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经济管理学院2021年工作总结 (2021年12月30日) 2021年,学院按照校党委、行政要求,围绕学院“十三五”规划,扎实开展各项工作。 一、全面落实党委主体责任 (一)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 制定了学习宣传贯彻十九大精神工作方案。一是抓大学习,学院通过多种方式深入学习十九大精神。二是抓大宣讲,实现十九大精神宣传全覆盖。三是抓大培训,邀请我校出席党的十九大代表张正竹教授做十九大精神宣讲。四是抓大调研,已启动加强基层党支部建设培育“双带头人”支部书记等两个选题的调研。 (二)履行基层党建工作责任 一是坚持用制度规范党建工作。二是坚持发挥好党支部书记的作用。三是党委班子成员深入基层抓党
2、建。四是开展党建工作校际交流。五是抓好基层党组织述职评议考核工作。 (三)深入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 一是以“经管之声”党员论坛为平台,以脱贫攻坚第三方监测评估等为契机,深入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学院有445名师生参加年全省脱贫攻坚第三方监测评估工作。二是不折不扣推进“讲重作”专题教育。严格按照规定查摆问题,进行整改。三是把专项整治“小金库、科研经费、基建、师德师风”工作落到实处。 (四)着重加强新形势下教师党支部建设(工作亮点) 一是优化支部成员结构配置。二是扩大中心组理论学习的覆盖面。三是加强教工支部书记的业务知识培训。四是有针对性地开展实践教育活动。 (五)
3、推进基层党组织标准化建设 一是加强党建理论研究。二是抓党建工作队伍建设。三是严格按照党员标准发展党员。四是建立好党建工作相关台账。 (六)加强思想政治工作 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为重点,依托院青马工程班、“互联网+”为等载体,广泛开展党的政策、路线的正面宣传教育,思想引领成效明显。 (七)落实基层党建“三个清单”整改任务 全面落实学院2021年度基层党建工作问题、任务、责任“三个清单”。解决了个别党支部弱化、虚化、边缘化问题。 (八)学生工作 一是学生活动成绩优异。二是就业工作成效显著。毕业生平均就业率达97.1%,全校排名第二。 二、学院事业发展情况 (一)教学工作 1、教学
4、运行及保障情况良好。一是理论教学运行情况良好。全年共承担了555门次的理论教学任务,教学秩序稳定。二是实践教学计划执行情况良好。全年共开设实验实习课程108门次。三是毕业论文指导有序进行。全年我院承担了1072 2名应届毕业生的毕业实习及论文指导工作。四是实验教学中心运行有序,与众创联盟集团合作新建了会计实训中心。五是校外实习基地建设继续推进,新增了6个校外实习基地。六是调停课明显减少。 2、考务和学籍管理工作有序开展。认真组织实施考务工作;完成试卷装订与学生注册工作;密切配合教务处做好考试报名、学籍管理工作。班子成员、督导组成员经常走进教室听课、检查、问询、巡考。 3、创新创业教育扎实推进。
5、一是制定创新学分细化方案,修定人才培养方案;二是推进素拓信息化,扎实推进创新创业教育。 (二)科技与社会服务工作 1、全年度科研经费到帐600万元,超本年度总额70%。(不含参与扶贫攻坚核查任务经费)。 2、科研项目有所突破。全年申报国家及地方各类项目93项,其中国家社科基金项目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项;安徽省哲学社会科学重点项目2项、安徽省软科学重大项目2项。包揽所有我校立项的省级重点或重大项目。 3、科研成果较多。查询cnki,学院共发表各类科研论文126篇;出版献策三农等专著两部;获得各类课题成果奖励3项;承担4项省领导指定案例的编写;多份建议受各级领导批示或部门采纳。 4、社会服
6、务业绩突出。学院教师在人民日报等公开发表资政报告两篇,提交省政府参事建议三篇,四篇研究报告被省政府采纳;承担横向课题30余项,完成智库课题两项;编制的“安徽黄山太平猴魁茶文化系统”成功申报第四批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获三项安徽省社科联课题成果奖;3人次在省政协协商会上发言。 (三)学科建设与人才工作 2021年度,成功申报了应用经济学、公共管理一级学科硕士点、会计专业硕士点和电子商务本科专业。在农业经济管理一级博士点申报方面作了大量准备工作。完成了农林经济管理、工商管理、产业经济学、土地资源管理、农村与区域发展学科点的合格评估的自评工作。积极引进高层次人才。 (四)积极推进学院管理民主化 一是完善各项管理制度。从制度上保证教职工能够行使民主权利。二是成功召开了经济管理学院第一次教职工代表大会。三是进一步完善了学院信息化工作平台。新版学院网站已全面投入使用。 此外,在院属系调整、第二轮聘期考核、第三轮岗位聘用设置、教学科研岗位招聘、学生奖助评优等涉及师生等学院的重大事项,都在全院范围征求教职工意见,院纪委委员全程参与,接受监督。 三、存在的主要不足 主要有: 1、党建工作仍需加强; 2、高层次人才引进还没有实现突破; 3、学科建设仍需强化。 4、校企协同人才培养机制还没完全形成。第 5 页 共 5 页本资料来源搜集与网络和投稿,如有侵权,牵扯利益关系,请告知上传人联系删除。