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我国高校公共体育教学评价的困惑与思考 1高校公共体育课程教学的基本性质 11高校公共体育教学培养目标的大众化和普及化 大学教育进入大众化教育后期阶段,我国高校公共体育课程教学目标应根据“全民健身计划”、“体育强国计划”的基本要求进行制定。高校公共体育教学不仅要使学生掌握体育运动锻炼的基本技能、知识、,还要帮助学生树立科学正确的体育健身意识,培养学生欣赏体育赛事的水平,提升体育艺术素养,以及促进学生养成终身参与体育运动锻炼的意识习惯。公共体育教学目标的大众化和普及化,是相对于体育精英教育或体育院校(系)的体育专业教育而言的,它属于一种通识性教育,公共体育教学不是培养体育高水平运动员或是从事体育教
2、学与训练指导的体育专业人才,而是培养热爱体育锻炼、具有自我运动监测的基本知识和体育艺术、体育赛事审美鉴赏能力的普通人民群众。从经济学看,人民群众是体育产品的消费者,尤其在体育产业日益蓬勃发展的现代社会,更是如此,公共体育教学的大众化就是培养具有体育消费需求和能力的群众。体育是文化产业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体育产业发展的程度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体育消费者的水平和能力。体育赛事的举办转播、体育媒体的存在、体育用品的生产与销售等领域生存与发展的基础就在于体育消费者的多少。世界体育文化发展强国美国的体育产业发展很好的证明了这一点,美国篮球、橄榄球、棒球运动项目的发展以及运动服品牌阿迪达斯、耐克等产业能得到蓬
3、勃发展,就是因为在美国有巨大的体育消费者群体,而具有庞大体育消费数量的公众也是美国体育事业发展的重要基石。 12高校公共体育教学高度的实践性与技艺性 体育教育与科学文化教育形式内容不同,在高校教育教学中体育教学常被称之为“术科”教学,而其它科学教育被称之为“学科”教学。公共体育教学是指教师的主导下学生通过身体力行的积极参与实践活动中学会体育运动锻炼的基本技能和运动常识,体育学习主要不是大脑的思辨性活动,而是通过感性直观的肌肉体验活动中师生的情境兴趣性活动,肢体和大脑的协调活动来完成体育教学任务。在体育课程学习中不具备线性特征,是肢体参与体育运动是一种直观感性的肌肉感觉,是一种非物质传递的技艺性
4、学习,在其学习中必须突出学生的主体性。因而在公共体育教学过程中教师除教授运动技能外还要对学生的学习意识进行引导,帮助学生树立科学的体育锻炼意识,主要包含:体育自我锻炼意识、体育运动中自我监测意识、对体育美学的欣赏意识、团队参与意识、娱乐意识等。 2我国高校公共体育教学评价的困惑 公共体育教学评价是高等学校教育评价的重要组成部分,对高校公共体育教学质量和效果有着重要的影响作用。公共体育课教学评价应该以公共体育课教学目标设置为依据,应用科学合理的评价手段、方式、技术等。对公共体育教学活动中的各种环节,包括教学过程、教学手段、方法的选用,课堂气氛、学生学习积极性,教学质量效果等进行评测、分析,并给出
5、最终的价值评判。但是,在现实高校公共体育教学评价过程中,评价手段单一、指标内容条框化,且偏向定量化,从而导致现代高校公共体育教学的评价标准、内容、过程以及结果陷入了困境,严重影响了高校公共体育教学目标的实现和体育教学质量的提升。 21评价标准忽视了学生情感、审美等人文素养的表现 当前高校公共体育教学评价与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以及学生自身发展需要的适应性较差。体育教育除了教授学生体育基本知识、技能外,还要培养学生体育情趣、体育审美能力、学生之间的配合协作、吃苦耐劳勇于拼搏积极向上的思想品质和人文素养,但在当代高校公共体育教学过程中缺少相应的评价指标。体育教学的本质是直观感性的教育,但在实际教学评
6、价中缺失,没有采用直观感性的评价方式,而是采用表格数字量化的方式进行评判,以教师安排的教学内容的运动量、运动强度的多少,学生练习的次数的多少,运动技能的掌握好坏,以及教师与学生教授、练习时间的长短进行评价教学效果。而学生在体育学习过程中的态度、情感等难以用特定的指标分值来衡量评判的,这种分值的判断对学生的情感和学习积极性的培养是不利的,容易让学生产生紧张和恐惧心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必然会缺少情感的投入以及对体育人文素养精神的领悟,这样就难以在体育教学中促使学生身心素质的全面发展。体育教学的直观性、参与实践性、非量化性等特殊学习特征,使它与其它学科教学不同,从而决定了用一般学科的评价标准来进行对
7、公共体育课程教学的评价是不科学的,是难以准确评价出学生的体育学习效果。 22评价的内容仅限于体育知识与技能 由于公共体育课的评价标准缺乏对学生人文素养评价的评判,导致了高校公共体育教学的评价,一方面过于注重体育知识技能的教学,而强调体育基本技能、基础知识是公共体育教学的传统要求,另一方面,过于强调体育运动对学生智力发展的影响。过于注重学生体育基本技能、基础知识的形成,忽视学生非智力的因素的发展与形成,这必然会影响学生的学习动机行为,影响学生正确体育观的树立和终身体育意识的建立形成。 23评价方式轻视活动过程 因为高校公共体育教学评价大多借用学术型学科的评价方式,评价过程基本只是对课堂教学活动过
8、程的评价,而忽视体育课堂与课外活动中学生参与体育运动学习、锻炼的情况。教学评价大多只重视结果性评价,仅仅关注了学生掌握运动技能的熟练程度、学生了解体育基本知识数量的多少进行评判。教学内容的评价也是由教师根据教学目标进行自行设置,随意性较大,这种以学习效果为最终考核价评定的方式是不合理的,在一定程度上会严重影响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高校公共体育教学过程是由课堂体育教学和课外体育活动共同组成的,因而在对公共体育教学评价中不能仅仅局限于对课堂的教学效果评价,要将学生积极参与课外体育活动的情况纳入评价范围,注重将形成性评价、参与性评价、增长性评价于一体的多元评价模式,从而提高学生体育学习锻炼的积极性。 3
9、大众化后期对我国公共体育教学评价与教学改革的思考 31建立以学生为主体的增值评价方式 学生是体育教学中的主体,是受益者,学生在体育教学中的积极性直接影响着教学效果的实施,因而在教学评价中要充分尊重学习主体利益者的诉求,打破传统教学评价主体的范式局限,将评价重点放在学生个体成长与身体素质发展的主体性构建上,以实现我国高校公共体育教学真正意义上的“以人为本”培养目标。学生作为受教育的主体,他们在进入高校学习前,在体育技能的掌握上、身体协调性、力量、运动技能知识的接受能力、生活成长环境等方面存在显著性的个体差异,如果采用统一效果评价或体育成绩技能达标评价显然是不科学、不合理的,并严重影响了学生学习的
10、积极性。因此,在体育教学评价过程中,应关注学生在体育学习过程中的进步幅度进行评价,应该站在鼓励、欣赏学生进步的视角,寻求学生的自身价值,对不同起点水平的学生做出不同的要求,给予不同层次的评价,并以学生体育学习锻炼过程中的进步幅度作为评价制度,从而营造出一种“只要努力,就可以实现理想”的高校体育教育环境,通过增值观念来完善公共体育教学评价目的,激发学生的体育学习锻炼的热情和积极性,从而提高高校的体育教学质量,并最终达到提升高改善当代大学的体质健康水平。 32建立对公共体育教学内容设置的多样性评价 高校公共体育教学不仅要对学生进行身体素质训练和体育基本技术能力训练,还要对学生的意识观念、艺术欣赏能
11、力、卫生保健知识等方面进行引导和培养。因而公共体育教学内容的安排设置情况也是我国高校公共体育教学评价的重要指标。进入大众化后期高校公共体育教学内容应包含以下几个方面,第一,体育基本常识、体育人文知识、体育基本卫生保健知识以及运动中自我健康监测等基础理论知识,通过理论基础知识的学习,可以使能够科学合理的参与日常体育运动锻炼,促进身体健康水平的提升。第二,高校公共体育教学运动项目的设置应参考学生未来工作和生活环境的需要,选取那些日常生活中可以随意参与且能够轻松自如投入的体育运动项目,从而为学生的终身体育意识的形成奠定基础。第三,体育对人们的艺术情操陶冶、缓解工作压力、提升审美能力等具有重要作用,因
12、而在高校公共体育教学内容设置中,应适当安排一些体育欣赏内容,例如:观看体育经典的大赛、表演,世界优秀运动员的访谈节目等,以激发学生对体育的兴趣与热爱。 33高校公共体育教学评价,要以提升“教”与“学”的效果为目标 “教”与“学”是高校公共体育教学课堂教学过程中最重要的组成活动,二者相辅相成,“教”是为了更好的“学”,而“学”又反作用于“教”,学生的“学”促使和要求教师在“教”上不断创新、改进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的选用等,只有二者不断改进提升和改进才能更好使高校公共体育教学效果得到明显提升。因而要建立促进教师“教”水平的不断提高的评价体系是非常重要的,在该评价体系中要以体育课堂教学为主要观测点,并强调教师对自己教学方法、手段以及行为观点的分析与反思,建立以教师自评为主、专家、同事、学生、领导等多方共同参与的评价机制,使教师获得多方面的反馈信息,从而不断提升教学水平。学生作为体育教学直接的受益者与参与者,其学习效果则是体育课堂教学中最直观的反映和展示,学生以“学”的角度对公共体育教学评价是相对客观合理的。这种以课堂体育教学的观测评价重点的评价体系,可以更好实现提高教师的体育教学水平及学生体育学习能力的共同目标。 作者:刘志敏 单位:塔里木大学体育工作部第 7 页 共 7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