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专题 05 蓄电池1我国科学家研发了一种室温下“可呼吸”的 NaCO2二次电池。将 NaClO4溶于有机溶剂作为电解液,钠和负载碳纳米管的镍网分别作为电极材料,电池的总反应为:3CO 2+4Na2Na2CO3+C。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放电时,ClO 4 向负极移动B. 充电时释放 CO2,放电时吸收 CO2C. 放电时,正极反应为:3CO 2+4e 2CO 32 +CD. 充电时,正极反应为:Na +eNa【答案】D2某新型水系钠离子电池工作原理如下图所示。TiO 2光电极能使电池在太阳光照下充电,充电时 Na2S4还原为 Na2S。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关闭 K2打开 K1时,该装置实现
2、太阳能转化为电能,又转化为化学能B. M是阳离子交换膜.2C. 充电时,阳极的电极反应式为:3I -2e-=I3-D. 放电时,b 极区总离子浓度减小。【答案】D3LiFePO 4是锂离子电池一种电极材料,其结构稳定、资源丰富、安全性能好、无毒该电极材料在充放电时的变化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 放电时该电极为负极B. 充电是 Li+向阳极移动C. 充电时该电极发生氧化反应,反应式为 LiFePO4e =FePO4+Li+D. 该电池可以用磷酸溶液作电解质【答案】C【解析】分析:在 Li、LiFePO 4电池放电时,负极上 Li失电子发生氧化反应,正极上LiFePO4得电子发生还
3、原反应,根据得失电子确定正负极,根据反应物、生成物书写电极反应式,放电时,阳离子移向正极,金属 Li能够与磷酸反应,据此解答。详解:A、放电时, LiFePO4得电子发生还原反应为正极,充电时发生氧化反应为阳极,故 A错误;B、放电时,阳离子移向正极,充电时 Li+向阴极移动,故 B错误;C、放电时, LiFePO4得电子发生还原反应为正极,充电时发生氧化反应为阳极,电极反应式为: LiFePO 4e =FePO4+Li+,所以 C选项是正确的;D、金属 Li能够与硫酸反应,不可以用磷酸溶液作电解质,故 D错误;本题正确答案选 C。34某新型水系钠离子电池工作原理如下图所示。TiO 2光电极能
4、使电池在太阳光照下充电,充电时 Na2S4转化为 Na2S。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充电时,太阳能转化为化学能,化学能又转化为电能B. 放电时,a 极为负极C. 充电时,阳极的电极反应式为 I3-2e-=3I-D. M可以使用阴离子交换膜【答案】B5混合动力汽车(HEV)中使用了镍氢电池,其工作原理如图所示其中 M为储氢合金,MH为吸附了氢原子的储氢合金,KOH 溶液作电解液。关于镍氢电池,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 充电时,阴极附近 pH降低B. 电动机工作时溶液中 OH 向甲移动C. 放电时正极反应式为: NiOOHH 2Oe = Ni(OH)2OH D. 电极总反应式为:MNi(OH) 2 =
5、 MHNiOOH【答案】A【解析】分析:放电过程为原电池,NiOOH 转变为 Ni(OH) 2,镍的化合价从+3 价降到+24价,则乙为正极,电极反应式为 NiOOH+H2O+e Ni(OH) 2+OH ,甲为负极,MH 中 H由 0价升高到+1 价,氢失电子发生氧化反应与溶液中的氢氧根离子结合成水,电极反应为MHe +OH M+H 2O;充电是放电的逆过程,此时甲为阴极发生还原反应,乙为阳极发生氧化反应,据此解答。详解:A 项,充电时,甲电极得电子被还原,是阴极,由图可知,阴极附近 H2O变为 OH-,pH 增大,故 A项错误;B 项,电动机工作时为放电过程,甲为原电池的负极,阴离子向负极移
6、动,故 B项正确;C 项,放电时,正极的 NiOOH得电子被还原,化合价降低,电极反应式为 NiOOHH 2Oe = Ni(OH)2OH ,故 C项正确;D 项,镍氢电池充电过程中,M转化为 MH,Ni(OH) 2转化为 NiOOH,放电过程与充电过程相反,因此电极总反应式为MNi(OH) 2 = MHNiOOH,故 D项正确。综上所述,本题正确答案为 A。6锂离子电池已经成为应用最广泛的可充电电池,某种锂离子电池的结构示意图如下,它在放电时有关离子转化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Li+透过膜除允许 Li+通过外,还允许 H2O分子通过B. 充电时,电池内部发生的总反应为 Li+Fe2
7、+ Li+Fe3+C. 充电时,钛电极与外电源的负极相连D. 放电时,进入贮罐的液体发生的离子反应方程式为: S 2O82-+Fe2+=Fe3+2SO42-【答案】B7近几年,具有超常性能的铝离子电池成为研究热点,其可在一分钟内完成充放电。铝与石墨为电极,内部用 AlCl4 和有机阳离子构成电解质溶液,其放电工作原理如图所示。下5列说法错误的是A. 放电时,有机阳离子向石墨电极方向移动B. 放电时,正极的电极反应式为:C nAlCl4+e =Cn+AlCl4C. 充电时,每生成 1mol铝,同时消耗 4molAl2Cl7D. 充电时铝电极接电源负极,该极有 CnAlCl4生成【答案】DB、放电
8、时正极发生得到电子的还原反应,根据装置图可知正极的电极反应式为:C nAlCl4+e C n+AlCl4 ,B 正确;C、充电时铝电极作阴极,发生得到电子的还原反应,电极反应式为 4Al2Cl7-+3e-Al+7AlCl 4 ,因此充电时,每生成 1mol铝,同时消耗 4molAl2Cl7 ,C 正确;D、放电时,铝是活泼的金属铝是负极,因此充电时铝电极接电源负极,电极反应式为4Al2Cl7-+3e-Al+7AlCl 4 ,因此该极有 AlCl4 生成,石墨电极有 CnAlCl4生成,D 错误;答案选 D。8锌溴液流电池用溴化锌溶液作电解液,并在电池间不断循环。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6A. 充电
9、时 n接电源的负极,Zn 2+通过阳离子交换膜由左侧流向右侧B. 放电时每转移 1mol电子负极区溶液质量减少 65gC. 充电时阴极的电极反应式为 Br2+2e-=2Br-D. 若将阳离子交换膜换成阴离子交换膜,放电时正负极也随之改变【答案】AC. 充电时阴极的电极反应式为 Zn2+2e-=Zn,C 不正确;D. 若将阳离子交换膜换成阴离子交换膜,放电时正负极不会改变,Zn 仍是负极,D 不正确。本题选 A。9如图所示的 C/Na4Fe(CN)6-钠离子电池是一种新型电池。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 电极 a在放电时做正极,充电时做阴极B. 放电时,电极 b上的电极反应为:Na xC-e-=N
10、a+Nax-1CC. 电池工作时,Na +向电板 b移动7D. 该电池通过 Na+的定向移动产生电流,不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答案】B10高温时通过以下反应制备金属铝。用铝制作的“快速放电铝离子二次电池”的原理如右图所示(EMI 为有机阳离子)。Al 2O3(s)AlCl 3(g)3C(s)=3AlCl(g)3CO(g) H 1a kJmol 13AlCl(g)=2Al(l)AlCl 3(g) H 2b kJmol 1Al 2O3(s)3C(s)=2Al(l)3CO(g) H 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H 3”“ K3K2K1【解析】 (1)由镁锂双离子二次电池的装置图中的信息可知,Mg 是负
11、极,Li 1-xFePO4是正极。放电时,Mg 电极为负极。充电时,阳离子向阴极定向移动,所以 Li+迁移至阴极区。(2)纳米 MgH2 和 LiBH4组成的体系在 400以上受热放氢时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MgH2+ 2LiBH4 2LiH+MgB2+4H2 。(3)硝酸厂尾气中含有大量的 NO,可用氢气催化还原法除去 NO,发生的主要反应如下:2NO(g)+4H2(g)+O2(g)=N2(g)+4H2O(g) H =-1143kJmol -1;2H 2(g)+ O2(g)=2H2O(g) H =-484kJmol-1。根据盖斯定律,由-得,2NO(g)+ 2H2(g)=N2(g)+2H2O(g) H =-659kJmol-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