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我国社会工作硕士实习教育模式的困境与提升路径.docx

上传人:拉拉链 文档编号:15993498 上传时间:2023-01-21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19.6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我国社会工作硕士实习教育模式的困境与提升路径.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我国社会工作硕士实习教育模式的困境与提升路径.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我国社会工作硕士实习教育模式的困境与提升路径.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我国社会工作硕士实习教育模式的困境与提升路径 摘 要: 本文从系统理论视角与角色理论视角梳理当前我国社会工作硕士实习教育模式面临的困境,探析教育模式的提升路径,以期用一种合理适当的实习教育模式指引高校在社会工作硕士实习教育中形成明确的发展方向和鲜明的教育特色。 关键词: 社会工作硕士 实习教育 教育模式 社会工作实习教育模式是指有关影响社会工作实习教育各要素的组织、结构与安排方式1。 根据国外社会工作硕士教育的经验,要提高实习的质量、达到实习的效果,其前提是要在众多不同的实习教育模式中选择一种或多种行之有效的实习教育模式。合适的实习教育模式为实现教育中的各个关键要素建立框架、指明方向,是实现社

2、会工作硕士实习教育整体水平提升的关键。 一、我国对社会工作硕士实习教育模式的探索 社会工作实习教育模式的构建离不开其所处的社会环境,中国社会工作发展的特有路径和处境,对社会工作实习教育产生巨大影响2。 第一,实习教育制度建设向规范化与系统化靠拢。以中南民族大学社会工作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为例,学生“在校期间必须保证不少于半年的专业实践,社会工作毕业生不少于600小时,其他专业毕业生不少于800小时,可采用集中实践与分段实践相结合的方式,分成同步实习、集中(团块)实习两部分,在两年内完成,分别计学分”。 第二,实习课程建设趋于专业化与灵活化。一些高校在课堂上融入角色扮演等形式,并对学生进行

3、实习前的相关培训。 第三,专业师资力量得到了质与量的提高。中南民族大学共有MSW教育教师31人。其中专职教师19人,他们中57.89%的人具有实践经验;另有兼职教师12人,他们大多具有良好的社会工作专业理论基础,但是实践经验较为欠缺。 第四,实习基地建设呈现多样化发展。中南民族大学通过自建与合作共建等方式,先后建立了9个实习基地和1个专业就业实习基地。基本上是与街道办事处、戒毒所、社区矫正办公室、青少年空间、学校等合作共建的,大多属于政府职能部门,专业社工机构较少,通常是用于本科层次的实践教学。 二、高校在探索社会工作硕士实习教育模式中面临的困境 第一,学生作为实习的主体,对社会工作专业缺乏兴

4、趣和认识,认同感偏低,造成他们参加实习的积极性不高。 第二,学校作为社会工作硕士实习的组织者,存在诸多问题。从实习目标看,专业学位培养的特点及重实务的专业特质在目标定位中不突出,甚至某些高校片面强调就业率,违背了社会工作硕士实习教育目标定位的初衷;从实习形式看,当前大多高校主要以集中式实习为主,并未将同步实习有机结合;从实习时间看,同国际通用的900小时实习时间标准相比,我国大部分社会工作硕士最低实习时间标准为600小时明显不足;从实习评估看,主要是通过结果评估,大多数高校只要求学生交一份实习日志或实习报告并附实习证明,机构与服务对象极少参加评估,评估方式、依据、主体存在较大单一性,不能客观反

5、映社会工作硕士的实习效果。 第三,督导作为社会工作硕士的指导者,因缺乏专业知识和实务经验,作用很难发挥。 第四,机构作为社会工作硕士实习的载体,其性质对实习目标的实现有直接影响。由于当前我国社会工作专业机构极其匮乏,供学生实习的大多是行政性质的机构,实习内容多停留在档案管理、文字录入、会议记录、打扫内务等普通事务性工作,专业社工技巧运用不上。同时,机构专业化程度低,往往把带领实习学生当做额外的负担而非看成实习生专业成长的过程。 第五,服务对象作为社会工作硕士实习的客体,对社会工作知晓度极低,受传统文化观念影响使得遇到困难往往先是求助于自身的初级群体,其次是政府。加上社会工作职业化程度低,人们对

6、社会工作不了解,很少有案主主动表达需求。案主资源的稀缺和隐秘性,严重制约社会工作实习教育的发展。 三、我国社会工作硕士实习教育模式的提升路径 (一)教育模式个别化,主体关系协调化。 社会工作硕士实习教育模式的构建应注重国际化与本土化的整合,但重点还是要在此基础上加以内化进行创新,突出其个性化特征。 (二)课程设置职业化,实习安排科学化。 我国社会工作硕士教育的课程设置相对笼统,以领域划分的课程比例较大,具体的高级实务技巧和方法课程相对偏少,应当加大对实习方面的课程设置。 (三)实纲具体化,实习管理专职化。 在制定实纲时应当让各个利益相关者共同介入表达各自对实习的期望,重点考虑学生主体的意愿,如

7、可以邀请往届有实习经历的学生与应届实习学生共同参与,在达成各主体共识的基础上明确提出不同实习阶段的实习目标。 (四)实台专业化,实习基地稳定化。 在遴选社会工作硕士实习机构上,应当结合实习教育目标,制定科学合理的选择标准。首先,对机构性质严格筛选,优先选择那些专业的社工机构或者社会工作专业性较强的机构。其次,所选机构的实习内容应与专业相关。最后,注重机构对社会工作的认同与态度,在考察机构时尤其要注重机构及其领导或者工作人员对社会工作的理解和接纳程度。 要保证学生有稳定的实习场所,建设实习基地也不可或缺。实习基地建设对于强化实践教学、培养学生实操能力和创新性具有重要的保障作用。 参考文献: 1王思斌.社会工作概论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2史柏年,侯欣.社会工作实习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第 5 页 共 5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实用文档 > 工作总结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