶行知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请听四颗糖的故事:1 天,陶行之见一学生用砖头砸同学,于是上前令其止,然后请他回校长室等候,自去调查原因。过了一会儿,陶行之回到办公室,掏出一颗糖说:“这是奖励你的,因为你比我早到。 ”然后又掏出一颗糖:“这也是奖励你的,我不让你打人,你就立刻住手了,说明你尊重我。 ”学生半信半疑,陶行之又掏出第三颗糖说:“据了解,你打人是因为他欺负女同学,说明你有正义感。 ”学生非常感动,主动认错了。陶行之又掏出第四颗糖:“你已经认错,再奖你一颗,我的糖分完了,我们的谈话也该结束了。 ”在这里,陶先生充分尊重学生的人格,对学生和蔼
28、可亲,绝对没有居高临下的指责,没有不依不饶的抓住不放,宽容中显出博大的胸怀。这样的教育,让人记一辈子,终身受益。19一个孩子如果总是受到负面的评价,就会产生自我的“负驱动” ,自暴自弃。处在学习过程中的学生就像一杯没倒满的水,在中国老师这里,通常看到“一半是空的” ;而在外国老师那里,却总是看到“一半是满的”前者否定,后者肯定,哪一种会对学生产生激励作用呢?当然是后者。这难道不是我们教育应当反省、深思的吗?在教学实践中,有的老师不懂得如何树立自己的威信。他们不讲究自身素质的提高,仅凭自己在师生关系中的天然优势地位驱使学生、压制学生,甚至伤害学生的自尊与人格。采取这种做法的教师认为:“使学生惧怕
29、就是威信。 ”老鼠怕猫,难道我们能认为猫在“鼠民”中也有威信吗?“鼠民”们只会得出“不管黑耗子,白耗子,让猫抓不着的就是好耗子”的“鼠论” 。对学生而言,教师一般都具有天然影响力,如果这种影响力仅仅建立在教师的身份所赋予的权力基础上,那么,它是极不稳固的。这种影响力会随着学生对教师的逐步了解而发生变化、减弱以至丧失。教师要获得真正可靠的影响力,就要用自己的人格去赢得学生发自内心的尊敬和爱戴。教师讲到底,是因为有学生才有存在的需要,学生才是教师的“衣食父母” ,教师没有任何高高在上的理由。学生都是一些涉世未深的孩子,他们往往不懂得如何保护自己,从整体上来说是属于“弱势群体” ,应当是受全社会关心
30、、呵护的第一对象。203、不轻易说 NO广州日报曾经发表过肖云龙先生的一篇文章,题目是“莫扎特“解套” ”,说的是著名作曲家莫扎特的故事。莫扎特还是海顿的学生时,曾和老师打过一次赌。莫扎特说,他能写一首曲子,老师准弹不了。海顿当然一笑了之,以为这不过是学生说说而已。当海顿未及细看便满不在乎地坐在钢琴前弹奏起来,仅一会儿的功夫,海顿就惊呼起来:“我两只手分别弹向钢琴两端时,怎么会有一个音符出现在键盘的中间位置呢?”接下来海顿以他那精湛的技巧又试弹了几次,还是不成,最后无奈地说:“真是活见鬼了,看样子任何人也弹奏不了这样的曲子了。 ”(你猜莫扎特是怎么弹的?)这时,莫扎特接过乐谱,微笑着坐在琴凳上
31、,胸有成竹地弹奏起来,当遇到那个特别的音符时,他不慌不忙地向前弯下身子,用鼻子去弹。海顿禁不住对自己的高徒赞叹不已。21事实上,只要你用心、用脑、用手一起弹,你一定能够弹出精彩的乐章,弹出人生的辉煌。而善于摸索,善于探究,善于变不可能为可能,这是任何一个致力创新的人应有的品格。人经常是自己打倒自己的。在一条条的清规戒律面前,在一次次的尝试失败之后,我们很容易对自己说“NO” 。在天真好奇的学生面前,我们许多老师还不能做到象海顿那样,在亲自操作了几次之后才对学生说“NO” ,而是毫不犹豫不加思索地对学生说“NO” ,从而在学生面前竖起了一道又一道的“不可能”的铜墙铁壁。如何学会不轻易对学生说“N
32、O” ,更不轻易对自己说“NO” ,无疑是要时刻记在心中的。224、乐于奉献讲到奉献,我要来讲讲奉化市十大师德标兵竺建伟的事迹:二十七岁他结婚那年,刚好是他到东方学校带第一届初三毕业班。他意识到了学校第一届毕业班成绩对学校事业发展的重要性。于是把新房装修任务抛给了还没过门的妻子,他只是偶尔光顾一下。装修多花钱还不算,差点把未婚妻拖病。要结婚了,还是把婚前的忙碌丢给了她,为了避免请假,他还把婚期定在星期六,星期一就上班。尽管那年他的学生给学校争得了荣誉,但是他丢掉了作为丈夫应尽的责任。现在,每每望着妻子孱弱的身子心中总会升起无尽的内疚。二十九岁那年,他还是带毕业班。那一年是他一生之中最难以忘怀的
33、岁月。23女儿降生才三个月,他还沉浸在为人父的喜悦之中,但是那已苦难出头可以享受天伦之乐的父亲被查出癌症晚期。一边是毕业学生,一边是妻子拖着女儿,一边是伤心的母亲和垂危的父亲,那一段时间是他人生最痛苦的时期。妻子和母亲毅然挑起了照顾老小的重担,让他尽可能多地顾及工作。父亲已经到了生命的尽头,每次周六回老家看着五十二岁依然健壮的他逐渐变成一副皮包骨的样子,他无论如何也难以控制眼泪。按照乡俗,在长辈去世前几星期子女总要陪夜,但是他没有时间。星期六去看过父亲,星期日大清早在他母亲在洗刷的时候,父亲自杀了。当他赶到家时,看到父亲刀痕累累的双腕、已经刺了好几个孔的肚子。父亲去时还是很安然,他只是说这样提
34、早结束所有人都可以提早结束痛苦,并交代要好好做人,不要给他丢脸。父亲在他的怀中,气息慢慢地微弱,身子慢慢地冷却,他的心降到了最低处。永远没有机会给父亲尽孝了,这是他人生最大的遗憾和痛苦。三、教师的学识魅力中国早期话剧活动家,艺术教育家李叔同先生教图画音乐,学生把图画音乐看得比国文更重要。这是有丰富的知识作背景的缘故。因为他教图画音乐,而他所懂的不仅是图画音乐,他的诗文比国文先生好,他的书法比习字先生的更好,他的英文比英文先生的更好。这种深厚的文化底蕴,显然是一个普通的图画、音乐老师所不能比的。24前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举过这样一个例子,有位年轻的校长去听一位老师上几何课,他的思想完全沉
35、浸在这位老师精湛的讲解中,以至于当这位老师问学生:“你们谁能回答这个问题”的时候,这位校长全然忘记了自己是来听课的,竟举手说:“我!” 。苏霍姆林斯基称赞说:“这才是真正的艺术” 。我要说:“这才是最具学识魅力的老师。 ”从学识方面来看,教师应该是走在时代前列的人。自古以来,身为一名合格教师,其首要一条就是具有深厚而广博的学识。我们都知道,一名理想教师的知识结构包括三个方面,那就是:广泛深厚的文化科学基础知识,扎实系统精深的专业学科知识,全面准确的教育科学知识和心理科学知识。这就要求教师不但对所教课程有精深的认识,还应有广博的知识。所谓“精”就是要“知得深” ,对专业知识不仅知其然,而且知其所
36、以然;所谓“博”就是要“知得广”,能触类旁通,具有相关学科的有关知识。作为今天的老师,这一点尤为重要。新世纪已经来临,对于那些拥有新知识的人来说,新时代意味着一个充满机遇和挑战的世界。25苏霍姆林斯基在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一书中,讲了一个生动的故事。有一天,一个有 33 年教龄的历史教师上了一堂观摩课。课上得很成功,听课的老师们都忘了记笔记,听得入了迷。课后,人们问那位历史老师, “你花了多少时间来准备这堂课?”历史教师回答:“对这堂课我准备了整个一生,可以说,对每堂课我都用一生来准备。但直接对这个课题的准备,则花了十五分钟。 ”用一生的时间来准备每堂课,这种准备指什么?苏霍姆林斯基指出,这就是
37、阅读,就是终生与书籍结成友谊。中小学教师在读什么书?根据中国教育报对全国不同地区中小学教师的一次抽样调查显示,目前教师阅读书籍中高居榜首的是教学参考书,远远超过了小说、教育理论和文史类、时事类、科技类书籍。中小学老师“不读书,读书少”是当前的普遍现象。除了规定的往往是“走过场,凑满分”的岗位培26训进修课时外,教师很少读理论性书籍,尤其是教育理论和现代教育技术书籍。一些教育学者指出,过分依赖教学参考书说明有些教师的素质和能力存在欠缺。随着电脑的普及,学生获得知识的渠道多了,有时老师不知道的学生却知道,要上好每堂课,我们教师就必须经常地博览群书,补充自己的知识,使自己的思想之流,如潺潺流水,永不枯竭。教师的魅力还包括别的方面,因为时间关系,我不一一展开了,外国一位物理学家说得好:“教育无非是一切已经学过的东西都遗忘掉的时候所剩下来的东西。 ”从小学到大学,有很多东西都淡忘了,然而培育过我们的老师,却不知为什么总也不能忘却。他们的音容笑貌,他们的坎坷人生,他们的敬业精神,他们的高尚人品,永远是激励我们奋进的力量。其实,教育留给我们的,就是做个堂堂正正的好人!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