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微课在任务驱动协作学习教学模式中的应用以信息技术基础为例 李梦菲 赵冬梅 梁小帆 孙璐 河北师范大学信息技术学院 摘 要: 在信息化教育时代, 基础教育越来越重视学生信息素质培养与学科思维的形成, 针对信息技术基础课程中学生课堂所学缺乏综合应用的现状, 提出采用课内半翻转形式, 重新分配学生课内时间, 有效提高学生课堂学习效率。关键词: 微课; 任务驱动; 协作学习; 信息技术; 作者简介:李梦菲 (1992-) , 女, 河北石家庄人, 河北师范大学信息技术学院硕士研究生, 研究方向为教育信息化、教学资源开发;作者简介:赵冬梅 (1966-) , 女, 河北师范大学信息技术学院教授、院长,
2、研究方向为教育信息化、信息安全;作者简介:梁小帆 (1993-) , 女, 河北张家口人, 河北师范大学信息技术学院硕士研究生, 研究方向为教育信息化、教学资源开发;作者简介:孙璐 (1992-) , 女, 河北唐山人, 河北师范大学信息技术学院硕士研究生, 研究方向为教育信息化、教学资源开发。收稿日期:2017-06-30Received: 2017-06-301 微课程内涵1.1 微课的界定黎加厚老师认为微课是时间在 10min左右, 有明确的教学目标, 内容短小, 能集中说明一个问题的小课程1。焦建利老师认为微课是以短小精悍的在线视频为表现形式, 以阐释某一知识点为目标, 以学习或教学应
3、用为目的的在线教学视频2。从上述中的定义中我们可以总结出, 微课是一种短小的讲解单一知识点, 可供学习者在零散时间学习的教学视频。国内外有代表性的微课程网络学习资源有可汗学院、TEDEd、佛山微课3。1.2 微课特点(1) 微课方便使用。微课以“短、小、精、悍”的特点著称, 微课的时间短, 一般在 5min左右, 短小的课程提高了学生对零散时间的利用率;微课的资源容量小, 视频以及配套辅助资源的总容量一般在几十兆左右, 可以灵活的下载到保存到终端设备方便学习。(2) 微课教学目的明确。微课的时间短, 所以教学目的更加突出。微课的教学内容通常是教学目标中的重难点。对于复杂教学目标, 通常是将其分
4、解成多个小的目标逐一制作成微课, 提供给学生学习, 这样可以达到好的教学效果。信息技术基础系列微课是按照课程标准中的重难点制作, 每个微课中只涉及一个重难点知识。(3) 微课可以共享。微课与其它学习资源一样, 要可以实现共享。我们可以将微课上传的相应的平台, 或是自己的社交平台上, 使学生可以搜索免费使用。实现共享后的微课可以得到广泛的传播。2 任务驱动协作学习教学模式2.1 任务驱动协作学习的教学模式概述任务驱动教学模式是以建构主义为基础的教学模式。任务驱动教学模式以学生的学习为中心, 强调学生的学习过程必须与学习任务相结合, 通过完成任务来激发和维持学生学习的兴趣和动机4。在真实的教学情境
5、中, 学生拥有学习的主动权, 教师掌握整个教学活动流程。任务驱动改变了以往“教师讲, 学生听”、以教定学的被动教学局面, 创造了以学定教, 学生主动参与、自主协作、探索创新的新型学习方式。何克抗教授在曾提出了任务驱动的教学设计过程:教学目标分析任务情境创设教学信息资源设计自主学习环境设计协作学习环境设计评价设计课后强化练习。协作学习是通过小组的形式组织学生进行互相促进学习的一种策略。作为一种学习策略或学习组织形式, 协作学习已被众多研究证明要比竞争学习、个别学习更能提高学习效率5。在完成任务的部分, 将协作学习的教学模式融入其中, 是完成任务的一种方法和手段。在信息化社会的时代背景下, 越来越
6、强调合作的重要性, 合作可以产生“1+12”的效果。2.2 任务驱动协作学习的教学模式的可行性从学习者来看, 根据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 已经具备抽象计算的能力, 具备了一定的自学能力;从认知结构上来看, 中学生在信息技术这门课程中已经有了一定的基础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内容是按照布鲁纳的螺旋式课程安排的。从教学形式上来看, 无论是在中小学的信息技术课程中, 还是大学中相关的课程都是在机房中进行, 运用“演示练习”的教学模式, 大部分教师是先讲解、演示、然后学生自己操作、练习。在演示过程中学生很难集中注意力观看演示, 教师不能了解所有学生的学习情况。而没有观看演示过程的学生, 会对操作练习中的简单
7、问题感到困惑, 如果问题过多或是没有及时得到解决, 学生就会失去学习的兴趣。这样的教学模式枯燥, 学生的积极性不高。相反, 采用任务驱动的教学模式, 可以增强学生的体验感。采用协作学习可以通过学生的相互讨论、帮助解决学生自己能力范围内的问题。3 课程实施流程课程流程如图 1所示, 是将任务驱动和协作学习的教学模式进行了整合, 采用半翻转的形式, 重新分配课堂时间。图 1 课程流程 下载原图3.1 学习微课将微课和素材文件夹在课前通过教师机发送到学生机上, 学生在课前 10min观看微课学习知识点。学生在学习视频的同时, 教师可以从演示操作中“解放”出来, 更好的观察学生的学习情况, 监控课堂的
8、整体学习情况。之后教师可以对视频中的重难点再次重申和讲解, 起到强调作用。3.2 创设情境、发布任务创设的情景是学生在生活学习中遇到的真实问题, 通过创设情境增加学生学习过程中的体验感。比如:在 Excel章节中的数据图表的内容上, 例题都是采用商场中的销售量数据, 这样的例子离学生的生活较远, 可以让学生通过调查学校的学生人数、男女比例及家庭住址分布情况等来练习, 这样既能学会 Excel的知识, 又可以锻炼学生数据收集和社会交际的能力。同时让学生更加清晰的了解信息化时代大数据的特点。整个任务分为课上任务和课下任务, 课下任务用于复习巩固知识点。每次的任务发布教师要以 Word的形式发送到学
9、生机, 课下作业要在 QQ群的公告中张贴出来, 并标明小组任务完成的最后期限。3.3 协作学习协作学习占用整个课堂的大部分时间约 2530min, 主要用于讨论和完成课上任务。协作学习的关键在于形成学生之间积极的互赖关系6-8, 认为个人成绩与最终的小组成绩有紧密的联系, 只有小组成绩高, 自己个人成绩才会好。除了积极的互赖关系, 小组同样需要明确的角色分工, 让每个人觉得自己在小组内是有价值的。分配的角色有记录员、协调员、计时员、观察员、项目统筹者等。记录员负责记录讨论时组员提出的问题、解决办法, 以及想出的新点子等。协调员主要责任协调矛盾环节尴尬气氛。计时员提醒大家讨论的时间和主题, 中学
10、生的思维比较发散, 会出现偏离主题的现象, 计时员在计时的同时要提醒大家紧扣主题讨论, 提醒大家时间安排、截止日期以及进度等相关信息, 保证各项工作能够按时展开。观察员在整个讨论的过程中绘制对话关系图, 如图 2所示。图 2 对话关系 下载原图图中 A到 D的箭头表示 D回答了 A提出的问题, 而 C没有任何指向或发出的箭头, 说明在讨论中 C没有提出问题和回答问题。观察员在小组讨论后需要告知没有积极参加讨论的人, 希望下次讨论的时候改进。项目统筹者负责对小组工作的优先性进行分析和排列, 确保小组将主要精力投入到最主要的工作上。小组学习的过程中, 对于有疑惑的知识点学生可以多次观看微课视频或和
11、组内其他成员沟通。在小组协作讨论中要对将要完成的作品有一个整体的构想或是任务的分配, 方便学生在课下完成任务。3.4 提交任务及评价学生在任务完成后, 最终提交到教师的邮箱中。评价除了传统的教师评价外, 还要有自我评价, 组内评价和组间评价, 三者的评价按照不同的比例计入最后成绩。教师主要是对作品的完成情况进行评价, 自我评价是总结自己在完成分配任务的情况, 组内的同伴互评是评价整个小组完成任务的过程, 组间评价是对不同小组的作品进行评价, 可以从艺术、技术等角度评价。4 课程实施以信息技术基础课程中 Excel中图表绘制为例。在本次课程中的要求学生学会绘制柱状图、饼状图和折线图。整个教学过程
12、见表 1。表 1 在 Excel中绘制图表 下载原表 5 结语从学生角度来看, 相比教师演示操作过程的讲授, 学生更愿意观看视频, 在观看微课的过程中, 学生可以随时暂停或多次观看, 可以根据自己的步调灵活安排时间。在练习的过程中遇到问题可以得到及时的解答, 而不再依靠老师, 学生成为了整个课堂的主体。小组协作讨论的过程中, 学生可以更加明确所学知识点以及相关操作步骤, 通过小组协作学习, 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 还可以使学生充分体会用所学的知识完成课下任务的过程。任务驱动不仅可以复习巩固所学的知识点, 还可以培养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 做到举一反三为今后解决实际问题提供方法。通过多元化的
13、评价, 学生通过不同角度了解自己在整个学习过程中的表现, 为自己今后在学习上的改进提供依据。从教师角度来看, 在教学中运用微课, 极大减轻了教师在课堂中的负担, 教师的主要工作从课中转向课前的微课制作。制作微课看似繁重, 可微课是一种可以重复使用的教学资源, 在之后的教学中减轻了教师的负担。从整体来看教师的角色也发生了改变, 教师不再是知识的传授者, 成为了学生学习的辅导者, 课堂进度的监控者, 把更多的自主权转交给了学生。教师从“解答机器”的身份中解放出来, 可以从宏观的角度掌控课堂。参考文献1黎加厚.微课的含义与发展J.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 2013 (4) :10-12. 2焦建利.微课
14、及其应用与影响J.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 2013 (4) :13-14. 3梁乐明, 曹俏俏, 张宝辉.微课程设计模式研究基于国内外微课程的对比分析J.开放教育研究, 2013 (1) :65-73. 4陈亚琼.高中信息技术课程中任务驱动教学法的应用研究D.济南:山东师范大学, 2009. 5林军来.基于 Moodle平台的协作学习环境构建与实践探究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 2009. 6ESMONDE, I.Ideas and identities:supporting equity in cooperative mathematics learningJ.Review of Educational Research, 2009 (2) :1008-1043. 7BARKLEY E.F., CROSS K.P., MAJOR, C.H.Collaborative learning techniquesM.San Francisco:Jossey-Bass, 2005. 8JOHNSON, D.W.Cooperative learning:increasing college faculty instructional productivityM.Washington DC.:The George Washington University, 19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