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探索地方高职院校发展新路径 摘 要:高职院校主体布局在三线或以下城市,按照区域经济发展、产业发展、社会发展和文化传承使命定位办学方向,积极探索发展的新路径,不仅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而且担负起促进当地文明建设、推进和谐社会发展的重大任务。 关键词:高职教育;专业;区域产业;匹配度 中图分类号:G718.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3)11-0200-02 高职院校主体布局在三线或以下城市,个别院校还是当地仅有的高校,不仅肩负着为当地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的重要要使命,而且担负起促进当地文明建设、推进和谐社会发展的重大任务,必须积极探索发展的新
2、路径。本文以黄冈职业技术学院为例进行探讨。 一、探索“三层合作、四方共建、互利多赢”的办学体制机制1 学校组建了由政府、行业企业和学校领导、专家组成的学校理事会,依托行业企业成立了14个专业群理事会,与紧密合作的企业共同组建了5个专业性学院。在校、专业群、专业三个层面形成了政、校、行业、企业四方共建学校的新体制,完善了政府主导、行业指导、学校和企业主体的校企合作运行机制,形成了资源共享、人才共育、互利多赢的良好局面。 图1 本校“三层合作、四方共建、互利多赢”办学体制机制示意图 二、践行对接“十百千万”的老区高端技能型人才培养新思路2 学校探索出对接 “十百千万”(与十县对接、与百村共建、与千
3、企合作,促万户致富)的人才培养新路子。本学年与区域内的11个县、市、区签订了办学协议,共建与县域经济重点产业对接的建筑、汽车等14个专业群,为区域产业发展提供高端技能型人才支持;与102个村共建,为共建村培养百名大学生,他们成为农村基层管理者和创业致富带头人,服务老区农村的建设;与千企合作,培养企业基层管理者和技术人员,当年培训8 000多名企业员工,促进了老区的企业发展;与万户结对,年培训万名农民,提升其创业能力,促万户致富。 图2 本校山河鲁班学院运行机制示意图 三、深化“三双”工学结合为主要特征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为适应办学体制机制改革的需要,学校大力进行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构建并实施了
4、“双境培养、双师共教、双证融通”的“三双”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学校层面出台了专业双负责人制、人才互聘双重考核制、教学文件共同论证制等系列制度,建立兼职教师资源库,加强兼职教学团队和实训基地建设,为全面实施“三双”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提供保障。各专业根据专业工学结合培养人才的实际情况,形成了自己的培养模式,如畜牧兽医专业的“2211”四级能力递进人才培养模式、建筑工程技术专业的“双环境工学交替、三阶段能力递进”人才培养模式等。通过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把课堂搬进了工厂、农场、工地,使车间成为教室;促进了教师和师傅身份的相互转换;实现了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的对接,提高了人才培养质量
5、。 四、创新“九类活动、五级递进”的教师职业能力提升模式 学校先后出台了合格教师认定办法、双师素质教师认定与考核办法、骨干教师选拔与考核办法、专业(学术、技术)带头人选拔与考核办法和教学名师管理办法等系列制度,广泛开展下企业锻炼等九类教师培养活动,探索出了从合格教师、双师素质教师、骨干教师、带头人到教学名师的“五级递进”教师培养途径,促进了教师教育教学能力、专业实践能力、科学研究能力和社会服务能力的快速提升。2012年,学校新增双师素质教师63名、骨干教师28名、带头人25名。教师职业能力提升活动包括:每周一次以教学团队为单位的教学研究,164个课题项目研究带动教科研、社会服务和文化传承;44
6、4人次走出来、请进来,学习业务,开拓视野;290人次,人均2个月企业兼职顶岗工作;校企互聘,学校聘用企业教师579人,教师受聘到企业挂职48人;25名骨干教师与新教师结对以老带新;163名教师参与教学业务比武;126教师通过教学能力测试。 五、构建结合区域特色的“三元文化”综合素质教育体系 黄冈职业技术学院大力建设以“三元文化”(红色文化、区域文化、企业文化)为核心的学生综合素质教育体系。通过以“朴诚勇毅、不胜不休”的黄冈精神为主旨的红色文化教育,提高学生爱党、爱国、爱老区人民的思想素质;通过以毕升、苏东坡、李时珍、闻一多、李四光为代表的区域名人文化教育,提升学生成人成才的人文素质;通过与区域
7、内的优秀品牌企业合作,增强学生就业创业的职业素质。结合区域特色的“三元文化”综合素质培养模式将区域特色与人才培养结合起来,培养了学生对老区的情感,引导学生热爱老区、扎根老区、服务老区,促进了职业教育与区域经济和社会的协调发展。建设成果获教育部全国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优秀成果一等奖 3。 学校注重利用黄冈革命老区特有的红色资源培养学生的爱党、爱国情怀,开展以“唱红色歌曲、读红色书籍、讲红色故事、建红色基地、寻红色足迹、创红色团队”为主线的六红活动,让学生了解红色文化,学习红色精神,培育红色精神品格。编印红色歌曲集、红色故事集,以班、专业、教学院系为单位开展唱红色歌曲、读红色书籍活动,广泛传播红色文化;开办红色讲堂,开展红色主题党团活动,讲红色故事、看红色电影,利用网络、电视、DVD等手段,真实、生动、感人地反映中国共产党团结和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开展革命、建设、改革的历程,让学生接受红色文化的熏陶;在红安、麻城革命烈士陵园建红色教育基地,定期组织学生瞻仰烈士,走红军路,让学生体验红色革命历程;创建红色团队,深入街道、社区、乡村,开展“爱心助残”、“情系农民工”、“关爱留守儿童”、“情系敬老院,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践行环保、低碳理念、义工在行动”、“寻访红色足迹”等多项志愿活动,让学生在践行红色活动中形成红色精神品格。第 5 页 共 5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