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4-2 富集在海水中的元素氯板块三 限时规范特训时间:45 分钟 满分:100 分 一、选择题(每题 7 分,共 70 分)1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久置的氯水最终会变成稀盐酸B硅酸钠的水溶液俗称“水玻璃” ,是工业常用的黏合剂、阻燃剂、防腐剂C漂白粉在空气中容易变质,应密封保存D液氯可用钢瓶贮存,所以氯气与金属不反应答案 D解析 因为 Cl2H 2OHCl HClO、2HClO 2HClO 2,使久置的氯= = = = =光 水最终变成盐酸,A 正确;硅酸钠的水溶液俗称“水玻璃” ,是工业常用的黏合剂、阻燃剂、防腐剂,B 正确;漂白粉中的有效成分 Ca(ClO)2能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和水
2、反应生成碳酸钙和次氯酸,次氯酸见光易分解,所以漂白粉在空气中容易变质,应密封保存,C 正确;干燥的氯气与铁不反应,所以液氯可用钢瓶贮存,但灼热的铁丝能与氯气反应,D 错误。22017洛阳模拟下列物质能使紫色石蕊试液由紫色变红又褪色的是( )Cl 2 盐酸 氯水 盐酸酸化的漂白粉 木炭 Na 2O2A BC D答案 A解析 Cl 2与水反应生成盐酸和次氯酸,盐酸能使紫色石蕊试液由紫色变红,次氯酸的强氧化性能使溶液褪色;盐酸能使紫色石蕊试液由紫色变红,不能褪色;氯水中含盐酸和次氯酸,能使紫色石蕊试液由紫色变红,后褪色;盐酸酸化的漂白粉中也含有盐酸和次氯酸,能使紫色石蕊试液由紫色变红,后褪色;木炭不
3、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Na 2O2与水反应生成碱,使紫色石蕊试液变蓝。故选 A。3用下列装置制备并检验 Cl2的性质,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2A图中:如果 MnO2过量,浓盐酸就可全部反应B图中:充分光照后,量筒中剩余气体约为 10 mL(条件相同)C图中:生成蓝色的烟,若在集气瓶中加入少量水,所得溶液呈绿色D图中:干燥的有色布条不褪色,湿润的有色布条能褪色,说明 Cl2有漂白性答案 B解析 浓盐酸随反应的进行会变稀,稀盐酸和 MnO2不反应,A 错误;Cu 丝与 Cl2反应时生成棕黄色的烟,C 错误;Cl 2没有漂白性而 HClO 有漂白性,D 错误。4某学生做如下实验:第一步,在淀粉K
4、I 溶液中滴入少量 NaClO 溶液,并加入少量稀硫酸,溶液立即变蓝;第二步,在上述蓝色溶液中,滴加足量的 Na2SO3溶液,蓝色逐渐消失。下列叙述中该同学对实验原理的解释和所得结论不正确的是( )A第一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ClO 2I 2H =I2Cl H 2OB淀粉KI 溶液变蓝是因为 I 被氧化为 I2,I 2遇淀粉变蓝色C蓝色逐渐消失的原因是 Na2SO3溶液具有漂白性D微粒的氧化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 ClO I2SO24答案 C解析 由题意知,在淀粉KI 溶液中滴入少量 NaClO 溶液,并加入少量稀硫酸后,发生反应:ClO 2I 2H =I2Cl H 2O,从而使淀粉溶液变蓝,再滴
5、加足量的 Na2SO3溶液,发生反应 SO I 2H 2O=SO 2H 2I ,蓝色逐渐消失,由此可以得出微粒的氧化23 24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 ClO I2SO 。245一氯化碘(ICl)、三氯化碘(ICl 3)是卤素互化物,它们的性质与卤素单质相似,如:2ICl2Zn= =ZnI2ZnCl 2。以下判断正确的是( )AICl 3与水反应的产物为 HI 和 HClOBICl 3与 KI 反应时,氯元素被还原CICl 与冷 NaOH 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ICl2OH =IO Cl H 2ODICl 与水的反应属于氧化还原反应答案 C3解析 ICl 3中 I 元素为3 价,Cl 元素为1 价
6、,当 ICl3与水反应时,I 3 与水电离出的 OH 结合形成 HIO2,Cl 与水电离出的 H 结合形成 HCl,A 错误;ICl 3与 KI 反应时,ICl3中的3 价碘元素被还原,B 错误;ICl 中 I 元素为1 价,Cl 元素为1 价,则 ICl与 NaOH 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ICl2OH =IO Cl H 2O,C 正确;ICl 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IClH 2O=HIO HCl,反应中没有化合价的变化,不属于氧化还原反应,D 错误。6为预防甲型“H1N1”流感,同学们每天用“84”消毒液(NaClO 溶液)消毒,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NaClO 溶液的消毒原理是使蛋
7、白质变性B1 mol Cl 2与足量 NaOH 溶液反应转移 2 mol 电子CNaClO 溶液的漂白原理与 Na2O2相同,与 SO2不同D “84”消毒液与“洁厕灵”(盐酸)混合使用可能会产生有毒的氯气答案 B解析 NaClO 具有强氧化性,能使蛋白质变性,A 正确;在反应Cl22NaOH= =NaClNaClO H2O 中 Cl2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1 mol Cl2参加反应转移1 mol 电子,B 错误;NaClO、Na 2O2具有强氧化性而能漂白有色物质,SO 2与有色物质化合而使其漂白,C 正确;NaClO 具有强氧化性, “洁厕灵”中的盐酸具有还原性,会发生反应NaClO2H
8、Cl= =NaClCl 2 H2O,D 正确。72017安徽江淮十校质检已知酸性:H 2CO3HClOHCO ,下列有关叙述中正确的 3是( )向 NaClO 溶液中通入少量二氧化碳的离子方程式为 2ClO CO 2H 2O=2HClOCO 23向 KI 和 KBr 混合溶液中加入足量 FeCl3溶液,用 CCl4萃取后取上层中的液体少许并加入 AgNO3溶液,有淡黄色沉淀生成向 FeI2溶液中滴加少量氯水,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2Fe2 Cl 2=2Fe3 2Cl 卫生间的洁厕灵不能跟“84”消毒液混用,其离子方程式为ClO Cl 2H =Cl2H 2OA B C D答案 A解析 向 NaCl
9、O 溶液中通入少量二氧化碳的离子方程式为 ClO CO 2H 2O=HClOHCO,故错误;Fe 3 只能把 I 氧化为碘单质,上层的液体含有溴离子,加入 AgNO3溶液有 3淡黄色溴化银沉淀生成,故正确;向 FeI2溶液中滴加少量氯水,氯气先氧化碘离子,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Cl22I =2Cl I 2,故错误;卫生间的洁厕灵不能跟“84”消毒液混用,其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ClO Cl 2H =Cl2H 2O,故正确。8下图所示是验证氯气性质的微型实验,a、b、d、e 是浸有相关溶液的滤纸。向KMnO4晶体滴加一滴浓盐酸后,立即用另一培养皿扣在上面。已知:2KMnO 416HCl= =2KCl
10、5Cl 22MnCl 28H 2O4对实验现象的“解释或结论”正确的是( )答案 D解析 a 处变蓝、b 处变红棕色,说明 Cl2分别与 KI、NaBr 作用生成 I2、Br 2,可证明氧化性:Cl 2I2,Cl 2Br2,无法证明 I2与 Br2之间氧化性的强弱,A 错误;c 处先变红,证明 Cl2与水生成酸性物质,后褪色,证明 Cl2与水生成具有漂白性的物质,B 错误;d 处立即褪色,也可能是因为 Cl2与水生成酸性物质中和了 NaOH,C 错误;e 处变红说明 Cl2将 Fe2氧化为 Fe3 ,证明还原性:Fe 2 Cl ,D 正确。9碘在地壳中主要以 NaIO3的形式存在,在海水中主要
11、以 I 的形式存在,几种粒子之间有如图所示关系,根据图示转化关系推测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可用淀粉KI 试纸和食醋检验加碘盐中是否含有碘B足量 Cl2能使湿润的淀粉KI 试纸最终变白的原因可能是5Cl2I 26H 2O=2HIO310HClC由图可知氧化性的强弱顺序为 Cl2I2IO 3D途径中若生成 1 mol I2,反应中转移的电子数为 10NA答案 C解析 加碘盐中含有 IO ,在酸性条件下可被 I 还原生成 I2,淀粉KI 试纸会变蓝, 3A 正确;根据图示转化关系可知原因可能是 5Cl2I 26H 2O=2HIO310HCl,B 正确;根据途径可知氧化性:Cl 2I2,根据途径可
12、知氧化性:IO I2,根据途径可知氧化性: 3Cl2IO ,C 错误;根据关系式:2IO I 210e 可知,若生成 1 mol I2,反应中转移的 3 3电子数为 10NA,D 正确。10某溶液中含有 NH 、SO 、SiO 、Br 、CO 、Na ,向该溶液中通入过量的 4 23 23 235Cl2,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反应前后,溶液中离子浓度基本保持不变的有 NH 、Na 有胶状物质生成 有 4气体产生溶液颜色发生变化 共发生了 2 个氧化还原反应A BC D答案 A解析 本题所涉及的氧化还原反应有 3 个:Cl2H 2OHCl HClO,Cl 22Br =Br22Cl ,Cl 2SO
13、 H 2O=SO 2Cl 2H 23 24;还涉及:SiO 2H =H2SiO3,CO 2H =H2OCO 2;反应过程中有胶状物质硅23 23酸生成;因为有溴生成,溶液显橙色;有二氧化碳气体生成;NH 、Na 不发生反应。 4二、非选择题(共 30 分)11(15 分)元素周期表中第A 族元素的单质及其化合物的用途广泛。(1)与氯元素同族的短周期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为_。(2)工业上,通过如下转化可制得 KClO3晶体:NaCl 溶液 NaClO3溶液 KClO3晶体 80 , 通 电 室 温 , KCl 完成中反应的总化学方程式: NaCl H2O= NaClO3 _。中转化的基本反应类型
14、是_,该反应过程能析出 KClO3晶体而无其他晶体析出的原因是_。(3)一定条件下,在水溶液中 1 mol Cl 、ClO (x1,2,3,4)的能量(kJ)相对大小如下 x图所示。D 是_(填离子符号)。答案 (1) (2)1 3 1 3H 2复分解反应 室温下,氯酸钾在水中的溶解度明显小于其他晶体(3)ClO 4解析 (1)与 Cl 同族的短周期元素为 F,其原子结构示意图为 。6(2)根据氧化还原反应规律,化合价有升有降,可推断另一产物为 H2。中反应为复分解反应:NaClO 3KCl= =NaClKClO 3,原因为在室温下,KClO 3在水中的溶解度明显小于其他晶体。(3)由图可知
15、D 中 Cl 元素化合价为7 价,D 为 ClO 。 412(15 分)某实验小组用浓盐酸和 MnO2制取 Cl2并探究其化学性质,设计装置如下图所示:(1)制备 Cl2的化学反应离子方程式是_,A 是氯气发生装置(省略未画),A 装置除了酒精灯、圆底烧瓶外还用到的玻璃仪器有_。(2)从 C 装置出来的气体中含有 CO2和 HCl,则在 C 装置中发生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_。(3)同学们在实验中发现,若用稀盐酸代替浓盐酸与 MnO2混合加热没有氯气生成,于是开始探究该条件下不能生成氯气的原因。提出合理假设。假设 1:H 的浓度不够大;假设 2:_;假设 3:_。设计实验方案,进行实验。在下表中写
16、出实验步骤以及预期现象和结论。限选实验试剂:蒸馏水、浓 H2SO4、NaCl 固体、MnO 2固体、1 molL1 稀盐酸、1 molL1 AgNO3溶液、淀粉KI 溶液。7答案 (1)MnO 24H 2Cl Mn2 Cl 22H 2O 分液漏斗= = = = = (2)2Cl22H 2OC CO24HCl= = = = = (3)假设 2:Cl 的浓度不够大 假设 3:Cl 和 H 的浓度均不够大 如下表:解析 (1)本题考查了氯气的制取原理:MnO24H 2Cl Mn2 Cl 22H 2O。制取氯气是固液加热的方式,一般= = = = = 用分液漏斗装液体,烧瓶作为反应容器。8(2)氯气在制取过程中只除去了 HCl,并没有干燥,在加热条件下 Cl2和水蒸气与 C 反应,产物为 CO2和 HCl。(3)探究氯气的制取原理:明确了盐酸的浓度,就可以从 Cl 的浓度、H 的浓度对反应的影响进行假设、实验、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