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2019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专题 地球与地图易错题专题训练.doc

上传人:kuailexingkong 文档编号:1600427 上传时间:2018-08-10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644.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专题 地球与地图易错题专题训练.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2019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专题 地球与地图易错题专题训练.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2019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专题 地球与地图易错题专题训练.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2019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专题 地球与地图易错题专题训练.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2019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专题 地球与地图易错题专题训练.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1专题 地球与地图图甲为某地等高线示意图(单位:m),MN 和 PQ 为两条剖面线,图乙、图丙为沿剖面线的地形剖面图(单位:m),读图回答 1,2 题。1据图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图乙为图甲中剖面线 MN 的剖面图 B.C 在图甲中剖面线 PQ 上C.站在 C 点看不到 A 点 D.B 和 D 即图甲中的 O 点2若 该 地 位 于 一 个 拟 建 水 库 的 库 区 内 , 当 最 高 蓄 水 位 达 海 拔 250 米 时 , 图 甲 范 围 内 将 出 现 A. 一个岛 B. 两个岛 C. 三个岛 D. 四个岛 1.D【解题思路】本题主要考查 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 。由图可知,图乙从

2、西向东剖面高度依次为 200250 米之间,到 A 处减小为 150200 米之间,之后增加到 B 处为 200250 米之间,之后又下降到最低点 100150 米之间,之后又增加到 200250 米之间,其变化与图甲沿剖面线 PQ 的高度变化一致,说明图乙为图甲中剖面线 PQ 的剖面图;C 点的海拔在 250300米之间,图中沿剖面线 PQ 的海拔高度最大在 200250 米之间,而沿剖面线 MN 的海拔高度最大在 250300 米之间,说明在图甲中剖面线 MN 上。C 点是山顶,站在 C 点可以看到 A 点;B 和 D 即图甲中的 O 点,即鞍部。故 D 项正确。【易错分析】本题易错选 A

3、 或 B 选项,主要原因是没有掌握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技巧,直接简单地认为 B 点海拔介于 200250 米,为图甲 O 点,不再判断其他地区的海拔高度而错误选择 A 选项。图丙 C 海拔介于 250300 米,学生会以为是图甲中的 O 点,而错误选择 B选项。2.B【解题思路】本题主要考查 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 。当最高蓄水位达海拔 250 米时,该图大部分区域将淹没,只有高于 250 米的地方出现两个岛屿。【易错分析】本题易错选 C 选项,原因是图甲 N 处海拔高度高于 250 米,考生以为蓄 水 位达 海 拔 250 米 , 该 处 会 形 成 一 个 岛 。2下图为我国某地地形图,读图完成

4、 3,4 题。3.某校学生在此交流,途径时发现,地森林生长最旺盛,请分析原因可能是 A.因地势较低,热量远优于其他三地 B.因处于山脊,地势高,光照条件最好C.因地势平坦,土层深厚、土壤肥沃 D.因受地形影响,降水较其他地区丰富4.地森林比地长势较好的原因可能是A.地日照较强,太阳辐射收入多于地 B.地蒸发较少,土壤水分条件比地好C.地气温较地高,且日变化大 D.地降水较多,水源比地充足3.C【解题思路】本题主要考查 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 。根据图中等高线数值分布规律可知,地海拔在 100 米以下,等高线较稀疏,地势平坦、土层深厚、土壤肥沃,所以森林生长最旺盛。地位于背阴坡,热量较差。处在山谷地

5、区,地处东南季风背风坡,降水较少,故 C 项正确。【易错分析】本题易错选 D 选项,原因是多数考生受思维定势影响,以为降水丰富的地区,森林生长旺盛。其实影响森林生长的因素很多,有气候、土壤、地形地势、生物和人类活动等方面。4.B【解题思路】本题主要考查 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 。根据图中信息可知,地位于阴坡,气温较低,蒸发较少,土壤水分条件较好。而地位于向阳坡,蒸发旺盛,水分条件相对较差,所以地森林比地长势较好,地气温较地低,地处在东南季风的背风坡,降水较少,水源不比地充足,故 B 项正确。【易错分析】本题易错选 D 选项,原因是考生错误判断地为东南季风迎风,降水比地多,水源更充足。读图 1、图

6、2,完成 5,6 题。3图 1 图 25. 图示信息表明A.甲岛位于乙岛的东南方向 B.图 1 的比例尺比图 2 小C.城市均分布在河口三角洲 D.公路走向多受河流影响6. 某游客于当地区时 7 月 1 日 9 时出发,用 3 小时沿甲岛的环岛公路某一段自驾游,期间太阳光主要从汽车前方照入。该路段及汽车行驶方向是A B. C. D.5. B【解题思路】本题主要考查 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 。根据两图的纬度差,图 1 的纬度差 1,图 2 的纬度差 0.5,在图上距离相当的情况时,图 1 代表的实地距离较大,图2 代表的实地距离较小,故图 1 比例尺小于图 2。根据两图的经纬度可以判断,甲岛位于乙岛

7、的西南方向。图中的城市多分布在沿海平原地区,公路走向多受地形影响,故 B 项正确。【易错分析】本题易错选 A 选项,原因是考生根据经纬度判断,甲岛位于南半球,乙岛位于北半球。甲岛为东经度,乙岛为西经度,由此错误判断甲岛位于乙岛的东南方向。其实甲岛与乙岛经度差大于 180,按照距离最短原则,甲岛应位于乙岛的西南方向。6.A【解题思路】本题主要考查 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 。7 月 1 日,太阳直射点在北半球,全球除极昼区外,日出东北,日落西北,该地位于南半球,9 时12 时之间为上午,太阳主要从东北方向照射过来。图中的方向为东北方向,太阳光正好从汽车前方照入,故A 项正确。【易错分析】本题易错的原因

8、是对太阳视运动知识掌握不扎实,而错误选择其他选项。关于太阳视运动需要明确,在没有极昼极夜的地区,当地夏半年日出东北,日落西北;冬半年日出东南,日落西南。阅读印度某区域等坡度线(地表坡度值相等的点连成的线)图,图中数字代表坡度 4(坡面与水平面的夹角),读图回答 7,8 题。等坡度线河流7图中地形特征的描述正确的是A.图中地势东部较高,西部较低 B.图中甲地和乙地地势均和缓C.图中丙地区相对高度差别最大 D.图中丁地区域地势最为崎岖8下列说法符合图中各地地理特征的是A.河流 B 段大量沉积从 A 带来的泥沙 B.图中河流 A 段附近侵蚀较严重 C.乙地附近为山地迎风坡,降水较多 D.可用 GPS

9、 系统直接绘制此地图7.D【解题思路】本题主要考查气压高低与天气状况的判断。由图可知,图示丁处区域坡度等值线数值最大,说明该地区地势最崎岖。图示反映的是坡度大小,不能判断出地势的高低起伏状况和相对高度。因此无法判断出图中东部与西部、甲地和乙地的地势高低起伏大小,以及丙地区相对高度,故 D 项正确。【易错分析】本题易错选 B 选项,原因是考生认为甲处坡度小于 10,乙处坡度介于1525,坡度差值为 10,坡度小,地势较和缓。其实,乙处坡度介于 1525,坡度较大,且等坡度线较密集,也说明坡度变化大。8.B【解题思路】本题主要考查气压高低与天气状况的判断。图中河流 A 段流经地区坡度较大,河流侵蚀

10、较严重。由于无法判断该区域地势的高低起伏,因此不能判断河流的流向。局部地区无法判断迎风坡,GPS 系统的主要功能是定位导航,绘制此地图还要利用 GIS系统。故 B 项正确。【易错分析】本题易错选 A 选项,原因是考生混淆等坡度线和等高线,受思维定势影响,考生通常认为河流发育于山谷,山谷的等高线向海拔高处凸出。由于混淆等坡度线和等高线,认为 B 处等坡度线向坡度大的方向凸出,该处也为山谷,错误认为河流是从 A 处流向 B 处,河流 B 段大量沉积从 A 带来的泥沙。下图为我国某景区等高线地形图,读图回答 9,10 题。 59.若图中急流段高差为 35m,则图中甲与乙地高差约为A. 200m B.

11、 235m C. 270m D. 300m10.某日一登山旅行者到达甲处观察的现象可信的是A.急流段的漂流者向西漂去 B.发现山顶处悬崖峭壁林立 C.发现丙所在方位地势最低 D.可看到湖畔丁处游人戏水9.C【解题思路】本题主要考查相对高度的计算。据图可知,该图等高距为 50 米,据等高线数值递变规律可知甲地海拔高度范围为 550-600 米之间,根据题干知急流段高差为35cm,则乙地的海拔高度为 300-315 米之间,所以甲乙两地高差范围为 235-300 米之间,可能为 270 米。故 C 项正确。【易错分析】本题易错选 B 或 D 选项,原因是考生通过相关计算得到甲乙两地高差范围为 23

12、5-300 米之间而错误 B 或 D 选项。有考生在计算乙地海拔高度时,没有扣掉急流段高差,以为乙处海拔高度介于 300350,甲乙两地高差范围为 200-300 米之间,错误选择B 选项。其实在计算相对高度时,注意乙地急流处落差,乙地海拔范围,等高线的最大值减去落差,就是乙地的实际海拔高度范围。10.A【解题思路】本题主要考查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河流的流向与等高线凸向相反,根据图中指向标可以判断,河流急流段流向为自东向西,急流段的漂流者向西漂去;由图可知,山顶处没有悬崖。根据等值线的判读,最低处位于湖泊;甲丁之间有一凸形坡,不能通视。甲处不看到湖畔丁处游人戏水,故 A 项正确。【易错分析】本题易错选 C 或 D 选项,原因是考生对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技巧尤其是通视问题不掌握。考生可能会认为丙处的海拔在 200 米以下,其实最低处的是河流所在的区域,即图中湖泊方向所在的区域。对凸形坡的判读错误也是造成错误的原因,从甲处看丁处,由于丁处附近 350 米高度以下等高线较密集,350 米高度以上等高线较稀疏,存在一凸形坡,甲处看不到湖畔丁处游人戏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等教育 > 小学课件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