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新设计的关注点 摘要:学生是数学活动的主体,为切实加强学生的主体地位,必须改变传统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设计旧有模式。关注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和生活经验是教学新设计的基本保证,了解学生的学习起点,才能把知识结构与学生认知结构相吻合;变“线性”程序为“块状”程序是教学新设计的基本形式,“块状”设计能最大限度给予学生思维活动空间;关注动态生成性学习是教学新设计的基本策略,能丰富课堂教学内容,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和满足学生的学习需要。 关键词: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新设计 备好课是上好课的前提,这是众人皆知的道理。然而当教师把一节事先深入钻研教材,按知识逻辑结构顺序设计严密的“好课”拿到课堂上
2、实施时,却往往发生学生的学习思路与教师的教学思路不太一致,陷教师于左右为难的境地,顺着学生的思路走吧,担心打乱完整的教学程序,难以保证教学进度;不顺着学生的思路走吧,又担心丧失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兴趣。碰到这样的问题该如何解决?笔者经过实践与研究,认为要改变这种现状,必须改变以“教”为中心的传统课堂教学设计。 一、教学新设计要关注学生已有知识基础和生活经验 教学新设计要充分了解学生的已有知识和直接经验。传统的教学设计往往只关注教材的知识逻辑结构,而忽略了学生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教学新设计则必须在关注教材的知识逻辑结构的同时,还必须关注学生已有的知识结构、经验基础,并以此为起点展开教学
3、。因为教学过程的本质是学生能动的特殊的认知过程,教学过程只有学生主动参与,在活动中构建新知,这样的学习才是生动、活泼的有意义的学习。 如教学“分数初步认识”一课,课始老师就开门见山地揭题并问:“你们听说过分数吗?”生1:有,数学练习本就有分数练习本;生2:一个东西分成两半,一半就是12 。师:看到这个课题,你们还想知道什么?生1:分数有什么用?生2:分数怎样写:生3:分数是什么?到底怎么分?紧跟着教师就学生提出的问题进行整理:什么是分数?分数怎么写?怎么读?分数有什么用?接着教师让学生自由选择课前准备的学习材料(其中有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等纸片)尝试折出12 ,再把学生折出的纸片(有对的
4、,也有错的)展示在黑板上进行分类和讨论交流 “分数初步认识”本是起始学习内容,按理说学生是一无所知的。但事实上学生在生活中接触过分数。教师本着从关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出发,先了解学生对“分数”到底了解多少,接着提出“还想知道什么?”这个问题,从而把被动学习转变为主动学习,调动了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体现了学生是学习主人的教学新理念。 二、教学新设计要关注变“线性”程序为“块状”程序 传统的教学设计在程序安排上基本是“线式”设计,即以教学内容的知识逻辑结构为依据设置教学环节,并在教学内容呈现顺序、各环节的教学时间安排等方面均有明确的规定。这就使整个教学过程仿佛成了一条由若干个具有严格间距的点所构
5、成的线段。“线性”设计由于学生的学习空间、组织形式是封闭的,体现的是“教为中心”的课堂观念,必然导致教路与学路的冲突,使得课堂教学显得呆板。课程新一轮改革强调确立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并把学习视为学生生命发展与张扬的过程,为此教学设计须把“线性”程序转变 “块状”程序。 所谓“块状”程序,就是要求教师在充分考虑学生现实状态的基础上,为促进他们的有效学习提出多种假设,并据此拟定一个在实际操作中可以随时调控的大致框架、轮廓或可选择的学习路径。显然“块状”设计形成的教学程序能给予学生充分的思维活动空间,是一种具有开放性的弹性特点的课堂学习结构。其实这就把教师教的程序转变为学生学的活动程序。 如前面
6、提到的分数初步认识,教师让学生尝试用学习材料折出12 后,通过辨别、比较、分类,再通过讨论、交流认识了12 后,接着教师让学生再任意折一个自己喜欢的分数并涂上颜色,此时学生在理解“12 ”含义的基础上运用知识迁移大多顺利地折出了14 、18 等分数。由于得给了学生充分的自主学习和思维空间,有的学生还折出了24 、48 等分数,并发现了24 =12 ,48 =12 ;有的学生还想到了把一个长方形平均分成4份,涂色的1份是14 ,空白的部分是34 ,学生的思维相当活跃。随后教师引导学生评价各个分数,并组织学生展开对24 、48 、34 等分数的讨论。整堂课学生学得主动、活泼,其主要原因在于教学设计
7、采用了框架式设计,留足时间和空间让学生去操作、尝试、合作、交流、讨论,教师则按照学生的思维发展给予引导、组织讨论,疑难处给予点拨,起到教学引领的作用。 三、“学案”设计要关注课堂动态生成性学习资源 以“学为中心”的教学新设计,由于学习空间、组织形态、学习方式、教学内容等的开放性,必然带来课堂学习的动态生成性问题。传统的课堂教学往往排斥和否认这种教学资源;而在教学新设计中则必须接纳和包容这种资源。为使动态生成更有效和经济,教师在教学设计时就得对学习中可能出现的问题作多种预设。再举“分数的初步认识”一例,当教师让学生尝试折出12 时,可能出现三种情况:一、学生折得全对,二、有对有错,三、全错。所以
8、教师必须预设三种应对策略,当出现有对有错的情况,这是最理想的,因为概念形成需要正反例的辨别比较,这样对概念的理解才会更深刻。若出现全对或全错时,教师就要发挥组织参与的作用,把预先准备的正例或反例加进去,使学生对观察的对象有个全面的了解,起到培养学生观察能力、辨别能力的作用,同时促进学生更加有效的学习。 在教学设计时,尽管教师作了多种预设,却还是会碰到非预设性生成问题。对于非预设性问题的生成,教师则要有对教学目标的总体把握,及对信息反馈作出快速反应和调控的能力。对于有价值的非预设性生成利用得好可使课堂教学更加精彩;对于教学目标的“无价值”的非预设性生成,则要及时给予引导,以免浪费有效的学习时间。
9、如“分数基本性质”一课,教师在指导学生得出34 =68 =912 后,引导学生观察分子、分母的变化情况,经过学生的交流、思考,得出了结构“分数的分子、分母同时乘以或除以一个数,分数的大小不变”。教师此时追问了一句:“对这一段话谁还有补充吗?”教师的本意是想让学生说出“0除外”,从而把规律补充完整。生1站起来却答道:“其实分数基本性质与商不变性质差不多。因为被除数相当于分子,除数相当于分母,所以分数基本性质可由商不变性质变过来。”学生的发言完全出乎教师意料,教师一听急了,忙说:“请注意,我刚才提的问题,是问对这段话有什么补充?”生2答:“这段话还应加上0除外。”师:“很好,请坐下。”。以上教学片
10、段中生1的回答是一个有价值的非预设性生成,他不仅与其他学生一样从操作得到的例证中归纳出分数基本性质,而且还能将商不变性质进行横向迁移建构新知。教师若能及时利用这一非预设性生成,让学生展开讨论交流,学生获得的将不是孤立的知识,而是一个良好的知识系统,还能有力地培养学生的迁移能力。可惜教师急于得出分数基本性质的完整结论,放弃了这一有价值的非预设性生成,扼杀了学生创新思维和学习积极性。 再有一位教师上有余数除法一课,在导入阶段设计了这样的教学情景:为迎接“六一”儿童节,商店按红、黄、蓝三种颜色的次序在门口挂了一些灯笼,一辆卡车停在门前遮住了挂在后面的部分灯笼,谁能知道第17盏灯笼是什么颜色?一学生答
11、道:“叫司机把车子开走就知道是什么颜色了。”对于学生的这一非预设性答案,教师随机应变说:“司机叔叔回家了,一下子还回不来,我们能不能根据它们的排列规律来寻找答案呢?”从而在较短的时间里就把学生的思维引入方法的探究中。对课堂中出现的“无价值”非预设性生成问题,教师应及时地把学生思维引到学习主题上,体现教师机智灵活的教学艺术。 小学数学教学新设计强调学生是课堂学习的主人,教师应想方设法把课堂还给学生,只有这样才能唤起学生学习的热情,让课堂“活起来”是数学活动的教学,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主体。为落实过程性目标,使学生在获取知识与技能的同时,教学思维和方法、情感和态度都得到均衡、持续的发展,就必须要改变传统备课模式,变“教案”为“学案”。 参考文献: 1 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修订版)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2 贺斌.零距离施教:和谐师生关系的构建艺术M. 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第 6 页 共 6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