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第 八 单 元 生 命 活 动 的 调 节 和 免 疫注 意 事 项 :1 答 题 前 , 先 将 自 己 的 姓 名 、 准 考 证 号 填 写 在 试 题 卷 和 答 题 卡 上 , 并 将 准 考 证 号 条 形 码粘 贴 在 答 题 卡 上 的 指 定 位 置 。2 选 择 题 的 作 答 : 每 小 题 选 出 答 案 后 , 用 2B 铅 笔 把 答 题 卡 上 对 应 题 目 的 答 案 标 号 涂 黑 ,写 在 试 题 卷 、 草 稿 纸 和 答 题 卡 上 的 非 答 题 区 域 均 无 效 。3 非 选 择 题 的 作 答 : 用 签 字 笔 直 接 答 在 答 题 卡
2、上 对 应 的 答 题 区 域 内 。 写 在 试 题 卷 、 草 稿纸 和 答 题 卡 上 的 非 答 题 区 域 均 无 效 。4 考 试 结 束 后 , 请 将 本 试 题 卷 和 答 题 卡 一 并 上 交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 25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50 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意)1足球赛时,球员踢足球的瞬间,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形式是( )A静息电位 B神经冲动 C突触传导 D反射弧2下列有关兴奋在神经纤维上传导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兴奋可在神经纤维上双向传导B兴奋传导方向与细胞膜外局部电流的方向一致C静息时神经细胞的膜电位是外正内负D兴奋在神经纤维上以电
3、信号的形式传导3神经细胞处于静息状态时,细胞内外 K+和 Na+的分布特征是( )A细胞外 K+和 Na+浓度均高于细胞内B细胞外 K+和 Na+浓度均低于细胞内C细胞外 K+浓度高于细胞内,Na +相反D细胞外 K+浓度低于细胞内,Na +相反4以枪乌贼的粗大神经纤维作材料,在神经纤维某处的细胞膜外和膜内分别放置测量电极和参照电极(如下左图) ,在图中 M 点给予一次适宜刺激,通过电压表可测得的膜电位变化曲线应该是图中的( )A B C D5突触抑制包括突触前抑制和突触后抑制。突触前抑制是通过改变突触前膜的活动,释放的递质减少,从而引起抑制的现象。突触后抑制指的是神经元兴奋导致抑制性中间神经
4、元释放抑制性递质,作用于突触后膜上特异性受体,从而使突触后神经元出现抑制。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突触前抑制过程中,突触前膜释放的可能是兴奋性递质也可能是抑制性递质B突触后抑制过程中,突触后膜的外正内负电位进一步加强C突触后抑制过程中,在突触间隙中不能检测到正常数量的递质D突触后抑制过程中,由于释放的递质不能被突触后膜上的受体识别才发生抑制6某人因意外事故头部受伤,可以看懂文字,听懂别人说话,不能口头表达。该病人脑部受伤的部位可能是( )AS 区 BW 区 CH 区 DV 区7下列关于激素的阐述,不正确的选项是( )A激素是有机分子B激素只作用于相应的靶细胞、靶器官C激素直接参与细胞内多种
5、生命活动D激素是信息分子8正常情况下,人体进食后,血液中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的含量变化为( )A胰岛素含量增加,胰高血糖素含量减少 B胰岛素含量减少,胰高血糖素含量增加C胰岛素含量增加,胰高血糖素含量增加 D胰岛素含量减少,胰高血糖素含量减少9如图所示为甲状腺激素的分级调节示意图,其中 TRH 表示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TSH 表示促甲状腺激素、T 3和 T4表示甲状腺激素。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在垂体释放 TSH 方面,TRH 与 T3和 T4之间具有拮抗关系B在下丘脑释放 TRH 方面,TSH 与 T3和 T4之间具有协同关系C在短反馈和长反馈的作用下,图中各种激素的含量保持相对稳定D
6、不同激素的靶细胞可能不同的根本原因是各种靶细胞内的基因不同10下列有关人体内激素的叙述,正确的是( )2A运动时,肾上腺素水平升高,可使心率加快,说明激素是高能化合物B饥饿时,胰高血糖素水平升高,促进糖原分解,说明激素具有酶的催化活性C进食后,胰岛素水平升高,既可加速糖原合成,也可作为细胞的结构组分D青春期,性激素水平升高,随体液到达靶细胞,与受体结合可促进机体发育11给严重缺氧的病人输氧时,要在纯氧中混入 5%的二氧化碳气体,以维持呼吸中枢的兴奋,这属于( )A神经调节 B体液调节C激素调节 D神经调节和激素调节12当人所处的环境温度从 25降至 5时,耗氧量、尿量、抗利尿激素及体内酶活性的
7、变化依次为( )A减少、减少、增加、不变 B增加、增加、减少、不变C增加、减少、减少、不变 D增加、增加、减少、减少13下图为某人一段时间内体温变化示意图。分别导致图中 ab 和 de 段人体体温变化的事件可能是( )A非自主寒颤和发热B骨骼肌收缩和排尿C吹电风扇和剧烈运动D寒冷环境和汗液分泌增加14大面积烧伤的病人由于严重脱水,使血钾升高,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此时血液中( )A抗利尿激素浓度增加,醛固酮浓度减少B抗利尿激素浓度减少,醛固酮浓度增加 C抗利尿激素浓度增加,醛固酮浓度增加D抗利尿激素浓度减少,醛固酮浓度减少15人在恐惧、紧张时,在内脏神经的支配下,肾上腺髓质释放的肾上腺素增多,该
8、激素可作用于心脏,使心率加快。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该肾上腺素作用的靶器官包括心脏B该实例包含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C该肾上腺素通过血液运输到心脏D该实例中反射是实现神经调节的结构基础16关于人体三道防线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吞噬细胞在三道防线中都能够发挥作用B感染发生时,病原体已经突破了两道防线C第三道防线的结构最复杂,功能最强大D第二道防线的杀菌物质是指抗体17下列属于特异性免疫的是( )A泪液中的溶菌酶可杀死沙眼衣原体 B淋巴结内的吞噬细胞吞噬侵入人体的链球菌C胃液中的盐酸可杀死部分进入胃内的细菌 D注射卡介苗预防肺结核18下列有关免疫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非特异性免疫由遗传决定,而
9、特异性免疫是由遗传和环境条件共同决定B效应 B 细胞和效应细胞毒性 T 细胞的产生都有两个途径,且这两种细胞都会衰老和死亡C效应 B 细胞与相应的抗原能发生特异性结合,同时分泌抗体将抗原清除D同种抗原再次入侵人体时,相应的记忆细胞毒性 T 细胞在识别其之前,仍需巨噬细胞将其处理19H7N9 新亚型流感病毒也可引起禽流感,该病毒侵入人体后( )A非特异性免疫和特异性免疫过程均启动B刺激 T 细胞分泌淋巴因子与该病毒结合C刺激 B 细胞分裂分化为浆细胞与该病毒结合D痊愈者体内浆细胞和效应 T 细胞将长期保留20关于过敏原和抗原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过敏原第二次进入机体才能引起过敏反应,抗原第一
10、次进入就引起免疫反应B过敏原第一次进入机体就引起过敏反应,抗原第二次进入才能引起免疫反应C过敏原和抗原都是第一次进入机体就能引起反应D过敏原和抗原都是第二次进入机体才能引起反应21下图为人体生命活动调节机制的模式图,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该图若表示反射弧,兴奋都是以局部电流的形式传导3B如果 a 是下丘脑,b 是垂体,c 可以表示胰岛C若图示甲状腺激素分泌的分级调节,则 d 代表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D若图示细胞免疫的过程,则 b 为效应 B 细胞,c 代表抗体22下列关于植物激素的叙述,正确的是( )A赤霉素促进细胞的生长增殖B顶端优势的产生与细胞分裂素有关C乙烯促进果实的发育成熟D脱落酸不
11、只存在于衰老的植株体内23下图甲表示不同浓度生长素对某植物生长的影响,图乙表示将盆栽植物横放时植物的生长状况。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A甲图曲线表明生长素发挥生理作用与其浓度密切相关,P 点为促进生长的最适浓度B乙图中茎的背地性与胚芽鞘的向光性中生长素的作用机理相似C乙图中茎的背地生长、根的向地生长都能体现生长素具有两重性D用不同浓度的生长素溶液处理扦插枝条,生根数量可能相同24生物兴趣小组的同学对某品种番茄的花进行人工去雄后,用不同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2,4D 涂抹子房,得到的无子番茄果实平均重量见下表:2,4D 浓度(mg/L) 0 5 10 15 20 25 30 35无子番茄平均重量(g/
12、个) 0 13.5 26.2 6.5 53.6 53.6 43.0 30.2据表能得出的正确结论是( )A2,4D 浓度超过 25 mg/L,对果实的发育起抑制作用B2,4D 与生长素的作用效果相同C2,4D 诱导无子番茄的最适浓度范围为 2025 mg/LD2,4D 可以促进扦插枝条生根25如图为一种植物扦插枝条经不同浓度 IAA 浸泡 30 min 后的生根结果(新生根粗细相近) ,对照组为不加 IAA 的清水。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对照组生根数量少是因为枝条中没有 IAAB四组实验中,300 mg/L IAA 诱导茎细胞分化出根原基最有效C100 与 300 mg/L IAA 处理获得
13、的根生物量相近D本实验结果体现了 IAA 对根生长作用的两重性二、非选择题(本题包括 5 小题,除特别说明外,每空 2 分,共 50 分)26 (10 分)人手指意外触到蜡烛火焰,引起屈肘反射。其反射弧示意图如下。请回答下列问题:(1)图中神经元 a 产生的兴奋在传入神经纤维上以_的形式进行传导。当神经冲动传到神经末梢时,引起突触前膜内_释放神经递质,该递质与神经元 b 细胞膜上的_结合,使神经元 b 兴奋。神经元 b 的神经冲动进一步引起神经元 c 兴奋,最终导致屈肌收缩。(2)图中 M 点兴奋时,此处神经纤维膜两侧的电位表现为_。若 N 点受刺激产生兴奋,则在神经元 b 上_(填“有”或“
14、无” )膜电位的变化,其原因是_。27 (6 分)为探究不同因素对尿量的影响,某同学用麻醉后的实验兔进行不同的实验,实验4内容如下:a记录实验兔的尿量(单位:滴/分钟) 。b耳缘静脉注射垂体提取液 0.5 mL,记录尿量。c待尿量恢复后,耳缘静脉注射 20%葡萄糖溶液 15 mL,记录尿量,取尿液做尿糖定性实验。回答下列问题:(1)该同学发现,与 a 相比,b 处理后实验兔尿量减少,其主要原因是_。(2)c 处理后,肾小管腔内液体的渗透压会升高,实验兔的尿量会_。取尿液加入斐林试剂做尿糖定性实验出现砖红色,说明尿液中含有_。(3)若某实验兔出现腹泻、尿量减少现象,导致尿量减少的主要原因是血浆渗
15、透压升高,刺激了存在于_的渗透压感受器,从而引起尿量减少。28 (14 分)正常人体感染病毒会引起发热,发热过程分为体温上升期、高温持续期和体温下降期。下图为体温上升期机体体温调节过程示意图,其中体温调定点是为调节体温于恒定状态,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预设的一个温度值,正常生理状态下为 37。请回答下列问题:(1)图中激素甲的名称是_,激素乙通过_的途径作用于甲状腺。(2)体温上升期,人体骨骼肌不随意的节律性收缩,即出现“寒战” ,有助于体温_。综合图解分析,体温上升期人体进行体温调节的方式有_。(3)高温持续期,人体产热量_(填“大于” “小于”或“等于” )散热量。此阶段人体有时会出现脱水现象
16、,垂体释放抗利尿激素增加,肾小管和集合管_,从而减少尿量。(4)体温下降期,机体增加散热的途径有_。(5)体温上升期,人体会出现心率加快、血压轻度升高等症状,易引发慢性心血管疾病急性发作。请解释血压升高的可能原因:_。29 (9 分)乙型病毒性肝炎是由乙肝病毒(HBV)引起的、以肝脏炎性病变为主,并可引起多器官损害的一种疾病。请回答下列有关问题:(1)乙肝病毒不直接损害肝细胞,乙肝病毒在感染肝细胞后,主要通过机体的_(填“体液”或“细胞” )免疫反应引起肝组织损伤。乙肝病毒可以作为抗原刺激 T 细胞增殖、分化为_细胞,使被病毒入侵的肝细胞裂解死亡。(2)乙肝疫苗是预防乙肝病毒感染的最有效方法,
17、其主要成分是乙肝病毒外衣壳蛋白。简述乙肝疫苗具有降低 HBV 感染风险功能的原因:_。一年前小明已经按照医院的建议注射了乙肝疫苗,自身也存在了乙肝抗体,但现在他仍被传染了乙肝病毒。请分析可能的原因:_。(3)免疫系统能够成功地抵御大多数病毒,却不能抵御 HIV,原因是 HIV 主要侵染人体的_细胞。30 (11 分)下图表示生长素、赤霉素和乙烯三种激素对细胞纵向伸长的影响。己知赤霉素具有促进植物茎秆伸长的作用,而生长素合成过程中会有 ACC 合成酶的合成,这种酶是合成乙烯必要的。请回答下列问题:(1)生长素的化学名称是_,其促进细胞生长具有_特点。(2)据图分析,起促进作用的是_过程(填字母)
18、 。高浓度生长素条件下,细胞纵向伸长受到抑制可能原因是_。(3)某研究小组想知道生长素和赤霉素在促进月季插条生根方面是否有协同作用,进行了如下实验:a取生长状况相同的一年生月季枝条若干,平均分成四组,编号甲、乙、丙、丁。b甲、乙、丙三组插条基部分别用等量适宜浓度的生长素溶液、_溶液和一定比例的生长素与赤霉素混合溶液处理相同的时间,丁组不做处理。c在相同且适宜的条件下培养相同时间后,统计每组插条的_。(4)据图可知在植物生长发育和适应环境的变化过程中,各种植物激素并不是孤立地起作用,而是_的结果。教 育 单 元 训 练 金 卷 高 三 生 物 卷 ( A)第 八 单 元 生 命 活 动 的 调
19、节 和 免 疫答 案一、选择题(本题包括 25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50 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意)1 【答案】B【解析】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是以神经冲动即电信号的形式,B 正确。2 【答案】B【解析】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形式是电信号,方向可以是双向的,A 正确;兴奋传导的方向与细胞膜内局部电流的方向一致,与细胞膜外局部电流的方向相反,B 错误;静息时,因为钾离子外流,神经纤维的膜电位为外正内负,C 正确;兴奋在神经纤维上以电信号的形式传导,D 正确。3 【答案】D【解析】神经细胞处于静息状态时,膜主要对钾离子有通透性,造成钾离子通过协助扩散方式外流,使膜外阳离子浓度高于膜内
20、,产生内负外正的静息电位,随着钾离子外流,形成内负外正的电位差,阻止钾离子继续外流,故细胞外的钾离子浓度依然低于细胞内;当神经细胞受到刺激时,激活钠离子通道,使钠离子通过协助扩散方式往内流,说明膜外钠离子浓度高于膜内,据此判断,A、B、C 错误,D 正确。4 【答案】C【解析】在静息状态时,膜外正电位,膜内负电位,由此可以确定曲线的起点应该是正值。当在 M 点给予一次适宜刺激,M 点兴奋,产生动作电位并向两端传导,当兴奋传向电极所在的位置,此时引起 Na 内流,电极所在位置膜外电位由正变负,膜内电位由负变正,所以在电压表上测得的数值由正变为负;当兴奋继续往前传导时,电极处的电位又恢复成静息电位
21、(外正内负) ,电压表测得的数值又由负变正。故曲线变化为图中的曲线,C 正确。5 【答案】B【解析】根据题干信息分析,突触前抑制过程中,突触前膜释放的是兴奋性递质,但是释放的递质减少,从而引起抑制的现象,A 错误;突触后抑制过程中,释放抑制性递质,使得突触后膜的外正内负电位进一步加强,B 正确,C 错误;突触后抑制过程中,释放的递质能够被突触后膜上的受体识别,D 错误。6 【答案】A【解析】视觉性语言中枢(V 区)受到损伤时,不能看懂文字,但能听懂别人谈话;听觉性语言中枢(H 区)受到损伤时,能看懂文字,但不能听懂别人谈话;运动性语言中枢(S 区)受到损伤时,能听懂别人谈话,但自己不会讲话;书
22、写性语言中枢(W 区)受到损伤时,能够讲话,但不会书写。综上所述,A 正确。7 【答案】C【解析】激素的化学本质是有机分子,A 正确;激素通过体液运输,只作用于靶细胞或靶器官,B 正确;激素通过调节各种细胞的代谢活动来影响人体的生理活动,不直接参与细胞内多种生命活动,C 错误;激素是信号分子,能够传达信息控制细胞的活动,D 正确。8 【答案】A【解析】人进食后血液中葡萄糖的含量增加,使胰岛 B 细胞分泌活动增强,分泌的胰岛素就多,使血糖降低;而胰高血糖素的作用是使血糖的含量上升,与胰岛素互为拮抗关系,所以进食后,胰高血糖素分泌减少。综上所述,A 正确。9 【答案】D【解析】据图分析,TRH 促
23、进垂体释放 TSH,而 T3和 T4会抑制垂体释放,两者表现为拮抗关系,A 正确;TSH 与 T3和 T4都能够抑制下丘脑释放 TRH,两者之间表现为协同关系,B 正确;图中显示在短反馈和长反馈的作用下,图中各种激素的含量保持相对稳定,C 正确;不同激素的靶细胞来自于同一个受精卵,具有相同的基因,D 错误。10 【答案】D【解析】人体运动时,肾上腺素水平升高,给细胞传达一种调节代谢的信息,引起心率加快,增加心输出量,进而提高细胞代谢速率,为身体活动提供更多能量,可见激素不是高能化合物,而是信息分子,A 错误;饥饿时,血糖浓度低,刺激胰岛 A 细胞分泌更多的胰高血糖素,胰高血糖素与相应靶细胞膜上
24、的受体结合,进而促进靶细胞内的糖原分解,但胰高血糖素不具有酶的催化活性,B 错误;进食后,食物中的糖类经消化吸收导致血糖浓度升高,刺激胰岛 B 细胞分泌更多的胰岛素,胰岛素通过促进葡萄糖进入组织细胞及其在组织细胞内氧化分解、合成糖原等生理过程而降低血糖浓度,但其不能作为细胞的结构组分,C 错误;青春期,性腺分泌的性激素水平升高,性激素随体液运输到达靶细胞,与相应的受体结合,促进生殖器官的发育以及生殖细胞的形成,D 正确。11 【答案】B【解析】神经调节是通过反射弧而发生的,A 错误;二氧化碳能维持神经系统的兴奋性,此时的二氧化碳是作为信息分子来调节的,属于体液调节,B 正确;激素是由内分泌腺细
25、胞分泌的具有调节作用的有机物,二氧化碳不是激素,C、D 错误。12 【答案】B【解析】环境温度从 25降到 5时,人体内甲状腺激素和肾上腺素分泌增加,促进新陈代谢,因此耗氧量增加;环境温度从 25降到 5时,人体皮肤排汗减少,为了维持体内水平衡,因此尿量增加;寒冷环境下皮肤排汗减少,体内水分较多,细胞外液渗透压相对较低,因此抗利尿激素分泌减少;环境温度从 25降到 5时,人体体温能保持相对稳定,因此体内酶的活性保持不变,综上所述,B 正确。13 【答案】C【解析】ab 段体温下降,是由于散热量增加,可能的原因是吹电风扇或处于寒冷环境中;de段体温上升,可能是由于产热量增加或散热量减少,非自主寒
26、颤、发热、剧烈运动均会导致体温升高,综上所述,C 正确。14 【答案】C【解析】严重脱水,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刺激下丘脑渗透压感受器,下丘脑神经细胞分泌,并由垂体释放抗利尿激素浓度增加,促进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的重吸收,减少尿量;血钾升高刺激肾上腺,使醛固酮分泌增加,促进肾小管和集合管对钠的重吸收和对钾的分泌,综上所述,C 正确。15 【答案】D【解析】根据题意“该激素可用于心脏,使心率加快”可以看出,该激素作用于心脏,心脏是靶器官,A 正确;根据题意“在内脏神经的支配下,肾上腺髓质释放肾上腺素” ,该过程既有神经调节又有激素调节,B 正确;激素通过血液运输,肾上腺素通过血液运输到心脏,C 正确
27、;反射弧是神经调节的结构基础,D 错误。16 【答案】C【解析】吞噬细胞不能在第一道防线中起作用,A 错误;感染发生时,病原体已突破了三道防线,B 错误;第三道防线为免疫器官和免疫细胞,其结构最复杂,功能最强大,C 正确;第二道防线中的杀菌物质为溶菌酶,而不是抗体,D 错误。17 【答案】D【解析】A、B、C 属于非特异性免疫,注射卡介苗预防肺结核属于免疫预防,属于特异性免疫,D 正确。18 【答案】C【解析】非特异性免疫是先天具有的,是由遗传决定的,特异性免疫是后天形成的,受遗传和环境共同决定,A 正确;效应 B 细胞可由 B 细胞和记忆细胞产生,效应细胞毒性 T 细胞可由 T 细胞和记忆细
28、胞形成,都会衰老和凋亡,B 正确;效应 B 细胞不能与抗原结合,C 错误;同种抗原再次侵入人体时,仍需巨噬细胞处理,D 正确。19 【答案】A【解析】H7N9 新亚型流感病毒是寄生在细胞内的病原体,病毒侵入机体后机体的非特异性免疫和特异性免疫都发挥作用,对于侵入细胞内的病毒需要通过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的共同作用才能消灭。流感病毒侵入人体后人体的非特异性免疫和特异性免疫均发挥作用,A 正确;淋巴因子的作用是促进 B 细胞增殖分化成浆细胞和记忆细胞及促进效应 T 细胞的杀伤力,不能直接与病毒结合,B 错误;浆细胞的作用是产生抗体,不能与病毒直接结合,C 错误;痊愈者体内的记忆细胞能较长时间保留,D
29、错误。20 【答案】A【解析】过敏反应是指已免疫的机体在再次接受相同过敏原时所发生的组织损伤或功能紊乱。由此可见,过敏原第二次进入机体才会引起过敏反应,而抗原第一次进入机体就能引起免疫反应,A 正确。21 【答案】C【解析】兴奋在反射弧中传导的形式有两种局部电流和神经递质,A 错误;下丘脑分泌的激素直接可以作用于胰岛,B 错误;若上图表示甲状腺激素分泌的分级调节,下丘脑能产生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作用于垂体,则 d 代表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C 正确;若上图表示细胞免疫过程,则 b 为效应 T 细胞,c 代表淋巴因子,若 b 为效应 B 细胞,c 代表抗体,则该图表示体液免疫过程,D 错误。2
30、2 【答案】D【解析】赤霉素促进细胞的生长,不促进增殖,A 错误;顶端优势的产生与生长素有关,B 错误;乙烯促进果实的成熟,不促进果实发育,C 错误;脱落酸不只存在于衰老的植株体内,D 正确。23 【答案】C【解析】甲图曲线表明生长素的生理作用具有两重性,P 点表示促进作用最大时对应的浓度,A 正确;乙图中茎的背地性与胚芽鞘的向光性中生长素的作用机理相同,都是高浓度促进生长,B正确;根对生长素浓度敏感性强,近地侧的生长素浓度高,抑制根的生长,远地侧生长素浓度低,促进了根的生长,所以根向地生长,体现了生长素的两重性,但是茎的背地生长只能体现促进作用,C 错误;浓度不同但促进作用可能相同,所以用不
31、同浓度的生长素溶液处理扦插枝条,生根数量可能相等,D 正确。24 【答案】C【解析】2,4D 浓度为 0 的一组作为对照组,与对照组相比,其他各组均能促进果实生长,所以 2,4D 浓度超过 25 mg/L 时,对果实发育仍是促进作用,只是促进作用减弱,A 错误;本题没有将 2,4D 和生长素对照使用,因此不能说明 2,4D 与生长素的作用效果相同,B 错误;从表中数据可以看出,2,4D 诱导无子番茄的最适浓度范围为 2025 mg/L,C 正确;该实验没有涉及枝条生根,不能说明 2,4D 可以促进扦插枝条生根,D 错误。25 【答案】B【解析】对照组生根数量少是因为枝条中 IAA 较少,A 错
32、误;据图分析可知,四组实验中,300 mg/L 的 IAA 浓度下平均生根数最多,说明诱导茎细胞分化出根原基最有效,B 正确;图中显示,100 mg/L 与 300 mg/L 处理获得的根的长度相近,但是数量不相等,因此两者获得的根的生物量不相等,C 错误;与对照组相比,高浓度下没有体现抑制生根数和根长的现象,因此不能体现出 IAA对根生长作用的两重性,D 错误。二、非选择题(本题包括 5 小题,除特别说明外,每空 2 分,共 50 分)26 (10 分) 【答案】 (1)局部电流(或电信号或神经冲动) 突触小泡 (特异性)受体(2)内正外负(1 分) 无(1 分) 兴奋在神经元之间只能单向传
33、递【解析】 (1)兴奋在神经纤维上以电信号的形式传导,当兴奋传到轴突末端时,刺激突触前膜内的突触小泡,使其释放神经递质,然后与突触后膜上的特异性受体结合,引起突触后膜电位变化,使下一个神经细胞产生兴奋。 (2)M 点在静息时,膜电位为内负外正,受刺激后变为内正外负。由图可知,手指皮肤下有感受器,a 神经元为传入神经,b 为神经中枢,c 为传出神经,而兴奋在反射弧中各神经元间只能单向传递,所以 N 点受刺激产生兴奋只能在 c 神经元内传导,不能引起 b 神经元的兴奋。27 (6 分) 【答案】 (1)垂体提取液中含有抗利尿激素,促进了肾小管和集合管重吸收水 (2)增加 葡萄糖(1 分)(3)下丘
34、脑(1 分)【解析】 (1)b 中注射的是垂体提取液,垂体提取液中含有抗利尿激素,抗利尿激素能促进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的重吸收,从而导致 b 处理后实验兔尿量减少。 (2)静脉注射 20%葡萄糖溶液 15 mL,会使血浆的葡萄糖浓度高于正常血糖水平,过多的葡萄糖会随尿液排出体外,导致肾小管腔内液体的渗透压升高,同时会带走大量的水分,使得尿量增加。斐林试剂可与还原糖反应产生砖红色沉淀,取尿液加入斐林试剂做尿糖定性实验出现砖红色,说明尿液中含有葡萄糖。 (3)实验兔出现腹泻会导致大量的水和无机盐丢失,使得血浆渗透压升高,刺激下丘脑的渗透压感受器,使抗利尿激素合成和分泌增加,促进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的重
35、吸收,引起尿量减少。28 (14 分) 【答案】 (1)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 体液运输(1 分)(2)上升到已上调的体温调定点(上升到 38.5) 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3)等于(1 分) 重吸收水的能力增强(重吸收水量增加)(4)汗腺分泌增加,皮肤血管舒张(5)心脏血液输出量增加,外周血管收缩【解析】 (1)根据以上分析已知,图中激素甲表示下丘脑分泌的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乙表示垂体细胞分泌的促甲状腺激素,其中促甲状腺激素通过体液运输的途径作用于甲状腺,促进甲状腺的发育和甲状腺激素的分泌。 (2)体温上升期,人体骨骼肌收缩有助于体温上升到已上调的体温调定点;图示增加产热的方式有神经调节和体液调
36、节,即体温上升期人体进行体温调节的方式有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 (3)高温持续期,人体温度维持相对稳定,因此人体产热量与散热量相等;垂体释放抗利尿激素可以促进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分的重吸收,进而减少尿量。 (4)体温下降期,机体皮肤血管舒张、血流量增加,以增加散热量,还可以通过汗腺分泌增加散热量。 (5)体温上升期,由于心脏血液输出量增加,外周血管收缩,导致人体出现心率加快、血压轻度升高等症状,因此易引发慢性心血管疾病急性发作。29 (9 分) 【答案】 (1)细胞(1 分) 效应 T (2)乙肝病毒外衣壳蛋白作为抗原可引起机体的特异性免疫,产生抗体和记忆细胞,当相同的抗原再次入侵机体后,已有的抗
37、体和记忆细胞会通过二次免疫快速产生更多抗体,将其清除,阻止机体进一步感染 接种乙肝疫苗后,随着时间的推移,体内的乙肝病毒的抗体浓度下降,这样就不能有效地阻止乙肝病毒的感染 (3)T 淋巴【解析】 (1)乙肝病毒感染肝细胞后,主要通过机体的细胞免疫反应引起肝组织损伤;T 细胞被抗原刺激后增殖分化形成效应 T 细胞和记忆细胞,其中效应 T 细胞作用于靶细胞,使得被病毒入侵的肝细胞裂解死亡。 (2)乙肝病毒外衣壳蛋白作为抗原可引起机体的特异性免疫,产生抗体和记忆细胞,当相同的抗原再次入侵机体后,已有的抗体和记忆细胞会通过二次免疫快速产生更多抗体,将其清除,阻止机体进一步感染。接种乙肝疫苗后,随着时间
38、的推移,体内的乙肝病毒的抗体浓度下降,这样就不能有效地阻止乙肝病毒的感染,所以小明仍被传染了乙肝病毒。 (3)HIV 主要侵染人体的 T 淋巴细胞,使人丧失几乎一切免疫能力,所以免疫系统能够成功地抵御大多数病毒,却不能抵御 HIV。30 (11 分) 【答案】 (1)吲哚乙酸(1 分) 两重性(1 分) (2)a 和 c 高浓度生长素促进乙烯的合成,乙烯抑制了细胞的纵向伸长 (3)赤霉素(1 分) 平均生根数 (4)多种激素相互作用,共同调节【解析】 (1)生长素的化学名称是吲哚乙酸,其促进细胞生长具有两重性。 (3)根据图示分析,由图可知,生长素是直接促进植物细胞伸长的,而赤霉素则是通过调节生长素的含量来间接促进植物细胞伸长。a 过程表示促进,b 过程表示抑制,所以图中起促进作用的过程有 a 和 c。高浓度生长素条件下,细胞纵向伸长受到抑制可能原因是高浓度生长素促进乙烯的合成,乙烯抑制了细胞的纵向伸长。 (3)探索生长素和赤霉素在促进月季插条生根方面是否有协同作用,其自变量是单独施用和混合施用两种激素,因变量是统计每组插条的平均生根数量。 (4)在植物的生长发育过程中,各种激素并不是孤立地起作用,而是多种激素相互作用,共同调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