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1 -庄浪一中高中新课程第 5 学段语文考试试题(卷)命题:席颉龙 薛斌 审核:柳杰本 试 卷 分 第 卷 ( 阅 读 题 ) 和 第 卷 ( 表 达 题 ) 两 部 分 。 满 分 150 分 ,考 试 时 间 150 分 钟 。第 I 卷 阅 读 题甲 必 考 题一 、 现 代 文 阅 读 ( 9 分 , 每 小 题 3 分 )阅 读 下 面 的 文 字 , 完 成 1 3 题 。人 生 的 四 种 境 界张 世 英按 照 人 的 自 我 发 展 历 程 、 实 现 人 生 价 值 和 精 神 自 由 的 高 低 程 度 , 人 生 境 界 可 分 为 四 个 层 次 , 即欲 求 境
2、 界 、 求 知 境 界 、 道 德 境 界 和 审 美 境 界 。最 低 的 境 界 为 “欲 求 境 界 ”。 人 生 之 初 , 在 这 种 境 界 中 只 知 道 满 足 个 人 生 存 所 必 需 的 最 低 欲 望 ,故 以 “欲 求 ”称 之 。 当 人 有 了 自 我 意 识 以 后 , 生 活 于 越 来 越 高 级 的 境 界 时 , 此 种 最 低 境 界 仍 潜 存 于人 生 之 中 。 现 实 中 , 也 许 没 有 一 个 成 人 的 精 神 境 界 会 低 级 到 唯 有 “食 色 ”的 欲 求 境 界 , 而 丝 毫 没 有 一点 高 级 境 界 。 以 欲 求
3、 境 界 占 人 生 主 导 地 位 的 人 是 境 界 低 下 而 “趣 味 低 级 ”的 人 。第 二 种 境 界 为 “求 知 境 界 ”。 在 这 一 境 界 , 自 我 作 为 主 体 , 有 了 进 一 步 认 知 作 为 客 体 之 物 的 规 律和 秩 序 的 要 求 。 有 了 知 识 , 掌 握 了 规 律 , 人 的 精 神 自 由 程 度 、 人 生 的 意 义 和 价 值 就 大 大 提 升 了 一 步 。所 以 , 求 知 境 界 不 仅 从 心 理 学 和 自 我 发 展 的 时 间 进 程 来 看 在 欲 求 境 界 之 后 , 而 且 从 哲 学 和 人 生
4、价 值 、自 由 之 实 现 的 角 度 来 看 , 也 显 然 比 欲 求 境 界 高 一 个 层 次 。第 三 种 境 界 为 “道 德 境 界 ”。 它 和 求 知 境 界 的 出 现 几 乎 同 时 发 生 , 也 许 稍 后 。 就 此 而 言 , 把 道 德境 界 列 在 求 知 境 界 之 后 , 只 具 有 相 对 的 意 义 。 但 从 现 实 人 生 意 义 与 价 值 的 角 度 和 实 现 精 神 自 由 的 角度 而 言 , 则 道 德 境 界 之 高 于 求 知 境 界 , 是 不 待 言 的 。 发 展 到 这 一 水 平 的 “自 我 ”具 有 了 责 任 感
5、和 义 务感 , 这 也 意 味 着 他 有 了 自 我 选 择 、 自 我 决 定 的 能 力 , 把 自 己 看 作 是 命 运 的 主 人 , 而 不 是 听 凭 命 运 摆布 的 小 卒 。 但 个 人 的 道 德 意 识 也 有 一 个 由 浅 入 深 的 发 展 过 程 : 当 独 立 的 个 体 性 自 我 尚 未 从 所 属 群 体 的“我 们 ”中 显 现 出 来 时 , 其 道 德 意 识 从 “我 们 ”出 发 , 推 及 “我 们 ”之 外 的 他 人 。 人 生 的 最 高 精 神 境 界 是 “审 美 境 界 ”。 这 是 因 为 此 时 审 美 意 识 超 越 了
6、 求 知 境 界 的 认 识 关 系 , 它 把对 象 融 入 自 我 之 中 , 而 达 到 情 景 交 融 的 意 境 ; 审 美 意 识 也 超 越 了 求 知 境 界 和 道 德 境 界 中 的 实 践 关 系 。这 样 , 审 美 境 界 既 超 越 了 认 识 的 限 制 , 也 超 越 了 功 用 、 欲 念 和 外 在 目 的 以 及 “应 该 ”的 限 制 , 而 成 为超 然 于 现 实 之 外 的 自 由 境 界 。在 现 实 的 人 生 中 , 这 四 种 境 界 错 综 复 杂 地 交 织 在 一 起 。 很 难 想 象 一 个 人 只 有 其 中 一 种 境 界 而
7、 不 掺杂 其 他 境 界 , 只 不 过 现 实 的 人 , 往 往 以 某 一 种 境 界 占 主 导 地 位 , 其 他 次 之 。 于 是 我 们 才 能 在 日 常 生 活中 区 分 出 某 人 是 低 级 境 界 、 低 级 趣 味 的 人 , 某 人 是 高 级 境 界 、 高 级 趣 味 的 人 , 某 人 是 以 道 德 境 界 占 主导 地 位 的 道 德 家 , 某 人 是 以 审 美 境 界 占 主 导 地 位 的 真 正 的 诗 人 、 真 正 的 艺 术 家 (节 选 自 2009 年 12 月 31 日 光 明 日 报 , 有 删 改 )1 关 于 “人 生 境
8、界 ”的 理 解 , 符 合 原 文 意 思 的 一 项 是 ( )A 它 存 在 于 人 的 自 我 发 展 历 程 中 , 体 现 着 实 现 人 生 价 值 和 精 神 自 由 的 高 低 程 度 。B 它 由 四 个 层 次 组 成 , 从 幼 年 到 成 人 , 人 的 每 一 个 时 期 都 要 经 历 这 四 个 层 次 。C 现 实 的 人 生 中 , 它 是 一 个 整 体 , 是 由 从 低 到 高 的 四 种 境 界 错 综 复 杂 地 交 织 在 一 起 的 。D 每 个 人 的 人 生 境 界 表 现 错 综 复 杂 , 不 同 层 次 的 人 生 境 界 分 别 主
9、 导 着 人 生 的 不 同 阶 段 。2 对 “求 知 境 界 ”与 “道 德 境 界 ”关 系 的 表 述 , 不 符 合 原 文 意 思 的 一 项 是 ( )A 作 者 把 “道 德 境 界 ”列 在 “求 知 境 界 ”之 后 , 并 不 意 味 着 前 者 就 一 定 比 后 者 出 现 得 晚 。B 达 到 了 “求 知 境 界 ”, 人 具 备 了 知 识 , 掌 握 了 规 律 , 为 “道 德 境 界 ”的 产 生 创 造 了 条 件 。C 责 任 感 与 义 务 感 使 “道 德 境 界 ”不 同 于 “求 知 境 界 ”, 并 高 于 “求 知 境 界 ”。D “求 知
10、 境 界 ”虽 也 把 “自 我 ”作 为 主 体 , 但 这 个 “自 我 ”却 不 同 于 “道 德 境 界 ”中 的 “自 我 ”。3 下 列 表 述 , 符 合 原 文 意 思 的 一 项 是 ( )A “欲 求 境 界 ”是 人 生 的 最 低 境 界 , 这 种 境 界 是 任 何 一 个 具 有 高 级 境 界 的 人 所 极 力 排 斥 的 。B “求 知 境 界 ”中 的 “自 我 ”已 不 再 仅 满 足 于 个 人 生 存 所 必 须 的 最 低 欲 望 , 而 对 规 律 与 秩 序 有了 认 知 的 要 求 。C “道 德 境 界 ”中 的 人 不 再 关 注 自 我
11、 , 而 已 经 有 意 识 地 把 “我 们 ”作 为 自 我 选 择 、 决 定 时 的 中 心 。D “审 美 境 界 ”是 人 生 最 高 的 精 神 境 界 , 到 了 这 一 境 界 就 能 自 由 地 超 越 并 摒 弃 其 他 三 种 境 界 。二 、 古 代 诗 文 阅 读 ( 40 分 )( 一 ) 文 言 文 阅 读 ( 25 分 )阅 读 下 面 的 文 言 文 , 完 成 4 7 题 。康 保 裔 , 河 南 洛 阳 人 。 祖 志 忠 , 讨 王 都 战 没 , 父 再 遇 , 从 太 祖 征 李 筠 , 又 死 于 兵 。 保 裔在 周 屡 立 战 功 , 及 再
12、 遇 阵 没 , 诏 以 保 裔 代 父 职 , 从 石 守 信 破 泽 州 , 又 从 诸 将 破 契 丹 于 石 岭 关 ,领 登 州 刺 史 。 寻 知 代 州 , 移 深 州 , 领 凉 州 观 察 使 。真 宗 即 位 , 召 还 , 以 其 母 老 勤 养 , 赐 以 上 尊 酒 茶 米 。 诏 褒 之 , 为 高 阳 关 都 部 署 。 契 丹 兵- 2 -大 入 , 诸 将 与 战 于 河 间 , 保 裔 选 精 锐 赴 之 , 会 暮 , 约 诘 朝 合 战 , 迟 明 , 契 丹 围 之 数 重 , 左 右劝 易 甲 驰 突 以 出 , 保 裔 曰 : “临 难 无 苟 免
13、 。 ”遂 决 战 。 二 日 , 杀 伤 甚 众 , 蹴 践 尘 深 二 尺 , 兵 尽矢 绝 , 援 不 至 , 遂 没 焉 。 时 车 驾 驻 大 名 , 闻 之 震 悼 , 废 朝 二 日 , 赠 侍 中 。 以 其 子 继 英 为 六 宅使 、 顺 州 刺 史 , 继 彬 为 洛 苑 使 。 继 英 等 谢 曰 : “臣 父 不 能 决 胜 而 死 , 陛 下 不 以 罪 其 孥 幸 矣 ,臣 等 顾 蒙 非 常 之 恩 ! ”因 悲 涕 伏 地 不 能 起 。 上 恻 然 曰 : “尔 父 死 王 事 , 赠 赏 之 典 , 所 宜 加 厚 。”顾 谓 左 右 曰 : “保 裔 父
14、 、 祖 死 疆 场 , 身 复 战 没 , 世 有 忠 节 , 深 可 嘉 也 。”保 裔 谨 厚 好 礼 , 喜 宾 客 ,善 骑 射 , 弋 飞 走 无 不 中 。 尝 握 矢 三 十 , 引 满 以 射 , 筈 镝 相 连 而 坠 , 人 服 其 妙 。 屡 经 战 阵 , 身被 七 十 创 。 贷 公 钱 数 十 万 劳 军 , 没 后 , 亲 吏 鬻 器 玩 以 偿 。 上 知 之 , 乃 复 厚 赐 焉 。方 保 裔 及 契 丹 血 战 , 而 援 兵 不 至 , 唯 张 凝 、 李 重 贵 率 众 策 应 , 遇 契 丹 兵 交 战 , 保 裔 为 敌所 覆 , 重 贵 与 凝
15、 赴 援 , 腹 背 受 敌 , 自 申 至 寅 力 战 , 敌 乃 退 。 当 时 诸 将 多 失 部 分 , 独 重 贵 、 凝全 军 还 屯 , 凝 议 上 将 士 功 状 , 重 贵 喟 然 曰 : “大 将 陷 没 , 而 吾 曹 计 功 , 何 面 目 也 ! ”上 闻 而 嘉之 。(节 选 自 宋 史 康 保 裔 传 )4 对 下 列 句 子 中 加 点 的 词 的 解 释 , 不 正 确 的 一 项 是 (3 分 ) ( )A 及 再 遇 阵 没 及 : 趁 着B 寻 知 代 州 , 移 深 州 寻 : 不 久C 会 暮 , 约 诘 朝 合 战 会 : 适 逢D 援 不 至 ,
16、 遂 没 焉 遂 : 于 是5 以 下 各 组 句 子 中 , 全 都 表 明 康 保 裔 奋 身 杀 敌 的 一 组 是 (3 分 ) ( ) 保 裔 选 精 锐 赴 之 左 右 劝 易 甲 驰 突 以 出 杀 伤 甚 众 , 蹴 践 尘 深 二 尺 身 复 战 没 , 世 有 忠 节 屡 经 战 阵 , 身 被 七 十 创 腹 背 受 敌 , 自 申 至 寅 力 战A B C D 6 下 列 对 原 文 有 关 内 容 的 概 括 和 分 析 , 不 正 确 的 一 项 是 (3 分 ) ( )A 康 保 裔 世 代 行 伍 出 身 , 一 心 报 效 朝 廷 。 其 祖 康 志 忠 、
17、其 父 康 再 遇 先 后 战 死 边 境 ; 他 代 父 职 后 , 又随 众 将 攻 破 契 丹 。 宋 真 宗 即 位 , 召 他 回 来 , 给 予 赏 赐 嘉 奖 。B 康 保 裔 抱 定 赴 死 信 念 抗 击 契 丹 。 契 丹 大 举 入 侵 , 双 方 约 定 次 日 早 晨 交 战 , 契 丹 却 提 前 至 黎 明 层 层包 围 宋 军 , 保 裔 不 愿 苟 免 于 死 , 战 至 兵 尽 矢 绝 , 最 终 阵 亡 。C 康 保 裔 战 死 沙 场 引 起 强 烈 反 响 。 他 的 死 讯 传 来 , 皇 上 深 深 震 惊 哀 悼 , 停 止 朝 会 两 天 ,
18、又 赐 封 其 子官 职 , 同 时 一 再 表 示 , 保 裔 是 为 王 事 而 死 , 理 应 厚 重 褒 奖 。D 康 保 裔 品 行 端 正 , 严 谨 厚 道 。 他 待 人 接 物 讲 究 礼 貌 , 又 擅 长 骑 马 射 箭 , 射 飞 禽 走 兽 无 不 中 ; 在 与契 丹 血 战 时 , 张 凝 、 李 重 贵 与 他 共 同 抗 敌 , 敌 军 这 才 退 去 。7 翻 译 文 中 划 线 的 句 子 。 (8 分 )( 1) 贷 公 钱 数 十 万 劳 军 , 没 后 , 亲 吏 鬻 器 玩 以 偿 。 (4 分 )( 2) 凝 议 上 将 士 功 状 , 重 贵
19、喟 然 曰 : “大 将 陷 没 , 而 吾 曹 计 功 , 何 面 目 也 ! ”(4 分 )必 修 五 古 文 句 子 翻 译 ( 8 分 )( 3) 臣 生 当 陨 首 , 死 当 结 草 。 臣 不 胜 犬 马 怖 惧 之 情 , 谨 拜 表 以 闻 。 (4 分 )译 文 : ( 4) 若 夫 乘 天 地 之 正 , 而 御 六 气 之 辩 , 以 游 无 穷 者 , 彼 且 恶 乎 待 哉 ! (4 分 )译 文 : ( 二 ) 古 代 诗 歌 阅 读 ( 9 分 )阅 读 下 面 这 首 诗 , 完 成 8 9 题琅 琊 溪 宋 欧 阳 修空 山 雪 消 溪 水 涨 , 游 客
20、渡 溪 横 古 槎 。不 知 溪 源 来 远 近 , 但 见 流 出 山 中 花 。注 此 诗 写 于 作 者 被 贬 滁 州 ( 今 安 徽 省 境 内 ) 期 间 。 琅 琊 溪 在 滁 州 狼 牙 山 。 槎 ( ch) : 这 里 指拼 扎 而 成 的 简 易 木 桥 。8 这 首 诗 围 绕 溪 水 描 绘 了 哪 几 幅 画 面 ? 表 达 了 作 者 怎 样 的 情 感 ? ( 5 分 )答 : 9 请 从 虚 实 结 合 的 角 度 对 诗 中 三 、 四 两 句 进 行 解 析 。( 4 分 )答 : (三)名篇名句默写(6 分)10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1)门衰
21、祚薄,晚有儿息。外无期功强近亲, 。 ,形影- 3 -相吊。 (李密陈情表 )(2)悟已往之不谏, 。 ,觉今是而昨非。(陶渊明归去来兮辞)(3)时维九月,序属三秋。 , 。(王勃滕王阁序)乙 选考题请考生在第三、四两大题中选定其中一大题作答。注意:只能做所选定大题内的小题,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大题记分。三、文学类文本阅读(21 分)1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4 题洗 澡 王安忆行李房前的马路上没有一颗树,太阳就这样直晒下来。他已经将八大包书捆上了自行车,自行车再也动不了了。那小伙子早已注意他了,很有信心地骑在他的黄鱼车上。他徒劳地推了推车,车却要倒,扶也扶不住。小伙子朝前骑了半步,又朝
22、后退了半步,然后说:“师傅要去哪里?”他看了那人一眼,停了一下,才说:“静安寺。 ”小伙子就说:“十五块钱。 ”他说:“十块钱。”小伙子又说:“十二块钱。 ”他要再争,这时候,知了忽然鸣了起来,马路对面原来有一株树,树影团团的。他泄了气似的,浑身没劲。小伙子跃下黄鱼车,三五下解开了绳子,将书两包两包地搬上了黄鱼车。然后,他们就上路了。路上,小伙子问他:“你家住在静安寺?”他说:“是。 ”小伙子又问:“你家有浴缸吗?”他警觉起来,心想这人是不是要在他家洗澡?他含含糊糊地说:“嗯。 ”小伙子接着问:“你是在哪里上班?” “机关。 ”“那你们单位里有浴缸吗?”小伙子再问,他说:“有是有,不过”他也想
23、含糊过去,可是小伙子看着他,等待下文,他只得说下去:“不过,那浴缸基本没人洗,太大了,需要很多热水。 ”路两边的树很稀疏,太阳烤着他俩的背,他俩的汗衫都湿了。从货站到静安寺,几乎斜穿了整个上海。他很渴,可是心想:“如果喝汽水,要不要给他买呢?”想到这里,就打消了念头。小伙子又问道:“你每天在家还是在单位洗澡呢?”他先说“在家” ,可一想这人也许是想在他家洗澡,就改口说“单位” 。这时又想起自己刚说过单位浴缸没人用,就又补了句:“看情况而定。 ”那人接着问:“你家的浴缸大还是小?”他不得已地说:“很小。 ”“怎样小?” “像我这样的人坐在里面要蜷着腿。 ”“那你就要把水放满,泡在里边;或者就站在
24、里面,用脸盆盛水往身上泼,反倒比较省水。 ”“是的。 ”他答应道,心里却动了一下,望了一眼那人汗淋淋的身子,想:其实让他洗个澡也没什么,可是想到女人说过“厨房可以合用,洗澡间却不能合用”的一些道理,就没再想下去。这时已到了市区,两边的梧桐树高大而茂密,知了懒洋洋地叫着。风吹在热汗淋淋的身上,很凉爽,他渴得非常厉害,他已经决定去买两瓶汽水,他一瓶,那人一瓶。可是路边却没有冷饮店。“我兄弟厂里,天天有澡洗。 ”小伙子告诉他。他想问问小伙子有没有工作,有的话是在哪里。可他懒得说话,正午的太阳将他烤干了。望了望眼前明晃晃的一条马路,他不知到了哪里。他想,买两瓶汽水是刻不容缓了。那人也像是渴了,不再多话
25、,只是埋头蹬车。车链条吱吱地响,他们默默地骑了一段。他终于看见了一个冷饮店,冰箱轰隆隆地开着。他看到冷饮店,便认出了路,知道不远了,就想:忍一忍吧,很快到家了。为了鼓舞那人,他说:“快到了,再过一条马路,就有条弄堂,穿过去就是。 ”小伙子振作了一下,然后说:“这样的天气,你一般洗热水澡,还是冷水澡?”他支支吾吾的,小伙子又说:“冷水洗澡的时候舒服,热水澡洗过以后舒服。不过,我一般洗冷水澡就行了。 ”他心里一跳,心想这人是真要在他家洗澡了,洗就洗吧,然而女人关于浴缸文明的教导又响起在耳边,就没搭话。到家了,小伙子帮他把书搬上二楼。他付了钱,又从冰箱里倒了自制的橘子水给小伙子喝。小伙子很好奇地打量
26、他的房间,这是两间一套的新公房,然后说:“你洗澡好了,我喝了汽水就走。 ”这一回,他差一点要说“你洗个澡吧” ,可最终还是把话咽了回去。那人坐了一会儿,喝完了橘子水,又问了些关于他家和单位的问题,就起身告辞了,出门后说:“你可以洗澡了。 ”(有删改)1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 )(4 分)A骑黄鱼车的小伙子虽然早已发现了生意,但他骑车迎上前时,却又后退了半步,表明他- 4 -较有礼貌,也有些害羞。B文中使用的“黄鱼车” “弄堂 ”等字眼所体现出来的地域色彩,有助于读者理解小说中的人物形象和主题思想。C如果“女人”没说过浴缸文明的那些道理,小说的主人公“他”就不会为
27、是否让那小伙子洗澡的问题如此犹豫。D通过大量的人物对话和细致的心理描写,呈现主人公曲折微妙、复杂多变的内心活动,这是本文最突出的手法。E本文以写实的笔法,在貌似琐碎的叙述中,塑造了两个不同身份的人物形象,传达出了作者褒贬分明的思想情感。2小说主人公“他”是一个什么样的形象?请简要分析。(6 分)3小说多次写到“太阳” 、 “树”和“知了”等,这样写有哪些作用?请概括说明。(5 分)4 “洗澡”作为这篇小说构思的关键,有主题思想,结构艺术、象征意蕴等多方面的考虑。结合全文,陈述你的观点并作分析。(6 分)四、实用类文本阅读(21 分)12.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 14 题。乱世出奇才陶渊明,又名潜
28、,字元亮,私谥靖节,别号五柳先生。生于晋哀帝兴宁三年(公元 365 年)卒于宋文帝元嘉四年(公元 427 年) ,浔阳柴桑(今江西九江)人。他既是中国文学史上地位崇高的大诗人和大散文家,又是歧见最多的作家之一。他的引人注目之处一在于他的五度出仕而后坚隐不出,二在于他的诗文冲淡清雅、天然纯真而又偶现豪壮之气,三在于他的长期被埋没而后又被奉为一代宗师。多年来,陶渊明作为人们心目中才华超卓,情志雅远,旷群脱俗,率真任情的文学奇才和士林怪杰,对中国文学和中国文化产生了深刻的影响。这种影响,只有从陶渊明所处时代环境入手,审视他的心路历程和诗文道路,才能够予以更全面、恰切的评判与显扬。奇才怪杰的诞生,常常
29、是有条件的。正常的时代,人的思想融入生活之中,不会有多余的意识来反观生命本身。只有在不平凡的时代,人们在得失、成败、荣辱、幸运与乖蹇之中惊喜、向往、痛苦、迷惑,在心理的不平衡中追求和谐,又从和谐中产生新的裂变,这才有了美到极致的陶渊明。情感和意绪,有了深到极致的哲理认识,这才产生了诗人、作家、哲学家。所谓愤怒出诗人,痛苦出哲学家,就是这个道理。人之所以超越于凡人,并不是因为天赋灵气,而是不平凡的人生,所谓“天才”只是一种美誉,一种羡叹,归根结底是由于后天的不平凡的经历,不同于一般人的主观追求与客观历练。而时代,则又直接或间接地影响个人的心态和生命历程,将其不平凡加诸于个人,并常常以文学或哲学的
30、形式体现出来。这就是乱世出奇才的必然性。陶渊明一生大部分时间是在东晋王朝中度过的,晚年经历了晋宋易代。他生活在我国封建社会史上一个大分裂、大混乱的时期,整个中国社会矛盾重重、危机四伏、战争频仍、祸乱不已,陶渊明降世之时,西晋灭亡已 48 年,东晋偏处一隅,时时受到北方的进犯,统治集团内部却并不励精图治,团结御侮,更不思收复失地,而是沉湎于江南鱼米之乡的安乐而不能自拔。大批兵权在握的将领,多以扩展个人实力、相互勾心斗角为能事,致使少数爱国志士如祖逖等发起的几次北伐复土运动,都半途而废。所以青少年时的陶渊明,虽然也曾经“猛志逸四海” ,也曾经“抚剑独行游” ,却终因报国无门,建功无望,终于选择了田
31、园。公元 383 年的淝水之战以东晋大败前秦告捷,但外患稍缓,内乱继起,这就是公元 399 年爆发的历时十二年、波及南方大部分地区的孙恩、卢循大起义。义军与官军的长期战争,给劳动群众带来更大灾难。陶渊明的故乡江洲浔阳是京都金陵的屏障,为兵家必争之地,遭受战火的毁坏更为惨重。陶渊明的诗文中对这次战乱虽无直接描写,但触目惊心,他的悲观、避世的情绪,他的桃花源理想,都因此油然而生。外患内乱使人们连生存都成问题,更不用说展其才志了。东晋统治集团内部的相互倾轧,更是令一切有识之士失望、厌倦。陶渊明一度在桓玄手下为吏,后又入刘裕幕府中任镇军参军,亲睹了一帮野心家们争权夺利、犯上作乱的一幕幕,其心中那种不齿
32、而无奈,渴盼远离尘嚣的情绪可想而知。陶渊明是在数番入仕过程中认识到他的个人理想和社会理想无从在这个动荡不堪的时代实现的。所以他才最后下决心归田。这既是一种消极退避,也确实是无可奈何,是无力回天的情形下做出的明智抉择。孔子知其不可为而为之,但孔子那时还是能够有所为的,而陶渊明非退避不得- 5 -免祸消灾,非隐居不能独善其身,以其才,以其情,以其时,他实在是除了吟诗作赋,再也不能别有所为了,转为歇斯底里,坠井而死,年仅 57 岁。(摘编自龚斌中华名人传记 )1、下列对传记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 ( ) (4 分)A 陶渊明一生大部分时间是生活在一个大分裂、大混乱的时期,也曾几度
33、出仕,最后下决心归田,虽消极退避,但也是保全性命的明智抉择。B陶渊明旷群脱俗,率真任情的做法不合封建正统思想也是他成为“又是歧见最多的作家之一”的一方面原因。C 陶渊明报国无门,建功无望,终于选择了田园,由此,他曾经“猛志逸四海” , “抚剑独行游”的理想壮志也就不复存在了。D “外患内乱使人们连生存都成问题,更不用说展其才志了” 。但外患内乱则又直接或间接地影响个人的心态和生命历程,对文学家或哲学家或许是大幸。E文章的后半部分却着重写晋宋时代大分裂、大混乱的外患内乱,照应了本文的题目“乱世出奇才” ,从而突出了陶渊明的“奇才” 。2、文中说:陶渊明是中国文学史上地位崇高的大诗人和大散文家。结
34、合原文简要谈谈你的理解。(5 分)3、 “奇才怪杰的诞生,常常是有条件的” ,请简要分析其“条件” 。 (6 分)4、在动荡不堪的时代,是像陶渊明一样“归隐”呢,还是像孔子所说“知其不可为而为之”呢?对此你赞成哪种看法呢?请谈谈你的观点和理由。 (6 分)第卷 表达题五、语言文字运用(20 分)13下面词语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3 分) ( )A.尺牍(d) 鲲鹏(k n) 央浼(mi) 锱铢必较(z zh)B.赍发(j) 矜育(jng) 逋慢(b) 得鱼忘筌(qun)C.洗马(xin) 岑寂(cn) 熟稔(rn) 逸兴遄飞(chun)D.西畴(chu) 傩舞(t n) 优渥(w ) 夙遭闵
35、凶(mn)1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3 分)A.从人们早就耳濡目染的传统曲目 天仙配 、 女驸马 ,到让人耳目一新的现代佳作徽州女人 、 雷雨 ,这一发展历程表现出黄梅戏艺术旺盛的生命力。B.我省有关部门负责人多次就环境 保护问题发表讲话,旨在加大环境监督的执法力度,强化环境保护的参与意识,因为环境与我们每个人的生活休戚与共。C.作为中国高温合金的奠基人,师昌绪先生多次领导攻关会战,运筹帷幄,斩关夺隘,在我国航空发动机材料的研究方面倾注了大量心血,建立了卓越功勋。D.近年来,人们购买中国自主品牌轿车的热情 蔚然成风,主要是因为国产品牌质量不断提高,同时也可能与某些国际品牌多次
36、发生因质量问题被召回的事件有关。1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 分)A.不断改善并切实保障民生,才能真正保持社会的和谐与稳定,进一步提高国民的幸福指数,实现长治久安的目标。B.所谓“生态自觉” ,其要义固然包含了对生态的反省,但更重要的是对人在世界中的地位,以及人的行为合理性的反省。C.目前,我国是联合国“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中入选项目最多的国家,这一成绩主要靠的是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取得的。D.为纪念建党 90 周年, “唱支山歌给党听 ”歌咏比赛将于 7 月 1 日举行,届时校长和其他学校领导也将登台参加比赛。16. 仿照下面的句子,根据提供的开头,在下面的横线上续写。(4 分)
37、 画家画花,独绘一枝,意在留些天地,让欣赏者自去遐想;音乐家演奏, 诗人作诗, 。17学校决定在校园里某些地方写上富有教育性的诗句,用来劝学和励志,请你推荐两条,并说- 6 -明推荐理由。 (注意:必须是比较有名的诗句;一定要写出作者。 ) (4 分)示例:诗句: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陆游)理由:它提醒师生,从书本上得到的知识还是比较浅薄的,必须亲身实践才能深刻理解,使之真正成为自己的知识,发挥其应有的作用。诗句: 理由: 诗句: 理由: 18.近来,国外有些方面频频质疑中国减少稀土出口的政策,请你综合下面的材料,提取主要信息,用一句话予以答复。 (不超过 40 字) (3 分)
38、材料一:中国的稀土储量只占全球的 40%,却供应了全球 90%的需求,加强稀土战略储备刻不容缓。材料二:稀土是高技术制造业必不可少的原料,如今国内的尖端制造业发展迅猛,稀土需求大增。材料三:开采、冶炼稀土会破坏地表植被,污染空气和水源。材料四:中国将持续减少稀土出口。六、作文(60 分)19.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南极大陆的水陆交接处,全是滑溜溜的冰层或者尖锐的冰凌,企鹅身躯笨重,没有可以用来攀爬的前臂,也没有可以飞翔的翅膀,如何从水中上岸?纪录片深蓝 ,详尽地展示了企鹅登陆的过程。在将要上岸时,企鹅猛地低头,从海面扎入海中,拼力沉潜。潜得越深,海水所产生的压力和浮力越大,企鹅一直潜到适当的深度,再摆动双足,迅猛向上,犹如离弦之箭蹿出水面,腾空而起,落于陆地之上,画出一道完美的弧线。这种沉潜为了蓄势,看似笨拙,却富有成效。人生何尝不是如此?企鹅的沉潜原则一定能给你一些人生哲理的启示。请根据你对这段文字所蕴涵哲理的理解,以“沉潜”为话题,写一篇不少于 800 字的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