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新时期社区教育创新发展前瞻 陈乃林 中国成人教育协会 摘 要: 社区教育工作者必须以党的十九大报告为指引, 站在全局高度, 深刻认识社区教育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 深入贯彻国务院颁布的老年教育“十三五”规划, 以及教育部等九部委关于进一步推进社区教育发展的意见等相关文件精神, 把社区教育的发展提到一个新水平, 使社区教育成为社区治理创新、和谐文明建设工程, 成为教育惠民、居民精神家园建设的民生工程。作者简介:陈乃林, 中国成人教育协会社区教育专业委员会名誉理事长, 全国社区教育资深专家“十三五”期间, 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关键时期。2017 年 10
2、 月 18 日, 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胜利召开, 确立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这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最新成果, 是举旗定向指导我国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砥砺前行, 具有全局性、战略性、前瞻性的行动纲领。“十三五”正处在两个百年的交汇点, 我国将在实现第一个百年中国梦的基础上, 朝着实现第二个百年中国梦奋勇前进, 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在这样一个有着宏大背景的关键时期, 社区教育工作者必须以党的十九大报告为指引, 站在全局高度, 深刻认识社区教育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 深入贯彻国务院颁布的老年教育“十三五”规划, 以及教育部等九部委关于进一步推进社区
3、教育发展的意见等相关文件精神, 把社区教育的发展提升到一个新水平, 使社区教育成为社区治理创新、和谐文明建设工程, 成为教育惠民、居民精神家园建设的民生工程。一、深化社区教育本质特征认识, 正确把握社区教育科学定位(一) 社区教育的属性定位1.社区教育是什么对于社区教育的属性、特征, 不少论者认为社区教育具有“三全”“四全”特征, 这是科学、准确的吗?社区教育是不是一个无所不包的框?社区教育的外延、边界究竟在哪里?社区教育的本质我们怎么认识和把握?2.社区教育的对象首先, 社区教育从青少年校外教育起家。其次, 社区教育以成人为重点, 但社区教育不等于成人教育。历来的成人教育 (培训) , 主要
4、是面向在职从业人员的岗位培训和继续教育, 而社区教育侧重点, 特别关注离开学校、离开单位的成人, 也就是强调面向底层的、弱势的、困难的民众, 兼顾在职从业人员教育培训。由此看来, 社区教育和成人教育两者的侧重点仍然有所区别。3.社区教育的范畴从外延看, 社区教育是社区范围内的教育, 但不能反过来说“凡是社区范围内的教育, 都是社区教育”。例如, 社区内各级各类学校教育, 党政机关及社会团体教育, 事业单位教育, 企业行业教育等, 原则上都不能称作社区教育。只有当上述单位与社区发生相互交叉、参与的关系, 才能称为社区教育。至于在一个县市区的范围, 原来的企业职工教育培训, 传统习惯都是受企业所在
5、区域的管理, 归在社区教育范围, 现在也有必要分清楚。但不管怎样, 社区教育还是有边界的, 绝不是一个无所不包的箩筐。社区教育号称面向全民, 实际上主要是面向离开学校、离开单位的社区居民, 同时兼顾在职从业人员教育学习服务。(二) 社区教育的本质特征笔者经过多年的实践探索与理论研究, 对社区教育的本质特征作了如下概括:社区性是社区教育的本源性特征, 教育性是社区教育的本质性特征, 人本性是社区教育的基因性特征, 适度正规性是社区教育的制度性特征。社区教育究竟是姓“社”还是姓“教”?笔者认为, 既姓“社”也姓“教”, 但是, 归根结底是姓“社”为“社”的教育。社区教育与学校教育、继续教育 (成人
6、教育) 、社会教育不同之处, 在于它的地域性、草根性, 它从社区走来, 又向社区走去, 为特定地域范围内的社区发展和居民发展服务, 是居民家门口的一种教育学习服务。二、坚持从两个维度思考问题, 全面展示社区教育价值功能2017 年 9 月 3 日, 习近平主席出席在厦门召开的金砖国家工商论坛开幕式发表的主旨演讲中, 提出了观察金砖合作发展, 有两个维度十分重要:就是要把金砖合作放在世界发展和国际格局演变的历史进程中来看, 把金砖合作放在五国各自和共同发展的历史进程中来看 (中青在线新闻, 来源:新华视点) 。两个维度看问题的视点, 给我们以方法论的深刻启示, 给我们提供了认识事物和研判问题的科
7、学思维方式。对社区教育深入可持续发展, 也应该并且可以从两个维度加以把握。一是从学习型社会的视角。学习型社会是我国教育到 2020 年的一个战略目标, 学习型社会学习型城市学习型城区 (县市区) 学习型街镇学习型居村学习型家庭, 加上学习型企事业单位、学习型社团等各类学习型组织, 这是教育社会化、社会教育化的发展格局中, 由众多纵向与横向的学习型组织整合形成的一个集群和谱系, 社区教育在这个谱系中处于基石的地位和作用, 建设学习型社会 (社区) 则是社区教育发展的直接目标。二是建设和谐社会 (社区) 、精神家园。社区教育的价值与功能是多方面的, 但社区教育与精英教育的最大不同之处在于, 它是一
8、种主要面向平民的教育, 特别强调关注弱势、困难群体, 是体现包容、普惠、全纳性的教育。在社会人文关爱的话语谱系中, 具有不可代替、不可或缺的特殊功能与价值。因此, 建设和谐社会 (社区) 、精神家园, 社区教育同样是基础, 社区教育也应该自觉主动地为搞好服务作出贡献。(一) 关于学习型社会1.界定学习型社会是以多样化的教育学习为主要动力, 推动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一种新型社会形态。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前主席埃德加富尔指出:如果学习包括人的一生的各个方面, 也包括利用教育资源和社会、经济资源进行学习, 那么, 我们就可以达到学习化社会的境界。2.基本特征(1) 以学习为主要动力, 谋求社会整体发展; (
9、2) 以教育社会化、社会教育化为主线; (3) 以促进个体与社会和谐发展为目的; (4) 未来社会发展形态的一种文化特征。(二) 学习型社会与学习型城市学习型城市是学习型社会的区域性实践样态, 与学习型社会本质上是一致的。1.为什么要提出建设学习型城市城市是人类经济、政治和社会生活的中心。2008 年, 历史上第一次超过一半的世界人口居住在城镇;我国城镇化率已经达到 57%。我国到 2020 年、世界到2030 年, 将有 60%的人口居住在城市。城市在各国社会经济文化发展中的地位更加突出。城市是人类社会文明进步的发祥地和引领者。城市以占总数 2%的面积、60%的人口, 创造了 80%的社会财
10、富。至今, 全球已有 1000 多个城市, 步入了建设学习型、教育型城市行列。“将学习放在城市建设的政策与战略优先位置”, 已成为世界上更多领导者的选择。2.学习型城市的界定学习型城市是指以学习型社会理论为指导, 以推进全民终身学习、促进教育社会化、社会教育化为主线, 以营造城市文化和城市精神为核心, 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新型城市。学习型城市是城市现代化发展的新型模式和文化特征, 是以教育与学习主导城市规划和发展、城市管理和经营的现代化城市。3.学习型城市的特征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确认的学习型城市六大基本特征 (亦称六根支柱) :(1) 从基础教育到高等教育的包容性发展; (2) 重
11、振家庭和社区学习的活力; (3) 促进工作场所学习; (4) 扩展现代信息技术的运用; (5) 提高学习质量; (6) 培育终身学习文化。(三) 学习型社会视域中的社区教育社区教育与终身教育 (学习) 的共性:第一, 两类教育都属于社会化大教育, 社会开放度高, 覆盖范围广, 参与人群多元, 形式多样灵活, 弥补了正规化、制度化教育机制的弊端, 是整个教育体系中不可或缺、不可替代的一类教育。第二, 从社区教育和终身教育价值取向看, 都秉持以人为本的核心理念, 是最能体现人本特性和人文关怀的一类教育。第三, 从维护社会的公平正义看, 两类教育都强调以智力支助弱势群体, 是以教育公平促进社会公平的
12、最有力、有效的举措。社区教育与终身教育的差异:一是所处地位不同。在教育的大格局中, 终身教育居于宏观、理论层面, 是指导社区教育发展的理论基础和基本原则, 而社区教育则处于实践操作层面, 是终身教育的社会基础。二是关注层面不同。终身教育关注教育宏观层面的理论原则、制度体系及终极目的, 而社区教育更多关注微观层面居民参与学习的过程和状态。三是认识视角不同。终身教育侧重从纵向的时间兼顾空间维度认识问题, 而社区教育侧重从空间兼顾时间维度认识问题, 和社会教育靠得更近。社区教育的地位:社区教育是在终身教育和学习型社会理论指导下, 推进社区成员终身学习、发展完善的基本途径和必由之路, 是构建全民终身学
13、习体系、建设学习型社会的基石。基于社区教育推进学习型社会建设的基本思路, 形成学习型社区 (街镇、居村) 学习型组织 (社团) 学习型城区 (县市区) 学习型城市学习型社会, 这样一个纵向系列的学习型社会的组织集群和学习链。创建学习型城区 (县市区) 则是社区教育深入发展、提升品质的发展目标, 是高出社区教育层次的一项社会系统工程。(四) 社区教育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为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服务, 是社区教育发展的价值目标, 这是由社区教育的人本性、人文性本质决定的。社区教育不是精英教育, 不具备精英教育那
14、些价值功能, 但它又具有精英教育所没有、也不可代替的特殊价值;社区教育直面基层平民, 是兜底的、补短板、保基本的教育, 是一个不能少、一个不能差、不让一个人掉队的教育。社区教育社会人文价值在于它是把矛盾化解在社区、把稳定落实在社区、把公平推进到社区、把和谐构建于社区、把幸福惠及于百姓的教育;通过教育学习, 建设居民自己的精神家园, 是社区教育最高的价值追求和根本的精神旨归。基于社区教育社会人文价值, 我们要更加注意发挥社区教育民生服务的功能, 更加凸显社区教育对弱势群体教育关爱的价值, 更加重视先进思想文化入脑入心的教育, 更加支持居民自主学习、互动学习的主体性社区教育发展, 更加重视精神家园
15、内涵与环境建设及持续推进。三、关于社区教育规范化建设(一) 重视正规建设从规范化、制度化视角看, 社区教育定位于非正规教育, 但是, 非正规不等于不正规。与正规教育相比, 非正规教育强调随时随地, 强调方便快捷, 强调适用实用, 这都是必要的, 以后也必须坚持。但是, 非正规教育不等于不要标准, 不讲质量。问题在于需要一个什么样的标准和质量, 要防止照搬照抄和随心所欲两种倾向。没有规矩不成方圆, 重视并加强适度正规性建设, 是社区教育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要求和发展趋势, 是贯彻九部委文件、推进社区教育深入发展的实践诉求和重点任务。(二) 紧抓重点领域的规范化建设一是加强社区教育网络基地的标准化
16、建设。由省级教育行政部门制订建设标准, 有步骤地健全五级社区教育网络体系。二是加强社区教育队伍的专业化。按照教育部 2013 年发布的社区教育工作者岗位基本要求规定, 从基本理念、职业素养、专业知识、专业能力等方面, 明确教师专业化的标准及内涵, 岗位职责明晰化;稳步推进职务评聘标准化, 省级人社、教育行政部门共同制定社区教育专职教师职称评聘办法。优化队伍结构, 坚持以专职为骨干, 兼职与志愿者为主体, 数量够用、素质良好、结构优化、满足需要。采用社区教育推进员, 是解决队伍建设问题的可行途径。三是加强规章制度配套建设。重点抓好学分银行制度建设, 实现学分银行记载积累、成果认证、学分转换三大功
17、能;建立科学的统计制度, 努力解决人数与人次这个长期困扰我们工作的棘手问题, 挤掉水分, 回归真实;建立居民个人学习账号, 社区学习卡, 真实记录学习者注册报名、培训考勤、线上线下学习学时等具体信息, 形成居民终身学习电子档案。四、关于社区教育治理体系构建(一) 治理的定义治理是多个主体对社会公共事务采取联合行动的持续的过程和方式。(二) 瞄准治理创新目标应该看到, 2016 年教育部等九部委下发的关于进一步推进社区教育发展的意见与 2004 年教育部关于推进社区教育工作的若干意见比较, 社区教育发展改革的形势、任务、状态、水准已经发生了显著变化, 其中, 从传统管理向治理创新的跨越性发展是一
18、个重要变化。教育部等九部委文件提出“到 2020 年, 社区教育治理体系初步形成”。实现这个目标, 我们有几个问题需要研究:1.明确社区教育治理体系的基本架构教育部 2014 年就要求“加快建立科学规范的治理体系”。中国教育报社评指出, 形成教育领域制度化治理架构的基本要求是:要有完整和科学的制度安排;建立起协调有效的组织体系;具有解决现实问题的治理能力。2.社区教育治理体系和外部环境关系社区教育如何融入社会 (社区) 治理体系?如何在政府各部门、社会各方面, 营造全民终身学习文化, 营造多元主体协同治理的环境氛围?政府、社会、市场三者的科学定位和良性关系, 如何形成政府主导、社会主推、社团主
19、角、居民主体、市场主购、多元互动、协同治理的发展格局?3.着力点是培育发展社团组织(1) 明确目标, 规划发展; (2) 摸清底数, 把握起点; (3) 建立机制, 孵化培育; (4) 抓好领袖, 培训骨干; (5) 搭建平台, 服务发展; (6) 树立典型, 引导发展; (7) 购买服务, 扶持发展; (8) 内外激励, 推进发展。中央文件要求着力建设学习团队:“每个老年大学培育 12 支老年志愿者队伍, 老年学校普遍建有志愿者服务组织”“鼓励老年人自主学习, 支持建立不同类型的学习团队”“打造一批在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方面具有示范作用的老年学校、老年学习团队”。4.突破点是市场机制
20、有效介入1992 年, 党的十四大提出了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提出要使市场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2013 年,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把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修改为“决定性作用”。这是我们党在市场经济定位上, 两次历史性的重大理论突破和理论创新。全国人大关于教育立法的重大突破。2017 年 9 月 1 日正式实施的新民办教育促进法规定:“民办学校的举办者可以自主选择设立非营利性或者营利性民办学校。”“营利性民办学校的收费标准, 实行市场调节, 由学校自主决定。”教育从来都是强调公益性, 新民办教育促进法确立了教育营利的合法性, 这是我国
21、对教育法律规定的重大突破, 打通了金融资本大规模进入教育领域的通道, 从某种意义上说, 全面适应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全面放开养老服务市场提升养老服务质量的若干意见中指出:“养老服务业既是涉及亿万群众福祉的民生事业, 也是具有巨大发展潜力的朝阳产业。”基本原则第一条:“深化改革, 放开市场。”发展目标开门见山地指出:“到 2020 年, 养老服务市场全面放开。”国办老年教育规划文件明确提出, 运用政府和市场两手协同推进老年教育发展。提出政府主导、市场调节原则。探索和完善政府购买服务机制, 引导社会力量积极参与, 带动相关产业发展。运用市场机制调节供需关系, 优化老年教育的市
22、场结构、内容和布局。充分激发市场活力, 推进举办主体、资金筹措渠道的多元化, 通过独资、合资、合作等形式举办或参与老年教育。我国今后将对社会服务实行分类指导:基本公共服务, 由财政全额负担;非基本公共服务, 财政资助或重点购买, 低收费, 居民适当分担成本;非公共服务 (特殊服务) , 财政不介入, 政府负责市场监管, 民间资本经营, 按成本或超成本收费。社区教育、老年教育等成人继续教育, 属于非基本公共服务, 市场机制占有重要份额。在这方面, 我们要思考的是:在运用市场机制方面, 还有哪些思想障碍?如何破除公益性和营利性二元对立的思维模式?运用市场机制有哪些成功的典型经验?如何确定企业行业介
23、入程度?如何确定辖区驻区单位介入程度?如何确定民办教育机构、社会力量办学介入程度?如何确定市场机制的运用程度?如何确定向社会购买服务占比度?5.推进地方性教育法制建设学习型城市建设, 社区教育示范区、实验区管理, 教育立交桥制度建设, 评价体系多样化建设, 包括第三方评价和学习者满意度评价。五、加强社区教育课程体系建设笔者学习九部委文件的一点感悟:文件把课程和学习 (并且提高到学习模式高度加以概括) 作为深化社区教育内涵发展、丰富社区教育内容形式的核心内容和关键要件, 形成了开展社区教育实验工作以来一个带有阶段性质变的特征和标志。九部委社区教育文件既总结了各地社区教育的实践经验, 又高屋建瓴给
24、社区教育深入发展指明了方向。(一) 科学把握课程建设定位社区教育课程的定位, 既要遵循一般教育的共同规律, 把课程作为核心内涵来抓, 同时又必须遵循社区教育的特殊规律。九部委社区教育文件要求:“推动课程建设规范化、特色化发展。”(二) 制定课程指导纲要案例:沈阳市 2014 年制定颁布了沈阳市社区教育课程指导纲要, 提供了一个在市级层面, 加强社区教育课程科学性、规范性建设的指导样本。(三) 制定课程建设标准案例:上海市制定颁发了上海市社区教育课程建设标准和上海市社区教育教学资源建设标准 (2012 年) , 推进上海社区教育课程和教学资源建设的规范性发展。(四) 编制教材体系案例:北京市朝阳
25、区针对青少年 (校外) 、老年人、外来务工人员、家庭妇女、生活本区的外国人等五大类人群, 编写系列教材, 初步探索了以培育不同人群的素质标准为依据, 建设社区教育特色化课程体系的路径与模式。(五) 探讨课程建设规律北京市西城区公共文明引导员构建素质模型、建设课程体系的做法:一是科学设计问卷, 开展实际调查;二是科学分析研究, 构建素质模型, 即有思想品德素质, 知识素质, 能力素质;三是基于素质模型, 确立课程目标, 即有思想观念模块, 服务技能知识模块, 管理基础知识模块;四是组织编写教材, 提供施教蓝本, 有公共文明引导员素质教育读本等共 11 本;五是实施教学培训, 科学评价考核;六是纳
26、入学分银行, 加强全程管理。西城区以素质问卷调研与素质模型建构为基础, 以教材体系建设为本位, 以课程实施与绩效评价为重点, 走出了一条非正规教育课程建设适度正规化之路, 说明社区教育作为非正规教育的一种典型形态, 同样需要加强科学性、规范性、制度性建设, 西城区典型经验对探索非正规教育规律特点作出创新性的贡献。六、社区教育转型与学习模式探索教育向学习的转型, 社区教育向社区学习的转型, 是教育的根本目的, 是一种必然趋势, 是教育发展的最高境界。探索学习模式, 是社区教育内涵发展的题中要义, 社区教育发展水准的重要标志。(一) 教育的定义包含了学习的涵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 2011 年版的国际
27、教育标准分类法, 把“教育”定义为“有意识的活动, 涉及某种形式的交流, 旨在引发学习”。国际教育标准分类法把“有意识的”“旨在引发学习”“某种形式的交流”, 引入教育概念, 这就道出了教育和学习之间内在的必然的本质联系。(二) 教育本质属性, 决定了教育向学习转型的必然性教育作为社会和个体的中介, 本身具有独特转化机制。“教育的第一个转化是人类共同文化向教育特殊文化转化, 即从知识的原生态向知识的教育态转化;第二个转化是教育特殊文化向人的精神生命转化, 即从知识的教育态向知识的生命态转化” (叶澜) 。教育自身内在地蕴含了教育的目的性, 目的的实现必须通过学习才能完成;学习, 才是实现教育转
28、化, 特别是第二个转化的唯一载体和独特环节。(三) 话语体系的变化, 为解读转型提供了一把认识论的总钥匙终身教育与终身学习话语体系的变化脉络: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 终身教育的提出破除了传统教育的固有观念;上个世纪七八十年代, 终身教育与终身学习话语体系悄然发生变化;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 终身学习话语体系形成, 并有取代终身教育之势。(四) 建设学习型社会的战略目标, 为转型提供了发展目标导引和社会实践场域建设学习型社会的方向目标导引:国家政策为建设学习型社会创造了广阔的发展环境。国家九部委社区教育文件权威诠释:广泛开展各类学习型组织创建活动。鼓励和引导社区居民自发组建学习共同体。探索多样化学习
29、模式 (学习圈) 。积极开展才艺展示、参观游学、读书沙龙等多种形式的社区教育活动, 探索团队学习、体验学习、远程学习等模式, 建设方便快捷的学习服务圈。采取开设学习超市、提供学习地图等形式, 方便社区居民灵活自主学习。推动各地建设方便快捷的居民学习服务圈。(五) 社区居民自主学习的创新实践和首创精神, 是推动转型实现的根本动力从实践层面考察, 各地涌现了一批社区居民自主学习的生动景象:上海有各类学习团队超过 3 万个, 参与人数 50 余万人;8 大体验学习基地, 体验站点 105 个, 体验项目 260 个, 每年参与体验学习的市民有 100 多万人次。杭州市已有 4000 多个社区学习共同
30、体, 参与群众累计达 10 万人, 现已向广州、郑州、苏州等多个地区拓展。成都社区居民有网络学习、体验学习、社团学习等七八种学习方式, 建设游学基地与路线 30 条。(六) 社区教育转型是研究学习模式的前提, 学习模式研究是社区教育转型的必然的内在要求模式的定义是“某种事物的标准形式或使人可以照着做的标准样式” (现代汉语词典) 。模式是从不断重复出现的事件中, 归纳总结出来的某种标准样式, 只要是一再重复出现的事物, 就可能存在某种模式。社区教育在不同领域、不同层面, 有不同模式的表述, 如社区教育的发展模式 (“基本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社区教育发展模式”) 、管理模式、运行模式、教学模式、学习模式等等。这里主要探讨社区教育的学习模式。社区教育实践过程中比较有代表性的几种学习模式举例:问题学习。回应社会转型期, 社区教育融入社区治理体系, 破解社会突出矛盾, 回应社区居民关切。体验学习。居民在真实情境, 开展学习体验, 通过感悟分享, 回归社区生活的本真。网络学习。在数字环境下。运用数字资源。通过数字方式, 进行随时随地学习的形态。团队学习。居民因志趣自愿组织起来, 自主开展学习, 通过互动分享, 促进群体成员共同成长。七、充分发挥现代信息技术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