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审计基础》课程标准.doc

上传人:lufeng10010 文档编号:1601373 上传时间:2018-08-10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82.5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审计基础》课程标准.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审计基础》课程标准.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审计基础》课程标准.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审计基础》课程标准.doc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审计基础》课程标准.doc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1会计专业课程标准审计基础课程标准 第一部分 前言 一、课程性质 审计基础是中等职业学校会计专业-财务会计核算方向的必修课程;会计与统计核算方向的选修课程。该课程是在中专基础会计、企业财务会计、成本会计以及财务管理的基础上,为进一步拓宽学生专业理论层面和分析判断能力而设置的一门专业课。审计基础课程的基本特点是:全面、系统地阐述了审计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方法以及与审计组织和管理工作有关的法制化、制度化和规范化等问题,并着重介绍了国际、国内审计理论研究的丰硕成果以及现代审计技术方法形成与发展的成功经验。二、基本理念 审计基础的课程目标追求理论和应用并重的理念。在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技术的教学

2、中强调一致性,而在方法的具体应用方面则强调发散性,即在应用审计方法解决实际问题时鼓励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发挥,使学生利用审计方法能够切实解决问题。具体而言,本课程标准包括如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一)以实际案例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为了使学生对审计有一个正确的认识,充分体会到其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以审计案例作为教学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就显得相当必要。 (二)以基本概论和基本方法作为课程教学的核心内容。打好基础,充分掌握这种工具就显得十分重要,课程教学中强调基本概念和基本方法学习的重要性十分必要。 (三)以经济学、管理学思想来培育学生的审计能力。审计学中的基本思想与经济学中的基本思想是一致的,因

3、此,加强经济学和管理学知识的学习,有利于学生审计分析能力的进一步提高和审计创新意识的产生。 (四)强调审计分析能力的提高,实现学生处理审计信息能力的高效和审计分析能力的提高。审计信息技术是适应整个社会经济信息化到来而产生的技术手段,随着市场审计信息量的不断增加以及社会经济对加工整理和挖掘审计信息需要量的扩大,审计学教学中,将审计分析技术与计算机技术结合起来,实现审计处理的现代化显得特别重要。因此,加强计算机在审计中的应用教学是时代的要求,也是培养合格的审计高级人才的客观要求。 (五)加强实践环节,实现审计教学的根本目标。审计教学的根本目标是学生能够利用所学的审计方法解决实际问题,因此,加强实践

4、环节教学,计算机数据处理能力训练以及审计实验室的科研工作是不断提升学生专业能力的前提,也是教学目标实现的重要途径。 三、课程标准的设计思路 (一)改变以往审计基础课程中审计概念和基本理论所占比重过大 ,而案例较少的不足,有针对性地选择了案例教学内容,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2和主动性。完善自编的审计实验教材,提高学生的审计实务操作水平,增强其动手能力。(二)为了加强教学的实践环节,除了加强课堂教学中基本理论和方法的学习外,增加审计案例教学,并将审计调查分析能力一并纳入考试范围,以便在一定程上提高教学的效果。 (三)进一步完善教学参考书目等教学资料,作为教师教学和学生课堂内外学习的重要依据,加深学生

5、的理解程度,拓展其知识面。 第二部分 课程目标 一、总目标 审计基础课程的总体目标是以专业建设为龙头,把审计基础课程建设成领先的国家级精品课程。在本课程建设中,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遵循高等教育规律,以教育思想、教育观念的转变为先导,坚持审计人才培养服务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原则,以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改革为重点,按照专业培养目标的要求,制定科学合理的教学计划;加强实践教学,加强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和综合能力的训练,建立科学合理的教学管理制度以及严密的教学质量和信息反馈系统,确保教学质量的全面提高。 二、课程目标 会计专业应该通过审计课程的学习与训练活动,了解并运用审计的相关知识,掌

6、握审计的基本技能并养成热情真诚、诚实守信,善于沟通与合作的品格,为上岗就业作好准备。(一)知识与技能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应掌握的知识有:审计学的基础知识。审计实务应掌握的有:对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成本费用、利润及其分配进行审计;对经济效益和经济责任进行审计;能出具审计报告和管理建议书。(二)过程与方法1、通过各种途径感知身边审计的事物,并形成审计表象;初步学会根据收集到的审计信息,通过比较、抽象、概括等思维过程,形成审计概念,进而理解审计事物分布和发展变化的基本规律。2、尝试运用已获得的审计学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程序与方法,对审计事物进行分析,做出判断。3、尝试从学习和生活中发现审

7、计问题,提出探究思路,搜集相关信息,运用有关知识和方法,提出看法或解决问题的设想。4、运用适当的方法和手段,表达自己学习的体会、看法和成果,并与别人交流。(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初步形成对审计的好奇心和学习审计的兴趣,初步养成求真、求实的科学态度。2、增强审计哲学思想的学习,有利于学生审计分析能力的进一步提高和审计创新意识的产生。3、增强学生处理审计信息能力和审计分析能力,是培养合格的审计初级人才的客观要求。4、增强学生市场调查实践活动,计算机数据处理能力。3三、分类目标 为达到总目标,对本课程的具体内容制定内容标准,以分类目标保证总目标的实现。对于审计学中的基本概念和理论的讲解重在理解、重

8、在应用,而不是照本宣科;对于审计方法和技术的学习则注重方法本身的科学性以及具体应用的适用性;对于实践应用环节则鼓励创新性和理论方法应用的灵活性。对不同专业的学生,在教学过程中,要做到不同情况区别对待,注意结合考虑各专业的不同特点。在教学次序上,坚持先弄懂审计基本概念和方法体系,后操作应用的做法。 为实现上述目标,我们拟采取以下措施: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大力引进和培养高学历、高职称、高水平的教师或实践能力强的教师,加大对现有教师的培训提高的力度,进一步优化师资结构;不断改善教学条件,逐步实现审计教学网络化;深化教学内容改革,适时修订教学大纲,进一步加强教材及教辅资料建设;进一步发挥区级品牌专业的优

9、势,努力推进教学方法改革,继续探索和不断完善科学的教学方法。 第三部分 内容标准 序号工作任务课程内容与教学要求 活动设计 参考课时1 总论 教学内容:1、审计产生与发展2、审计的概念、对象和任务3、审计的性质和职能4、审计关系和组织形式教学要求:通过本章教学,要求学生掌握审计的概念、对象、职能和作用,理解审计的任务,掌握审计的本质;了解审计的产生与发展。1、运用现实生活中的例子来解释审计的涵义、基本特征。2、绘制审计三个关系人的关系图形;3、讲述我国和西方审计产生与发展的社会基础、历史;4、举例说明什么是审计对象,为什么要进行审计?5、采用与会计对比的方法来说明审计的职能。5 课时2 审计的

10、种类、审计程序和审计方法教学内容:1、审计的种类2、审计程序3、审计方法教学要求:通过本章教学,要求学员掌握审计各种分类的标准和各类审计类型的内容和目的,了解审计机构的设置情况和审计人员的职权和条件,了解审计管理的有关内容。1、参照国际审计分类的惯例,结合我国经济类型和审计监督的特点,说出我国的审计分类有基本分类和其他分类。并举例说明哪些审计属于基本分类,哪些属于其他分类。2、结合实际工作中的例子,来说明审计技术方法的两种分类,以及在什么情况下采取什么样的技术方法? 3、仿真模拟,拿企业一整套账让学生审计,让学生掌握审计必须经过三个阶段,每个阶段做哪些工作。让学生掌握对被审计单位的内部控制制度

11、进行的是符合性测试,对被审计单位会计资料及其反映的经济活动进行实质性测试。6 课时43 审计准则和审计依据教学内容:1、审计准则2、审计依据教学要求:通过本章教学,要求学生掌握审计准则的意义、特性和运用原则,掌握审计证据的概念、特点、作用和分类,了解审计证据的评定。1、从网上搜集制订审计准则的历史背景。 2、从网上搜集资料掌握我国制订审计准则的历史背景、内容等。 3、从网上阅读基本审计准则、具体准则和实务公告,掌握这些准则在实际工作中如何运用?4、运用实际工作中的例子来说明审计依据的涵义、特点及运用审计依据应遵循的原则。4 课时4 审计证据与审计工作底稿教学内容:1、审计证据2、审计工作底稿

12、教学要求:通过本章教学,使学生掌握审计证据的收集、鉴定、综合及审计证据的应用,掌握审计工作底稿的结构和内容,了解审计证据的涵义、特点及分类,了解审计工作底稿的涵义、种类及其填制和审核。1、运用实际工作中的例子来说明审计证据的涵义、特点及怎样收集、鉴定、综合和运用审计证据。2、从网上搜集各种审计工作底稿的标准格式。5 课时5 内部控制制度及其评审教学内容:1、内部控制制度2、内部控制制度的描述3、内部控制制度的评审教学要求:通过本章教学,要求学员掌握内部控制制度的基本原理,掌握内部控制制度审计的基本程序和方法,了解内部控制制度审计的意义。1、安排到一个单位去实习,了解单位内部控制情况。2、从网上

13、搜集一些违纪资料,说明此单位内部控制存在哪些问题。6 课时6 企业会计报表审计教学内容:1、企业会计报表审计的内容、程序和方法2、企业主要会计报表审计教学要求:通过本章教学,要求学员掌握企业会计报表的审计。本章教学中,应尽量补充练习,检查会计报表是否正确。6 课时7 资产审计 教学内容:1、流动资产审计2、长期投资审计3、固定资产审计4、无形资产和其他资产审计教学要求:通过本章教学,要求学员掌握资产的审计。本章教学中,应尽量补充练习,检查帐务处理是否正确。8 课时8 负债审 教学内容: 本章教学中,应尽量补充练习,检查帐务处理是否正确。6 课时5计 1、流动负债审计2、长期负债审计教学要求:通

14、过本章教学,要求学员掌握负债的审计。9 所有者权益审计教学内容:1、投入资本和资本公积审计2、盈余公积和未分配利润审计教学要求:通过本章教学,要求学员掌握所有者权益的审计。本章教学中,应尽量补充练习,检查帐务处理是否正确。4 课时10 收入和成本费用审计教学内容:1、收入审计(1)主营业务收入审计(2)其他业务收入审计2、成本与费用审计教学要求:通过本章教学,要求学员掌握收入及成本与费用的审计。本章教学中,应尽量补充练习,检查帐务处理是否正确。6 课时11 利润及其分配的审计教学内容:1、利润形成的审计2、利润分配的审计教学要求:通过本章教学,要求学员掌握利润形成及其分配的审计。本章教学中,应

15、尽量补充练习,检查帐务处理是否正确。3 课时12 经济效益和经济责任审计教学内容:1、经济效益审计2、经济责任审计教学要求:通过本章教学,要求学员掌握经济效益和经济责任审计的目的和作用、方法。1、从网上搜集各种有关衡量经济效益和经济责任的标准,进行对照审计。3 课时13 审计报告和管理建议书教学内容:1、审计报告的意义和格式2、审计报告的编写3、管理建议书教学要求:通过本章教学,使学生掌握审计报告的涵义、种类及作用,掌握国家审计报告及民间审计报告的内容与种类,掌握审计报告的编制步骤,了解管理建议书的有关内容。1、从网上搜集各种审计报告、管理建议书的标准格式。4 课时机动 6 课时其他 考核评价

16、总课时 72 课时第四部分 实施建议 一、教材编写6(1)必须依据本课程标准编写教材。(2)教材应充分体现任务引领、实践导向的课程设计思想。以审查各项经济业务为主线,结合职业证书考核要求,合理安排教学内容。(3)教材在内容上应既实用又开放,即在注重审计的技术方法的同时,还应把审计中查账的新知识、新技能和新方法融入教材,以便教材的内容更加贴近实际。在形式上更适合中职学生的认知特点,文字表达要深入浅出,内容展示应图文并茂。(4)为了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培养学生进行查账的综合职业能力,教材应根据工作任务的需要设计相应的技能训练活动。各项技能训练活动的设计应实用、具体并有可操作性。二、教学建议(

17、1)教学中,教师必须重视实践经验的学习,重视现代信息技术的应用,尽可能运用现代化、多样化手段实施理论教学和实践指导。(2)教学中应突出技能培养目标,注重对学生实际操作能力的训练,强化案例和流程教学,让学生边学边练,以此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增强教学效果。(3) 教学中,应注意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避免“满堂灌”的传统教学方式,注重教与学的互动、教师与学生的角色转换,让学生在完成教师设计的训练活动中,既学会审计业务必须具备的知识,又练就各项基本技能。(4)教学中,教师应积极引导学生提升职业素养,培养学生热情真诚、诚实守信、善于沟通与合作的品格。三、教学评价(1)突出过程评价与阶段(以工作

18、任务模块为阶段)评价,结合课堂提问、训练活动、阶段测验等进行综合评价。(2)强调目标评价和理论与实践一体化评价,引导学生改变死记硬背的学习方式。(3)评价时注重学生动手能力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对在学习和应用上创新的学生应在评定时给予鼓励。四、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1)注重实训指导书的开发和应用实训指导书既是教师训练学生的指导文件,也是学生参加实训的参考书,所以在编制时必须注意可操作性,要求文字简练,脉络清晰。 (2)常规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可开发并应用一些直观且形象生动的挂图、幻灯片、录像片、视听光盘,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促进学生理解、接受课程知识和业务流程。(3)充分运用网络课程资源可以利用现有的电子书籍、电子期刊、数字图书馆、教育网站等网络资源,使教学媒体多样化、教学活动双向化、学习形式合作化。(4)开发和利用校外实训基地本课程属于实践较强的专业主干课程,培养学生做好审计工作是本课程的核心目标。为此学校应与企业建立广泛的合作,开发实习、实训基地,充分利用企业的培训资源,使学生在企业教师的带教下参与企业实践,熟悉真实的业7务流程,为学生尽快成为合格的审计、稽核岗位审计员、稽核员创造条件。 5其他说明本课程教学标准适用于中等职业学校会计专业(三年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经济财会 > 稽查与征管/审计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