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广西跨境保险发展研究.doc

上传人:无敌 文档编号:159913 上传时间:2018-03-22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6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广西跨境保险发展研究.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广西跨境保险发展研究.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广西跨境保险发展研究.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广西跨境保险发展研究.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广西跨境保险发展研究.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广西跨境保险发展研究 姜国富 陈晓峰 邓譞 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广西监管局 摘 要: 本文从基础理论着手, 辨清跨境保险的概念、特点和构成维度。在此基础上, 从围绕总体战略、开展新兴市场国家合作、谋划长期布局三方面规划广西跨境保险发展方向。以短期出口信用保险、中长期出口信用保险、特定合同保险、跨境车辆保险、海外投资保险等代表性险种为重点, 从民生、贸易、资本三个维度介绍广西跨境保险发展现状, 分析目前存在的步子小、受益面窄、标准不完善问题。在结合新常态、普惠制、搭平台、政策推动等进行发展前景展望后, 最终提出加强联动、升级论坛机制、支持保险机构“走出去”等发展建议。关键词: 跨境保险; 广西

2、; 基础理论; 发展方向; 发展现状; 问题建议; 作者简介:姜国富, 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广西监管局局长。作者简介:陈晓峰, 供职于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广西监管局。作者简介:邓譞, 供职于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广西监管局。收稿日期:2017-04-24Received: 2017-04-24一、跨境保险基础理论(一) 跨境保险概念跨境保险形成于对外政策引导下的市场实践, 尤其是沿边沿海省区保险市场实践。目前, 国内尚未对跨境保险开展系统性理论研究, 文献成果也较少。受限于客观发展水平和关注度, 尚未有对跨境保险概念的一致界定。从保险监管的视角, 本文认为跨境保险的本质在于保险风险实现跨境

3、转移。保险风险跨境转移的方式有三, 即:保险人跨境, 投保人或被保险人跨境, 保险标的跨境。如果一项保险经营活动涉及上述情形, 则其应该被纳入跨境保险的研究范畴。按照该思路, 跨境保险可以定义为:因保险人、投保人、被保险人或保险标的发生跨境的原因, 保险风险需要实现跨境转移, 由此产生的保险经营行为。(二) 跨境保险特点1. 政策性与市场性并重。保险风险实现跨境转移, 首先是国与国之间的主权协商结果。在主权协商一致后, 方能创设出市场层面的协商合意、资源流动和商业竞争空间, 市场主体的逐利性才可能构成跨境保险发展的基本土壤。但在某些特定领域, 即便国与国之间主权协商一致, 仅凭市场主体的能力也

4、并不足以实现保险风险的跨境转移, 需要一国主权之下的代表机构 (如国有政策性保险公司) 在国家层面直接经营。因此, 跨境保险表现出很强的政策引导性, 对国家经济、外交和安全等对外政策的依赖非常显著。2. 规则适用的国际性。跨境保险经营活动涉及两国以上法律, 或直接适用当事国均已签署加入的国际条约。在分别适用两国以上法律时, 需要解决母国与东道国之间的法律行为效力认可问题。而当母国与东道国分属不同法系时, 法律适用上的衔接困难尤其需要妥善解决。在直接适用国际条约时, 准据法已经确定, 还需进一步对争议解决方式和管辖权进行明确。正因规则适用上的复杂性远高于普通保险, 各国对于跨境保险均设置有一定门

5、槛规定, 避免一般公众盲目参与。3. 保险风险的复杂性。跨境保险依附于具体的民事和商事法律行为而发生。在民事领域, 跨境保险承保的保险风险相对简单, 在国内普通保险领域多有对应, 例如人身保险类的死亡、意外伤害和医疗, 以及财产保险类的机动车第三者责任等。在商事领域, 跨境保险承保的保险风险类型复杂, 体量庞大, 例如东道国政府征收、货币汇兑限制、战争和政治暴乱等。可以说, 商事领域是保险风险跨境转移需求的主要来源, 涉及的相当一部分保险风险无法单纯通过市场机制解决, 是需要发挥跨境保险机制优势推动补齐的主要短板。(三) 跨境保险维度1. 民生维度。民生维度是跨境保险的基本形态, 植根于生活需

6、要和低层次的生产需要, 是保险民生保障功能在跨境领域的自然延伸。在民生维度内, 单一保单风险体量小、大数法则明显, 市场充分竞争丰富了跨境保险供给。例如, 在为跨境旅游和留学人员提供风险保障的跨境保险实践中, 人身险公司、财产险公司均有广泛参与, 部分中小型公司还凭借差异化竞争占有了一定市场份额;对跨境车辆提供风险保障的范围, 也逐渐从货运车辆扩展至跨境自驾游的私家车。应该说在民生维度, 跨境保险充分体现了市场第一性。2. 贸易维度。社会生产力水平的提高推动了贸易的发展, 贸易的发展水平又成为社会生产力能否获得进一步提高的关键因素。在这一背景下, 保障贸易、促成贸易成为跨境保险的应有之义。在现

7、代商务往来中, 贸易维度不仅包括传统的实体货物进出口, 还衍生出对外承包工程、对外劳务合作等新型贸易形态。贸易内涵的不断创新丰富, 对跨境保险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也形成了一定的经营门槛。从实践看, 除了保障传统货物进出口的短期出口信用保险领域已形成一定的市场竞争外, 贸易维度的跨境保险更多还是强调政策的引导扶持。3. 资本维度。资本跨境流动是社会生产力高度发达后的必然产物, 在某种程度上是国家间经济深度交往、全球资源竞争和影响力输出的最主要方式之一。推动资本跨境流动的内在动力是国别间的相对差异, 尤其是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间的市场差异。这种差异在创造资本跨境流动套利空间的同时, 本身也是制约资

8、本实现顺利流动的原因。例如, 东道国可以通过政治权力对资本和金融账户实行管制, 限制境外资本投资本国市场, 或将在本国市场的投资收益结汇移出。这决定了资本维度的跨境保险要保障的主要风险来自政治领域, 需要背靠母国的国家主权方能实现。因此, 政策扶持是唯一可选方式。二、广西跨境保险发展方向(一) 围绕总体发展战略1. 突出国家“一带一路”高度。“一带一路”战略的政策内涵归结起来是“五通三同”, 在实现“五通” (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 的基础上, “三同” (利益共同体、命运共同体、责任共同体) 方能水到渠成。广西跨境保险应该在“五通三同”中寻求发力空间。例如, 设施

9、联通领域中的对外承包工程特定合同保险、财产损失保险, 贸易畅通领域中的短期出口信用保险、货运保险, 资金融通领域中的海外投资保险、出口买方信贷保险、出口卖方信贷保险, 民心相通领域的车辆保险、旅游保险、留学保险, 等等。“一带一路”战略的各项保险需求, 为明确广西跨境保险发展方向提供了丰富的备选项。2. 服务广西“三大定位”特色。在紧跟中央大战略的基础上, 立足广西小环境, 紧紧抓住面向东盟的国际大通道、西南中南地区开放发展新的战略支点、“一带一路”有机衔接的重要门户的共通之处与东盟国家天然相近的区位特征发力。而根据中国出口信用保险公司国家风险分析报告的权威评价, 76%的“一带一路”沿线国家

10、中风险偏高, 东盟国家中的越南、菲律宾等被点名关注;另据美国企业研究所和传统基金会的统计数据, 20052014 年十年间, 中国企业海外投资失败案例共 130 起, 涉及东盟国家的 15 起, 结合分地区投资件数看风险发生率较高, 其中对菲律宾、缅甸的失败案例在涉及金额排名上高居第三、四位。可以说, 要抓住东盟国家区位优势这个牛鼻子, 不能缺少跨境保险这个必选项。3. 坚持市场需求导向。不可忽视市场这一基本土壤, 要看到相当一部分跨境保险能够通过市场机制获得良好发展, 尤其是在民生维度。这部分跨境保险与政策引导之间的互动呈现单向度特征, 即政策引导仅能有效地抑制跨境保险需求;但要刺激需求,

11、则主要依靠与跨境保险相关的市场需求带动。应该充分信赖市场内生发展机制, 让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当政策敏感度过低时, 避免再强加监管外力, 造成剃头挑子一头热的政策资源浪费。从实践效果看, 各市场主体以保险费率、保险服务和增值服务为主要竞争方式, 在提高跨境保险发展质量的同时, 也让保险消费者从市场竞争中享受到了实惠。(二) 开展新兴市场国家间合作全方位的国际合作是跨境保险发展行稳致远的基础, 具体内容包括统一规则、强化组织、协调政策、解决争议等。广西跨境保险可以通过搭建平台发挥作用, 尤其是针对新兴市场国家。作为中国-东盟博览会的系列重要活动, 中国保监会与广西壮族自治区政府 201

12、5 年起连续两年合作举办中国-东盟保险合作与发展论坛。第一届论坛邀请到柬埔寨、菲律宾、老挝、马来西亚、缅甸、新加坡、泰国、越南等 8 个东盟国家的保险监管机构负责人, 围绕中国刚刚建立运行的风险导向偿付能力体系 (下称“C-ROSS”) 展开讨论, 着重探讨 C-ROSS 在新兴市场国家的推广前景。第二届论坛在东盟国家的基础上, 进一步将邀请对象范围扩展到斯里兰卡、巴基斯坦、中国香港等“一带一路”国家和地区, 并就新兴市场国家保险风险管理实践、保险领域监管改革和市场运行情况进行了交流。会议期间, 中国保监会作为亚洲保险监督官论坛 (下称“AFIR”) 的轮值主席国秘书处, 进一步介绍了 AFI

13、R 的重点工作和发展计划。通过中国-东盟保险合作与发展论坛的举办, 新兴市场国家间的保险合作有序开展并不断深化, 广西也得以成为跨境保险整体实践上的关键节点。可以预见, 对新兴市场国家共性的发展特征、面临问题和解决方案的探讨将继续成为各方合作重点, 跨境保险发展的外部环境也将持续优化。(三) 提前谋划长期布局1. 地域上从陆路跨境到海洋跨境。以与越南等国家的车辆往来、人员往来、边贸往来为突破口, 先满足由于陆地边境接壤而产生的跨境保险需求。在此基础上, 探索海运、海外投资等不直接依赖边境接壤产生的跨境领域, 并加大主动引导支持力度。目前, 中越两国政府间已经签订包含保险内容的汽车运输协定, 广

14、西也出台了中方出境车辆办理境外责任保险的相关文件, 陆地跨境的各项保险工作有序开展, 探索海洋跨境的条件基本具备。2. 层次上从基本民生到复杂领域。积极回应经济转型升级的跨境保险需求, 做好向贸易维度、资本维度的倾斜。一方面, 按平均汇率计算, 广西 20132015 年的出口贸易占 GDP 比重仅为 9.4%, 低于全国 12.2 个百分点, 2016 年出口贸易额同比下降 12.4%, 低于全国 10.4个百分点;另一方面, 广西对外承包工程近十年实现年均 33%的增长, 2016 年的完成营业额已经达到 8.48 亿美元。经济增长方式的不断升级要求跨境保险要跟上脚步, 甚至还要有一定的前

15、瞻性, 实现对复杂风险的全面保障。3. 主体上从一元单边到多元多边。在跨境保险发展初期, 保险分支机构可以发挥属地优势, 完成调研摸底、试点承办、业务统计等基础工作。但随着发展的逐渐深入, 保障层次的不断提高, 来自保险法人机构层面的参与必不可少。尤其是相关的产品创新、服务创新和合作创新, 均需要法人机构的资源禀赋和调配能力。条件成熟后, 保险机构本身的跨境开设也是可能的趋势之一。为了创造更加良好的发展环境, 外部推动方式也应该从单边推动向多边共同推动转变, 争取在不同国家地区保险监管机构之间、保险监管机构与其他主管部门之间形成对跨境保险的共识, 形成工作合力。三、广西跨境保险发展现状(一)

16、总体情况目前, 广西已经初步构建起民生、贸易、资本三位一体的跨境保险体系 (出于研究需要, 本文选取体系内具有代表性的跨境保险险种进行具体分析) 。在民生维度, 跨境车辆保险 20132016 年承保跨境机动车近 4 万辆次, 总保障规模超过 30 亿元, 在东兴等主要口岸接近实现保障全覆盖;跨境人员保险涵盖了留学、旅游、劳务合作等主要出境类别, 市场竞争充分。在贸易维度, 短期出口信用保险 2016 年提供风险保障 20.6 亿美元, 对广西一般贸易出口支持度达48.4%, 水平位居全国前列;中长期出口信用保险在提供保障的基础上延伸解决国际贸易融资问题, “十二五”期间支持广西高端资本性货物

17、出口 6.6 亿美元;特定合同保险在促进广西对外承包工程方面起到了显著的支持作用, 2015 年对广西对外承包工程新签合同额的渗透度达 19.2%。在资本维度, 海外投资保险20132015 年保障广西海外投资规模 6.7 亿美元, 渗透度 15.7%;2016 年保障规模 10.2 亿美元。(二) 主要险种发展情况1. 短期出口信用保险。广西短期出口信用保险 2016 年保障规模为 20.6 亿美元, 同比增长 7.6%, 对广西一般贸易出口支持度达 48.4%, 其中, 服务支持小微出口企业 835 家, 小微出口企业“一对一”签单覆盖率 73.3%, 帮助企业建立起从客户识别、签订合同到

18、安排生产、出运、收汇、理赔追偿的全流程风险管理体系, 有力地支持了广西外贸稳中求进和出口转型升级。2. 中长期出口信用保险。“十二五”期间, 全国中长期出口信用保险提供的保障规模为 916.6 亿美元, 而受限于广西区内高附加值产业的现实发展水平, 广西中长期出口信用保险的保障规模仅 6.6 亿美元, 全国占比不到 1%。已承保项目中, 仅有一项为资本性货物出口, 其余均为对外承包工程。虽然当前中长期出口信用保险的供给能力超过了广西需求, 但从长远看, 结构性改革下的产业转型升级仍是广西发展的大势所趋, 中长期出口信用保险的作用发挥空间也将随之拓展。3. 特定合同保险。“十二五”期间, 全国特

19、定合同保险的保障规模较中长期出口信用保险高 27.4%,保险赔付共计 3.22 亿美元;而广西受经济发展水平影响, 目前特定合同保险的总量、全国占比均较小, 还有较大的发展空间。但特定合同保险在促进广西对外承包工程上, 发挥了显著的支持作用。保障的工程数量方面, 特定合同保险是中长期出口信用保险的 2 倍。保障规模方面, 特定合同保险是中长期出口信用保险的 1.85 倍。发展趋势方面, 特定合同保险克服了对外承包工程新签合同额下降的压力, 2015 年保持了正增长。保障渗透度方面, 特定合同保险已经覆盖了 2015 年广西对外承包工程新签合同额的 19.2%。4. 跨境车辆保险。跨境车辆保险在

20、东兴等主要口岸接近实现保障全覆盖, 一系列配套机制设施也逐步完善。目前, 广西已有专业跨境保险支公司一家, 东兴、凭祥、水口、龙邦等四个一类口岸设置有跨境车辆保险服务网点, 其中东兴、凭祥的服务网点按照服务中心规格建设。通过充实机构网点, 承保、理赔、客服等主要环节全部得以在一线完成。保险机构积极开展国际保险合作创新。例如, 与越南保险公司签署总对总合作协议, 相互代理对方跨境车辆保险在本国境内的查勘定损工作, 从根本上解决人员出境不便对时效的掣肘;开通境内、境外双向报案通道, 根据在对方境内出险的特殊情况, 对责任明确的案件允许按特殊流程现场预支理赔款项。总的来说, 跨境车辆保险的保障能力与

21、广西现阶段边贸需求基本匹配, 甚至略有富余。5. 海外投资保险。20132015 年, 广西核准海外投资 174 项, 协议总投资额 48.9 亿美元, 中方协议总投资额 42.7 亿美元, 主要投资目的地为东盟国家、巴基斯坦、以色列和南非等高风险地区, 涉及行业包括矿产开发、钢铁、建筑、制造和农林牧渔等。但同期内, 广西海外投资保险保障规模仅为 6.7 亿美元, 保障渗透度只有 15.7%,不及 2015 年全国水平的一半。2016 年 6 月, 广西商务厅、财政厅、发展改革委和中国信保南宁营业管理部联合出台广西“走出去”风险保障平台建设方案, 建立广西企业“走出去”海外风险保障平台, 并新

22、增 3000 万元海外风险保障资金, 专项用于海外项目投保的保费补助及平台建设, 其中对普通海外投资项目的保费补贴比例为 50%, 对境外园区 (如中国马来西亚两国双园中的关丹产业园) 项目的保费补贴比例可进一步达到 70%。2016 年广西海外投资保险保障金额达 10.2 亿美元, 同比增长 2.5 倍。随着相关政策的深入实施, 海外投资保险受益面将有望进一步拓宽。四、广西跨境保险问题及原因分析(一) 发展步伐偏慢目前, 广西跨境保险的体量与上海、宁波等东部沿海发达地区相比仍有差距, 部分险种的发展步伐也落后于邻省云南。原因分析:一方面, 对跨境保险的统一认识还没有形成, 焦点不够清晰。跨境

23、保险是应对新常态下日益复杂的外部经济环境的保险解决方案, 直接服务于广西经济的整体转型升级, 是一项系统性工程。特别是在贸易和资本两个维度, 主要由政策性保险提供风险保障服务, 这既有助于推动广西企业与发达地区企业实现机会均等, 也对政府部门、保险机构、市场主体的协同水平提出了更高要求。另一方面, 跨境保险很难超越基本面存在。跨境保险发展需要落脚于当地经济民生实体。广西跨境保险与其他沿边省份同时起步, 各级政府部门不可谓不重视, 但天花板效应的制约客观存在。例如, 云南省开通了跨境自驾游, 由于跨境自驾游的风险程度远高于仅来往于边境固定货场的货运车辆, 该省跨境车辆保险通过满足跨境自驾游的风险

24、保障需求获得了长足发展。(二) 受益面偏窄跨境保险的供给能力并没有覆盖到应有广度, 惠及足够多的市场主体。例如, 在风险突出的海外投资领域, 20132015 年的广西海外投资保险渗透度仅有15.7%, 超过八成的对外投资直接暴露在风险之下。原因分析:对跨境保险的潜在需求尚未有效转化为有效需求。应该说, 与跨境保险相关的绝大多数市场主体表现出风险厌恶特征, 化解风险的意愿比较强烈。但在较长的一段时期内, 广西跨境保险的发展主要依靠市场内生动力。这一模式对民生维度尚可言有效, 但对贸易维度、资本维度明显推动不足, 一些本可以通过低成本的保险方式抵御的经济风险最终转变成了实际损失。(三) 标准仍需

25、完善跨境保险是新生事物, 无论在宏观政策层面还是微观技术层面, 都还受制于标准不完善、边界不清晰等基础问题。原因分析:一方面, 国内与国外两个市场间统筹水平不高。东盟各国保险业发展阶段及对跨境保险的关注点与我国存在显著差异, 如在跨境车辆保险领域, 由于中方入境外方的机动车数量远多于从外方入境中方数量, 中方希望形成双方监管部门认可的理赔标准, 外方则更关注投保地是在国籍国还是在东道国。另一方面, 国内外还尚未形成统一的理论基础。对于跨境保险的定义、体系构建及险种构成等基础问题, 国内外甚至是国内各方标准不一致。只有解决了这些问题, 跨境保险的发展通道才能彻底打开。五、广西跨境保险发展前景展望

26、(一) 新常态有新需求经济新常态下, 有别于传统的跨境贸易方式、经济合作模式将不断出现, 为跨境保险的发展提供增长点和推动力。贸易方面, 2016 年全国进出口跨境电商 (含零售及 B2B) 整体交易规模达到 6.3 万亿, 同比增长 23.5%。2016 年的中国-东盟博览会上, 阿里巴巴集团“一达通 (广西) 外贸综合服务平台”正式落户广西, 将为广西中小企业提供专业且低成本的通关、外汇、退税、物流和配套金融服务, 也培育了跨境保险巨大的新增需求。合作方面, 在用足用好沿边金融改革 5 年机遇期的同时, 筹建广西自贸区是大势所趋。建成后, 钦州的国际海运物流吞吐量将有较大增长, 南宁保税物

27、流中心、防城港保税仓库的陆路物流、多式联运将更加发达, 甚至出现境外车辆深入中方境内或中方货运车辆进入外方腹地货场的繁荣景象。为推动跨境保险进一步扩大范围、升级保障, 广西保险监管部门推动中国保险业协会量身定制了机动车出境综合商业保险示范条款, 目前已经在征求意见, 预计广西将在不久后成为首批受益地区。在新的示范条款中, 车损险、盗抢险、车上人员责任险、第三者责任险等一应俱全, 还预留了车上货物责任险、工程车辆附加险、特种车辆附加险等丰富的扩展接口。只有切实提高供给质量, 跨境保险的发展底气才足够硬, 才有能力跟上经济社会转型升级的步伐。(二) 实现普惠有基础经过不懈努力, 广西跨境保险打下了

28、较为坚实的发展基础。市场内生动力已经逐渐培养起来, 位于区域经济结构塔尖的大中型工业企业、对外承包工程企业、主要进出口企业普遍享受到跨境保险带来的经济便利, 未来应该继续下沉重心, 加快向区域经济结构塔腰、塔基方向释放政策红利, 实现跨境保险的普惠化。例如, 结合各方诉求明确三个标准, 选择特定的跨境保险险种实现重点突破。一是保基本, 在公共财政支持全覆盖的假定条件下优化效费比, 通过明确政策性与商业性的合理分工减少财政负担;二是保通病, 统筹考量现有跨境保险体系下能够覆盖的各类风险, 优先解决所有风险类别的最大公约数;三是保尾部, 着力排除发生概率小, 但致损金额巨大的尾部风险, 严防国际经

29、济形势不确定性增加条件下的风险极端化。综上标准, 本文认为跨境风险中的国别政治风险是适宜选项, 实现对东盟各国甚至是“一带一路”国家的国别政治风险普惠化保障是广西跨境保险发展可以打造的重要亮点。(三) 抢抓机遇有平台中国保监会和广西政府 2015 年起连续两年成功联合举办中国-东盟保险合作与发展论坛, 搭建起有形平台, 为跨境保险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在国内, 广东、云南、新疆等沿边省区主动向广西取经, 希望学习借鉴搭平台抓机遇的发展经验。从长远看, 随着我国从一个保险大国迈向保险强国, 国际多边交往还将更加密切, 越来越多的发展机遇将以论坛为载体涌现, 近水楼台优势有望不断折现为发展优势。切实

30、办好和升级中国-东盟保险合作与发展论坛, 是广西跨境保险未来发展道路上的必然选择。(四) 后发优势有政策中国保监会和广西政府一直以来都给予跨境保险大量政策支持。除广西外, 宁波保险创新综合实验区和上海自贸区的保险业发展支持政策中也包含了跨境保险内容, 这些政策经实践检验后形成的先进经验可以有选择地推广到广西, 用好广西跨境保险的后发优势。广西现有政策的支持效果将在未来几年逐步显现。例如, 广西“走出去”风险保障平台重点扶持的“一带一路”、国际产能和装备制造合作、“走出去”互联互通项目, 对对外承包工程的补贴期限最长为 2年, 对海外投资的补贴期限更是长达 6 年, 相关的潜在市场需求将在一定时

31、期内被大量激活, 一些保险赔付案例也可能相继出现。随着发展成效的逐步凸显, 跨境保险与各方政策支持的良性互动将继续强化, 发展思路将更加清晰, 支持政策的出台也将更加科学高效。六、广西跨境保险发展建议(一) 加强条块结合上下联动以转变政府职能、提高行政效能为契机, 形成多方工作合力, 推动广西跨境保险的创新力度再大一些, 发展步子再快一些, 社会受益面再广一些。建立发改委、财政、商务、交通运输、保险监管等部门之间的联席会议机制, 确定牵头部门, 定期统筹各部门职责范围内的跨境保险工作推进情况。建立外向型经济发达地市与牵头部门之间的工作联系机制, 及时掌握跨境保险市场需求变化和存在困难, 研究解

32、决方案。积极争取央地两级的工作支持和财政支持, 探索将给予发达地区的试点政策扩围至广西, 允许广西根据区域经济发展特征开展有规划的先行先试, 实现政策资源精准配置。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借助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的相关技术, 搭建广西跨境保险数据信息平台, 具备条件时向社会公众开放平台数据, 实现跨境保险市场主体的信息对等充分。(二) 升级中国-东盟保险合作与发展论坛在固化机制的基础上, 深度发掘中国-东盟保险合作与发展论坛的平台潜力, 努力升级论坛的层次规格。落实中国保监会与广西政府签署的战略合作协议精神, 与国内外科研院校合作建立广西跨境保险研究中心, 夯实跨境保险的理论基础, 为跨境保险发

33、展提供理论支撑, 将理论研究和学术探讨充实到中国-东盟保险合作与发展论坛的交流项目之中。强化人才交流, 承办亚洲保险监督官论坛交办任务, 推动东盟各国进一步了解和认同中国风险导向的偿付能力监管体系规则, 为建立服务于新兴市场国家的统一监管规则创造条件。适时扩大中国-东盟保险合作与发展论坛的国际影响力, 将邀请国家范围进一步扩大至“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传统友好国家, 参会代表从保险监管机构官员扩展至保险机构高级经营管理人员, 突出有别于发达国家间国际保险组织的论坛定位。(三) 坚持保险姓保支持机构“走出去”应该加强对国内保险机构的正面引导, 结合中国信保国家风险分析报告和国际专业咨询机构数据研报

34、综合研判相关风险, 完善风险应对预案, 从分支机构层面由浅入深有序开展探索。牢固树立保险姓保的理念原则, 借鉴法国安盛集团、荷兰国际集团的国际化经验, 专注经营保障程度高、内含价值高、东道国评价高的跨境保险业务, 集中人财物力打牢持续经营基础。鼓励“走出去”的保险机构发展“统筹保单”, 专门为国内市场主体提供跨境保险及其周边业务的一揽子保险计划, 充分统筹国内和国际两个市场, 增强“走出去”后的持续发展能力。参考文献1卓志, 孙正成.现代保险服务业:地位、功能与定位J.保险研究, 2014 (11) . 2董昭江.跨国保险的特征分析J.东岳论丛, 2005 (5) . 3龚文.政策性保险护航“一带一路”建设J.国际融资, 2014 (12) . 4张菲.大国海外投资保险制度的比较及对中国的启示J.国际商务财会, 2012 (9) . 5李卓平.浅谈跨国保险项目及其纠纷解决机制J.仲裁研究, 2015 (1) . 6张文峰.安盛集团、荷兰国际集团对我国保险公司“走出去”的启示N.中国保险报, 2013-1-28.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期刊/会议论文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