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邯郸市肥乡区七年级历史下册 第三单元 明清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教案(打包9套) 新人教版.zip

相关 举报

压缩包目录

跳过导航链接。
折叠 河北省邯郸市肥乡区七年级历史下册第三单元明清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教案打包9套新人教版.zip河北省邯郸市肥乡区七年级历史下册第三单元明清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教案打包9套新人教版.zip
河北省邯郸市肥乡区七年级历史下册第三单元明清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第14课明朝的统治教案新人教版20180718250.doc
河北省邯郸市肥乡区七年级历史下册第三单元明清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第15课明朝的对外关系教案新人教版20180718251.doc
河北省邯郸市肥乡区七年级历史下册第三单元明清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第16课明朝的科技建筑与文学教案新人教版20180718252.doc
河北省邯郸市肥乡区七年级历史下册第三单元明清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第17课明朝的灭亡教案新人教版20180718253.doc
河北省邯郸市肥乡区七年级历史下册第三单元明清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第18课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教案新人教版20180718254.doc
河北省邯郸市肥乡区七年级历史下册第三单元明清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第19课清朝前期社会经济的发展教案新人教版20180718255.doc
河北省邯郸市肥乡区七年级历史下册第三单元明清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第20课清朝君主专制的强化教案新人教版20180718256.doc
河北省邯郸市肥乡区七年级历史下册第三单元明清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第21课清朝前期的文学艺术教案新人教版20180718257.doc
河北省邯郸市肥乡区七年级历史下册第三单元明清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第22课活动课中国传统节日的起源教案新人教版20180718258.doc
  • 全部
    • 河北省邯郸市肥乡区七年级历史下册第三单元明清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第14课明朝的统治教案新人教版20180718250.doc--点击预览
    • 河北省邯郸市肥乡区七年级历史下册第三单元明清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第15课明朝的对外关系教案新人教版20180718251.doc--点击预览
    • 河北省邯郸市肥乡区七年级历史下册第三单元明清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第16课明朝的科技建筑与文学教案新人教版20180718252.doc--点击预览
    • 河北省邯郸市肥乡区七年级历史下册第三单元明清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第17课明朝的灭亡教案新人教版20180718253.doc--点击预览
    • 河北省邯郸市肥乡区七年级历史下册第三单元明清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第18课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教案新人教版20180718254.doc--点击预览
    • 河北省邯郸市肥乡区七年级历史下册第三单元明清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第19课清朝前期社会经济的发展教案新人教版20180718255.doc--点击预览
    • 河北省邯郸市肥乡区七年级历史下册第三单元明清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第20课清朝君主专制的强化教案新人教版20180718256.doc--点击预览
    • 河北省邯郸市肥乡区七年级历史下册第三单元明清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第21课清朝前期的文学艺术教案新人教版20180718257.doc--点击预览
    • 河北省邯郸市肥乡区七年级历史下册第三单元明清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第22课活动课中国传统节日的起源教案新人教版20180718258.doc--点击预览

文件预览区

资源描述
1第 14 课 明朝的统治课题 第 14 课 明朝的统治 课型 新授课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 知道明朝建立情况。掌握明太祖加强皇权的主要措施;知道明朝科举考试的变化及评价明朝的科举制度;了解明朝的经济发展状况。2、过程与方法:利用课件的展示出示有关资料辅助教学,通过情景的创设引导学生对问题进行探究、学习。3、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学习认识到明朝君主专制得到空前强化。重点 明朝强化皇权的措施难点 八股取士教学用具多媒体 课件 课本 课时练教学环节说 明 二次备课复习新课导入课件出示 朱元 璋像,然后通过播放小时候的朱元璋勤学的动画片,引起学生的兴趣。然后提问,导入新课。课件出示课题:第 14课 明朝的统治课 程 讲 授1、明确目标用多媒体展示本课学习目标2、探究新知识:课件出示学习要求。1、第一子目:明朝的建立出示问题:元朝末年图片,引导学生通过观察、阅读教材,理清元朝 2灭亡的原因。引导学生说出明朝建立情况2、第二子目 :朱元璋强化皇权(1) 、创设情境:设身处地寻方案换位思考:我当皇帝怎么做?(2) 、群策群力合作探究:课件出示问题问题一:明太祖为什么要 改革官制,强化皇权?问题二、明太祖采取了哪些措施强化皇权?学生展示后,教师用课件展示知识点。教师继续揭秘明朝的皇权强化措施。教师过渡:中央、地方的权利都把持在自己手中,群臣和百姓也监视起来 了,还有一群人不能小视,那就是知识分子,朱元璋采取什么措施控制的?3、第三子目:科举制度的变化图片创设情境,引入本子目内容 通过:“想一想,议一议”教师引导学生共同学习。4、第四子目:经济的发展课 件出示相关图片资料小结作业布置课时练3板书设计课后反思1第 15 课明朝的对外关系课题 第 15 课明朝的对外关系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目标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了 解郑和下西洋、戚继光抗倭等基本史实,掌握明朝对外关系的概况。通过本课学 习,培养学生的识图能力、观察和分析图片及史料的能力。通过分析戚继光抗倭取得成功的原因,培养学生综合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以提高学生评价历史人物的能力。2、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对郑和下西洋、戚继光抗倭等内容的学习和分析,向学生进行传统的爱国主义教育,引导学生综合评价戚继光这位民族英雄,还可引导学生发现郑和与戚继光这二位历史人物的人格魅力,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健全的人格。重点 郑和下西洋,戚继光抗倭难点本课涉及的空间概念较多,学生在世界历史方面的知识储备不足,加上古今地名的叫法不一致,会给学生的学习带来不便。教学用具 多媒体教学环 节 说 明 二次备课复习新课导入提问:(利用鉴真和玄奘图)图中的历史人物是谁?他去了哪个国家?学生回答,教师导人新课:唐朝时期,采取开放的对外政策,使唐朝在世界上享有很髙的声望,中国人被称为“唐人”。那么,明朝时期,对外关系如何呢?课 程 讲 授(一)郑和下西洋1.检测学生自主学习的效果。2.针对学生的回答, 教师点评,并进行归纳和讲解:①时间:1405 - 1433 年2②目的:提髙明朝在国外的地位和威望, “示中国冨强” ,冋时也用中国的货物去换取海外的奇珍。③次数:先后七次④到达范围:亚非 30 多个国家和地区,最远到达非洲东海岸和红海沿岸。⑤意义:郑和的远航 ,促进了中国和亚非国家和地区的经济交流;加强了我国和亚非各国的友好关系。⑥评价:郑和是我国也是世界历史上的伟大航海家。3.自主探究面对诸多困难,郑和最终成功七下西洋的原因有哪些?(学生讨论回答,教师相应的引导、点评和归纳)①客观条件:包括当时经济发展,造船水平 的髙超,航海技术的掌握,指南针的应用,天文、历史知识的积累等。②主观方面,郑和本人具有吃苦耐劳的精神和英勇无畏的气概,同时他还具有一定的政治经验和组织才能;另外郑和出生在回族家庭,又皈依佛教,熟悉伊斯兰教和佛教教义,西洋各国大都信仰佛教或者伊斯兰教,这也是远洋航行成功的重要条件。当然,船队中其他成员也是功不可 没的。然而,最重要的是明朝前期国力的强盛。(二)戚继光抗倭1.元末明初,日本的海盗经常侵袭中国东南沿海地区,他们被称为倭寇;2.明朝派戚继光抗击倭寇的进攻,戚继光是我国著名的民族英雄。3.“封侯非我意, 但愿海波平”(1)这是戚继光的话,大意是:做官不是我的愿望,我的愿望是平定倭患。(2)戚继光的主要事迹:1561 年率领“戚家军”在台州抗倭,九战九捷。后又到福建、广东一带与其他抗倭将领共同抗倭。(3)戚继光领导的抗倭斗争是我国历史上第一次反抗外来侵略并取得胜利的斗争。那么,抗倭斗争取胜的原因是什么?3首先阐明“倭寇”的概念,再让学生搞清楚明朝中期倭患严重的原因,指导学生观看《戚家军抗倭形势图》 ,以对倭寇的骚扰范围之广、危害之深有一个形象的认识教师还可以出示有关材料,启发学生思考:倭 寇对我国东南沿海的骚扰造成了什么严重的后果?明确了以上几方面的问题,就为正确认识戚继光的抗倭斗争,以及更好 地评价抗倭斗争的性质做好了铺垫。小结.明朝前期,我国是世界上最发达的国家之一,郑和下西洋同亚非各国的经济和文化的交流频繁,属于友好往来。明朝中后期,国势日渐衰落,倭寇入侵,倭患猖獗,戚继光领导了反侵略的抗倭斗争,并取得了胜利,然而中国与外来侵略势力的矛盾却日益尖锐,表现为冲突与战争。明代对外交往特点的演变,非常直观地反映了当时处于封建社会末期的中国,在世界范围内已经落后了。作业布置 见课本(动脑筋)板书设计课后反思1明朝的科技、建筑与文学课题 16 课明朝的科技、建筑与文学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目标要求学生了解北京紫禁城,明长城;掌握李时珍与《本草纲目》 ,宋应星与《天工开物》 ,知道徐光启与《农政全书》 。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在我国明朝时期,小说戏曲等大众化的文学艺术形式有了突出的发展。2.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对雄伟的北京城和明长城的学习了解,体会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和无比的创造力,激发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感。重点北京紫禁城和明长城;《本草纲目》和《天工开物》 ;明朝时期古典小说文学成就和思想艺术特色。难点 明朝文化成就反映的时代特色。教学用具多媒体教学环节说 明 二次备课复习新课导入课 程 讲 授一)科技名著学生看书时,老师_空白表。(朝代)(著作)(作者)( 评价)师:①我们往往将学的知识列表归类,那么,表中要有哪些要素呢?②请学生先自学这部分内容。③请一个同学填表。2特点?(也可以从书上去找答案)待学生回答。教师归纳:明朝生产力的提高、商品经济的繁荣,促进了科学技术的发展。宋应星《天工 开物》就反 映了明朝资本主义萌芽的特点因为明中期以后,手工工场的生产规模扩大了。生 产技术也有很大提高,这对宋应星产生了较大的吸引力,也为他写书提供了基础。学生仔细观察书上插图讨论,作出猜测,老师提醒学生注意:①是采煤时煤矿中用的。②竹筒是空心的。在三位科学家身上有哪些优秀品质值得我们学习?这一问题让学生独立思考,学生一般能从书上的介绍中找到答案(如勤奋学习、刻苦钻研、不畏艰险、敢于创新、甘为人先的精神。 )(二)明长城和北京城1.用多媒体技术将《秦长城》 、 《明长城》的图出现在同一屏上,上面用不同颜色分别标出秦长城与明长城的大致位置、走向,请比较一下,明长城与秦长城有何不同?(让学生发言)师:放长城音像资料①展现在学生面前的是巍峨起伏、绵延万里的长城,同学们看后有何感想?②分组讨论,历朝修长城的目的、作用,我们如何来评价历代 修长城这件事?③启发学生多角度思考以上问题。师:(在学生讨论并充分发表意见后)所以长城被称为建筑上的奇迹。有位外国友人说:“建造长城的民族,是没有任何困难不能克服的民族。”所以长城是中华民族坚强不屈的象征。2.音像资料:故宫建筑群介绍(伴随着优美的音乐,出现故宫建筑群及解说。 )师:请问刚才看到的故宫,它是什么时候开始营建的?是哪两朝皇 帝曾经居住的地方?结合同学们课前的了解你能否谈谈它的建筑风格(特点)?看后有什么感想?师:故宫是北京城的一部分,出示《明朝的北京 城》图, (指图)北京城由宫城、皇城、京城三部分构成(介绍北京城:布局严整,城墙高大雄伟,街道宽广、笔直,故宫建筑群 以及天坛等著名建筑是古代建筑3的杰作。 )(三)小说和戏剧明朝时候,文学艺术的发展与市民文化结合起来,小说、戏曲等力众化的文学艺术形式有了突出的发展,尤其是产生了一批脍炙人口的+说,最著名的是长篇章回体小说《三国志通俗演义》 《水浒传》和《西游记》(人称“明代三大奇书” ) 。(1)《三国志通俗演义》 (《三国演义》 ):成书于元末明初,是我国章回体小说的开山之作,也是我国最流行的一部长篇历史小说。作者罗贯中。(2)《水浒传》:和《三国演义》同时成书的《水浒传》 ,是我国第一部以农民起义为题材的长篇小说。作者施耐庵在书中描写和歌颂了北宋晚期宋江领导的山东梁山泊农民起义。(3)《西游记》:成书于明朝中期,是一部浪漫主义的长篇神话小说。作者吴承恩在书中成功的塑造了孙悟空这个神通广大、敢于造反的英雄形象,反映了人民蔑视封建统治,勇于斗争的精神,清时期,古典小说为什么会共同出现反抗封建统治的时代特点呢?教师归纳:明清时期是我国封建社会的末期,明清统治者为了维护没落的封建统治,进一步加强专制统治, 压榨人民,这激起了人民对封建统治的痛恨与反抗;另一方面明清商品经济繁荣,资本主义萌芽产生并缓慢发展,而商品经济交换中 最主要的原则就是平等、公平、等价买卖,这种经济思想慢慢转变成为一种大众共识,转变成为一种社会意识,这进一步激发了人民的反封建意识,因此在这一时期诞生了众多以反封建专制统治为主题的文学作品。(4)明朝时期,戏剧表演成为城乡人民重要的文化活动,不少剧作家创作出许多优秀 作品。最负盛名的是戏剧家汤显祖的《牡丹亭》 。 《牡丹亭》通过神奇的爱情故事,鞭挞了吃人的封建礼教。4小结请学生对本课内容进行小结,并谈谈在本课学习中的感想、收获或讲一个自己熟悉的四大名著里面的小故事。作业布置见课本(动脑筋)板书设计课后反思1第 17 课:明朝的灭亡课题 第 17 课:明朝的灭亡 课型 新授课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⑴了解明朝末年黑暗的政治统治。⑵分析明末农民起义爆发的原因,了解李自成推翻明朝的基本过程。⑶把握后金的发展和清兵入关以及明末农民起义失败的基本史实2、过程与方法分析明朝后期政治腐败的表现,提高学生分析、归纳历史问题的能力;分析明末政治腐败、社会动荡与农民起义爆发之间的因果联系,提升学生通过历史现象探索历史问题的能力;通过对腐败导致的社会问题的拓展,激发学生以史为鉴、借古鉴今的发散思维。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明后期政治危机加深,反映了封建君主专制制度的腐朽,表明明王朝走向没落是历史的必然;明末农民起义推翻明朝的腐朽统治,推动了历史的前进,但是农民起义的失败也是历史的必然。重点 明朝末年的腐败政治;李自成推翻明朝的措施。难点 明末农民起义的原因。教学用具多媒体 课件 课时练 教学环 节说 明 二次备课复习新课导入通过“阿牛课堂”的简介,引导学生观看课件图片,回答相关问题,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对本课内容的好奇心,提起学生对课堂的兴趣。2课 程 讲 授一 、政治腐败与社会动荡1、政治腐败(本课重点)结合图片内容,阅读课本 84 页第 1 自然段,归纳明朝中后期政治腐败的表现(学生找到即可举手发言) :⑴皇帝: 沉迷享乐,属于朝政;⑵皇室内部:钩心斗角,纷争不已;⑶大臣们:结党营私,争权夺利。教师:想一想:政治如此腐败,会造成什么样的后果(让我们先了解一下当时生活在社会底层人民的生活状况)?读图,简要描述图中人物的衣着、神情和生活状况?2、社会动荡(政治腐败的结果)教师过渡语:统治阶级骄奢淫逸,底层人民家破人亡,阶级矛盾一触即发。想一想:阅读材料并回答问题:1628 年陕北大旱“民争采山间蓬草而食……至十月以后而蓬尽矣,则剥树皮而食…… 迨年终而树皮又尽矣,则又掘其山中石块而食……不数日则腹胀下坠而死”——《陕西通志》农民阶级在家破人亡、走投无路的情况下,他们能怎么办!难道继续忍受地主阶级的剥削与压榨,直到饿死、困死?学生:反抗;起义;推翻腐败的明朝政府……引出:明末农民大起义,终于爆发了!二、李自成起义推翻明朝1、明末农民起义原因(本课难点)⑴陕北大旱,官府催征如故——直接原因⑵明朝末年,政治腐败,国家财政危机深重,朝廷不断加派赋税,阶级矛盾异常尖锐——根本原因2、起义经过陕北起义→进军河南(提出“均田免赋”口号)→攻克西安,建立大顺政权→攻克北京 1644 年→明朝灭亡33、探究问题⑴阅读课文 85 页“人物描写” ,找出李自成个人具备的优点?吃苦耐劳、勤劳勇敢、英勇善战⑵阅读课文 86 页“材料研读”并回答:广大民众为什么欢迎和拥护李自成的起义军?①李自成提出“均田免赋”的口号,深得民心;②军纪严明,不得侵占民房,严禁抢掠;③向贫苦民众发放钱粮;④明末政治腐败, 国家财政危机严重,朝廷赋税不断,阶级矛盾异常尖锐。教师过渡语引出后金:李自成有着中国古代农民典型的吃苦耐劳等优点,但是也有中国古代农民小富即安、 目光短浅等缺点,大起义军被眼前的胜利所陶醉,忽视了关外东北地区的 大敌——后金,终为满洲人所乘,遭受了失败。三、满洲兴起和清兵入关1、满洲的兴起明朝后期,东北地区女真族不断发展壮大。努尔哈赤,1616 年统一女真各部,建立政权,国号大金,史称后金。皇太极继位,继续 进攻明朝。1635 年,皇太极改族名为满洲,1636 年,改国号为大清。2、清兵入关(李自成农民起义的失败)⑴明朝山海关守将吴三桂降清,引清兵入关。⑵明将吴三桂与清军联合夹击。四、拓展提升从明朝腐败亡 国的历史角度出发,让学生对腐败这一问题有个初步的认识,并对我国现阶 段高压反腐政策有个基本的理解,进而升华到为中国梦的实现而努力学习,为中华民族的崛起和中国屹立于世界之林而读书。当堂检测。4小结 本课知识回顾,建立本课知识框架。作业布置课时练板书设计第 17 课:明朝的灭亡一、政治腐败与社会动荡:表现 二、李自成起义推翻明朝 口号 起义原因三、满洲兴起和清兵入关课后反思1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课题 第 18 课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 课型 新授课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了解清朝对全国的统治基本史实;理解 郑成功收复台湾和清朝在台湾的建制的基本情况;清廷加强对西藏地区管理的基本史实;掌握清朝疆域概况。过程与方法通过本课的学习,培养学生学会透过历史现象把握历史的本质特征和历史脉络的走向,注重把握清朝加强对西藏的管辖、平定叛乱等史实之间的内在联系及其对巩固我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重大意义,培养学生的综合、分析和概括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进一步认识我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是历史发展的主流,各族人民在共同缔造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中,都做出了重要的贡献。那些为巩固统一多民族国家的人物,是值得我们歌颂的爱国主义行为。重点 达赖、班禅和驻藏大臣以及平定大小和卓叛乱难点 如何理解统一多民族的国家的巩固。教学用具多媒体 课件 课时练教学环节说 明 二次备课复习新课导入(展示达赖的金印)顺治九年(1652) ,你知道金印的来历吗?学习完第 18 课《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 。大家就会明白。2课 程 讲 授清朝对全国的统治(出示清入关的相关图片)教师简单讲述:清朝对全国的统治的确立。(一)郑成功收复台湾1.(多媒体台湾地图)教师简单讲述:明末台湾的基本情况。2.(多媒体展示《郑成功像》 )学生抢答:你知道这是谁吗?他的主要事迹是什么?答案提示:郑成功。1662 年从荷兰人手里收复台湾。3.提出问题 :收复台湾的影响?提示:被荷兰侵略者占据了 38 年的台湾,重新回到祖国的怀抱。郑成功是我国历史上的民族英雄。(二)康熙设置台湾府1.读材料材料一 :东南海岛台湾被郑经占据,郑氏本以恢复明室为号召,但自从永历帝和郑成功死后,失去了号召力和政治领导,郑氏集团内叔侄兄弟失和,内讧不息,已蜕变成失去政治目标的海上武装。材料二:台湾 地处大海中,波涛万顷,作战需赖水师,满族将士娴习马步, 而不习水战,必须另选将帅,训练士卒。李光地、福建总督姚启圣推荐施琅可当此重任。 施琅,福建晋江人,有勇略。早年为郑芝龙(编者注:郑芝龙为郑成功之父)部下,后随芝龙降清。郑成功将其父子兄侄一门杀害,结下深仇。施琅在福建与郑氏作战多年,了解台湾情况,熟悉水师机宜及海上风涛之变幻。他一贯主张攻取台湾,但因曾是郑氏部属、清廷并不信任他,把他安置在北京居住,投闲十三年。康熙决定起用施琅,授福建水师 提督。福建总督姚启圣只管后勤供应,与施琅和衷共济,保证了施琅出征的粮食和物资供应。2.(出示问题:康熙收复台湾前的状况)结合材料一和课本知识说说康熙收复台湾前的状况提示:郑氏集团内部出现内讧 ;失去了政治目标和号召力;变成了海3上武装集团。3.(出示问题:康熙收复台湾的原因)结合材料二和课本知识说说康熙能够收复台湾的原因答案提示:一是康熙个人的魄力,二是选将得其人;三是后勤工作保障有力。4.(出示问题:康熙收复台湾后采取的政策)结合课本知识分组讨论:康熙在台湾采取的巩固统一措施 和影响。提示:措施:1684 年,清朝设置台湾府,隶属福建省。1885 年台湾正式建省,成为中国的一个行省。影响:台 湾府的设置,加强了台湾同祖国内地的联系, 巩固了祖国的东南海防,台湾的社会经济发展也步入了新的历史时期。(三)加强对西藏的统治1.(展示以下两则材料)史料解读材料一:西藏自治区位于青藏高原西南部,地处北纬 26°50′至 36°53′,东经 78°25′至 99°06′之间,平均海拔在 4000 米以上,素有“世界屋脊”之称。全区面积 120.223 万平方公里,约占全国总面积的 1/8,在全国各省、市、自治区中仅次于新疆。2014 年末常住人口约 317.55 万人。材料二:2.(出示问题:西藏的重要性)根据材料一讨论西藏的重要性答案提示:(1)面积广大。 (2)资源丰富。 (3)战略位置重要。3.(多媒体出示问题:清朝时,西藏与中央的关系如何)学生分组讨论清政府对西藏管辖采取了哪些措施?(2)建制 :1727 年,清朝开始在西藏设置驻藏大臣;1793 年,清朝颁布《钦定藏内善后章程》29 条,标志着中央政权对西藏地方行使主权达到制度化、法律化的程度。(四)巩固西北边疆1.(多媒体噶尔丹)教师简单讲述:康熙帝平定噶尔丹叛乱的基本情4况2.平定大小和卓叛乱教师简单讲述:乾隆平定大小和卓叛乱情况(乾隆时,清军经过两年战斗,平定了这场分裂祖国的叛乱)3.(多媒体 出示问题:平定叛乱后采取的巩固措施)读课本,学生抢答平定叛乱后采取的巩固措施答案提示:设置伊犁将军 。(五)雅克萨之战学生自读这部分内容,讲解雅克萨之战经过。(六) (多媒体出示地图填空)读图,学生抢答清朝疆域的界标。小结在清朝统一政权下,我国形成了一个以汉族为主体的,包括满、蒙、回、藏、维吾尔等五十多个民族共同组成的民族大家庭。各族人民之间的经济、文化联系加强了,边疆地区得到开发,我国统一多民族的国家进一步得到巩固,基本奠定了今天的民族格局。清朝疆域的统一和巩固不是靠某个 人创造的,而是清朝五十多个民族,每一个民族都对祖国历史的缔造做出了贡献。作业布置课时练板书设计课后反思51第 19 课 清朝前期社会经济的发展课题 第 19 课 清朝前期社会经济的发展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目标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掌握清朝前期经济发展的状况,即农业、手工业较前代有了发展,商品经济空前活跃。通过清朝前期经济发展和人口增长的史实,了解清朝前期的兴盛。了解这一时期人口迅速增长的原因与带来的问题。2.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探索清朝前期农业和手工业发展、商品经济活跃之间的关系,提高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正确认识人口、资源、环境的关系,指导学生 通过研读史料,从材料入手解决问题,使学生掌握学习历史的方法,提高学习历史的能力。重点 重点清朝前期农业的发展。难点 清朝前期 人口迅速增长带来的问题。教学用具多媒体教学环节说 明 二次备课复习新课导入紧接前面的复习内容,提示学生清朝前期在政治制 度、思想文化 方面都承袭了历代中原王朝的做法,那么在经济上会制定和实行怎样的政策呢?会产生怎样的结果呢?由此激发学生的兴趣。课 程 讲 授(一 )农业 生产的恢复和发展1.背景:明朝末年的大动荡对社会经济造成严重的破坏。清初统治者认识到恢复经济,尤其是恢复和发展农业生产,是“国之大计”。2.政策:顺治、康熙、雍正、乾隆诸位帝王,都十分重视农业生产,大力推行垦荒政策。教师提醒学生注意:这也是历代“重农抑商”政策的延续。3.结果:使农业生产很快得到恢复,并有了较大的发展,为清朝前期的兴盛奠定了基础。4.表现:①耕地面积不断扩大;②兴修水利:治理黄河、淮河及大运河等;③粮食种植方面:改进种植技术,改良新品种,推广玉米、甘薯等髙产2作物,使粮食产量有了大幅度的提高;同时,经济作物的种植也有了较大的发展。5.影响:农业生产的发展,有利于社会的稳定和繁荣。农业产品品种和产量的增加,也对手工业和城镇商品经济的发展起到了推动的作用。在学习此节内容时,通过提问让学生思考,认识到:粮食产量大幅度提高,不仅可以缓解人口增长压力,还能促进粮食商品化和农民转入手工业生产。经济作物的引进,则能促进农业中商品经济的发展,并为手工业生产提供更多的原料。(二)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1.概况:清朝前期,丝织业、棉织业、印染业、矿冶业、制瓷业、制糖业、制茶业等手工业都有很大的发展。尤其是丝织、棉织、印染、制瓷等方面,品种繁多,产品精良。2.当时已出现了比 较成熟的手工业工场,其中有些颇具规模。3.清朝前期的商业很发达,陆路和水运的商旅往来频繁,各地的商品贸易十分兴盛,形成了由农村集市、城镇市场、区域性市场和全国性市场组成的商业网。北京、江 宁、扬州、苏州、杭州、广州等大城市中,工商业非常繁荣。在学习此节内容时,可结合书中《盛世滋生图》《姑苏繁华图》及《前门街市图》,让学生仔细观察图中人物进行了哪些商业活动?苏州繁华表现在哪些方面?使学生对清朝前期商品经济的发达有直观的感受。4.在商业活动中,形成了一些大的商帮,拥有雄厚的商业资本,在全国进 行商业活动。如晋商 和徽商。这些商帮的活动,对当时社会经济的发展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商人数量大大增多,是明清时期商品经济活跃的又一突出现。他们拥有庞大资本,合伙经商, 往往形成 地域性的商业资本集团。教师可指导学生阅读教材中有关“徽商、晋商”的内容,使学生了解他们的经营范围。应特别注意他们还有人投资于手工业生产,这是一种新趋向。(三)人口的增长31.原因:清朝前期的统治者采取一系列恢复社会经济的措施,使经济发展,国力增强,社会安定,人口的数量也有了很大的增长。到康熙时,全国人口总数达到 1.5 亿,乾隆末年,发展到 3 亿,占当时世界总人口的 1/3。人口的增长也是经济发展、社会安定的一个重要表现。2.带来的问题:人口的快速增长,也带来了许多问题。有些地方,由于人口密度加大,人地矛盾逐渐突出,随之而来的是进一步 开荒垦田,使很多天然植被和原始森林遭到破坏,水土流失严重。庞大的人口也造成社会压力,影响了经济的持续发展。学习此节内容,可让学生结合现实生活中的实际来举例说明人口快速增长带来的众多问题。例如由于我国人口众多,资源环境问题变得尤为突出,还带来诸如交通、教育、卫生、就业、“未富先老”“温室效应”等问题。从而让学生能在历史学习的同时注意关注、分析现实问题,能对一些社会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和看法。可以设计以下图示,让学生理解人口、资源、环境的关系,认识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小结 我们应以史为鉴,警钟长鸣,居安思危,为中华之腾飞而努力学习!作业布置见课本(动脑筋)板书设计课后反思1第 20 课 清朝君主专制的强化课题 第 20 课 清朝君主专制的强化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目标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和掌握清朝强化君主集权的措施,了解和掌握清朝制造文字狱及其危害。学生能够简述“闭关锁国”的主要表现,并分析其历史影响。2.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引导学生分析清朝强化君主集权的影响,培养学生初步运用历史唯物主义分析问题的能力。引导学生联系明清对外交往的情况和今天中国改革开放的实际,思考清朝“闭关锁国”政策的影响,提高学生观察和分析事物的能力。重点 清朝君主集权强化的表现、闭关锁国政策的主要表现及其影响。难点君主集权强化的利弊。君主集权的强化一方面加强了君主的权力,有利于政治安定;另一方面加强了对人民的控制,不利于社会的发展。教师应引导学生从强化君主集权的目的与作用等方面进行分析和理解。分析闭关锁国政策形成的原因。教学用具多媒体教学环节说 明 二次备课复习新课导入教师也可以结合关于清朝时期的文物遗址或影视作品引出课题。如:北京的中心有一处闻名世界的博物院,它叫什么?在这里进行统治的最后一个王朝是什么王朝?(清朝)那么清朝是怎样建立的?清朝的皇帝是怎样进行统治的?通过上述提问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出要学习的内容。课 程 讲 (一)军机处的设立①建立:雍正年间,设立军机处,辅助皇帝处理政务。②实质:军机处成为清朝皇帝专 权的重要工具。 (阅读“相关史事”和2授 “材料研读”部分说说军机处的任务:只传达抄写皇帝的旨意,皇帝的权力达到 顶峰。在学习清朝强化君主集权这一重点内容时,教师可以指导学生观看两组图片,并阅读有关图片的文字说明。一组图片包括乾清宫和乾清门外的军机处,另一组图片是沈阳故宫的大政殿和十王亭。文字说明指出这几组建筑物的用途。在学生观看阅读的时 候,可鼓励学生发挥自己的想象力,说一说上述建筑不同布局 的意图。北京皇宫中乾清宫与军机处的建筑突出了皇帝的至髙无上地位和大臣的低下地位,说明君主权力的加强。(二)文字狱和文化专制政策1.什么是文字狱——统治者刻意挑剔文字的所谓错误而兴起的大狱2.文字狱何时最为厉害——清朝。康熙、雍正 、乾隆三朝大兴文字狱,有康熙“明史案” “南山集案” ,乾隆“胡中藻狱”等。3.看教材小字和视频《文字狱》 ,同桌讨论文字狱的危害。危害:A.残酷的文字狱使无数无辜的人死于冤狱;B_文字 狱严重地阻碍了我国社会的进步和文化的发展。 (文字狱是封建专制统治在思想文化上的表现。 )4.讨论:秦朝的焚书坑儒、明清时期的八股文和文字狱有 什么相同?都是统治者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都钳制了人们的思想,破坏并阻碍了社会的进步和文化的发展。学习清朝制造文字狱的有关内容时,教师可以在补充有关资料的基础上,提 出问题:文字狱往往是由一些诗歌、文章中的文字引起的,清朝统治者为什么要小题大做,掀起文字狱?通过引导学生的讨论,分析清朝制造文字狱的目的。可以从清朝之前的明朝以及满洲贵族统治者与汉族民众的矛盾等方面进行提示。在分析文字狱的影响时,也应鼓励学生从其禁锢知识分子的思想、使人不敢过问政治等方面进行讨论。(三)不断加剧的社会矛盾1.乾隆以后,清朝的官僚体制从整体结构上呈现出日益腐败的趋势。清朝官吏结党营私,贪风日盛。32.官场的腐败之风也在军队中蔓延。3.政治腐败导致经济衰退,造成国力越来越虚弱。4.人口的增长造成用地紧缺,而土地却集中在少数人手中。社会的贫富分化十分严重,广大民众的生活日益困苦,社会危机重重。(四)闭关锁国政策师:清朝前期实行的是怎样的对外政策?(闭关锁国)师:“闭关”原指关闭城门,后引申为断绝往来;“锁国”指像锁门似的把国家关闭起来,不与外国交往。 “闭关锁国”是明清时期封建政府限制和禁止对外交通、贸易,拒绝和他国往来交流的政策。清朝时它得到了严厉的实行,那清朝统治者为什么要推行这种“闭关锁国”的政策呢?在学生回答时,教师与之交流并引导:(1)中国封建统治者“以农为本,重农抑商”的经济策略。(2)男耕女织,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所具有的超稳定性使人们无需同外界进行太多的交往、交流。(3)清朝统治者以“天朝大国”自居的故步自封,虚骄自大的浅见陋识严重影响了中国的进步。(4)是在封建专制日趋衰落时对西方殖民侵略采取的消极防御策略,也是对中外交往会危及自身统治的畏惧表现。师:你认为 “闭关锁国”能御敌于国门之外吗?不可能师:那“闭关锁国”的具体表现有哪些呢?严禁沿海居民擅自出海贸易;只开放四个后减至广州一个港口作为对外通商口岸;严格限制进口的种类和出海船只的载重量。从闭关锁国在贸易方面的表现来看,这个政策有没有绝对禁止海外贸易呢?闭关锁国只是严格限制对外贸易,并没有绝对禁止海外贸易。师:联想一下郑和下西洋时的辉煌,并联系今日中国对外开放的成就,我们共同探讨一下清朝 “闭关锁国”对中国产生了怎样的影响?闭关锁国作为一种消极落后的防御政策,是无法阻挡西方坚 船利炮的殖民4侵略的,相反会严重妨碍中国自身的发展,导致经济的停止和倒退中国因闭关锁国,与世隔绝,既看不到世界形势的变化,更不能及时的学习国外先进的科学知识和生产技术。于是,曾经以四大发明而领先于世,推动过 世界前进的中国落后了,且差距日益拉大,最终在反对西方国家侵略、奴役、压迫的过程中失败,成为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国家。师:正是由于这段惨痛的历史教训,中国必须坚持对外开放政策,尤其是加人世界贸 易组织,中国勇敢的加人了世界竞争的行列中,你们应该不忘过去,好好学习,面对未来。小结君主集权加强后,对解决当时清朝政治矛盾、减少官僚之间的推诿、巩固清朝统治方面的作用;君主集权加强后,对皇帝的独断专行大臣的惟命是从、不利于正确决策等方面的弊端。作业布置见课本(动脑筋)板书设计课后反思1清朝前期的文学艺术课题 第 21 课 清朝前期的文学艺术 课型 新授课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知道曹雪芹和《红楼梦》 ,了解清代的文学成就与特色;知道昆 曲与京剧的相关史实,了解清代戏曲艺术的 成就和特色;以《红楼梦》的社会历史意义、昆曲的兴衰和京剧的兴起为例,探究清代文学艺术繁荣的原因有哪些过程与方法通过交流、了解《红楼梦》的主要内容,明确它有反封建的时代特色,知道它在国内和国际的文学史上都占据重要地位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使学生懂得从思想主题和艺术表现手法两个方面鉴赏文学和戏曲艺术作品,提高个人素养。古典小说艺术成就很高,但其中也有宣传迷信的消极成分,我们应当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批判地继承传统文化重点 《红楼梦》的文学成就和时代特点;昆曲和京剧的形成和兴衰。难点 清朝文化的时代特点以及鉴赏文艺作品的基本方法。教学用具课时练 课件 多媒体教学环节说 明 二次备课复习新课导入播放视频《唱脸谱》 。你知道京剧是什么时候产生的吗?又是为何会产生京剧这一新的戏曲形式呢?2课 程 讲 授目标导学一:《红楼梦》1.教师 讲述《红楼梦》中的金陵十二钗。(林黛玉、薛宝钗 、贾元春、贾探春、史湘云、妙玉、贾迎春、贾惜春、王熙凤、贾巧姐、李 纨、秦可卿。)2.教师讲述:《红楼梦》的基本概况。(小说初名为《石头记》 ,曹雪芹以毕生的精力进行艰苦的创作,生前基本定稿了前 80 回,后高鹗续写了后 40 回,题名《红楼梦》 。)3.读教材,总结《红楼梦》的创作特点。答案提示:全书背景广阔,情节复杂, 头绪纷繁,人物众多。4.读教材,教师简要地介绍《红楼梦》的内容。5.读教材,要求学生总结《红楼梦》的影响。答案提示:具有深刻的社会意义;它已被译成多种文字,成为世界文化宝库中不可多得的文学名著。目标导学二:昆曲和京剧1.图片展示昆曲脸谱。2.提出问题:戏曲兴起的历史概况。答案提示:戏曲艺术发展到清代,进入了一个更为繁荣的时期。清代的戏剧创作,紧密联系社会现实,反映人民的心声。昆曲和京剧是其中的代表。3.读教材,要求学生抢答昆曲的代表作。答案提示:汤显祖创作的《牡丹亭》 、洪昇的《长生殿》 、孔尚任的《桃花扇》等。4.读教材,要求学生总结昆曲的特点。5.读教材,教师简短地介绍京剧兴起的背景。(清朝中期以后,昆曲由于脱离广大民众和现实生活,逐渐走向衰落。)6.读教材,简短地介绍京剧兴起的过程。7.史料解读。材料一: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3——曹雪芹材料二:(把) 《红楼梦》当历史读,这是读(这部)小说的一个重要视角,一个高明的视角。马克思主义者 读《红楼梦》这样的小说,尤其不能忽视这个视角。——毛泽东8.你能从材料中看出《红楼梦》的主题意义吗?答案提示:腐朽没落的封建社会必 然走向灭亡。9.结合所学知识,总结明清时期戏剧与小说的共同点。答案提示:在思想内容上反映了反抗封 建制度的主题,在时代背景上反映了封建社会走向衰落的特点。三、课堂总结明清时期是我国封建社会的末期,明清统治者为了维护没落的封建统治,进一步加强专制统治, 压榨人民,这激起了人民对封建统治的痛恨与反抗;另一方面明清商品经济繁荣,这进一步激发了人民的反封建意识,因此在这一时期诞生了众多以反封建专制统治为主题的文学作品。戏剧也是在相同的历史背景下产生和发展的。3 板书设计清朝前期的文学艺术古典小说特点:反封建传统;突出个性;反映现实问题代表作:《红 楼梦》昆曲和京剧的繁荣概况:成为城乡人民重要的 文化生活表现 :昆曲:汤显祖创作的《牡丹亭》等京剧形成小结明清时期是我国封建社会的末期,明清统治者为了维护没落的封建统治,进一步加强专制统治,压榨人民,这激起了人民对封建统治的痛恨与反抗;另一方面明清商品经济繁荣,这进一步激发了人民的反封建意识,因此在这一时期诞生了众多以反封建专制统治为主题的文学作品。戏剧也是在相同的历史背景下产生和发展的。4作业布置板书设计第 21 课 清朝前期的文学艺术一、清朝前期的文学艺术古典小说特点:反封建传统;突出个性;反映现实问题代表作:《红楼梦》二、昆曲和京剧的繁荣概况:成为城乡人民重要的文化生活表现:昆曲 :汤显祖创作的《牡丹亭》等京剧形成课后反思1活动课 中国传统节日的起源课题 第 22 课 活动课 中国传统节日的起源 课型 新授课教学目标1、了解中国传统节日的起源和演变,提高文化素养;2、从中国传统节日中理解中华民族的道德观和价值观;3、 通过对中国传统节日相 关资料的搜集、梳理,提高整理、分析资料的能力;4、在活动中提 高沟通和表达能力。重点 了解中国传统节日春节、清 明节、端午节的起源和演变。难点 弘扬中国传统文化。教学用具多媒体 课件 课时练教学环节说 明 二次备课复习新课导入同学们,春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都是我们熟悉的节日。我们知道,祖国历史悠久,你可知道这些节日是怎么样形成和演变的,今天 我们就走进这些传统的节日里,探寻这些节日的起源和演变,感受祖国传统文化的魅力。课 程 讲 授1.分小 组探究春节、清明节、端午节的起源2.节日习俗的传承与变化(图片欣赏)3.传统 节日对社会活动的推动作用(1)唤起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2)体现强大的文化凝聚力和民族凝聚力;(3)促进社会文明进步;2(4)构建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关系。小结中国的节日文化是一份珍贵的民族文 化遗产,反映 了中华民族的道德观 和价值观。从这些传统节日的起源、发展,以及它们传承的风俗习惯,我们可 以进一步认识中华民族的文化特色。我们要了解我们的传统节日,继承中华民族精神,为早日实现民族复兴梦而努力学习。作业布置1、怎样看待中国传统节日?---我的感想和思考2、这些传统节日对我们今天的影响还大吗?3、对于现在流行的“洋节” ,如圣诞节、情人节、万圣节和 愚人节等,谈谈你的看法?板书设计课后反思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搜索
收藏 分享(赏)
温馨提示:
道客多多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当前位置:首页 > 中等教育 > 小学课件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