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人教新课标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第三单元《三位数乘两位数》教学设计.doc

上传人:繁花静 文档编号:1556696 上传时间:2018-08-03 格式:DOC 页数:31 大小:137.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新课标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第三单元《三位数乘两位数》教学设计.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1页
人教新课标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第三单元《三位数乘两位数》教学设计.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1页
人教新课标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第三单元《三位数乘两位数》教学设计.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1页
人教新课标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第三单元《三位数乘两位数》教学设计.doc_第4页
第4页 / 共31页
人教新课标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第三单元《三位数乘两位数》教学设计.doc_第5页
第5页 / 共3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人教新课标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教学设计第三单元 三位数乘两位数第一课时课题 口算乘法(例 1) 课型 新授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使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掌握整数乘法的口算方法。2、培养学生类推迁移的能力和口算的能力,过程与方法: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使学生经历整数乘法口算方法的形成过程,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1、培养学生养成认真计口算的良好学习习惯。2、使学生感受到数学源于生活,培养学生积极思考的习惯重点掌握整数乘法的口算方法。难点培养学生养成认真思考的良好学习习惯。教具图片、题卡教学过程教师导学 学生活动 教学意图 时间一、 创设情境:1、你们想知道一些交通工具的运行速度吗?(出示

2、六种交通工具的时速的图片)2、你还知道其他交通工具的速度吗?二、探究新知:1、出示例 1 人骑自行车小时约行千米。特快列车小时约行千米。1)人骑自行车小时可以行多少千米?提问:计算这道题时怎样想?怎样列式?如何计算?小组交流讨论。小组汇报问:30 小时行多少千米?练一练: 184= 243= 252= 146=2) 特快列车小时可以行多少千米?怎么列式提问:计算这道题时怎样想?在小组内交流一下。组织学生汇报交流。比较两种方法,你认为哪种方法简便?练习:1305= 2380= 1506=713=4602=口算乘法的方法是什么?师生归纳总结口算方法;学生看图片汇报查找的一些交通工具的运行速度。16

3、3=小组讨论口算方法,汇报方法 1:想103=60,36=18 ,30+18=48,所以163=48方法二:16 3-48学生独立完成,汇报口算方法:1630先用163=48,再在积的末尾填写一个0得4801030+630=4801603 想1003=300,360=180 ,300+180=408,所以 1603=480因为 163=48,所以1603=480独立完成后汇报交流小组讨论交流汇报使学生在熟悉的情境中,激发探究的欲望,为后面的数量关系作准备。使学生掌握整数乘法口算的方法,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在对比中归纳出简便算法。520一位数与几百几十相乘,先乘0 前面的数,再在乘积的后面添

4、上一个 0板书课题:口算乘法三、巩固新知:1、练习六第 1 题将得数写在树叶旁边。2、 、练习六第 1 题和第 2 题应用乘法口算解决实际问题。3、练习六第 4 题和第 5 题口算练习四、总结今天你学会了什么?五、作业:第 48 页 6-9学生独立口算,说一说计算的过程。独立完成,反馈结果独立完成后汇报引导学生学会有序思考的方法。通过练习,能够把学到的知识进行及时的巩固复习。提高学生的口算能力15板书设计口算乘法人骑自行车小时约行千米。特快列车小时约行千米。1)人骑自行车小时可以行多少千米? 2) 特快列车小时可以行多少千米?163=48 1603=4801630=480课后小记第二课时课题

5、笔算乘法(例 1) 课型 新授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使学生掌握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方法。2、培养学生类推迁移的能力和口算的能力1、过程与方法:使学生经历笔算乘法计算的全过程,掌握算理和计算的方法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培养学生认真计算的良好学习习惯。重点使学生掌握三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难点使学生掌握三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并正确计算教具图片、教学过程教师导学 学生活动 教学意图 时间一、复习导入;1、口算:1522= 2314= 3212= 4153= 2983= 5233=2、笔算2412= 4459= 6352=说一说笔算的方法是什么?3、这节课继续学习笔算乘法板书课题:笔算乘法二、探究新

6、知例 1.李叔叔从某城市乘火车去北京用了小时,火车小时约行 145 千米。该城市到北京大约有多少千米?问:说一说这题如何列式?这是一道什么样的乘法算式?板书课题补充;三位数乘两位数14512 估计一下大约是多少?怎么计算出准确的结果?能不能用我们以前学过的旧知识来解决这道题,自己试一试。问:先算什么?再算什么,积的书写位置怎样?最后算什么?14512=1740145 12-2901 45 -1 740问:如何检验自己的运算结果?学生口答结果指名板演,其他学生在本上完成。小组讨论交流计算的过程114512三位数乘两位数说出估算的方法15010=1500,1502=300,比1800米少一些。可以

7、用口算的方法。用笔算比较准确。学生尝试计算。小组讨论交流计算的过程用自己的话说一说计算的过程。先算1452,再算14510两部分积的相同数位对齐,最后想加便的结果。用学过的计算工具,计数器来验算。复习计算知识,为学习新课作准备。使学生通过自主探索, ,掌握三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使学生学会有序地操作和思考,有条理地解决问题。520教学过程小结:,三位数乘两位数笔算的方法是什么?师生归纳两位数乘法,先用一个乘数个位上的数去乘另一个乘数,得数的末尾和个位对齐;再用这个乘数十位上的数去乘另一个乘数,得数的末尾和十位对齐,最后把两次乘得的积加起来。三、巩固练习:1、书后做一做13412= 17647

8、42536237822、练习七的 1、2 独立完成四、课堂总结今天你都学会了什么?有什么收获?五、作业:练习七第 3 题 学生总结计算方法学生独立计算后,用计算器自行检查。独立完成后,展示过程。培养学生归纳概括的能力通过练习,巩固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15板书设计三位数乘两位数例 1.李叔叔从某城市乘火车去北京用了小时,火车小时约行 145 千米。该城市到北京大约有多少千米? 14512=1740(千米)145 12-2901 45 -1 740 答:该城市到北京大约有 1740 千米。 课后小记第三课时课题 笔算乘法练习 课型 练习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巩固三位数乘

9、两位数的笔算的方法。2、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形成计算的技能。过程与方法:使学生经历巩固笔算乘法计算的全过程,进一步巩固算理和计算的方法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1、培养学生认真计算的良好学习习惯。2、感受所学知识的应用价值,增强应用意识。重点巩固三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难点使学生能正确、熟练地计算教具题卡教学过教师导学 学生活动 教学意图 时间程 一、 复习导入;1、口算283= 168= 362=4620= 4160= 3150=1506= 267= 2019=20073= 90024= 4308=156= 1905=口算的方法是什么?2、笔算32224= 14527= 67913=28635笔

10、算乘法的计算方法是什么?板书课题:笔算乘法练习二、练习内容:1、判断并改错。134 152 246 16 23 34- 804 156 964134 104 638 938 1196 7344说一说找到的错处和纠正的结果、错的原因和怎样避免。笔算时应注意什么?2、笔算12473= 46215= 22436=28153= 27142= 18247=笔算的方法是什么?3、解决问题1)学校准备发练习本,发给15 个班,每班 144 本,还需要留 40 本作为备用。学校应买多少本?2)一场电影有观众 806 人,照这样计算,放映 32 场共有观众多少人?学生口答结果指名板演,其他学生在本上完成。找出错

11、因并及时改正独立计算后全班订正独立完成后全班订正独立分析题中给出的信息数据和问题,独立解决问题复习计算知识,为下面练习作准备。通过练习, ,巩固三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培养学生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1020教学过程3)有 8 个班做体操,平均每行 24 人,站了 12 行,共有多少人?4)学校要为图书馆增添两种新书,每种 3 套,儿童百科每套 125 元,数学大全每套 18元,一共要花多少钱?5)书上练习七第 8 题四、思维训练探究一下正确的积是多少。1、小量做了一道乘数是两位数的乘法题,他把乘数 18 看成了 15,结果得到的积比正确的积少 609,那么正确的

12、积是多少?2、练习七第 12、13 思考题四、课堂总结今天你都学会了什么?有什么收获?五、作业:练习七第 10、11题 读懂题意,独立分析解答,全班汇报。填写表格,交流汇报。全班讨论交流全班讨论交流感受所学知识的应用价值,增强应用意识。通过观察、计算、猜想、验证等操作和思维活动,培养探究和归纳的能力。15板书设计三位数乘两位数练习课后小记第四课时课题 因数中间 或末尾有 0 的乘法(例 2)课型 新授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使学生掌握因数中间或末尾有 0 的计算方法,进一步认识 0 在乘法运算中的特性2、培养学生类推迁移的能力和计算的能力过程与方法:使学生经历因数中间或末尾有 0 的计算的过程

13、,进一步掌握算理和计算的方法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培养学生认真计算的良好学习习惯。重点掌握因数中间或末尾有 0 的计算方法难点掌握竖式的简便写法教具图片、教 教师导学 学生活动 教学意图 时间学过程一、复习导入;1、口算4072= 600300= 3023= 5330= 20700= 4022= 4072= 4072= 4072= 2020= 4090= 5027= 6085= 9084= 40050= 2、笔算7086= 7908= 54278=说一说笔算的方法是什么?3、这节课继续学习笔算乘法板书课题:笔算乘法二、探究新知例 2、特快列车小时可行160 千米。普通列车小时可行06 千米它们

14、 30 小时各行多少千米?。问:说一说这题如何列式?这是一道什么样的乘法算式?板书课题补充;因数中间 或末尾有 0 的乘法怎么计算出结果?能不能用我们以前学过的旧知识来解决,自己试一试学生独立进行计算。请不同算法的学生说一说口算的过程。1)16030= 问:写竖式时,如何处理 0 和非 0 数字的对位问题?怎样确定积的末尾 0 的个数?学生口答结果指名板演,其他学生在本上完成。读题理解题意16030= 10630 学生尝试计算。小组讨论交流计算的过程用自己的话说一说计算的过程。汇报:可以用口算计算先算1603=480,再在积的末尾再添1个0。或:163=48,再在积的末尾添写2个0思考并回答复

15、习计算知识,为学习新课作准备。使学生通过自主探索,掌握因数中间或末尾有0的计算方法掌握竖式的简便写法520教学过程16030=4800160 3048002)10630= 自己试一试学生反馈时讨论:(1)竖式的简便写法,为什么不写成 106 30(2)计算 10630 时,既然中间的 0 与 3 相乘得 0,那么这个过程可以不要吗?如何写这一位的积?10630=3180106 303180计算时哪个竖式更简便?可以用笔算的方法,叙述计算的过程学生尝试计算汇报计算过程,思考并回答问题学生独立计算后,用计算器自行检查。独立完成后,展示过程。通过对比,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利用0在乘法运算中的特性能使计

16、算简便。培养学生归纳概括的能力通过练习,巩固小结:,因数中间或末尾有 0的计算方法是什么?师生归纳先把 0 前面的数相乘,乘完以后再看乘数末尾共有几个 0,就在乘得的数的末尾填写几个0三、巩固练习:1、书后第 53 页做一做2、练习八的 1、2 独立完成四、课堂总结今天你都学会了什么?有什么收获?五、作业:练习八第 3、4、7题 概括计算方法独立正确地进行计算全班汇报竖式的简便写法,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15板书设计因数中间 或末尾有 0 的乘法例 2、特快列车小时可行 160 千米。普通列车小时可行06 千米它们 30 小时各行多少千米?16030=4800 10630=3180160 106

17、 30 30 4800 3180课后小记第五课时课题 速度、时间和路程之间的关系(例 3)课型 新授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使学生理解速度的概念,掌握速度时间路程这组数量关系。学会速度的写法过程与方法:引导学生自主探索 速度时间路程这组数量关系,并应用它去解决问题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扩大认知视野,使学生感受人类创造交通工具的智慧和自然界的多姿多彩。重 理解速度的概念,掌握速度时间路程这组数量关系点难点应用数量关系解决实际问题教具教学过程教师导学 学生活动 教学意图 时间一、 情境导入:1、出示交通工具的时速的图片,介绍学生未知的交通工具(陆、海、空到宇宙方面)的运行速度,自

18、然界一些动物的运行速度等等2、你还知道哪些运行速度?学生展示搜集的信息二、探究新知1、教学速度的概念,学会速度的写法,1)人骑自行车小时约行 1千米。我们把人骑自行车 1 小时行的路程叫做速度还可以说成:人骑自行车的速度是每小时千米。可以写成千米时。 (用统一的符号表示速度)2)普通列车每小时行千米。特快列车每小时行千米。小林每分钟走 60 米师:还可以怎么用数学语言叙述?这些用符号怎么写呢?师:每小时,每分钟都表示单位时间。单位时间可以是每小时、每分钟、每秒、每日等等3)试着写出其他交通工具的速度。2、速度、时间和路程之间的关系一辆汽车的速度是千米时,小时可行多少千米?学生阅读展示事先找的图

19、片汇报。学生叙述普通列车的速度是每小时千米。特快列车的速度是每小时千米。小林步行的速度是每小时米。独立写出订正。学生写出自己熟悉的交通工具的速度,在班上交流。802=160(千米)创设情境,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扩大学生的认知视野。使学生理解速度的概念,学会速度的写法使学生掌握速度时间路程这组数量关系。520教学过程李老师骑自行车的速度 225 米分,分钟可行多少千米?独立计算并找出速度、时间和路程之间的关系是怎样的?改变其中一题,求时间或者求速度。问:你能发现速度、时间与路程有什么关系吗?三、巩固新知1、猎豹奔跑的速度可达每小时 110 千米,可写作2、蝴蝶的速度每分钟 500 米,写作3、声

20、音传播的速度是每秒钟340 米,写作4、小强每天早上跑步 15 千米,他的速度大约是 120 米/分,小强每天大约跑步多少米?5、练习八第 8、9 题 每位学生写出关系式。22510=2250(千米)全班交流,展示自己的关系式速度时间=路程独立完成汇报写数量关系,列式计算独立完成通过练习,加深学生对单位时间、速度的理解 巩固速度时间路程这组数量关系,并应用它去解决问题15四、课堂总结今天你都学会了什么?有什么收获?五、作业:练习八第 10 题 板书设计速度、时间和路程之间的关系 人骑自行车小时约行 1千米 例 3 一辆汽车的速度是千米时, 把人骑自行车 1 小时行的路程叫做速度 小时可行多少千

21、米?还可以说成:人骑自行车的速度是每小时千米。 802=160(千米)可以写成千米时 速度时间=路程课后小记第六课时课题 积的变化规律 课型 新授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学生通过观察,能够发现并总结积的变化规律。2、过程与方法:使学生经历变化规律的发现过程,感受发现数学中的规律是一件十分有趣的事情。2、尝试用简洁的语言表达积的变化规律,培养初步的概括和表达能力。3、初步获得探索规律的一般方法和经验,发展学生的推理能力。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培养学生初步的抽象、概括能力及善于观察、勤于思考、勇于探索的良好习惯。重点引导学生自己发现并总结积的变化规律。难点引导学生自己发现并总结积的变化规律。教 图

22、片具教学过程教师导学 学生活动 教学意图 时间一、研究“两数相乘,其中一个因数变化,它们的积如何变化饿规律。1、研究问题,概括规律(1)两数相乘,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乘几时,积怎么变化。学生完成下列两组计算,想一想发现了什么?你能根据每组算式的特点接下去再写两道算式吗?试试看62= 8125=620= 24125=6200= 72125=组织小组交流归纳规律:两数相乘,当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乘几时,积也要乘几。(2)两数相乘,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除以几时,积有怎么变化?学生完成下列两组计算,想一想有发现了什么?84= 25160=404= 2540=204= 2510=引导学生概括

23、:两数相乘,当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除以几时,积也要除以几。(3)整体概括规律问:谁能用一句话将发现的两条规律概括为一条?引导学生总结规律。2、验证规律1)先用积的变化规律填空,再用笔算或计算器验算。2648= 1712=2624= 1724=2612= 1736=观察算式。学生将发现的规律说给自己的同伴听。全班汇报交流发现的规律,并说说自己是怎么想的说明写算式的理由学生讨论因数变化的规律汇报交流规律两数相乘,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乘(或除以)几,积也要乘(或除以)几。学生填空并验证使学生通过观察,计算、思考、对比,能够自主发现并总结因数变化引起的积的变化规律尝试用简洁的语言表达积的变化规

24、律,培养初步的概括和表达能力520教学过程自己举例说明积的变化规律3、应用规律完成例 4 下面的做一做和练习9 的 1-4 题二、研究“两数相乘,两个因数都发生变化,积变化的规律“。1、独立思考,发现规律完成下列计算,说规律。1824=(182)(242)=(182)(242)=10545(1055)(455)=(1053)(453)=2、组织全班交流,概括规律两数相乘,一个因数乘(或除以)几,另一个因数除以(或乘)几,它们的乘积不变。 三、巩固新知1、书上练习九的 1、2、3每位学生各写两组算式,一组 3 个。完成计算,并述说自己发现的规律学生概括规律独立填写各题的商,再交流自己的想法。独立

25、解答后交流汇报。初步获得探索规律的一般方法和经验,发展学生的推理能力。 培养学生用数学语言表达数学结论的能力通过练习,进一202、一个长方形的面积是 256平方厘米,如果长缩小到原来的 ,宽扩大到原来的 4 倍,这个长方形就变成了正方形,这个正方形的面积是多少?它的边长是多少?五、总结这节课有什么收获?六、作业:第 59 页 4、5讨论交流后说明思路。步巩固积的变化规律,并能应用规律解决问题。板书设计积的变化规律(1) 62= 8125= (2) 84= 25160=62 24125= 404= 2540=6200= 72125= 204= 2510=两数相乘,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乘(或除

26、以)几,积也要乘(或除以)几 。 课后小记第七课时课题 乘法估算(例 5) 课型 新授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使学生掌握乘法估算的方法,会进行乘法估算。2、培养学生估算的意识,归纳概括、迁移类推的能力,以及应用所学知识灵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过程与方法:使学生经历学习乘法估算的全过程,掌握估算的基本方法。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培养学生认真审题的良好学习习惯。重点掌握乘法估算的方法,会进行乘法估算。难点培养学生估算的意识, 灵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教具图片、教 教师导学 学生活动 教学意图 时间学过程一、创设情景,引入新课师:学校组织秋游活动,我们四年级同学去公园,去那里的费用是每人元,包括

27、客票和公园门票,四年级全年级共有人,老师大约应该准备多少钱呢?出示图片:二、探究方法,学习新知:1、师:你们能帮老师估算一下大约应该准备多少钱吗?1)独立估算,并写出估算过程 2)小组内学生交流各自的估算方法和结果。并说明理由。3)全班交流。反馈学生估算结果鼓励学生说出多种想法。4)对估算结果进行评价师:你认为谁估计得更接近准确的钱数呢?为什么?5000 元更好些。让学生尽量说出自己的想法在估算的时候你是怎么做的?小结:接近准确值(符合实际);计算方便(将两个因数看成整十、整百或几百几十的数)运水公司为居民运送纯净水,一月份运送桶,照这样计算的话,估算一下,全年可以运水多少桶?学生读题理解题意

28、,找出信息和问题小组内学生交流计算。反馈学生估算结果:.49 元大约是 50 元,四年级全年级共有 104人,大约是 100 人。50005000 元,老师准备 5000 元就够了。.49 元可以看作是 50元,全年级的 104 人可以看作是 110 人。501105500 元,应该准备 5500 元。可以利用四舍五入法,把一个数看作是一个接近整十整百的数,再去相乘,计算出大约的数。学生独立估算,小组交流,全班汇报方法。创设情境,激发兴趣,为学习新课作准备。使学生掌握乘法估算的方法,会进行乘法估算520教学过程三、巩固新知你是怎样估算的?新编小学生字典有 592 页,大约是( )页。小明每分钟

29、打字 108 个,大约是( )个。本校有学生 688 个人,大约是( )人。李平大叔今年收橘子 1328 千克,大约是( )千克。2 小明同学走一步的平均长度是 62,他从操场这头走到那头共走了 252 步。操场大约长多少米?1800 米 1200 米 1500 米3 沙坪小学有学生 612 人,全乡有这样的小学 19 所,全乡约有多少名小学生?燕鸥从北极飞到南极行程是17000 千米,如果他每天飞780 千米,20 天能飞 到吗?学生独立估算,全班汇报列出乘法算式,写出估算过程,汇报估算结果。培养学生估算的意识,归纳概括、迁移类推的能力,以及应用所学知识灵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认真审题的良好习惯。154、第 62 页的 5、6、7四、小结: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和体会?五、作业:第 63 页8、9、10、11、12独立找估计的方法,交流各自估计的结果。板书设计乘法估算 学校组织秋游活动,我们四年级同学去公园,去那里的费用是每人元,包括客票和公园门票,四年级全年级共有人,老师大约应该准备多少钱呢?.4950,104100 50005000 元,准备 5000 元就够了。. 4950, 104110 501105500 元,准备 5500 元就够了。课后小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初级教育 > 幼儿教育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