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第1节 两种电荷知识与技能1能从生活体验中认识摩擦起电现象和带电现象。2知道自然界中只有两种电荷,并能通过实验探究电荷间的相互作用规律。3认识验电器的工作原理及作用,了解电荷量及其单位。4了解原子结构,知道元 电荷、自由电子和电荷的移动;了解摩擦起电的原因。5了解常见的导体和绝缘体。过程与方法在认识自然界只有两种电荷的过程中,感受人们所用的推理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注意观察静电现象,对电荷种类的探究产生兴趣,能主动利用简易器材动手做实验。重点:两种电荷及电荷间的相互作用、电荷量及其单位、电荷的定向移动。难点:自然界电荷只有两种电荷的推理确认。情景导入 生成问题当空气干燥时用塑料梳子梳头发,
2、为什么头发会随梳子“飘”起来;如果我们身上穿了化纤衣服,衣服会粘在皮肤上;在晚上脱衣时,有时会发出响声,甚至出现火花。这些现象发生的原因是什么?这些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现象你注意过吗?今天我们就通过学习解释这些现象。自研互学 生成新知知 识 板 块 一 两 种 电 荷自主阅读教材P 3233 内容,思考并独立完成:1下列现象中,不属于摩擦起电的是( B )A用头发摩擦过的塑料笔杆能吸引纸屑B磁铁能吸引钢针C用干燥的毛刷刷毛料衣服时,毛刷上会吸附一些细微脏物D在干燥的冬天脱毛衣时,会听到“劈啪”的声音2四个绝缘轻质小球,它们相互作用如图所示,那么, D球可 能( C )A带与 A球相同的电荷B带与
3、B球相同的电荷C不带电荷D带与 C球相同的电荷3验电器的原理是什么?用验电器能否检验带电体带的是正电荷或负电荷?2答:验电器的原理是同种电荷互相排斥。用验电器只能检验物体是否带电,不能检验出它的正负电性。知 识 板 块 二 原 子 及 其 结 构自主阅读教材P 3334 ,完成下列问题:4原子由位于中心的_原子核_和核外的_电子_组成, 前者带_正_ _电荷,后者带_负_电荷,并且后者每时每刻都在绕着前者旋转。电子是带有_最小_负电荷的粒子,所带电荷量为_1.610 19 _C_。5.一个物体没有带电的原因是( C )A物体内部没有电荷B物体内部没有电子C物体内部正电荷数与负电荷相等D原子核所
4、带的正电与一个电子所带的负电数相等6根据原子结构尝试分析摩擦起电的原因及实质。摩擦起电的原因:不同物质的原子核束缚电子的本领不同。当两个物体摩擦时,哪个物体的原子核束缚电子的本领_弱_,它的一些电子就会_转移_到另一个物体上。_失去_电子的物体因为缺少电子而带_正_电,_得到_电子的物体因为有了多余电子而带等量_负_电。摩擦起电的实质:摩擦起 电并不是创造了电 荷,只是电荷从一个物体_转移_到另一个物体,使正、负电荷分开。知 识 板 块 三 导 体 和 绝 缘 体自主阅读教材P 3435 ,独立思考并完成:7下列选项中都是导体的一组是( D )A铁、陶瓷、塑料 B石墨、油、大地C 塑料、干木材
5、、橡胶 D水银、人体、大地8金属导体易导电,是因为金属中有( B )A自由电荷 B自由电子 C自由原子 D自由离子对学:对子间相互检查独学内容,相互给出评定等级。标注对子间不能解决的疑问。群学:小组长先统计本组疑难并帮 助解疑。针对展示方案组内进行讨论交流。交流展示 生成能力方案 阅读下面的表格,回答后面的问题。下面是几位科学家研究摩擦起电得出的物体带电次序。表格中任意两个物体相互摩擦时,次序在前的带正电,次序在后的带负电。表格如下:根据希尔的资料 石棉 玻璃 云母 羊毛 猫皮 铅 绢 纸 木棉 蜡根据赫西蒙科马利资料 羊毛 尼龙 粘胶丝 木棉 酸碱盐丙烯树脂聚乙烯醇(1)物理学中把用_丝绸_摩擦过的_玻璃棒_带的电荷叫正电荷,把用_毛皮_摩擦过的_橡胶棒_带的电荷叫负电荷。(2)由表中可知玻璃棒也可带_负_电。(3)羊毛对电子的束缚能力要比纸_弱_(选填“强”或“弱”)。3(4)由 表中_不能_(选填“能”或“不能”)判断猫皮和尼龙摩 擦后两者的带电情况。当堂演练 达成目标见学生用书。课后反思 查漏补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