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中国古代民族观研究的回顾与思考第 23 卷第 1 期2006 年 3 月青岛大学师范学院JOURNALOFTEACHERSCOLLEGEQINGDAOUNIVERSITYV01.23No.1Mar.20o6历史研究中国古代民族观研究的回顾与思考张鹏(青岛大学师范学院历史系,山东青岛 266071)摘要:20 世纪 9o 年代以来,国内学术界有关中国古代民族观的研究 ,主要集中于中国古代民族观的起源演化,具体内容,历史影响,儒家及历代着名人物的民族观等问题.在现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还应不断拓宽研究领域,大力发掘史料,加强交叉学科研究,继续分层次,分阶段,多角度对中国古代民族观问题进行科学审视.关
2、键词:中国古代;民族观;民族思想;研究述评中图分类号:K2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133(2006)01-0063-07民族观,是世界观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阶级社会中,民族观是一个阶级的世界观在民族和民族问题上的反映和表现.具体来说,民族观就是人们对民族和民族问题的总看法,以及处理民族问题的纲领,原则和政策.它包含三方面内容:一是对民族的看法,也就是人们对民族的形成,发展,变化和消亡规律的认识和理论;二是对民族问题的看法,也就是人们对民族问题的产生发展规律及其性质和特点的认识和理论;三是处理民族问题的纲领,原则和政策.虽然到十九世纪后半期“民族 “的概念才开始在汉语中使用,但
3、是中国人对民族和民族问题的认识和观念却早在先秦时期就已经形成了.在浩瀚的历史长河中,作为特定自然环境,社会环境的产物,中国古代民族观是随着多民族统一国家的发展而逐渐发展起来的.中国古代民族观的产生,发展,成熟,反映了中国古代民族发展的日趋成熟;而民族观作为古代社会处理民族关系的核心思想和基本原则,又是中华民族凝聚的源泉和动力,不断推进着国家,民族的统一.因此,研究中国古代民族观,对当前我国更好地建立平等,团结,互助的民族关系,制定完善的民族政策具有积极的借鉴意义.一,中国古代民族观研究综述2O 世纪 90 年代以来,学术界对中国古代民族观的研究不断深入,已经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虽然尚未正式出
4、版有关的研究专着,但是涉及到中国古代民族观的论文已有数十篇.这些论文主要集中于中国古代民族观的起源演化,具体内容,历史影响,儒家及历代着名人物的民族观等问题.(一)关于中国古代民族观的起源演化任何事物都是在一定的社会历史条件下产生,发展的,中国古代民族观也不例外.要阐述中国古代民族观,首先必须弄清其产生,发展的演化历程,以及其产生发展演化的背景和原因.因此,学者们探研中国古代民族观,多从民族观起源演化的历程及其背景原因等角度加以考察.陈琳国论中国古代民族观的形成和发展(北京师范大学社会科学版 1995 年第 1期)认为 ,春秋时期是华夏族形成的时期,中国古代的夷夏观即民族观,就是在这个时期形成
5、的.古代中国境内各民族在地理分布上极具自己的特点:经济文化相对发达,而且随着自身的繁衍和与其他各民族的相互融合,在人数上也越来越占绝对多数的汉族(最初为华夏族)居于中原地收稿日期:200512 一 l8作者简介:张鹏(1982 一), 女 ,山东青岛人.青岛大学师范学院历史系硕士研究生.青岛大学师范学院 2006 年 3 月区.而其他经济文化较为落后而人数也较少的众多少数民族则散居四周(统称夷狄).随着历史的发展,这种地理分布格局逐渐成型,并且不断强化.各民族在地理分布上的这种特点便为中国古代民族观的产生和发展提供了先决条件.因此,就中国古代民族观而言,其核心内容实际上就是夷夏观.文章概述了春
6、秋以来中国古代民族观的形成,发展历程,并且指出:中国古代的民族观是随着华夏族的形成和发展而发展的.民族观在其演变的过程中,一些侮辱少数民族的内容被逐渐剔除.歧视少数民族的观念不断淡化,代之是“华夷一家“,“今之夷狄多类古之中华“ 等一些比较平等对待少数民族的进步观念的不断发展.彭建英在论我国古代民族观的演变(西北民族学院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6 年第 3期)中指出 ,中国古代夷夏观的形成除了地理环境因素的影响之外,各民族文化和生产方式的不同,则是中国古代夷夏观形成并长期延续的更深层原因.夷夏对立和华夷一家这两种对立的夷夏观或夷夏观中对立的两个方面,在中国民族关系史乃至整部中国史的演进过程中,孰
7、强孰弱皆视具体的政治环境和中原王朝与周边民族的关系而定,并且表现出一定的反复性.但从总体上看,夷夏对立的观念随着历史的发展和经济文化的进步所带来的观念上的转变而渐趋淡化.相反,夷夏一家的观念却由于同中国传统大一统思想的吻合及其自身的进步性而呈由淡转浓的趋势,并最终为人们所接受,沉淀于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之中.赵建利试论中国传统民族观的历史演变(中国农业大学社会科学版 2001 年第 3期)也指出 ,中国传统民族观在先秦时期即已渐成体系,此后随着时代和社会的变迁及民族关系场景的变移而不断发生新陈代谢.文章认为,民族观的演变过程有三个基本特点:它与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的形成过程相呼应,它始终摇摆于血缘
8、论和文化论之间,它始终逃不脱民族中心主义的窠臼.周庆智中国古代民族观念的起源演化(云南社会科学1993 年第 6 期)从政治文化意义上论述了中国古代民族观的起源演化历程.文章在论述中国古代民族观起源时指出,作为政治文化意义上的古代民族观念,是指汉族在历史上形成的关于民族共同体的群体政治心态,是被内化了的政治观念.民族观念是民族历史文化的产物.它根植于民族文化土壤的深层结构中,具有特定历史文化的鲜明性格.因此,要把古代民族观念放于中国古代国家产生过程的文化背景中进行考察.毕跃光从历史上汉族与少数民族政治,经济,文化的互动中看民族观的形成(贵州民族研究)2003 年第 3 期) 将中原汉族与周边少
9、数民族的政治,经济,文化的交流与民族观的形成联系起来进行研究.文章指出,民族观是在族际交往过程中形成的,族际间的政治,经济,文化交流是民族观形成的社会基础.族际经济交往过程中形成的互补,互利,互惠关系是族际间求和的巨大动力.有助于改变不利于族际交往的民族观.郭伟春秋战国时期的夏,夷观(中州大学)2004 年第 4 期)认为,春秋战国时期既是夏夷思想的形成时期,同时也是这一思想逐渐得以实践的阶段.春秋时期的“尊王攘夷 “是中原华夏大国号令天下诸侯的旗帜.到战国时期,现实生活中的夷,夏区别已基本上清楚可见.大国争霸促成了华夏一体,天下一统的要求自然强烈起来.到战国晚期,已形成了“四海之内若一家“
10、的局面,秦汉大一统政治局面的历史基础和广泛的社会基础在战国时期已经日渐巩固,在各种合力的作用下,统一逐步成为人心所向,不可逆转的历史大趋势,华夏一体与天下一统最终成为夏夷思想的理想抉择.李鸿宾论唐朝的民族观念(内蒙古社会科学)2OO1 年第 5 期) 认为,唐朝的民族观念处在变动之中.唐人将民族问题置于政治问题之内,将其视为政治问题的一个组成部分.唐朝的民族观从前期的华夷一家转向后期的华夷有别,引起观念变动的直接因素是社会形势的变化,特别是唐中央王朝与地方(节度使)力量的转化,这种转化隐藏的另一种现象就是中原王朝与周边民族势力强弱关系的转变.马强地理体验与唐宋“蛮夷 “文化观念的转第 23 卷
11、第 1 期张鹏:中国古代民族观研究的回顾与思考 65变以西南与岭南民族地区为考察中心(西南师范大学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5 年第 5期)从历史地理角度出发,在对西南,岭南地区进行考察分析后指出,在唐宋时期,尽管从总体上说“华夷之辨“ 民族观念的基本体系仍然占有主导地位,然而由于民族间经济文化交往的增多以及对民族地区地理考察的深入,民族歧视,隔膜的坚冰开始消融,出现了对“蛮夷 “地理文化观念认识的新动向人们对西南边远地区“蛮夷“ 文化的态度开始转变,这为元明清时期的民族文化融合奠定了良好基础.齐春风论金朝华夷观的演化(社会科学辑刊2002 年第 6 期) 指出,由于汉文化对金朝影响的加深以及金朝
12、自身政治,经济,文化的不断发展,金朝的夷夏观前后发生了大幅度的变化.金朝由耻为“夷狄 “转向自认为 “华“.最后,为了确定自己的正统地位,金朝还发起了德运之议,贬斥南宋及其它政权为“夷狄“.金朝的华夷观虽然有一定的历史局限性,但却是少数民族政权大胆追求正统的突破性进步.(二)关于中国古代民族观的具体内容周庆智中国古代民族观念的起源演化在阐述中国古代民族观的内涵时指出,中国古代民族观念的内涵包括以下几方面内容:一是我族中心主义,即表现在民族关系上的“民族中心主义“;二是文化中心主义,即以本民族的文化为完美,并以此为标准对其他民族的文化进行价值判断;三是“大一统 “的民族观,以及由“大一统“观念衍
13、化出的“正闰观“ 意识 .王俊拴古代中国民族观与国家统一(陕西师范大学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8 年第 3期)指出 ,古代中国民族观包括对国内不同民族关系认识层次上的夷夏观和对中华民族与他国关系认识层次上的新华夷观两方面的内容.其中,对国内民族关系认识层次上的夷夏观包括夷夏有别,尊夏贱夷,以夏变夷和夷夏一家四方面内容.在近代社会以前,对中华民族与他国关系认识层次上的新华夷观是不系统的,不完善的,远未达到自觉状态,但是仍可以勾画出其基本框架:一是睦邻意识,二是以赐贡关系规范中华民族共同体与外国之间的政治关系,三是初步的近代民族意识.王俊拴又在中国古代夷夏观的价值取向分析( 黑龙江民族丛刊1999
14、年第 2 期)中指出,中国古代夷夏观主要包括“夷夏有别“ 和“夷夏一家“ 两个命题.文章认为,在中国古代社会 ,“夷夏有别“和“ 夷夏一家 “命题并不是两种对立的民族观,也不存在落后与进步的分野.实际上,夷夏观两个命题的价值取向是完全一致的,主张民族压迫,论证政权合理性,维护国家统一以及封建化是二者共同具有的政治价值取向.张峻中国传统民族观与先秦儒家学说(西南民族学院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8 年第 5 期)认为,中国传统民族观深受以孔子为代表的先秦儒家学说的影响.受儒家思想的影响,中国传统的民族观以开明性和发展性为主流,不以血统划分民族,不以凝固的眼光看待各民族的发展变化,使“怀柔“ 原则为历
15、代封建统治阶级所接受,并引发了各民族对共同道德准则的共鸣.周庆智试析先秦“大一统 “民族观(云南社会科学1992 年第 5 期)指出,在政治,经济,文化诸方面统一于华夏的“大一统 “民族观的内涵,涉及华夷结构,华夷尊卑观念,以华变夷观念和华夷一统观念.“大一统“ 民族观的主旨是汉族文化优越论,其思想是以中国为世界中心,受地理环境制约的一个封闭系统;其实质是民族中心主义;在其指导下的民族政策是功利性的,同化性的,因而是短视的.白翠琴魏晋南北朝民族观初探(民族研究1993 年第 5 期)将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民族观分为汉族统治者的和少数民族统治者的两类分别进行考察.文章在充分分析了魏晋南北朝的朝代更迭
16、,民族情况和民族关系特点的基础上指出,汉族统治者既轻视少数民族又千方百计对其加以羁縻控制;既主张驱夷狄于塞外又不得不承认南北对峙的局面,而对少数民族聘问交好;人仕少数民族政权的汉族世家士人转奉北魏为正统,主张以夏变夷,促进汉化.而此时的少数民族统治者认为夷狄也能继承华夏正统,既认为自己是战胜国可以统治中国,又感到自己在文化传统上的落后而加速汉化.文章最后还指出,魏晋南北朝时期青岛大学师范学院 2006 年 3 月汉族与少数民族统治者的民族观都受儒家“大一统“ 思想的熏陶,以华夏正统自诩 .李鸿宾论唐朝的民族观念以安史之乱为界将唐朝的民族观分为前后两个阶段分别进行考察.文章指出,在唐前期,唐朝处
17、理周边民族势力显示出了强大的优势,以唐太宗为代表的唐朝决策集团形成了华夷一家,彼此不分的民族观.而唐朝后期,唐中央王朝的强势不复存在,地方势力代而起之,唐朝政府的民族观随之转变为华夷有别.丁宏试析方略与清代统治者的民族观(青海民族研究2004 年第 4 期)通过有关方略来研究清代统治者的民族观.文章通过分析指出,在以满洲贵族为主体的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中,清代统治者的民族观既有比较开明的一面,主张对各族一视同仁,但也有民族歧视的言论和观点,这是由统治者的地主阶级本性和立场决定的,是不可避免的.(三)关于中国古代民族观的历史影响王俊拴古代中国民族观与国家统一认为,以古代民族观为基础的国家统一具有鲜明
18、的中国特色,中国古代民族观对古代中国的多民族国家统一,政治统一和国土统一产生了极其深刻的影响.夷夏一体的共识,不同民族据中原而主天下的共同目标在客观上使各民族形成了一种特有的向心力并逐步成为不可分离的政治共同体,促进了多民族国家的统一;建立在夷夏差异民族观基础上的直接治理与间接治理相结合的单一制统治模式,有力地保证了国家的政治统一;夷夏一体意识中华夏族与少数民族所处地域都是国土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的思想,巩固和维护了中国的国土统一.杨荆楚在浅论儒家民族观与祖国统一中认为,中国古代的儒家民族观和“大一统“ 思想,对于中国的统一和中华民族强大的凝聚力起着重大的历史推动作用.儒学是汉民族的传统文化,儒
19、家民族观就成为历代封建王朝处理民族关系,制定民族政策的思想基础和指导原则.文章指出,历史上许多少数民族建立政权后,自觉或不自觉地接受汉族先进的儒家文化,认同“大一统“ 的正统思想,接受儒家“用夏 1Lfl 中国之“的民族观,绝大多数都被汉族的先进文化所同化.这种民族观促使各民族 Et 益接近,相互吸收,相互依存,共同缔造了中国这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刘祥学论明代儒学中的民族观及其影响认为,明代儒学中的民族观深刻影响了明朝统治者对少数民族的基本看法.明代儒学中的民族观在一定程度上是统治阶级意志的反映,其统治者汉族中心论的民族观,与明代儒学中对少数民族排斥,歧视的内容是相一致的.明代儒学中的民族观有歧视,排斥少数民族的一面,但也有主张感化,怀柔少数民族的一面,这种双面的民族观为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