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认识因数、质数、合数教学设计教学内容:冀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第 55、56 页。教学目标:1、在自主写算式以及找 110 各数所有因数的活动中,经历认识因数、质数、合数的过程。 2、了解因数,在 1100 的自然数中,能找出某个自然数的所有因数;了解质(素)数、合数,会判断一个数是质数还是合数,能找出 100以内所有的质数。3、能积极主动参加学习活动,愿意与他人交流自己的做法和发现的结果,获得成功的体验。教学方案:教学环节 设计意图 教学预设一、认识因数1、出示 12这个数,让学生思考看到 12能想到什么,并提出把 12写成两个数相乘的形式,鼓交流由 12想到的问题,既复习了前几节课的学习内容
2、,又为今天学习新知打下基础。师:大家看,老师写了 12这个数,看到 12你能想到什么?学生可能会说:12是自然数,它是 2的倍数,3的倍数 4的倍数,6 的倍数。如果学生说出 12是 1和 12的倍数,教师提出表扬。2励学生看谁写出的多。师:请同学们把 12写成两个数相乘的形式。看谁写出的式子又对又多。教师巡视指导。2、交流学生写出的算式,并结合学生写出的三种形式,告诉学生:乘数也叫因数,1、2、3、4、6、12这些数都是 12的因数。然后,让学生讨论一下,12和它的因数有什么关系?使学生了解积是因数的倍数。在原来乘法的知识经验的背景下了解因数的概念,有利于学生理解因数的含义,并体会积是因数的
3、倍数。师:谁愿意说一说你写的算式?学生说,教师板书。学生可能出现六种情况:12112,12121,1226,1262, 1234, 1243。通过讨论可把出的算式整合为三个算式。师: 12112 和 12121 两个乘法算式的乘数相同,都是 1和12,这两个算式可以算一种情况。1226 和 1262,可以看成一种情况,1234 和 1243 可以看成是同一种情况。师:把右边一组算式擦掉。如果有的算式学生没有说出,教师可作为参与者补充。师:刚才大家把 12写成了两个数相乘的形式,在乘法算式中乘数也叫3因数。1、2、3、4、6、12 这些数都是12的因数。师:板书:1、2、3、4、6 都是12的因
4、数。请同学们数一数 12一共有几个因数?想一想,12 和它的因数是有什么关系?学生可能会说:12有 6个因数,12 是它每个因数的倍数。3、尝试找出一个数的所有因数。(1)提出用自己的方法找出18和 24所有因数的要求,让学生自主完成。给学生用自己的方法找一个数所有因数的机会,加深对因数的含义的认识,自主探索找一个数因数的方法。师:12 有 6个因数,老师给出你一个自然数,你能找出它的所有因数吗?下面就请大家用自己的方法分别找出 18的所有因数,先想一想怎样找不容易遗漏,再找出来写下来,看谁找得全。教师巡视,重点了解学生找因数的方法。(2)学生交流写的结果,重点关注找因数的不同方法。交流是学生
5、体验成功的过程,同时也是互相学习的平台。师:谁愿意汇报一下你写的结果,并说一说你是怎样找到这些因数的?学生交流写的结果和自己找的方法,教师板书。学生找因数的方法可能有:4利用乘法找。因为18118,1829,1836,所以 18的因数有 1、2、3、6、9、18。利用除法找。因为18118,1829,1836,所以 18的因数有 1、2、3、6、9、18。学生可能会一个一个找,可能按照从小到大或从大到小的顺序找。不管学生用哪种方法,只要做的对就要给予鼓励。(3)讨论找一个数所有因数的方法。使学生了解,按照一定的顺序去写,才不会遗漏、不会重复。还要提醒学生,在写某个数的因数时,不要忘了 1和它本
6、身。培养学生自我反思和优化的意识,学会找一个数所有因数的方法。师:同学们都用自己的方法找出了 18的所有因数。现在,大家讨论一下,要找到一个数的所有因数,怎样找不容易遗漏或重复呢?一对一对找,比如 18的因数有:1、18;2、9;3、6。从小到大按一定的顺序找。所有数的因数都有 1,找一个数的因数可以从 1开始找,1、2、3。让学生充分发表自己的意见,如果学生想不到,教师可作为参与者参与讨论:我有一种想法,大家看好不5好?二、认识质数、合数1、提出“找 110 各数的所有因数”的要求,学生找完后进行汇报交流。既是对上述所学知识的巩固,又为学习质数、合数作好铺垫。师:刚才我们通过讨论得出:找一个
7、数所有因数可以按一定顺序、一对一对的找,现在就请大家用这种方法,找出 110 各数的所有因数,把它们写下来。学生书写,教师巡视,重点指导学生找因数的方法,检查书写中是否有遗漏或重复现象。师:谁愿意说说你找的结果?学生边汇报教师边板书,按照110 的顺序来写。2、让学生认真观察写出的因数,提出“观察写出的因数,你发现了什么?”的问题,让学生充分地观察、思考后,再交流。要留给学生足够观察交流中,既培养学生归纳概括的能力,又为认识质数、合数积累经验。师:请大家仔细观察写出的因数,你发现了什么?1 是每一个数的因数,而且是最小的一个。一个数最大的因数就是它自己。1 只有一个因数。除 1以外每个数的因数
8、都有 1和它本身。6的时间去观察。 3、在交流的基础上,师生一起根据一个数因数的个数把110 各数分类,然后给出质数、合数的概念。并让学生知道:1既不是质数,也不是合数。在交流、讨论、分类的过程中得出质数、合数的概念,使学生经历概念的形成过程,理解概念的实际意义。师:大家说的都非常好,说明大家观察得很仔细。现在,我们根据因数的个数把 210各数分成两类2、3、5、7 是一类,它们都有两个因数,4、6、8、9、10 是一类,它们都有两个以上的因数。师:数学家们根据一个数因数的多少,给这些数进行了分类。像4、6、8、9、10 这样除了 1和它本身外,还有其他的因数的数叫做合数。只有 1和它本身两个
9、因数的数叫做质数(也叫素数) 。师:请同学们打开书 56页,读一读上面的两句话。师:现在谁来说一说什么叫质数,什么叫合数。学生回答后,启发提问。4、指名学生再举出几个质数、合数的例子,其他同学来判断。在判断并说明理由的过程中,让学生理解质数、合数的概念。师:你想一想 1是质数还是合数呢?为什么呢?生:1 既不是质数,也不是合数。因为它只有 1个因数。7师:对,1 既不是质数,也不是合数,1 只是一个自然数。三、尝试应用1、出示试一试中 250 的自然数表,让学生用自己的方法从这些数中找出所有的质数。在自主找 50以内的所有质数的过程中,进一步理解质数的概念,并寻找判断一个数是否是质数的方法。师
10、:那谁能举几个质数的例子?举几个合数的例子?学生举例的同时,让其他学生判断对错,并说明理由。2、交流学生找质数的方法和结果。说一说是怎样找的,数一数 50以内的质数有多少个?学生在交流中互相学习,培养优化方法的意识和能力。学会找质数的方法。师:今天我们认识了质数,我们再来看 2-50的自然数表。你能找出 2到 50中所有的质数吗?学生按照自己的方法找质数,教师巡视,重点看学生用什么方法找的,指导学生寻找一种又快又准的方法。 师:谁来说说你找的结果,说一说你是怎样找的?学生可能出现的方法有:按照质数的概念逐个进行判断,看这个数除了 1和它本身,还有没有其它因数。8根据能被 2、3、5 整除的数的
11、特征,把 2留下,把 2的倍数都划去;接着把 3留下,其他的 3的倍数都划去;把 5留下,其他的 5的倍数都划去 ;然后再一个一个找。不管学生用哪种方法,只要找对就要鼓励。 如果学生没有说出第二种方法,教师要作为参与者提出第二种方法,让学生知道质数表就是这样产生的。 师:请同学们数一数 50以内一共有多少个质数?生:50 以内一共有 15个质数。四、课堂练习1、练一练第1题。先让学生独立思考,然后集体订正。重点让学生说说判断的理由。通过练习掌握判断质数的方法,让学生体验成功的快乐。师:同学们找出了 50以内的质数,老师再出示 4个大于 50的数(练一练第 1题) ,请大家判断哪些数是质数?哪些
12、数是合数?教师巡视,了解学生判断的方法。师:谁来和大家分享你判断的结果?说一说你是怎样判断的。967 和 89只有 1和它本身两个因数,所以 67和 89是质数。因为 72个位是 2, 72是 2的倍数(或 72有因数 2)72 是合数;因为 93十位和个位数字之和是 12,12是3的倍数(或 12有因数 3) ,所以 93是合数。3、练一练第3题。让学生用所学的方法独立完成,全班交流。让学生知道1100 的自然数中有多少个质数,是哪些数。再次应用找质数的方法,找出50100中的所有质数,掌握找质数的方法。师:你能用刚才学到的方法找到50100 以内所有的质数吗?试一试。学生独立完成,教师巡视
13、,重点指导找的方法。师:谁愿意说一说你是怎样找的?你找的结果是怎样的?学生充分交流后,师:我们找到了 100以内所有质数,大家数一数共有几个? 指导学生把两个题找的结果整合在一起。得出一共是 25个。师:这 25个数十分特殊,也很重要,老师希望同学们能记住他们。四、拓展学习 提高学生综合 师:同学们善于观察、肯于动脑,10出示问题讨论,让学生读一读四个问题,让学生小组讨论,提示学生先思考,再用举例的方法进行说明答案。然后全班交流。应用知识的能力和思考和解决数学问题的素质。太好了。关于质数与合数的学问多着呢!(出示问题讨论)四人小组讨论下面四个问题,每个题目可以举个例子说明。学生讨论后全班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