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我国大学创新人才培养的实践反思.docx

上传人:拉拉链 文档编号:15979548 上传时间:2023-01-21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23.5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我国大学创新人才培养的实践反思.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我国大学创新人才培养的实践反思.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我国大学创新人才培养的实践反思.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亲,该文档总共9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我国大学创新人才培养的实践反思 摘 要:当今时代,大学在国家创新体系中的关键作用备受瞩目。为推动我国大学创新人才的培养,近年来各种举措不断推出,大量的投入、各类“工程”都在实施中。这更需要冷静思考,创新人才培养除了不断增加投入外,还需要做什么?影响大学创新人才培养的问题究竟有哪些?文章就我国大学创新人才培养的一些现实矛盾,从社会学视角提出实践反思。 关键词:大学;创新人才;实践反思 中图分类号:C961;G6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3561(2015)09-0008-02 一、大学文化:传统精神与现代躯壳的纠结 创新是一种思维方式、是一种研究积累,更是一种文化现象。大学创新人才

2、的培养,最主要是通过大学形成的创新文化实现的:大学提供的年轻人没有约束地思考、交流与批判,理性学者与无畏青年的对话,人类文化遗产的整理继承与批判发展,各类奇思妙想的验证与实现,这些都是大学创新的源泉、培养创新人才的“熔炉”。大学创新人才的培养,归根结底取决于大学创新文化环境的营造。 中国类似大学的教育最早可以追溯到先秦,从西周就有了雏形,作为国家最高层次的、培养专门人才的教育,两千多年的发展中形成了自己的思想与传统。现在意义上的高等教育则是从西方舶来的,近代学制确立后我国现在意义上的高等教育体系才正式形成。 西方大学体系进入中国始于鸦片战争之后,在这样的过程中“师夷之长技以制夷”“中体西用”是

3、其基本思想。从某种意义上讲,西方大学体系进入中国的过程中,其精神和灵魂被阻隔了,中国传统大学文化从一开始就影响甚至主导大学的发展。可以认为近代中国大学制度的建立是西方大学教育制度与中国古代大学文化结合的产物,在“西学东渐”、新学与旧学之争中发展起来的。 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培养高水平创新人才、创造高水平的原创成果,中国的大学需要精神文化的再次超越和重塑,应当把大学精神的重建作为改革的重点。没有丰富灵魂的躯壳无论多么完善仍然只是躯壳! 二、社会话语:关注功利胜过关注知识本身的意义 社会话语是影响人的最为重要的社会环境之一,一个时代出现什么样的人物、不出现什么样的人物与社会话语不无关系。有关创造能力

4、、创新思维发展的研究表明,社会话语直接影响人的心智模式、影响人的价值追求和动力机制,最终成为影响创新的重要因素。比如:众多研究都发现,鼓励独立性、创新精神、主张男女平等的开放社会儿童创造力高,男女差别也小,独断、专制、强调服从、男女地位悬殊的社会儿童创造力低。学校教育鼓励质疑和批判、崇尚理性思考、重视和鼓励个性、主张民主平等、多样的文化刺激等有利于学生创造力的形成。 社会话语对青少年的行为发挥着重要影响,起到重要的导向作用,目前影响我国大学创新人才培养和大学创新能力的众多社会因素中,社会话语就是一个重要的方面。我国学生从基础教育阶段到高等教育阶段,其所处的社会环境中,主导性的社会话语多数与创新

5、所要求的个性特质相矛盾,这样的话语无意识地影响我国大学创新人才的培养。 在上学之前的家庭教育,衡量好孩子最为常用的标准之一是“听话”,孩子的好奇探究较少受到鼓励,倡导的所谓“理想”也大部分是功利性的。在基础教育阶段,学校“好学生”的主要标准是分数,我们在高中阶段的调查表明,相当比例的学生赞同“不在乎学了什么、只在乎考了第几”。对知识本身的兴趣被忽视了,好奇心得不到鼓励,知识仅仅被当成获取分数的工具,在以分数论英雄的话语体系中,学生越来越忽视自身所学习知识的现实意义。高考填报录取志愿时,只有极少数学生能够清楚选择要学习的专业,多数是听家长的、看专业是否热门,基于对知识意义与兴趣选择大学和专业的考

6、生并不多。 我国社会整体处于赶超的发展中,社会更看重金钱、权力等利益,形成了功利的社会话语环境,创新者、探索者、思考者较难得到认同,这样的社会话语直接影响我国的创新能力和创新人才培养。中世纪大学之所以能够出现,与当时社会环境密不可分,当时的社会崇尚智慧和知识胜过财富,这样的社会话语环境才涌现出了讲学的智者,孕育了大学的诞生。 当今时代,创新的意义与价值已经充分体现在社会话语体系中,但社会话语对创新人才的个性特质却难以包容。今天我们思考创新人才培养,需要充分关注社会话语带来的影响,努力营造崇尚创新、鼓励质疑、尊重真理、包容多样的社会话语环境。大学内部应当率先营造相对独立的社会话语“小气候”,并引

7、领社会话语发展,为创新人才成长创设环境而不仅仅关注结果。 三、高考选拔:期望选择与现实改革的疏离 当今中国大学选拔人才最主要的途径是高考,高考在个人社会地位配置中发挥极其重要的作用,高考是最受公众关注的焦点之一,高考的选拔标准、选拔模式直接影响着大学创新人才的培养。我们期待通过高考选拔创新人才,但现实未必与我们期望的一致,还有很大的改进空间。目前的高考是以省为单位组织进行的,是一种常模参照测验而不是标准参照测验,以总分为录取的基本依据,这在本质上是一种以省为单位的考生排序活动。出于保障公平和可操作性的现实考量,实际的高考能否录取、录取到什么学校仅仅根据排位的次序,与个人的知识能力、爱好兴趣、个

8、性特质几乎不发生直接联系。这种按总分选拔的方式,录取的通常是“全才”未必是“创新人才”。 这样的高考本质是一种“田忌赛马”式的博弈,对于一个方面优秀的学生而言,能否获胜的关键恰恰是自己弱项能否提高,比如数学好的学生,其能否录取可能取决于他最不擅长的语文成绩。这样的规则使得中学教育不敢放手推动学生个性特长的发展,总要千方百计“抑长补短”,一科成绩好就要停下来等等其他科,最终以各科均衡的成绩才能取得高考的最高总分。长期的高考选择使学生关注分数而不是关注知识和兴趣,个性特长无法得到充分发展,而创新素养是与个性特长发展密不可分的,创新兴趣更需要在特长发展中形成。高考选拔机制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创新的冲动

9、与期望,促使学生放弃了个性特长的发展。 受到考试技术的限制,现行的高考基本采用纸笔测验的方法,在教育测量学中对纸笔测验有充分的认识:纸笔测验是有局限性的,通常只能测出部分能力素质,多元智能中的多种智能无法得到充分表现。这样的考试容易选拔出更多数理逻辑、言语技能方面比较好的学生,其他方面优势智能就难以体现,导致众多创新人才在选拔中被淘汰。 纸笔测验的高考需要标准答案作为评分的依据,所有学生采用相同的、显性的评分标准,即几乎所有题目的评分都要有“标准答案”,否则就难以保证高考的公平公正。这样的评分依据促使中学的教学努力靠拢“标准答案”,学生的思维方式被“标准化”,创新人才需要的发散性思维受到抑制。

10、而学生的动手能力等方面无法在纸笔测验中体现,一些中学就放弃这样的努力。经过这样的选拔大战获胜进入大学的学生,长期的僵化训练、以往成功的经验都会成为影响大学行为方式的重要因素,学生的创新特质不容易得到发挥,很多学生继续陶醉在考试的“成功”中,加上大学自身评价机制对分数的鼓励,更加影响了大学创新人才的成长。 所以,积极稳妥推进考试招生制度改革,指导各地根据实际探索本地区高考改革,是当务之急。通过扩大高校自主选拔录取试点范围,完善高职入学考试“知识+技能”的考核办法,探索高考与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和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相结合的综合评价方式,则不失为积极的、进步的改革思路与举措,意义深远。 四、学科规训:在创

11、新中形成又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创新 大学教育是在完成中等教育基础上的专业教育,作为专业教育其内部主要根据知识的类别进行组织架构。从最初知识活动不分类的“全科教授”,到大学内部的“术业有专攻”,分学科、分专业的研究和教学活动大大提高了知识创造与知识传承的效率,推动大学迅速发展。不仅学科知识进入“知识爆炸”时代,新知识、新经验的创造以加速度前进,而且整个大学也从社会边缘走向社会中心。现代大学就像一部高效运行的机器,知识的创造、传播、应用都在走向专业化。 这样的过程在促进知识发展、效率提高的同时,过细的分工与学科分化,逐渐强化着学科壁垒,知识分工使得专业人士只能在越来越窄的领域了解越来越多的知识,却在

12、更大的知识范围里变得越来越无知,知识与经验的迁移带来的更大困难,借鉴其他学科专业的智慧变得不容易。这样的学科壁垒阻断了大量创新灵感的源泉,使人的思维越来越狭窄。 对此众多大学已经认识到了这样的问题,并采取了相应的措施,比如鼓励学科交叉、推动大学内部跨学科的合作研究、推动创新团队建设、鼓励学生跨专业选课等,在大学生的课程体系中重视通识教育,延缓专业方向选择,实施大范围的培养计划。所有这些措施都发挥了一定的成效,但大学组织模式始终没有突破,建立在不断分化的学科基础上的大学组织,如何创新发展是当代大学改革面临的现实问题之一。 在学科内部,学科规训的发展越来越规范、越来越完善,但“异想天开”“失误的发

13、明”越来越困难,思维定式越来越多,使得越来越科学的同时越来越难发散。这样的思维定式直接制约着大学创新和创新人才的培养,大学在产出越来越多知识的同时,突破性的创新越来越少、越来越难,对此我们不能不从大学系统进行思考。 五、社会化:缺失擢升创新个性特质的推手 创造学的研究发现,儿童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更接近创新思维特征。教育在推进人的社会化中,帮助我们适应了社会生产、社会生活和社会交往,把“生物人”变成“社会人”。但与此同时,社会化的过程也会抑制、扼杀一些与创新思维相关的思维方式、思维特性,随着个体社会化程度的不断提高,定式越来越多、创新能力越来越弱。思考创新人才培养不能忽视教育在使人社会化的过程

14、中,对于个人创新思维特性的影响和改变。 历史上的大学曾经被称为“象牙塔”,这样的称谓有两重含义:一是非世俗的高高在上,“不食人间烟火”、不问人间疾苦,更多醉心于高深知识探究的“孤芳自赏”中;二是当时大学消耗的社会资源非常有限、对社会影响不大,可以不向世俗低头、“不为五斗米折腰”,体现出精神贵族的独立坚守与追求。 现代大学已经从社会边缘走向社会中心,大学汇集了众多利益群体的各种社会利益,使得大学高度融合到社会生产与社会生活中。大学成为一个真正世俗的社会组织,适应社会、服务社会、改造社会成为现代大学的主旨。这一方面为大学赢得更加有影响的社会地位,大学的社会作用越来越大,但另一方面大学更多受到社会风

15、气与社会环境的影响。一个国家的大学能否培养更多创新人才,除了大学体制自身以外,社会环境发挥的作用越来越大。 在大学的社会化、世俗化发展中,社会文化对大学文化的影响不断加大,参与经济活动的增加使得大学变得越来越功利,获得更多收入的同时大学的精神越来越贫乏。尤其中国社会转型发展中,传统文化的世故、市场经济的趋利、现代人际交往的冷漠都体现在大学教育中。其中很多方面对学生的创新个性特质起到很大的抑制作用。 中国古代大学有着以天下为己任的士大夫精神,中国知识分子虽然形成的是一种依附统治者的人格,但有自己的骨气与坚守。在市场化迅速发展中,这些民族记忆逐渐消退,现代大学精神没有随之建立。现实中热血、热情、担

16、当与责任留下了太多的反思,使得更多人变得世故与世俗。 中国社会对创新人才的渴望几乎到了疯狂的程度,但现实中仔细观察就会发现,天天讲创新、讲创新人才培养的大学,对创新个性特质的包容十分有限,质疑、批判、独立思考、坚守真理经常让人难以接受。大学在今天的社会环境里如何坚持、坚守自己的精神和理念,无疑是一个巨大的现实挑战。因此,大学在创新人才培养中必须反思自身的传统与文化、制度与精神,在新的时代环境里思考大学如何创造一个鼓励、包容、发扬学生创新特质的“小气候”,不应更多停留在“抢苗子”、要结果上。教育是农业不是工业,是一种慢的艺术、是一种精神的活动,只要创设最有利于创新的环境与文化,各种类型的创新人才就会源源不断涌现出来,我们不仅需要创新的天赋,更需要调动天赋的制度设计。 参考文献: 1戚业国.现代大学制度重构:公共性、公益性、私益性的冲突与整合J.教育发展研究,2011(19). 2佟景才.大学创新教育和创新人才培养J.中国高教研究,2000(04).第 9 页 共 9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实用文档 > 工作总结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