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心理危机干预纳入高职思政教学体系的调查与分析 【摘 要】以南宁5所高职院校为例对心理危机干预纳入高职思政教学体系进行调查,提出高职思政教学应探索出一条适应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的课堂教学模式,既提升教学的实效性,让学生在体验式教学活动中,体会思政课在解决大学生心理问题方面所具有的独特优势,又充分降低危机干预的成本,将危机干预外化为学生的自觉行为,提高危机干预的实效性和主动性。 【关键词】心理危机干预 高职 思政教学体系 调查 分析 【中图分类号】G【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3)01C-0041-03 为了进一步了解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以及寻找心理危机干预的途径,我们对
2、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作了调查与分析。课题组成员制定了选题调查的学生问卷和教师问卷。本次调查的时间跨度较大,从2010年10月份,直到2011年9月结束。问卷分发广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广西水电职业技术学院、广西建设职业技术学院、广西机电职业技术学院、广西国际商务职业技术学院5所高职院校,每个院校发放学生问卷150份,发放教师问卷15份,共回收学生有效问卷715份,教师问卷68份。以下是对具体统计数据进行的分析、综合和归纳。 一、心理危机干预纳入高职思想政治教育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当问教师“您认为是否有必要将心理危机干预纳入高职思想政治教育”时,四个选项中(A很有必要;B有必要;C没有必要;D说不清楚
3、),有52.3%的教师选择了A项,有47.62%的教师选择了B项,几乎都赞成开展心理危机干预(见图1)。 当问学生“您认为将心理危机干预纳入高职思想政治教育有无必要”时,四个选项中(A非常有必要;B有必要;C可有可无;D没必要),有42.19%的学生选择了A项,有47.55%的学生选择了B项(见图2)。 (一)教育内容的关联性是将这两者相结合的前提。心理健康教育着重于增进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和社会适应能力,这种能力的体现,恰恰又是以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为前提的。一个人心理发展的方向要受到其思想和价值观念的支配,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是塑造健康心理的基础。思想政治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都以理想、信念、
4、品德和意志等为重要内容。就内容来说,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是相互交叉、相互联系和相互渗透的。问学生“您认为心理健康教育内容与思想政治理论课有无关联”时,四个选项中(A非常有关联;B有关联;C可有可无;D无关联),有69.66%的学生选择了A项(见图3)。 (二)教育功能的互动性能够提高危机干预的实效性和主动性。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主要解决学生的政治立场、道德规范和法律意识问题,却往往忽视学生人格方面的特点,如社会适应、应对挫折、情绪调适及人际交往等。而心理健康教育采取柔性化、隐性化、个性化、多样化的形式,善于在双向以至于多向的互动中工作,通过渗透教育、养成教育、示范教育来推进工作,注重依
5、靠学生自己的力量解决他们的心理障碍、病态行为等人格问题,以达成危机干预的实效。通过课堂训练等有效方式让学生在潜移默化当中逐渐形成危机干预的意识,从而实现危机者“他救不如自救”。 (三)教育方法的交融性符合高职思政教学课程改革的需要。心理危机干预重在引导危机面临者及时、有效地接受帮助,要及时地发现学生中存在的心理问题,特别是危机状态下的心理反应,传统的讲授法(6.8%)不太受同学接受,而到专门的心理咨询中心等部门,有可能给学生带来更重的心理负担,部分学生对心理咨询等手段解决心理问题有很强的抵触情绪,这就使危机干预的操作性受到极大的挑战。就心理危机干预方法而言,大学生倾向于参与到课堂中来,而不是被
6、动地去接受,因此,他们更喜欢情景模拟法(20.1%)、案例分析法(18.7%)、轻松教学氛围创设(15.1%)和角色扮演法(12.8%)等综合性教学方法的使用。当前高职思政课程改革教学方式和手段的探索,也正是围绕如何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和主动性展开,从这个角度看,这两者目的是一致的。当问学生“您认为我校心理健康教育中,哪些是迫切需要开展和加强的”时,四个选项中(A个别咨询;B课堂教学;C举办宣传月活动;D建立心理网站),有49.65%选择了B项(见图4)。 二、将心理危机干预融入思政教学各环节,提升干预的主动性与实效性 (一)心理危机干预走近学生是干预的前提。心理危机干预离学生太远,效果不明显
7、,成为各高校危机干预的“瓶颈”。而在课堂教学中,学生细微的心理变化经常是在不经意间表现出来的,如“上课注意力是否集中,有无迟到早退,课堂发言中有无不良情绪”等等,当这些心理波动的信号发出时,教师的观察能力和主动干预意识是第一时间捕捉到信号的关键,并将其作为教学内容,实现两者的有机结合。 (二)找准心理危机干预的切入点。在思政教学各环节中,心理危机干预都能够找到很好的切入点,既提升思政教学针对性,又实现心理危机“早预防早干预”。以高职思政课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以下简称“基础课”)为例。 1.教育内容和目标上的有机结合。以“基础课”第一章“珍惜大学生活开拓新的境界”的教学为例。本章内容主要针对
8、大一新生对大学新环境的适应,解决“大学生如何成人、成才、成功”问题。我们注意到在这阶段是新生较容易产生心理问题的阶段,他们来到一个全新的陌生的环境,往往表现出更多的不适应和迷茫,表现出来的是学习生活无方向,情感交流缺乏,人际关系尚未建立起来的无聊和寂寞。在教学中,应重视第一章的课堂教学,围绕以上问题展开讨论,在心理问题最可能产生的阶段积极预防和干预,以对症下药,起到很好的引导和开拓作用。 2.教育方法与手段的有机结合。高职思政教学改革的重点之一,就是在教学手段和方式上求新求实。心理危机干预通过有效的训练能够帮助学生掌握心理调适的基本方法。 第一,自信训练是提高学生心理素质的有效途径。以“基础课
9、”第三章“领悟人生真谛 创造人生价值”的教学为例。该章节是该课程最重要最难理解的一章。该章围绕“什么是人?人活着的目的?人怎样活得有意义?”展开,最终落脚于“如何处理人际关系”等实际问题。而学生常见的如“自卑心理”“人际关系紧张”等心理问题正是影响其生活质量和未来发展的关键性问题。能否悦纳自己和欣赏他人是衡量一个人的心理状态是否积极和健康的一项重要指标。在本章教学中,可专门设计一堂训练课“我自信,我快乐”,加强学生对自我的肯定和对他人的欣赏,内容有二:一是让学生尽量多发现自身的优点和特点,学会自我欣赏;二是通过对他人的赞美,发现其他同学身上的优点,学会欣赏别人。通过训练,加深学生对人际交往需要
10、贯彻的“平等、尊重原则”的认识,提高挫折承受能力,培养健康的情绪。 第二,课堂辩论。以“基础课”第六章第三节“树立正确的恋爱婚姻观”的教学为例。课堂上,可采取辩论会形式,正反双方围绕“大学生恋爱利与弊”展开,最后达成共识:“理性恋爱利大于弊,放任恋爱弊大于利”,“共同价值观基础的恋爱利大于弊,追求物欲的恋爱弊大于利”,“自信是恋爱成功的最有利的心理态度”等。 (三)心理危机干预的效果为思政教学评价体系改革提供有力的支撑。这具体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是关注心理健康的学生增加。从已经开设课程的情况看,学生的表现,充分证明了学生心理素质的不断提高,其中突出的特点是学生对心理问题的高度关注和理性分析。
11、如“从马加爵到药加鑫的心理分析”、对“高校贫困生的心理分析”、对“老年人、农民工、下岗工人等特殊群体心理分析”等诸问题的思考和分析等,显示了对社会高度的关注、较为敏锐的洞察力和较强的研究能力,也是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很好的肯定,真正让学生感受到课堂教学在危机干预时的突出作用。二是学生的行为举止更加文明礼貌。课程支撑体系而言,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主要支撑点是社会需要和学生发展。因此,其价值取向不仅是让学生知道一个知识点,懂得一个道理,养成一种思维方式,更重要的是向学生提供正确的感悟与体验,并内化为学生自觉的行为表现。学生的听课情况和总体思想政治状况是好的、向上发展变化的,表现在同学中热心服务工作的
12、人多了;积极参与社会实践和教学实习的人多了;向组织提交入党申请书的人多了;远离自杀等严重心理疾病,快乐自信的人多了。由此,学生对自己、对社会、对人际关系、对挫折困难也有了深入的认识,相当多的学生开始改变自己的学习心理、学习态度,对自己有了新的要求。 三、心理危机干预纳入高职思政教学体系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对于学生心理危机干预的预警能力和意识差。很多学校缺乏起码的危机预警意识,当学生发生心理危机时,学校的心理危机干预行动迟缓,对于有心理危机的学生防控意识差;就是学生本身对心理危机干预的认识也很薄弱。当问“你对心理咨询的看法是什么”时(A去咨询是件难为情的事情;B去咨询的人一定都是心理有病的;C
13、心理健康者也可以接受咨询;D心理咨询就是做思想工作;E心理咨询就是聊天;F心理咨询是没有效果的)其中有31.91%的学生选择了A项,17.02%的学生选择了D项, 17.02%的学生选择了F项,8.51%的学生选择了C项(见图5)。 (二)心理危机干预纳入高职思政教学体系的工作缺乏相应的制度和组织保障,组织实施存在问题,没有形成和确立长效机制。从图表上可以看出部分学校组织开展心理危机干预的机构主要是心理咨询机构(A心理咨询中心;B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部门;C院团委或学工处;D其他部门),心理健康教育责任主体单一,没有形成齐抓共管的局面(见图6)。 当问教师心理危机干预纳入高职思政教学体系是否有教
14、学大纲及实施情况时(A制定了统一的教学大纲并有具体实施方案;B没有制定统一的教学大纲;C制定了统一的教学大纲没有具体实施方案;D不清楚),其中选择B项的就有38.1%,C、D两项之和就占了28.58%(见图7)。 (三)缺乏高素质、专业性的心理危机干预工作者和有效的机制。即使是具备相关的心理学知识的人员,也不一定完全胜任危机处理的能力,基本上没有建立专业化的学生心理危机干预队伍和有效的机制。当问学生“当你遇到心理上的困难而自己难以调整的时候,你最希望向谁寻求帮助”(A父母;B同学、朋友;C信赖的教师、长辈;D学校心理咨询中心;E自己承受)其中选择B和E项之和占66.66%(见图8)。 (四)投
15、入经费少。高校由于学生扩招导致教育、办学等经费缺乏,而用于建立学生心理危机干预机制的经费更是少之又少。当问教师“您认为影响心理危机干预的因素有哪些”时(A干预内容、形式缺乏吸引力;B干预资源(如场地、设备、经费等)不足;C学生思想认识不够;D活动要求和安排不具体;E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联系不够紧密),其中有33.33%的教师选择了B项(见图9)。 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结合,不是两者的简单相加,而是有机结合。构建有效的高职学生心理危机干预模式,开展有针对性的心理危机干预,对高职院校的发展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将心理危机干预纳入高职思政教学体系,探索出一条适应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的课堂教学模式,
16、既提升教学的实效性,让学生在体验式教学活动中,体会思政课在解决大学生心理问题方面所具有的独特优势,又能充分降低危机干预的成本,将危机干预外化为学生的自觉行为,提高危机干预的实效性和主动性,这不失为一种智慧的选择。 【参考文献】 1陈俊梁,王琳.高职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初探J.山西农业大学学报,2001(增) 2吴彩霞.探究式教学模式在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中的应用研究J.科教文汇(下旬刊),2010(6) 3岳素萍.心理健康主体性教学模式的构建与实践探索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版),2007(4) 【基金项目】2010年度新世纪广西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工程立项项目委托项目(桂教高教2010130号) 【作者简介】徐海霞(1970- ),女,广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讲师,硕士,研究方向:心理学、思想政治教育;吴荣军(1964- ),男,侗族,南宁民族中专副校长,高级讲师。 (责编 何田田)第 9 页 共 9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