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肠痈诊疗方案徐闻县中医院肠痈,病名。痈疽之发肠部者。出 素问厥论。肠痈可包括今之急慢性阑尾炎、阑尾周围脓肿等。是外科急腹症常见的一种疾病。本病的发生是与阑尾解剖特点、阑尾腔梗阻和细菌感染有关。临床以右下腹固定压痛,肌紧张,反跳痛为特征。一 诊断(一)疾病诊断1.中医诊断标准: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行业标准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ZY/T001.7-94)本 病 多 由 进 食 厚 味 、恣 食 生 冷 和 暴 饮 暴 食 等 因 ,以 致脾 胃 受 损 ,胃 肠 传 化 功 能 不 利 ,气 机 壅 塞 而 成 ;或 因 饱 食 后 急 暴 奔走 ,或 跌 仆 损 伤 ,导 致 肠 腑 血 络
2、 损 伤 ,瘀 血 凝 滞 ,肠 腑 化 热 ,瘀 热 互结 ,导 致 血 败 肉 腐 而 成 痈 脓 。 外 科 正 宗 卷 三 :“肠 痈 者 ,皆 湿 热 瘀 血 流 于 小 肠 而 成 也 。由 来 有 三 :男 子 暴 急 奔 走 ,以 致 肠 胃 传 送 不 能 舒 利 ,败 血 浊 气 壅 遏而 成 者 一 也 ;妇 人 产 后 ,体 虚 多 卧 ,未 经 起 坐 ,又 或 坐 草 (胎 产 )艰难 ,用 力 太 过 ,育 后 失 逐 败 瘀 ,以 致 败 血 停 积 肠 胃 ,结 滞 而 成 者 二也 ;饥 饱 劳 伤 ,担 负 重 物 ,致 伤 肠 胃 ,又 或 醉 饱 房
3、劳 ,过 伤 精 力 ,或生 冷 并 进 ,气 血 凝 滞 而 成 者 三 也 。”2.西 医 诊 断 标 准 :参 照 第 7 版 外 科 学 教 材 (人 民 卫 生 出版 社 )(1).转移性右下腹痛 初起上腹或脐周痛,数小时后疼痛转移并局限于右下腹。70-80%的病人具有典型的转移性腹痛的特点。(2).胃肠道症状 恶心、呕吐,有的病人伴腹泻、里急后重、腹胀等。(3).全身症状 乏力、发热(达 38 度左右)、心率增快。发生门静脉炎时可出现寒战、高热、和黄疸。(4).腹膜刺激征 腹痛转移至右下腹部后,右下腹有局限性压痛、反跳痛及肌紧张。右下腹压痛是急性阑尾炎最常见的重要体征,压痛点多在麦
4、氏点(右髂前上棘与脐连线的中外 1/3 交点)。右下腹包块,提示阑尾脓肿形成。(5).病理体征 结肠充气试验阳性、腰大肌试验阳性、闭孔内肌试验阳性、直肠指检示子宫直肠凹或膀胱直肠凹有触痛。(6).实验室检查 白细胞计数升高,中性粒细胞比例增高,尿检查一般正常,尿中少量红细胞提示阑尾与输尿管或膀胱靠近。(7). B 超、CT 影象学检查 可以发现肿大的阑尾或脓肿。(二)证候诊断气血淤滞证 证候:转移性右下腹痛,呈持续性、进行性加剧,右下腹局限性压痛或拒按;伴恶心纳差,可有轻度发热;苔白腻,脉弦滑或弦紧。 湿热蕴结证 证候:腹痛剧烈,右下腹压痛,反跳痛明显,肌紧张明显,但局限于右下腹,无扩散趋势。
5、若湿重于热则微热,口渴不欲饮,大便溏而不爽,小便黄,舌质淡红,苔黄 腻,脉弦滑;若 热重于湿则发热明显,腹部剧痛,拒按明显,口干欲 饮,大便秘 结,小便黄赤,舌 质红,苔黄腻,脉弦滑数。 热毒壅盛证 证候:腹痛剧烈,全腹压痛、反跳痛,腹皮 挛急;高热不退或恶寒发热, 时时汗出, 烦渴, 恶心呕吐,腹 胀,便秘或似痢不爽;舌红绛而干,苔黄厚干燥或黄糙,脉洪数或细数。 二 中医治疗方案(一)中药汤剂治疗:1. 气血瘀滞证治法:行气祛瘀,清热解毒。方药:大黄牡丹汤大黄 15g 桃仁 15g 芒硝 10 g 冬瓜仁 15 g 红藤 30g 丹参 20g 陈皮 15g 枳实 15g 丹皮 15 g 甘草
6、 5g 。2. 湿热蕴结证治法:通腑泄热,利湿解毒。方药:大柴胡汤。柴胡 25g,白芍 25g,黄芩 15g,枳壳 15g,木香 25g,元胡 15g,大黄 40g,金钱草 50g。3.热毒壅盛证治法:通腑排脓,养阴清热。 。方药:阑尾清解汤。大黄 5g,芒硝 10g,丹皮 15g,桃仁 20,冬瓜子 15g,川芎 5 g,当 归 10g, 皂角刺 10g,,生黄芪 20,,穿山甲 5g。(二)特色中药外敷治疗无论脓已成或未成,均可用肠痈外敷散,用水或蜂蜜调成糊状,外敷右下腹。肠痈外敷散组成:大黄、黄柏、姜黄、白芷各2500 克,南星、陈皮、苍术、厚朴、甘草各 1000 克,天花粉 5000克
7、,共研细末。用法:日一次外敷于右下腹阑尾区。(三)特色中医针灸治疗肠痈患者多见腹胀,腑气不通,大便难解,可选用针灸治疗,促进胃肠功能恢复。针法取足三里、合谷、阑尾穴、内关等,每日 1-2 次,每次 20-30 分钟,电针 可提高疗效。灸法取足三里、气海、关元等,每次 20-30 分钟。三 中医治疗效果评估(一) 评 价标准1.痊愈:腹胀腹痛消失,进食无特殊不适。2.显效:腹胀腹痛消失,食欲欠佳或腹胀腹痛明显缓解,进食无特殊不适。3.有效:腹胀腹痛减轻,食欲改善。4.无效:腹胀腹痛无明显减轻,食欲无明显改善。(二 )评 价方法肠痈主要以转移性右下腹痛为主,右下腹麦氏点压痛及反跳痛,部分病人伴有恶心、呕吐、腹泻、里急后重、腹胀、乏力、发热等症。临床疗效的评价方法主要以腹痛的程度、麦氏点压痛及反跳痛的程度为主要依据,食欲及腹胀程度为次要依据。相关的实验室检查和辅助检查作为参考。四 中医治疗难点(一)中医治疗难点:我科收治的肠痈患者病情多样,轻重不一,常合并有其它器官或系统疾病,部分病人证型相差明显。及少数腹腔炎症重,脓液多的患者术后 3 月至 1 年内出现肠粘连症状。(二)应对措施:加强中药辩证施治,提高中医辨证准确率。术中预防应用防粘连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